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¹霜冷香户。梅梢(shāo)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²
译文:蔷薇花沾着点点清露,圆圆的荷叶上贮满雨滴,菊花上结满一层秋霜,凄冷的庭院里香气弥漫。梅花梢上月亮斜挂,人影孤孤单单的,可恨薄情的人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注释:¹蔷薇、荷叶、菊花:分别代表春天、夏天、秋天。²四时辜负:指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蔷薇花沾着点点清露,圆圆的荷叶上贮满雨滴,菊花上结满一层秋霜,凄冷的庭院里香气弥漫。梅花梢上月亮斜挂,人影孤孤单单的,可恨薄情的人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注释

蔷薇、荷叶、菊花:分别代表春天、夏天、秋天。

四时辜负:指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老去无心听管弦(xián)¹,病来杯酒不相便²
译文:我年龄渐渐增大,已经没有心情聆听那急管繁弦;疾病缠身,更不适宜饮酒欢宴。
注释:平甫:张鉴。他是张俊的孙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¹管弦:指音乐。²便:适宜。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qǐ)我虚堂¹自在眠。
译文:人生在世,难得碰到这秋前消暑的好雨;乘着凉快,请让我自在地在家,一枕酣甜。
注释:¹虚堂:空阔的厅堂。

  好朋友邀请赴宴,自己不想去,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面对这种情况,要借故推辞,很难措词。姜夔这首诗却推辞得很得体,既道出了不想去的原因,又说得不俗,耐人寻味。

  诗首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天天衰老,对世间的事渐渐淡漠,提不起兴致,因此懒得出门,没有心情听到宴饮中的嘈杂的管弦,也更无心应酬。这句是实写,企图通过自己的种种不堪,引起对方的同情,但作为不去赴席的理由,仍嫌不足,于是第二句再加以补足,请出万能挡箭牌,以身体不好,不适宜饮酒为托词,谢绝邀请。这样拒绝,既说明了自己不去的原因,又等于告诉对方,自己的现状,去了后反而会因了自己一人向隅而使满座不欢,于是主人就不便再勉强了。

  三、四句说自己不去,但与前两句直接表示不同,换个角度,说自己愿意留在家中。留在家里的理由也很充分,时逢夏末,碰到了难得碰到的好雨,驱尽了残暑,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正好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觉。虚堂的幽静,与上面管弦的热闹成对比,走向年老而又在病中的他自然适宜乘凉快在家好好休息;而白天高卧,又带有几分高士的闲适意趣,很切合诗人自己的身份。听了这些,张平甫就更加不会因为诗人不答应赴宴而不快了。

  姜夔一生困顿失意,为生计所迫,羁旅天涯。他写这首诗时,生活主要依靠张鉴、张镃和范成大的资助,人到中年,彷徨无措,使他倍感寥落。他在《忆王孙》词中自述“零落江南不自由,雨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正是他当时生活及心情写照。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辞谢友人的邀请,三、四句甚至带有些豁达,但隐藏在诗后的是很浓重的牢愁,因此读来使人觉得有些压抑。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261-262页

píngjiànzhāowǎng

jiāngkuí sòngdài 

lǎoxīntīngguǎnxián bìngláibēijiǔxiāngbiàn便 
rénshēngnánqiūqián tángzàimián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曹冲生¹五六岁,智意²所及³,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¹⁰莫能出其理¹¹。冲曰:“置¹²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¹³以载之,则校(jiào)¹⁴可知矣。”太祖悦¹⁵,即施行焉¹⁶
译文: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已经比得上成年人的智慧。当时孙权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的手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将大象牵下来,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注释:¹生:长到。²智意:智谋。³及:比得上。⁴若:相比。⁵致:送。⁶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⁷欲:想要。⁸访:询问。⁹群下:手下群臣。¹⁰咸:都。¹¹理:办法。¹²置:安放。¹³物:物品。¹⁴校:通“较”,比较。¹⁵悦:高兴,开心。¹⁶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英雄¹立马起沙陀(tuó)²,奈此朱梁³(bá)(hù)何。
译文:起自沙陀的横刀立马的英雄李克用,却奈何不得飞扬跋扈的朱梁。
注释:三垂冈:地名,在今山西屯留县东南。后唐李存勖曾在此设伏兵破后梁,解潞州(唐以后治上党,今长治市)之围。¹英雄:指李克用,沙陀人。其父朱邪赤心因参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赐姓名为李国昌。李克用率沙陀军帮助唐朝军队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²沙陀:古代部落名,此处指李克用。唐宪宗时,沙陀部酋长朱邪执宜内附,其子赤心以功赐姓李,名国昌。国昌子克用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晋王。³朱梁:朱温(全忠),初从黄巢起义,后归朝廷,以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梁王。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废昭宣帝自立,是为后梁太祖。⁴跋扈:骄横,强暴。这里指朱温废帝自立事。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只手¹难扶唐社稷(jì)²,连城³犹扈晋山河
译文:一个人的力量虽然难扶李唐王朝,却依旧拥踞着连城的三晋山河。
注释:¹只手:比喻一个人的力量。²社稷:土神和谷神,代称国家。³连城:指连接成片的城池。⁴晋山河:指李克用据有的今山西一带。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风云帐下奇儿¹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译文:风云帐下大业可承的奇儿(李存勖)已在,鼓角灯前悲喜交集的老泪犹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¹
译文:三垂冈畔萧瑟凄清,人们虽然仍在唱着陆机所作的《百年歌》,而昔日的英雄已永远逝去了。
注释:¹百年歌:西晋文学家陆机仿照乐府诗所作的一篇10段诗作,每段表现10年,逐段描述了人从出生走向百年的生命情景,70岁时转入悲凉,写尽了人之将逝之际的衰迈凄怆,后世多被配乐传唱。

