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涧重冈掩复开,鸟啼人寂路萦回。微凉暂逐行云过,细雨俄从远树来。
叠涧重冈掩复开,鸟啼人寂路萦回。微凉暂逐行云过,细雨俄从远树来。
世事自嗟吾老矣,山僧那识兴悠哉。婆娑十亩溪边栎,借汝清阴感不材。
世事自嗟吾老矣,山僧那识兴悠哉。婆娑十亩溪边栎,借汝清阴感不材。

xiàdàochūtiānfēng--dǎng怀huáiyīng

diéjiànzhònggāngyǎnkāiniǎorényínghuíwēiliángzànzhúxíngyúnguòécóngyuǎnshùlái

shìshìjiēlǎoshānsēngshíxìngyōuzāisuōshíbiānjièqīngyīngǎncái

党怀英

党怀英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冯翊人(今陕西大荔)。北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诏编修《辽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党家林,谥号文献。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金朝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 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mèi)¹度危²桥,萦回出林杪(miǎo)³
译文:南国的群山格外幽静,高飞的白鹤声声长鸣;深秋的潇湘从黑夜里醒来,晶莹的霜花将晨光结凝。我们携手渡过残破的木桥,曲曲折折爬到了高过所有树尖的山头。
注释:¹连袂:即手拉着手。袂,衣袖。²危:危险。³杪:树的末梢。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西岑袂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译文:站在西岭上放眼远望,宇宙间一丝一毫尽收眼底。重重叠叠的山峰啊九疑最高,隐约迷茫的洞庭啊显得微渺。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jiǒng)¹两仪²际,高出万象³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xiǎo)
译文:放眼眺望辽阔的天地间,这里高出宇宙间一切物象的外表。奔驰似的美景飘浮在北流的潇水上,遥迢的长风掠过寒碜的竹梢。
注释:¹迥穷:袂尽很远很远的地方。迥,远;穷,尽。²两仪:古指天地或阴阳。诗中指天地间。³万象:宇宙间的一切。⁴颓波:向下流的水势。⁵篠:小竹。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xū)¹遗,寿比彭铿(kēng)²夭。
译文:遭谪贬还能有什么事可做,已渐渐厌倦了终日的纷纷扰扰。活着似奴隶被抛弃在南荒,等于把生命夭折在满肚子的苦水里。
注释:¹胥靡:又作“縃靡”,古代对一种奴隶的称谓,因被用绳索牵连着强迫劳动而得名。²彭铿:同“彭亨”、“膨脝”,腹胀大的样子。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蹇连¹困颠踣(bó)²,愚蒙怯幽眇³。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qiǎo)
译文:跛脚的驴子怕的是受困扑倒,愚蠢和蒙昧怕的是深妙精微。不是让深深爱过的人疏远,谁能让人这般心悲神凄。
注释:¹蹇连:如跛足的驴子行路艰难。蹇,跛足。²颠踣:犹颠踬,倾倒。引申为挫折。³幽眇:精微深妙。⁴悄:忧愁的样子。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译文:让我们双双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看水底鱼儿游天上鸟儿飞。幸好你留在我的身边,舒缓了我心中的愁结肠回。

  诗一开篇,着笔高远,“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秋晨清露白鹤,一连  串明静、清丽而活泼的意象,给山描绘了一幅雄阔的背景图,寄寓诗人“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浩然之气。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以平淡的笔墨,叙述了登山的历程:“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愚溪上有木桥相连,桥之“危”,路之“萦回”,道出了诗人心怀恐惧、仕途艰危的复杂感情,与上联形成极大的反差,正表现诗人执着追求而重受挫折、处境艰危的困苦心境。临山,诗人先以九嶷与洞庭对举,重彩描绘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九疑在永州南宁远境内,是舜帝归魂之所。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洞庭在湘北,是楚怀王放逐屈原的地方。屈原在《湘夫人》中写道:湘君迎候湘夫人,秋水伊人,望眼欲穿,看到的却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绪茫茫,忧从中来。诗人描写一高一小、一明一暗的两组意象,让人联想,意味无穷。登山辽望宇宙间,心中的意念早已超出宇宙万物,“目击道存”,天地之间,惟此而高。“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也可看成自况语,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睥视一切的情怀。诗中意与象、情与景、神与形相互交融,把抽象的理念化作具体的物象,物化的背后却是焦渴的期盼。诗人这种理念,这种期盼,寄希望于北去的潇湘水带到遥远的长安,也希望遥迢的风能给被谪贬的人带来好消息。遭贬谪七年了,无所事事,纷扰平庸的生活使诗人内心十分痛苦,日子过得胆颤心惊。诗人把自己比作满肚子苦水的奴隶,面对愚昧,害怕再受困扰,再次扑倒;面对“亲爱”者的疏远,期盼愈觉渺茫。在执着追求与重遭挫折这对矛盾中,诗人无可奈何,只好到现实中求解脱:“偶兹循山水,得以观鱼鸟。”诗人这种祈祷解脱,正反衬出诗人受羁绊不得自由的内心巨痛。

