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依江次,轻舆落岸隈。
古县依江次,轻舆落岸隈。
鸟冲行客过,山向野船开。
鸟冲行客过,山向野船开。
近岳皆云气,中流忽雨来。
近岳皆云气,中流忽雨来。
何时还到此,明月照沿洄。
何时还到此,明月照沿洄。

héngshānxiànxiǎo--jiē

xiànjiāngqīngluòànwēi

niǎochōngxíngguòshānxiàngchuánkāi

jìnyuèjiēyúnzhōngliúlái

shíháidàomíngyuèzhào沿yánhuí

揭傒斯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1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¹窗隙,惊飙(biāo)²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³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译文:落花飞絮飘扬茫茫无归处,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有多少数不清的愁绪。大梦醒来,对镜自照,两鬓白发已生。平生志向难酬,拥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又有什么意义。
注释:¹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²惊飙:突发的暴风;狂风。³二毛生:长出白发。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我是长安倦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cān)(luán)¹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译文:我是那长安城中倦客,红尘辗转二十年仍碌碌无为。蛛丝布满窗隙,窗外狂风骤起,这人意间已变了天地。万千愁绪在心头却无言,只独对青灯,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仙人驾驭鸾鸟云游而去。西风又起,现实满目疮痍。
注释:¹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湖海¹平生,算不负、苍髯(rán)如戟(jǐ)²。闻道³是、君王著(zhù),太平长策。此老道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译文:四海为家,胸怀天下,才称得上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才不白白长了满腮的胡须。听说当今圣上很用心听取安邦治国的策略。您如范仲淹一样有安邦治国之才能,一定能为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神州做出贡献。会有奉诏的使者带着诏书调您入京为官。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仄韵,为正体,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信守:信州太守。郑舜举:即郑汝谐,辛弃疾的朋友,字舜举,号东谷居士,浙江青田人。主抗金,稼轩称他“胸中兵百万”。曾为大理寺少卿,持公论释陈亮,历官吏部侍郎。《青田县志》:“郑汝谐字舜举,绍兴丁丑进士。”赴召:应朝廷征召。¹湖海:指不恋故土,志在四方的人。《三国志·陈登传》载:许汜谓刘备:“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²苍髯如戟:胡须坚硬如戟,形容男人相貌威武,有丈夫气概。《南史·褚彦回传》载: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³闻道:听说。⁴著意:专注,用心。⁵长策:好计谋,良策。⁶“此老”二句:《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注引《名臣传》:仲淹领延安,阅兵选将,日夕训练。.....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道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范指范雍,小范指范仲淹。长安,代指北宋故都汴梁。⁷“便凤凰”二句:皇帝诏书出道中书省,中书省苑中,有凤凰池,故唐宋诗词中常以凤池代中书省,以凤凰诏指代皇帝诏书。凤凰,传说中的神鸟,百鸟之王。这里比喻奉诏的使者。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¹,东风消息。莫向蔗庵(ān)²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³
译文:当您离开信州时,百姓洒泪相送,连老天都悲伤得下起雨来,打湿了仪仗旗帜。野梅飘香,新柳发芽,时令已在冬末,春天即将来临。故居蔗庵人离去,笑语声停歇了,连松竹也失去了昔日美好的光彩。人间能缓解离愁的东西,只有杯中物啊。
注释:¹野梅官柳:语出杜甫《西郊》:“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²蔗庵:郑舜举在信州的宅名。³杯中物:指酒。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是一首送行词。此词上片赞赏郑汝谐胸怀天下,气概英武,才略不凡;下片赋写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抒发了收复失地的爱国激情。全词多用典籍和前人语汇成句,体现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特色。古来临别送行的赠词,或情深意长,或缠绵悱恻,但这首词除历叙友人间的真挚情感外,还饱含着对友人的热切期待。

  上片赞赏友人胸怀天下,气概英武,雄才大略。首句写郑舜举的远大抱负和豪情风貌,虽是通常赞语,也刻画出了友人情貌。接下来说,皇上有意于治国良策,此次郑舜举被召入京,必可有所作为。“此老”二句说友人有雄才大略,可当雄兵十万,被金兵占领的广大北方领土就等他去收复了。这既是夸赞,也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期待。收拍点题,从凤凰飞诏,归结到友人被召晋京,贺其升迁,含有激励友人乘机奋进、实现卫国壮志之意。

  下片赋写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始四句描写郑舜举即将离任时的天气状况和百姓泣送的情形,既渲染临别气氛,又暗写郑舜举之勤政爱民。此极言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看野梅”二句宕开一笔,以自然为象征,说这一去,春回大地,梅柳新发,预示着友人此去将春风得意,喜讯频传。“莫向”以下,折回自身,折回送别,悬想人去宅空情景,非惟笑语难追,松竹且为之失色,一片凄黯空寂。此为加一倍写法。最后两句劝友人一心向前,不要回味昔日蔗庵相聚时的欢愉,就接着杯中酒,一浇离别愁吧。结尾以自我问答放笔直抒,谓此后唯以杯酒排遣离愁。

  此词通篇体现出友情的执着浓重。与辛弃疾词中许多赠别作品一样,这首词依然带有他一贯希望北图中原,重整河山的强烈情感。

参考资料:
1、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125-126
2、 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4-66

mǎnjiānghóngsòngxìnshǒuzhèngshùnlángzhōngzhào--xīn

hǎipíngshēngsuàncāngránwéndàoshìjūnwángzhetàipíngzhǎnglǎodāngbīngshíwànzhǎngānzhèngzàitiān西běi便biànfènghuángfēizhàoxiàtiānláicuīguīchēértóngfēngànjīng湿shīkànméiguānliǔdōngfēngxiāoxiàngzhèānzhuīxiàozhǐjīnsōngzhúyánwènrénjiānshuíguǎnbiéchóubēizhōng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天碧罗衣¹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wǎn)²风如舞透香肌。
注释:¹天碧罗衣:天蓝色的罗绸衣裙。据说当时蜀地女衣以天蓝色为美。²宛:转。“宛风”,即软风缭绕之意。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独坐含颦(pín)吹凤竹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²时。
注释:¹凤竹:泛指笙箫一类的管乐。古代将笙箫一类的乐器饰以凤形。²泥人:形容人软弱、痴迷的样子。