  中国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歌,其中咏史诗所占的比例不大;而在咏史诗中,写战争而且令人过目难忘的,比例就更小。而严遂成这首七律,写的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五代的一次典型战役。三垂冈之战,使李存勖最终占有上党,把三晋大地作为稳固后方,进而兵下太行,逐鹿中原。

  这首诗不仅以战争为题材,而且写了父子两代英雄。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李克用从代北沙陀族少数民族中崛起,一生征伐,创立了"连城犹拥晋山河"的基业。在他身后,李存勖父死子继,又是一生征讨,消灭后梁政权,统一中原,建立后唐。古代封建史家,是把这二人视为英雄父子的。而严遂成的这首诗,正是以李克用父子的史事为蓝本的。毛泽东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大英雄,对于古代的非凡人物特别是军事奇才的业绩,他都了如指掌。这首为李克用父子而发的诗篇,自然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就诗歌本身而言,此诗自是佳构。前人称严遂成“长于咏古,人以诗史目之”,“格高调响,逼近唐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二句,更是神来之笔,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予人世沧桑之感。称之为"奇诗",并不为过。正因为此诗颇具优长,所以才获得诗名远播中外的毛泽东的青睐。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骄怯琵琶重。
暖烘(hōng),醉客,逼匝¹的芳心动。雏(chú)莺声在小帘栊(lóng)²,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³,翠峰,骄怯(qiè)琵琶重。
译文:暖烘烘,酒醉人,缠逼得芳心萌动。小黄莺儿一声声在帘栊鸣啼,唤醒了花前的春梦。指甲纤细轻柔,眉毛轻轻泛动,和唱一曲相思曲没有到终。玉葱般的手指,云峰般的秀发,娇柔无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让她胆怯心惊。
注释:朝天子:中吕宫曲名。又名谒金门、朝天曲。句式: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¹逼匝:一作“逼拶”,局促在狭窄之地,即逼迫意。²小帘栊:挂帘的小窗。³玉葱:形容手指细白。⁴翠峰:指发髻高耸。

  诗人乔吉一生是个落魄文人,爱好喝酒,以诗寄情,浪迹江湖。但他绝非轻薄之流。在这首曲子里,他描写的虽是一个弹琵琶的“雏妓”,他自己也与酒徒醉客为伍,但他内心的那份善良柔情却脱颖而出,与他人判然有别。  面对天真纯洁的琵琶女,诗人的心底萌动着丝丝柔情,不胜怜惜。他的笔落得很轻很轻,他的词用得极柔极柔,只怕一不小心惊扰伤害了面前的人儿。“声柔,轻纵,玉葱,翠峰”这四组词用得极为小心翼翼,又妙笔升华。既把女子的容貌体态烘托了出来,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美妙空间。诗人虽然没有具体地描画女子的外貌,但读者可以从那些生动的词语中品味体会她的美。另一方面,她的娇羞胆怯,不谙世事,与酒徒醉客,狂欢热闹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强烈地衬托出她处境的弱势与辛酸,引起诗人与读者的同情。

  “和相思曲未终”,这一句值得玩味,它像一个省略号,把小小琵琶女难言的心理作了微妙的处理。同时,也把诗人的心理作了微妙的处理。她为什么没有把这一相思曲子唱完,是忘记了歌词,是不愿唱,还是唱不下去,不得而知。而善良的诗人,恰恰抓住了这个微妙的时刻,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想象的空间,给读者留下空白,留下富足。

