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弥日山益奇,乱峰挟翠如吾随。游人联蚁度林杪,细路一线云间垂。
山行弥日山益奇,乱峰挟翠如吾随。游人联蚁度林杪,细路一线云间垂。
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路回宝刹忽风堕,大鹏九万离天池。
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路回宝刹忽风堕,大鹏九万离天池。
林烟媚景翳复吐,欲见不见神护持。松藏雷雨太阴黑,泉迸岩薮银虹驰。
林烟媚景翳复吐,欲见不见神护持。松藏雷雨太阴黑,泉迸岩薮银虹驰。
我来青帝已回驭,太古残雪犹离离。一声啼鴂百花落,两崖红雨春淋漓。
我来青帝已回驭,太古残雪犹离离。一声啼鴂百花落,两崖红雨春淋漓。
笑驱虎豹坐盘礴,悠悠万古归支颐。须臾兴尽下寥廓,长风又送云边诗。
笑驱虎豹坐盘礴,悠悠万古归支颐。须臾兴尽下寥廓,长风又送云边诗。
蓬莱兜率杳何处,无乃造物移于斯。往年梦里记曾到,先声已为猿鹤知。
蓬莱兜率杳何处,无乃造物移于斯。往年梦里记曾到,先声已为猿鹤知。
惜无奇语勒丹壁,坐令清赏成绝痴。斜阳忽将瞑色至,山灵应怪归鞍迟。
惜无奇语勒丹壁,坐令清赏成绝痴。斜阳忽将瞑色至,山灵应怪归鞍迟。
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yóuxiāngshān--zhāngyǎnghào

shānxíngshānluànfēngxiécuìsuíyóurénliánlínmiǎo线xiànyúnjiānchuí

mángrándòngxīnlánguāngdàngxiùshuāngméihuíbǎoshāfēngduòpéngjiǔwàntiānchí

línyānmèijǐngjiànjiànshénchísōngcángléitàiyīnhēiquánbèngyánsǒuyínhóngchí

láiqīnghuítàicánxuěyóushēngjuébǎihuāluòliǎnghóngchūnlín

xiàobàozuòpányōuyōuwànguīzhīxìngjǐnxiàliáokuòzhǎngfēngyòusòngyúnbiānshī

péngláidōuyǎochùnǎizàowǎngniánmèngcéngdàoxiānshēngwèiyuánzhī

lēidānzuòlìngqīngshǎngchéngjuéchīxiéyángjiāngmíngzhìshānlíngyīngguàiguīānchí

rénjiānshèngshìduō使shǐháishēngbēi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1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脸上金霞¹²,眉间翠钿(diàn)³深。欹(qī)覆鸳衾(qīn)。隔帘莺百啭(zhuàn),感君心。
译文: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注释: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¹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²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³翠钿: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⁴欹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⁵鸳衾: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⁶帘:一作“俨”。⁷百啭: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词人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把相思之情写得非常含蓄,极尽深婉缠绵之风格。

  起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卧于金帐中的神情,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看似平淡闲适。接着“倚枕”句笔锋暗转,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与思恋。“隔帘”二句,写闻莺而惜春,闻莺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时已暮春,黄莺百啭,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将相思之情点明。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此词前两句抒情不露痕迹,次两句若隐若现,末句直吐衷肠。全词除运用象征、触景生情的手法来表达深婉的相思之情外,还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旧隐约,不可捉摸,达到一种欲露不露、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

参考资料:
1、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2、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0-51