  这是赠给崔策的诗,崔策字子符,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弟弟,属中表亲,当时就学于诗人。柳写有《送崔子符罢举诗序》,说他“少读经书,为文辞,本于孝悌,理道多容,以善别时,刚以知柔,进于有司,六选而不获。”亲戚加师生的双重关系,心中的真实得以应时而发。诗中以“鹤鸣”暗喻、“连袂”点题,点明这种关系和崔策对诗人的敬重,结篇以一“幸”字收束,以表诗人的感激之情。除此之外,通篇未涉及崔策,而是言事抒情明志。刘熙载在《艺概》里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此诀。”诗人自得其屈原的真传,借“九疑”、“洞庭”,让人联想到舜帝之圣明,湘夫人“倚靡以伤情”,寄寓君臣际遇、人生离合之痛,寄托自己的不幸。诗人还创设了一连串精妙意象:“两仪”暗喻崇高的理念,“驰景”、“寒篠”、奴隶、鱼鸟,无不寄托或愿望、或担心、或痛苦的情怀。诗人又精于炼字。 “危桥”并非实景,乃是心境,是恐惧的写照。“萦回”既是写实,也象征仕途艰难。还有诗中的“泛”、“递”,热盼之情溢于言表;“循”、“观”二字,无奈中的潇洒,痛人心脾。前人论诗“用字”是“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罗大经《鹤林玉露》),诗人最得其妙。

  纵观全诗,离骚风韵,字字心血,却又真的做到了“岭渠直道当时事,不着心源傍古人”(《随园诗话卷三》)。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¹。风微浪息,扁(piān)舟一叶。半夜心²,三生梦³,万里别,闷倚篷(péng)窗睡些
译文:骤雨过后,天色初晴,乌云散尽,满江上都是一片明洁的月光。风平浪静,一叶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里却很惆怅,想想人生如梦,亲朋久别。胸中顿生烦闷,倚着篷窗,但愿可以小睡片刻。
注释:节节高:曲牌名。¹满江明月:指满湖明月。²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³三生梦:谓人的三生如梦。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⁴些:少许,一会儿。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起首描写风雨过后的湖面景色:天上是拨云见月,而水上则是满江月华,流金溢彩,此时,晚风习习,一望无垠的八百里洞庭湖面上只有诗人的一叶扁舟。宋代张孝祥曾有《念奴娇·过洞庭》云“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意境便与此近似。

  小令在前四句交代了情景与环境,接下来便转向抒情。“半夜心”形容夜深人静之时作者油然而生的离情别绪。“三生”是佛教用语,意指人的前生、今生与来生。“三生梦”则是化用了唐代高僧圆观的典故。相传圆观在圆寂之前,曾与友人李源许下来生之约,定于十二年后重会于杭州天竺寺三生石。卢挚在此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表达今日一别,自己与友人(或恋人)恐将此生不复有重逢机会,只能托以来生再约。

  三生轮回的说法充满宿命之感,诗人因遭遇坎坷,不禁由此生联想到前生,思索自己的上辈子到底是何种下场,才会历经这辈子的因果轮回。古代文人常以前人自比,如白居易就曾在《赠张处士山人》诗中以巢父、许由等隐士自许道:“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卢挚在小令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其自比对象,但是在其另外一首作品《蟾宫曲·长沙怀古》中,曾以同样被贬湖南的屈原、贾谊自况。可见这里的“三生梦”对他而言,充满了百般无奈与苍凉。

  万里一别,挥别的不仅是友人与恋人,更是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与一腔忠诚的报国之志,原来人生的际遇就像今晚遭遇的这场暴风雨一样,阴晴难捉,瞬间万变。思绪至此,诗人悲从中来,只能“闷倚篷窗睡些”,希望在梦乡中暂且忘却一切烦忧,求得片刻的安宁。然而,内心刚刚经历了一番波折的诗人,此刻又不能平静心绪安然入梦,更何况是客居在外,漂泊舟中,漫漫长夜恐怕只能辗转反侧。

