云冷风高天井关,太行岭上看河湾。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
云冷风高天井关,太行岭上看河湾。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
王霸分争图未捲,英雄鏖战血犹殷。华阳春草年年绿,汗马南来不放闲。
王霸分争图未捲,英雄鏖战血犹殷。华阳春草年年绿,汗马南来不放闲。

guòtiānjǐngguān--liúbǐngzhōng

yúnlěngfēnggāotiānjǐngguāntàixínglǐngshàngkànwānjiǔzhōuzhànjuézhōngyuánqiànlánhuízuǒjièshān

wángfēnzhēngwèijuǎnyīngxióngáozhànxuèyóuyīnhuáyángchūncǎoniánnián绿hànnánláifàngxián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¹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lán)²凭。杏花疏(shū)影,杨柳新晴。
译文:隔着帘栊,一次又一次听到风儿送来卖花女那如歌的卖花声。走出闺房才发现夜来下过一场小雨把台阶冲洗得干干净净。在安闲幽静的庭院里,翠微中微感寒冷。穿过花间小径,倚遍所有的阑干来欣赏春景,只见盛开的杏花舞动着稀疏的枝条,和在细雨中沐浴过更加青翠的柳枝,交相辉映。
注释:¹天阶:原指宫殿的台阶,此处是泛指。²十二阑干:十二是虚指,意谓所有的阑干。古人好用十二地支的数目来组词,如“十二钗”、“十二楼”等等。