nán ·liǎnshàngjīnxiá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liǎnshàngjīnxiá méijiāncuìtiánshēn zhěnyuānqīn liányīngbǎizhuàn gǎnjūnxīn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路旁一歧东遂,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遂,几达天都侧。复北遂,行石罅(xià)¹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sè)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译文: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砌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连通,悬空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
注释:天都:黄山三十六峰之一,比主峰莲花峰略低,却远比莲花峰险峻。这是作者第二次游黄山所写的日记的一部分。¹罅:缝隙。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下瞰(kàn)峭壑(hè)阴森¹,枫松相间,五色纷披²,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译文: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像图画,像锦绣。于是想到黄山算得上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注释:¹阴森:(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²纷披:杂乱而散散落落。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遂;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¹,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lǎn)²。四顾奇峰错列,众壑(hè)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译文: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阻隔而走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前往。登上山头后,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像小鸟张开翅膀似地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只见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第二次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
注释:¹翼然:形容屋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²手擥:伸手揽取。擥:通“揽”,收取。以遂几句形容天都、莲花距离很近,秀丽景色进入眼底。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挟澄源¹、奴子²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³行而遂。攀草牵棘(jí),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遂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译文: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
注释:¹澄源:和尚名,云游四方的和尚。²奴子:童仆。³蛇: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⁴历:越过。⁵堪:禁得住,受得了。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遂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译文: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唯独登上天都峰时,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遂,如苔藓(xiǎn)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¹,时没为银海;再眺(tiào)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²也。
译文: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像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像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像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
注释:¹碧峤:青玉般的山峰。形容陡峭的山峰在日光云色的辉映下,犹如碧玉。峤:尖而高的山。²区宇:区域,境界。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有頍(kuǐ)¹者弁(biàn)²,实维伊何³?尔酒既旨,尔肴(yáo)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译文:鹿皮礼帽真漂亮,戴着皮帽为哪桩?你的酒浆都甘醇,你的肴馔也很香。来的哪里有外人,都是兄弟坐一堂。
注释:¹頍:有棱角貌。²弁:皮弁,用白鹿皮制成的圆顶礼帽。³实维伊何:是为伊何。实,犹“是”。维,语助词。伊,当作“繄(yī)”,犹“是”。⁴旨:美。⁵肴:同“肴”,荤菜。⁶伊:是。⁷异人:外人。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niǎo)与女萝¹,施²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³;既见君子,庶几说(yuè)(yì)
译文:爬藤茑草与女萝,攀援松柏才生长。未曾见到君子面,忧心忡忡实难当。既已见到君子面,才有喜悦没忧伤。
注释:¹尔、女萝:都是善于攀缘的蔓生植物。²施:延伸,攀缘。³弈弈:心神不安貌。⁴说怿:欢欣喜悦。说,通“悦”。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qí)¹?尔酒既旨,尔肴既时²。岂伊异人?兄弟具来。
译文:鹿皮礼帽真漂亮,戴着皮帽为哪桩?你的酒浆都甘醇,你的肴馔也很香。来的哪里有外人?兄弟都来聚一堂。
注释:¹何期:犹言“伊何”。期,通“其”,语助词。²时:善也,物得其时则善。
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
尔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bǐng)¹;既见君子,庶几有臧(zāng)²
译文:爬藤茑草与女萝,攀援松柏才生长。未曾见到君子来,忧思满怀实难当。既已见到君子面,没有烦恼喜洋洋。
注释:¹怲怲:忧愁貌。²臧:善。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fù)¹。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译文:鹿皮礼帽真漂亮,端端正正戴头顶。你的酒浆都甘醇,你的肴馔真丰盛。来的哪里有外人?都是兄弟和舅甥。
注释:¹阜:多,指酒肴丰盛。
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
如彼雨(yù)¹,先集维霰(xiàn)²。死丧无日³,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
译文:如同雪花飘眼前,冰珠阵阵坠满天。死亡日子难逆料,时间无多难相见。今夜开怀应畅饮,君子行乐惟欢宴。
注释:¹雨雪:下雪。²霰:雪珠。³无日:不知哪一天。⁴无几:没有多久。

  此诗以赴宴者的口气写成,不仅描写了宴席的丰盛,也写出了贵族间彼此依附的关系,在表面热闹的气氛中,笼罩着一种悲观失望、及时行乐的情绪。这正是西周末年国家政治和奴隶主贵族走向衰亡的表现。