参考资料:
1、 闲云耕博客.朝天子·小娃琵琶

cháotiānzi··xiǎo--qiáo

nuǎnhōngzuìdefāngxīndòngchúyīngshēngzàixiǎoliánlónghuànxǐnghuāqiánmèngzhǐjiǎxiānróuméiérqīngzòngxiāngwèizhōngcōngcuìfēngjiāoqièzhòng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五夜¹漏声²催晓箭³,九重春色醉仙桃。
译文:五更时分,漏壶滴水声声,催促着拂晓的来临。皇宫院内春色烂漫,桃花红艳醉人。
注释:¹五夜:指夜晚的五更天。²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³箭:漏箭。放在漏壶中带有刻度的杆状物体,用于计量。⁴九重:帝王住的宫禁之地。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jīng)¹日暖龙蛇²³,宫殿风微燕雀高。
译文:烈日下旌旗如龙蛇舞动,微风中燕雀高飞于宫醉之上。
注释:¹旌旗:旗帜的总称。²龙蛇:指旗帜上绣有龙蛇图案。³动:舞动。⁴风微:微风轻拂。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朝罢香烟¹携满袖,诗成珠玉²在挥毫。
译文:大臣们退朝后衣襟都带着熏香味,挥笔便写出华美的诗章。
注释:¹香烟:焚香所生的烟雾。²珠玉:珠和玉,常比喻优美珍贵之物。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欲知世掌丝纶¹美,池²上于今有凤毛³
译文:贾氏父子世代执掌帝王诏书,实为殊荣;如此有才的也就他们一家了。
注释:¹世掌丝纶:指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²池:指凤凰池。³有凤毛:形容得到了父亲优良的遗传。

  首联先写漏声催促着天色破晓,后用“仙桃”代表宫内春景,点出景色醉人。这一联主要突出“早朝”。

  颔联则分别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龙蛇似乎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获得了生气,旌旗猎猎,龙蛇也好像在腾跃。大明宫里,和风轻吹,燕雀轻快而高兴地在天上飞着。“日暖”,也含有赞美“圣恩”惠及万民,连龙蛇、燕雀亦且广沽皇泽之意。这一联主要突出“大明宫”。

  前二联主要写的是“早朝大明宫”的原题。因为是和诗,接着就不免要转到原诗的作者身上来了。颈联写退朝后,重点突出写贾至的儒雅风流和备受君主恩宠。

  尾联用了两个典故。先看丝纶美。因为贾家父子历任两朝的中书舍人,后有一日贾至供职的肃宗对贾至说,“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主要意思是赞扬贾至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并能做出像父亲一样的政绩,实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话。“池上于今有凤毛”里的凤毛并非简单的凤毛麟角的凤毛,也不是简单说贾至的才华出众,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见。而是用了一个典故:南朝时有谢凤和谢超宗父子,他们文章风格和成就都很出众,于是梁武帝就称赞他们说,“超宗殊有凤毛”。意思是想说谢超宗终归继承了父亲谢凤特有的风格和才华。这两句进一步称颂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两代执掌朝廷起草诏命职务的荣耀。

  这首诗按其体例是一首台阁应酬式的诗,在杜诗中是很少见的。乾元二年(759)在长安任左拾遗也正是杜甫仕途生活中最重要或最煌赫的时期。因为是同僚之间唱酬之作,因此格调也就平正典雅,并且不乏歌功颂德、点缀升平的意味。整首诗艺术上格法严谨,脉胳分明,深得和诗之体,所以历来的诗家对它十分推重。尤其是它的颔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冲融和悦的春天气息,诗家评价很高。当时唐王朝于安史之乱中初得安定,朝廷上下都以为中兴在即,升平可望,因此王维和诗中也有“九天闻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种充满信心的句子。整首诗看来,确乎体现了杜甫诗歌“清词丽句”的另一面特色。另外,即使在清词丽句中,仍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气,这也是杜诗的独特面目。黄生评杜、王、岑三首和诗时说:“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秾李,一则千尺乔松。”苏轼评颔联为“伟丽”,都是此意。

  杜甫的这首诗里带出了几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对历史透彻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贾至的高远。这首诗少了一般诗人写宫廷生活所会有的呆板,多了些灵气,而又不减少场面的宏大气势,杜甫比起贾至来绰绰有余。思想决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隐藏,字里行间的精神是很难不露端倪的。贾至是世家出身又较为一帆风顺的人,杜甫则才华横溢饱经风霜,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不一样。

参考资料:
1、 陈超敏.千家诗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39-140
2、 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2-143

fèngjiǎzhìshěrénzǎocháomínggōng

 tángdài 

lòushēngcuīxiǎojiàn jiǔchóngchūnzuìxiāntáo 
jīngnuǎnlóngshédòng gōngdiàn殿fēngwēiyànquègāo 
cháoxiāngyānxiémǎnxiù shīchéngzhūzàihuīháo 
zhīshìzhǎnglúnměi chíshàngjīnyǒufèngm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