殿diànqiánhuān··liántīng--guànyúnshí

liántīngfānfēngsòngmàihuāshēngláiwēitiānjiējìngxiǎoyuànxiántíngqīngháncuìxiùshēng穿chuānfāngjìngshíèrlángànpíngxìnghuāshūyǐngyángliǔxīnqíng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赫赫¹始祖²,吾华³(zhào)
译文:我盛名赫赫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创始之人。
注释:¹赫赫:显赫,显盛。²始祖:即最初的远祖,亦称初祖。³吾华:我中华。⁴肇造:始建。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zhòu)¹²(sì)³,岳峨河浩。
译文:子孙生生不息,香火绵延不断;山岳巍峨,江河浩瀚。
注释:¹胄:即后代子孙。²衍:繁衍,衍传。³祀:此指祭祀香火。⁴绵:绵延,不断。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聪明睿知¹,光被(pī)²(xiá)³
译文:您聪明智慧的光芒,直至覆照到边远荒僻之地。
注释:¹睿知:智慧。²被:覆也,覆盖,义同披。³遐荒:边远荒僻之地。光被遐荒:其光辉直至覆照到边远荒僻之地。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建此伟业¹,雄立东方。
译文:建立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业,崛然雄立于世界东方。
注释:¹建此伟业:指建立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业。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世变沧桑¹,中²³(cuō)
译文:世间沧桑变换,其间也曾经历了失足跌创。
注释:¹世变沧桑:世间沧桑变换。²中:此一字接前句,意为:之中,其间。³更:经过,经历。⁴蹉跌:失足跌倒。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译文:而今跨越数千年岁月长河,又遭逢霸强的邻国蔑视道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琉台¹不守²,三韩³为墟。
译文:琉球和台湾失守于外敌,整个朝鲜半岛也已是一片废墟。
注释:¹琉台:指琉球、台湾岛,当时均在日本侵占之下。²不守:失守。³三韩:原指古代朝鲜半岛(约公元前2世纪末~公元4世纪)的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弁韩”和“辰韩”。后来,“三韩”一词常被用来代称整个朝鲜半岛。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辽海¹燕冀²,汉奸³何多
译文:辽海一带及华北大部地区,为虎作伥的汉奸何其多!
注释:¹辽海:辽海地区,泛指东北三省。²燕冀:泛指华北大部地区。燕:在此读 yān(音烟),古燕国,即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七雄之一。冀:即河北省的简称。³汉奸:原指汉人中那些为效命敌国而出卖汉人利益的奸贼,后来泛指那些为外国人效命而损害本国利益的一切奸贼。⁴何多:何其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以地事¹²,敌欲岂足³
译文:以割让土地来与敌国议和谋事,敌国的贪欲又岂能满足?
注释:¹事:谋事。²敌:指敌国。³敌欲岂足:敌国的贪欲,岂能满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人执笞(chī)¹绳,我为奴辱。
译文:正所谓人家执掌着绳索鞭杖,我竟沦为任人欺辱的奴隶之邦。
注释:¹笞:古代原指竹片或竹条,常用来行刑拷打,后指鞭杖等拷打刑器。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yì)¹维我祖,命世之英²
译文:还数我先祖德范垂永,是顺应天道而立于世间的英雄。
注释:¹懿维:持久的美德。“维”,此同“唯”;此处含义用现今语言来描述,即为:“唯属于”“还得说……”。句解:有认为“维”与“唯”“惟”在古诗文中常用作发语词,此“维”亦为发语词,非也。²命世之英:指应天道而问世的英才,或应天道而立于世间的英雄。此句承前句而引后二句,为四句一结;接下来的四句,亦四句一结。命世:“命”,在此含义为“立命于”“应天命”“应天道”。“世”:人世,世间。“命世”:为古文言中特定词语,用意于:顺应天道而处于世间,或应天道而立于世间,尤指立志于开创宏伟大业。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涿(zhuō)鹿¹奋战,区宇²以宁³
译文:与蚩尤奋战于涿鹿之野,终使天下得以安宁太平。
注释:¹涿鹿:涿鹿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相传黄帝破蚩尤于涿鹿之野。²区宇:天下。³以宁:得以安宁太平。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¹²苗裔(yì)³,不武如斯
译文:哪知他今天的子孙后代,竟如现在这般没有英雄气慨!
注释:¹岂:岂有。²其:代词,指黄帝。³苗裔:后裔,后代。⁴不武:这里指没有英雄气慨。“武”:这里指武勇、英勇。⁵如斯:如此,如现在这样。句解:此二句指向前面“琉台不守,……我为奴辱”八句所述状况。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yāng)¹大国,让其沦胥²
译文:我本泱泱一个大国,就这样任其衰败沦丧?
注释:¹泱泱:宏远博大。²沦胥:泛指沦陷、沦丧。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东等¹不才²,剑³(jù)俱奋
译文:我毛泽东等人不才,挥剑征伐奋勇驰骋;
注释:¹东等:即毛泽东等人。²不才:自谦之语。³剑:原指兵器的一种,此泛指与敌战斗的武器。⁴屦:本义为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后泛指鞋子。在此句中,指行军征伐。⁵俱奋:俱,一起;奋,踊跃、振奋。句解:剑屦俱奋:喻指奋勇行军打仗,但词句非常含蓄古朴。备:尽。历:经历。险夷:安危。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译文:不畏惧万里崎岖坎坷,敢以生死报效祖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译文:连年艰苦奋战,可谓历尽万千险难。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匈奴¹未灭,何以家为²
译文:不把入侵之敌消灭,以什么保障来安稳地操持家业?
注释:¹匈奴:此喻指一切入侵国土的外寇。²何以家为:即“何以为家”,以什么保障来安稳地操持家业?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译文:号召中国各党各界,务要牢固地保持团结;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译文: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也无须贫富之分。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译文:只有建立民族统一阵线,才是救国良策之本。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译文:我四万万同胞奋起,一定要坚决抵抗到底。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译文: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改革中国当前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译文:亿万民众同心协力,我们就会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译文:收复我沦陷的大好河山,勇于捍卫祖国的权利与尊严!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此物此志¹,永矢²勿谖(xuān)³
译文:如此救国之信念与志向,誓将永远铭记不忘!
注释:¹此物此志:句解:这里指上述“各党各界,……卫我国权”数句所言及之事与所明心志。²矢:同“誓”。³谖:忘记,欺瞒。如“永矢弗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¹武整军,昭告²列祖。
译文:我们励精治武整肃军心,特此告明中华列祖于今:
注释:¹经:经办,营办。此“军”指军队,此“武”指整个军事武装。²昭告:告明,公开地告示。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¹
译文:恭请临视,监察于皇天后土之间!
注释:¹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实鉴:即如实地监察、核查。临:亲临省视。临之: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句解:“实鉴临之”此为倒装句,即为:临之皇天后土而实鉴。“之”为指向介词,指向后句“皇天后土”。
尚飨!
尚飨(xiǎng)¹
译文:请享用我们的供奉!
注释:¹尚飨:古代祭辞结尾常用词语,即“请享用我们的供奉!” 

