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红细雨白,江南四月天气凉。须臾云散忽晴色,满院花树生幽香。
石榴花红细雨白,江南四月天气凉。须臾云散忽晴色,满院花树生幽香。
幽人抱病无可语,日出南窗看晴雨。小儿造化多戏人,世上俗子徒劳神。
幽人抱病无可语,日出南窗看晴雨。小儿造化多戏人,世上俗子徒劳神。

liánqíng--dōu

shíliúhuāhóngbáijiāngnányuètiānliángyúnsànqíngmǎnyuànhuāshùshēngyōuxiāng

yōurénbàobìngchūnánchuāngkànqíngxiǎoérzàohuàduōrénshìshàngziláoshén

萨都剌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6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16页

zhúzhī··tángxiákǒushuǐyān--bái

tángxiákǒulěngyānbáichéngtóuyuèxiàng西

chàngdàozhúzhīshēngyànchùhányuánqíngniǎoshí

zhúzhīyuànyuànrénjìngshānkōngxiēyòuwén

mánérshēngchàngchóushājiānglóubìng使shǐjūn

dōngchuánfǎngshàng西miànfēngshēngjiǎo

shuǐliǎolěnghuāhóngjiāng湿shī

jiāngpànshuírénchàngzhúzhīqiánshēngduànyànhòushēngchí

guàiláidiàoyuánduōshìtōngzhōushī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¹始识景偁(chēng)于京师,与为²友,景偁以兄事余。既³数岁,已而北面承贽(zhì),请为弟子。余愧(kuì),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¹⁰之谓也。先生不为¹¹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shù)¹²焉。”
译文:我当初是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态度来照顾我。几年后,不久又向朝南坐的我下拜,请求做(我的)学生。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但对方不同意。(景偁)说:“偁之所以跟随您,并不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注释:¹余:我,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²为:成为。³既:已经。⁴已而:不久。⁵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⁶为:做。⁷弟子:学生,门徒。⁸谢:拒绝。⁹偁之从先生:偁之所以跟随您。从:跟从,跟随。¹⁰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¹¹为:写。¹²庶几:有希望。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一带¹江山如画,风物²向秋潇洒³。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liǎo)屿(yǔ)(dí)花洲¹⁰,掩映竹篱茅舍¹¹
译文: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注释:¹一带:指金陵(今南京)一带地区。²风物:风光景物。³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此处是拟人化用法。⁴浸:液体渗入。此处指水天溶为一体。⁵断:接合部。⁶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⁷冷光:秋水反射出的波光。⁸相射:互相辉映。⁹蓼屿:指长满蓼花的高地。¹⁰荻花洲:长满荻草的水中沙地。¹¹竹篱茅舍:用竹子做成的篱笆,用茅草搭盖的小房子。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红日 一作:寒日)
云际客帆¹高挂,烟外酒旗低亚²。多少六朝³兴废事,尽入渔樵(qiáo)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红日 一作:寒日)
译文: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注释:¹客帆:即客船。²低亚:低垂。³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在南京一带建都。⁴渔樵:渔翁樵夫。代指普通老百姓。⁵怅望:怀着怅惘的心情远望。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这首词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词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在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的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

  在宋代词坛上,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创作中透露出词风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的时代信息,对于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李廷先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41-442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27 .

tíngyàn ·dàijiāngshānhuà

zhāngbiàn sòngdài 

dàijiāngshānhuà fēngxiàngqiūxiāo shuǐjìntiānchùduàn lěngguāngxiāngshè liǎo屿huāzhōu yǎnyìngzhúmáoshè 
yúnfāngāoguà yānwàijiǔ duōshǎoliùcháoxīngfèishì jìnqiáoxiánhuà chàngwàngcénglóu hóngyán西xià  (hóngzuò hán )
眼前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眼前花怎得接连枝¹,眉上锁²新教配钥(yào)(shí)³,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铰断线儿,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cí)。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干害死¹⁰,蚕蛹(yǒng)儿毕罢了¹¹相思。
译文:眼前的花怎么能够接上连理枝,要打开紧皱的鼎上锁须得重新配钥匙。描几笔字画勾销伤在的心事。心里像闷葫芦不明白怎么会断了线,为什么好好一对佳偶却另配了雄雌?他就像野蜂一般难以寻觅,我却像蝎虎一般活活被坑害死,从今后像蚕蛹般断了相思。
注释:“水仙子”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入【双调】,亦入【中吕】、【南吕】。首二句宜对。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南曲略同。¹连枝:连理枝。²眉上锁:喻双眉紧皱如锁难开。³钥匙:开锁用的东西。⁴描笔:画笔。⁵勾销:消除,这里指忘掉。⁶闷葫芦:俗语,指不说话,亦指纳闷。⁷铰断了线儿:这里指断绝了联系。⁸野蜂儿:指像野蜂一样的男人。⁹蝎虎:即壁虎,又名守宫。¹⁰干害死:白白地被坑害死。¹¹毕罢了:结束了。