  这首词写美人的姿态。上片写她的妆束:碧兰、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真如仙女飘行于云彩之间,与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举”意境相似。下片写她的神态:吹箫、折花,含颦缓步,有情无力,完全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眼中的仕女形象,虽无深刻词意,然有美的图景。

huànshā··tiānluóchuí--ōuyángjiǒng

tiānluóchuíměirénchūzhegèngxiāngwǎnfēngtòuxiāng

zuòhánpínchuīfèngzhúyuánzhōnghuǎnzhéhuāzhīyǒuqíngrénshí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译文:栖鸟惊飞,孤雁哀号,我独自凭几而坐,一洗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译文:霜威气重,北风呼啸,密云低垂,大雪将到。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译文:夜深难眠,茶之功效,大寒之夜,酒有功劳。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yàn)¹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bì)袍。
译文:砚台结冰,灯已燃尽,独对群书,裹紧敝袍。
注释:¹砚冰:砚水冻成的冰。

zhòngméngzuò

wéntóng sòngdài 

宿niǎojīngfēiduànyànháo píngyōujìngchénláo 
fēngmíngběishuāngwēizhòng yúnnánshānxuěgāo 
shǎoshuìshǐzhīcháxiào hánqiǎnjiǔzhēngháo 
yànbīngdēnghuālǎo yóuduìqúnshūyōngpáo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熏天 一作:朝天)
银烛¹熏天²紫陌³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熏天 一作:朝天)
译文:银烛朝天光照京郊路长,禁城宫阙春色拂晓苍苍。
注释:¹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²熏天:一作“朝天”。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³紫陌:紫红泥铺的路,指京城长安的路。⁴禁城:宫城。⁵晓苍苍:拂晓时暗青色的天空。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千条弱柳¹垂青琐(suǒ)²,百啭(zhuàn)³流莺满建章
译文:千条嫩柳枝条垂拂青琐,百啭黄莺鸣叫声绕建章。
注释:¹弱柳:嫩柳。²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³百啭:鸣声婉转多样。⁴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剑佩¹声随玉墀(chí)²步,衣冠身惹³御炉香。
译文:剑佩声随早朝登阶趋步,衣裳冠带身沾御炉檀香。
注释:¹剑佩:百官在朝见时必须佩带的宝剑和玉佩。²玉墀: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³惹:沾染。⁴御炉:御用的香炉。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共沐恩波凤池¹²,朝(zhāo)³染翰(hàn)侍君王。
译文:共受皇恩同职凤凰池上,日日执笔染墨侍候君王。
注释:¹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²上:一作“里”。³朝朝:天天;每天。⁴染翰:写文章。翰,笔。

  这是描写百官上朝场面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政治色彩很浓。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晓。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

  这首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全诗用比较贴切的文字描写场面,虽说用到一些褒义的修辞,但是却没有出了早朝大明宫这个场面,用字很集中,并没有用使读者有更多题外思索的字眼,说白了就是意境上苍白,虽然有词藻的堆叠,可是还是落在俗套里。不过或许是场面过于宏大,诗人作为一名官员,能如此下笔已是难能可贵了。

  用紫陌形容甬道,前人的诗里就有,不新鲜;对青琐的描写,也很平常;建章殿是汉代的宫殿,这里因为避讳而代指唐朝的宫殿,走了一般的路子;大臣受皇恩而得以站于凤凰池上,这更是封建社会千年的传统;至于朝朝协助君主,古代三纲中臣以君为纲讲了好几千年了,写出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也是因为这首诗记载的场面在那个时代日日重演,所以诗还是有了历史见证一样的作用。

  政治色彩浓厚的诗通常因为要表达主观上的尊重及客观上的严肃,诗写出来个性却不突出在所难免。当然这不是说写宫廷生活一定不能加入个人色彩,而是说封建社会里的诗人写宫廷生活就会免不了有如此的缺憾,在当时政治局面是不允许他们那样的,和现在写诗不一样。现在讲民主,批评起时事来可以酣畅淋漓得加进自己的感情。可是那个时代写诗却是不兴这样的,一旦如此,就会被人另眼相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写一个宫廷生活的场面,不是为了让人躲着自己,在这里诗人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场面,从而了解自己也是个本分的臣子,要不然这首诗不会写得如此直白。

  读者如果能体谅贾至不能免俗的原因,那就会明白诗里那些臣子为什么亦步亦趋小心谨慎,就会较为容易得理解在那座华丽的宫殿上演出着一幕什么样的大戏。

参考资料:
1、 田文.细说活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77-178
2、 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佳作解读——四首《早朝大明宫》诗的优劣[J],《文史知识》.2011,04

zǎocháomínggōngchéngliǎngshěngliáoyǒu

jiǎzhì tángdài 

yínzhúxūntiāncháng jìnchéngchūnxiǎocāngcāng  (xūntiānzuò cháotiān )
qiāntiáoruòliǔchuíqīngsuǒ bǎizhuànliúyīngmǎnjiànzhāng 
jiànpèishēngsuíchí guānshēnxiāng 
gòngēnfèngchíshàng cháocháorǎnhànshìjūnw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