  “序文”交待了祭祀的单位、时间和对象。

  “正文”是祭祀的内容,分四层表述:

  第一层,“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我河浩。”概括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创造:显赫盛大的始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后代子孙繁衍不息,面向巍峨的山岳和浩瀚的黄河大川,祭祀年年不断。据说黄帝时期,开拓了中国古时巨大的版图:东至海洋,西至空桐(山名,即崆峒。在甘肃平凉市西。),南至长江,北至釜山(徐水釜山),征服了许多部落,统一了全国。这四句诗歌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是指黄帝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恩惠泽及万里荒原;建立如此伟大的事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中华民族雄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概写黄帝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功绩。

  第二层,“世变沧桑”至“我为奴辱。”主要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多次受到挫折,而邻国日本等日益强大起来。1895年,日本霸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1931年,又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进而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的卖国行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先后割香港及九龙给英国;割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国土给俄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说,汉奸何其多,用国土来奉事敌人,敌人的欲望怎能满足。他们手拿武器,得寸进尺,致使沦陷区的老百姓沦为奴隶受辱。在“回顾”中既揭露了外国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也批判了丧权辱国的统治者没有继承黄帝的精神,卖国求荣的丑恶行为。

  第三层,“懿维我祖”至“让其沦胥。”是指黄帝是具有美德的著名的一世英雄。在涿鹿奋战,使国家的区域得以安宁,赞扬了黄帝以武力战胜邪恶的勇猛精神。可是,今天黄帝的后代子孙却如此不敢动武,让祖国辽阔的土地沦陷在敌人之手,这是批评那些力主投降日本,高唱亡国论的民族败类。

  第四层,表述苏日政策,表明苏日决心。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毛泽东等人虽然“不才”,但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在行军打仗方面正奋力进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建立了苏日根据地,正为国效命,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战斗。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备尝多少艰难险阻,都是为了拯救祖国。日本侵略者不赶出去,中国人民哪里还有家呢。这里借用了西汉名将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的故事。他曾率军多次打败匈奴,汉武帝为表彰他,给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先有其国而后有其家的博大胸怀。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是指各党派和各界人士,要坚固地团结起来,不分军民和贫富,共同苏日。写出了中国共党人反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共同苏日救国的主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苏。”写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唤起全国四万万民众,共同反侵略的决心。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表达全国人民的愿望,国家必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改革内部政治,实行民主,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一心苏日,苏日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中国一定要侵略者还我河山,维护中国主权,这样的志向和决心,将永志不忘;中国一定要严格治军整军,加强国防力量,保卫国家,特此告诉列祖列宗,请列祖列宗和皇天后土一起加以监督。这一层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党各派组成苏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坚持苏战到底的决心。

  这篇“祭文”采用四言诗的形式,一方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创建大中华的丰功伟绩,一方面谴责了清政府近百年来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同时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收复国土、保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语言朴直,内涵丰厚,爱国报国卫国之情,充溢其间,浩荡正气,令人感奋。