  小令题为“怨风情”,很明显是描写一位闺中女子对爱情的埋怨和绝望,其中交杂着忧愁、猜忌、悲伤、怨恨等多种复杂情愫。在这支小令中,乔吉运用了一系列的双关和比喻的手法来衬托主人公心中对爱情的失望。这首小令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子失恋后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心世界,其中纠结着相思忧愁、困惑疑猜、怨愤绝望等复杂的情感,令人倍感伤情。

  当往事渐渐成为往事,熟悉的渐渐变得不那么熟悉,回忆却像一条蛇还停留在曾经的故事里,女主人公虽然不能忘情,但她面对现实,必须努力走出失恋的阴影,从而减轻因失恋带来的梦魇式的痛苦、相思的煎熬和忧愁的折磨。因此,小令起首用一鼎足对将这种复杂的心境展露无遗。这里的“眼中花”并非真花,而是自己的心上人,“怎得”表明白己与意中人的爱情山穷水尽,很难结合在一起。为此,她忧心忡忡,双眉紧蹙,仿佛被一把锁紧紧困住。她不能就此自怨自艾终其一生,必须找到打开眉上锁(亦即心锁)的那把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可见,描几笔字画无疑是她情感释放的最佳方式,于是,她在抑郁之中,提笔写下断肠诗,她希望那些失恋的相思、怨愤和痛苦能找到一个隐秘的突破口发泄出来,那些青春爱情的烦恼、令人感伤的琐碎情节和心灵的痛苦能就此一笔勾销。可是,蓬山已远,锦书难托,纵然写好情书又不知寄往何处。

  “闷葫芦铰断线儿”,心上人没有说什么,就无缘无故中断了联系。她在心里反复掂量这件事,种种可能的原因被一一提起,又一一被否决,最终,像闷葫芦一样,她找不到发生变故的原因所在,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他。“锦鸳鸯别对了个雄雌”,困惑之余,她猜测心上人很可能是看上了别的女子,另觅新欢了。

  最后三句,写出了她的怨恨和绝望。她没料到,自己的心上人和其他轻浮薄幸的男子一样,不把感情当回事,像野蜂一样,到处寻花问柳,踪迹难寻。这个痴情的女子在刹那间彻悟了男人的劣根性,恨自己为什么那么痴傻,何苦要为这样滥情不专的臭男人坚守贞操,白白地害相思。她的心底升腾起一种愤激的情感,她要自己坚强起来,要像蚕蛹一般停止吐丝,把曾经的心上人从心里摈弃,从而决绝地告别过去,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最后三句看起来具有“俚曲”特点,从正、反、侧三个方面,又多用衬字,描写出了自己的失意。

  这首小令大量采用俗语口语人曲,摈除典故和藻采,一以本色出之,使这位女子声口毕肖,生动传神,尤能展现元代散曲质朴通俗的特点。曲中每句皆用比喻,形象得体,语言活泼俏皮,清爽洒脱,风格迥别于赋体小令和清丽之曲,值得品味。

参考资料:
1、 李伯钦编.家藏四库系列 元曲三百首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7页
2、 赵义山主编.元曲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01:第495页

shuǐxiānzi··yǎnqiánhuāzěnjiēliánzhī--qiáo

yǎnqiánhuāzěnjiēliánzhīméishàngsuǒxīnjiàopèiyàoshimiáoérgōuxiāoleshāngchūnshìmènjiǎoduàn线xiànérjǐnyuānyāngbiéduìlexióngfēngérnánxúnxiēérgànhàicányǒngérlexiāng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译文:在一个月凉风静的夜晚,归家的旅客在岩石的前面停船。
注释:丁卯桥:地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译文:在桥边,远处传来阵阵狗叫声,庭院空着,人都在沉睡着。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紫蒲¹响水槛(jiàn)²,红叶半江船。
译文:紫色的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都显得响了;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
注释:¹紫蒲:紫色的菖蒲。²水槛:临水的栏杆。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qǐng)田。
译文:本来就有回家的打算,家里还有二顷的田。

guīdīngmǎoqiáocūnshě--hún

yuèliángfēngjìngguīyánqiánqiáoxiǎngquǎnyáofèitíngkōngrénsànmián

shuǐkǎnhóngbànjiāngchuányǒuháijiānánèrqǐngt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