  全诗三章,每章开端都写贵族们一个个戴着华贵的圆顶皮帽赴宴。一、二章中的“实维伊何”、“实维何期”,用了设问句,提人警醒,渲染了宴会前的盛况和气氛,而且表现了赴宴者精心打扮、兴高采烈的心情。第三章改用“实维在首”,写出贵族打扮起来后自我欣赏、顾影陶醉的情态。接下来,写宴会的丰盛:“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尔酒既旨,尔肴既阜”,三章中只各变了一个字,反覆陈述美酒佳肴的醇香、丰盛。然后是赴宴者对同主人亲密关系的陈述,对主人的赞扬、奉承、讨好:来的都是兄弟、甥舅,根本没有外人;主人是松柏一样的高树大枝,而自已只是攀附其上的蔓生植物;没有见到主人时心里是如何的忧愁不安,见到主人后心里是如何的欢欣异常。有人说,第二章结末的“庶几有臧”还包含有希望得到厚赐之意,那么贵族们的庸俗厚颜更表露了出来。前文所谓“未见君子,忧心弈弈;既见君子,庶几说怿”,其真实含义,很值得回味。第三章“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后,不再是前两章内容的重复。他们由今日的欢聚,想到了日后的结局。他们觉得人生如霰似雪,不知何时就会消亡。在暂时的欢乐中,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黯淡低落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及时行乐、消极颓废的心态,充满悲观丧气的音调。从这首诗来看,由于社会的动乱,他们虽然饮酒作乐,但仍感到自己命运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正表露出所谓末世之音。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与《雅》诗中的某些揭露贵族腐朽和社会弊端的讽谕诗并不是一回事。所谓讽谕诗,乃是有政治远见和正义感的贵族文人,对社会问题所作的有意揭露,是感时抒愤之作。而这首诗却是一首沉湎于享乐生活的宴饮作乐之歌。所以,朱熹所谓“燕兄弟亲戚之诗”,是此诗作者之本义;而《诗序》的讽刺之说,则是读者所感受领悟到的诗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确乎大于作诗者的主观思想。这首诗在艺术技巧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如诗的开头,三章皆用问答句来表达。三章中间为了强调与主人关系的密切,采用了反问句式。从而使诗歌在表现上较为灵活,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另外,诗中还用了女萝攀缘松柏、人生短暂如雪如霰等比喻,增加了形象性。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75-477

kuǐbiàn

míng xiānqín 

yǒukuǐzhěbiàn shíwéi ěrjiǔzhǐ ěryáojiā rén xiōngfěi 

niǎoluó shīsōngbǎi wèijiànjūn yōuxīn jiànjūn shùyuè 

yǒukuǐzhěbiàn shíwéi ěrjiǔzhǐ ěryáoshí rén xiōnglái 

niǎoluó shīsōngshàng wèijiànjūn yōuxīnbǐngbǐng jiànjūn shùyǒuzāng 

yǒukuǐzhěbiàn shíwéizàishǒu ěrjiǔzhǐ ěryáo rén xiōngshēngjiù 

xuě xiānwéixiàn sāng xiāngjiàn jiǔjīn jūnwéiyàn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雁怯重云¹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²西。打头风浪³(wù)(jīn)
译文: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注释:¹重云:重重云层。²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³打头风浪:迎头风浪恶:猛,厉害。⁴禁持:“禁”通“今”,摆布。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春浦¹渐生迎棹(zhào)²绿,小梅应长(zhǎng)亚门³枝,一年灯火人归。
译文: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¹浦:水滨。²棹: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³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⁴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⁵要:通“邀”。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用飞雁南归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718-1719页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素蘤(huā)¹多蒙别艳欺,此花²端合³在瑶池
译文: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注释:¹蘤:“花”的古体字。²此花:指白莲。³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⁴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duò)¹
译文: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注释:¹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主要寓于对莲花的描写之中。《白莲》这首诗却不同,这首诗虽然是以“白莲”为题,以莲花为吟咏对象,但诗人没有对白莲作具体描绘,而是抓住白莲颜色的特点,借题发挥,直述诗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的第一句:“素花多蒙别艳欺”便明显地指向人事。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被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句诗明显地指向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诗的第二句就更明显了,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世界,是无比高雅神圣的地方。诗人说白莲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这明显地是在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该在人类社会上得到自已应得到的地位。这里当然也不能排除诗人有自况的意思。可是,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诗人感到愤怒,也使诗人感到悲哀,因此在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塑造了在晓月清风之中即将凋谢的白莲这一形象,让人们注意,向人们提出了问题。这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统治者摧残与埋没人才。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对白莲的吟咏,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平,为他们发出呼呼的。这首诗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议论与描写结合得十分巧妙,语言也通俗易懂,概括力强。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81-82
2、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86-18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