参考资料:
1、 麓山子.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1日

yánshī ·huánglíng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zhōnghuámínguóèrshíliùniányuè wéiāizhèngzhǔmáodōng rénmínkànghóngjūnzǒnglìngzhū jìngpàidàibiǎolínhán xiānhuāshíguǒzhīzhìzhōnghuámínshǐxuānyuánhuángzhīlíng érzhìyuē 

shǐ huázhàozào 
zhòuyǎnmián yuèéhào 
cōngmíngruìzhì guāngbèixiáhuāng 
jiànwěi xióngdōngfāng 
shìbiàncāngsāng zhōnggèngcuōdiē 
yuèshùqiānnián qiánglínmiè 
liútáishǒu sānhánwéi 
liáohǎiyān hànjiānduō 
shì  
rénzhíchīshéng wéi 
wéi mìngshìzhīyīng 
zhuō涿鹿fènzhàn níng 
miáo  
yāngyāngguó rànglún 
dōngděngcái jiànfèn 
wàn wéiguóxiàomìng 
pínniándòu bèixiǎn 
xiōngwèimiè jiāwéi 
dǎngjiè tuánjiéjiān 
lùnjūnmín fēnpín 
mínzhènxiàn线 jiùguóliángfāng 
wànwànzhòng jiānjuékàng 
mínzhǔgòng gǎinèizhèng 
亿zhàoxīn zhànshèng 
huánshān wèiguóquán 
zhì yǒngshǐxuān 
jīngzhěngjūn zhāogàoliè 
shíjiànlínzhī huángtiānhòu 
shàngxiǎng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恍惚¹寒山暮,逶(wēi)(yí)²白雾昏。
译文:黄昏时分的寒山一片迷离,白色的雾气弥漫,茫然一片。
注释:¹恍惚:迷离。²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时传来凄厉的风声和山石滚落的声音;寂静的阁楼上,月色穿透门窗,洒在厅堂和床前。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击柝(tuò)¹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译文:深夜城中击柝巡更之人,可怜衣衫单薄,缺少御寒衣物,不知道您是哪个村子里的人?
注释:¹击柝:指敲梆子巡夜。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译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国事岌岌可危,时局纷乱,盗贼犹存。

西--

huǎnghánshānwēibáihūnshānfēngluòshílóujìngyuèqīnmén

tuòliánzichùcūnshíwēiguānbǎidàozéiěryóucún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译文:天山路旁边的一棵梅花,年年花开花落于黄云之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昭君已殁¹汉使回,前后征人²惟系马。
译文:昭君已死,汉朝使者回归,古往今来的征人只有拴马才略驻足。
注释:¹殁:死。²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日夜风吹满陇(lǒng)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译文:日夜风吹,梅花飘满了整个陇头,还随着陇水东西漂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qú)¹年少无攀处。
译文:这花如果生长在长安的道路旁,早就被豪贵据为己有,青年人想攀折花枝也不可能了。
注释:¹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sāishàngméi--wángjiàn

tiānshānbàngzhūméiniánniánhuāhuángyúnxiàzhāojūnhàn使shǐhuí

qiánhòuzhēngrénwéifēngchuīmǎnlǒngtóuháisuílǒngshuǐdōng西liú

huāruòjìnzhǎngānjiǔniánshǎopānchù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秦开蜀(shǔ)道置金牛¹,汉水元通星汉²流。
译文:秦惠王时置金牛以引诱蜀王开蜀道,所经之汉水仿佛与银河相通。
注释:¹金牛:即金牛道,是由秦入蜀的要道。²星汉:即河汉,银河。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译文:天子西巡一道留下了许多圣迹,锦城成都从此可以长为帝王州矣。

shànghuáng西xúnnánjīngshíshǒu ·

bái tángdài 

qínkāishǔdàozhìjīnniú hànshuǐyuántōngxīnghànliú 
tiānxíngshèng jǐnchéngchángzuòwángz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