  此曲虽然短小,却深刻表现了三组不同的对比:天上的皎月与诗人心情的阴霾,湖面的宁静与诗人心中的波折,以及从前的欢聚与如今的离别。这三组对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维度,将一个被贬诗人的痛苦形象刻画得更为立体,也因此丰富了这首抒情小令的内涵,意蕴深远。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5-66页

jiéjiégāo ·dòngtíng鹿jiǎomiào

zhì yuándài 

qíngyúnsàn mǎnjiāngmíngyuè fēngwēilàng piānzhōu bànxīn sānshēngmèng wànbié mènpéngchuāngshuìxiē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dī)¹水满溪。
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
注释:¹草满花堤: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童子¹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²西。
译文: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注释:¹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²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动的。“草满花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

  于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

参考资料:
1、 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
2、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97-1098

sāngchákēngdàozhōng

yángwàn sòngdài 

qíngmíngfēnggānshí cǎomǎnhuāshuǐmǎn 
tóngliǔyīnmiánzhèngzháo niúchīguòliǔyīn西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汝不闻秦筝¹声最苦,五色²缠弦³十三柱
译文:你没听说秦筝声音最苦,五色琴弦缠着十三琴柱。
注释:¹秦筝:古秦地(今陕西弦带)产的弦种弦乐器。筝,弦种弦乐器。²五色:涂成五色。³缠弦:将弦缠在筝上。⁴十三柱:十三根缠弦的支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yuàn)调慢声如欲语¹,弦曲未终日移午。
译文:曲调幽怨缓慢如泣如诉,一曲尚未弹完天已近午。
注释:¹如欲语:好似向人倾诉。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红亭水木不知暑(shǔ)¹,忽弹黄钟和白纻。
译文:红亭池水树木不觉暑气,秦筝忽又弹起黄钟白纻。
注释:¹不知暑:不觉有暑天的炎气。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清风飒(sà)来云不去¹,闻之酒醒泪如雨。
译文:清风飒飒云彩停留不动,客人醒过酒来泪下如雨。
注释:¹云不去:云彩为秦筝声吸引而不愿离去。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汝归秦兮弹秦¹声,秦声悲兮聊²送汝³
译文:你归秦地为你弹奏秦声,秦声悲哀啊,送你上路。
注释:¹秦:指地处秦地的长安。²聊:聊以,姑且。³汝:你。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qínzhēngsòngwàishēngxiāozhèngguījīng--céncān

wénqínzhēngshēngzuìchánxiánshísānzhù

yuàndiàomànshēngwèizhōng

hóngtíngshuǐzhīshǔdànhuángzhōngbáizhù

qīngfēngláiyúnwénzhījiǔxǐnglèi

guīqíndànqínshēngqínshēngbēiliáosòng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若有人¹兮思鸣皋(gāo),阻积雪兮心烦劳。
译文:有人如岑徵君者思归鸣皋,苦阻于大雪冰封而忧心。
注释:¹若有人:指岑徵君。若,语气词。鸣皋歌送岑徵(zhēng)君:\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岑徵君,即岑勋。徵君,美称,泛指虽应征入朝却没有任职的名士。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洪河¹²³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dāo)
译文:若走水路,则大河冰封,令人战战兢兢不可以渡过,河冰如龙鳞参差,不能行船。
注释:¹洪河:指黄河。²凌:冰凌。³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⁴径度:即径渡。⁵冰龙鳞:形容河冰参差,有如龙鳞。⁶舠:刀形小船,字本作“刀”。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邈仙山之峻极¹兮,闻天籁之嘈嘈。
译文:若走旱路,则群山高峻,天风阵阵,难于登攀。
注释:¹峻极:高大至极。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霜崖¹(gǎo)(hào)²以合沓(tà)³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译文:白皑皑的雪崖霜峰连绵合沓,像长风吹起的海上之汹涌波涛。
注释:¹霜崖:积霜雪之山崖。²缟皓:洁白。³合沓:重叠貌。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玄猿¹绿罴(pí)²,舔(tiǎn)³(tàn)(yín)(jí)
译文:山峰高耸险要,山顶上有玄猿绿熊瞪目吐舌;
注释:¹玄猿:即黑色的猿猴。²绿罴:毛有绿光的大熊。³舕:吐舌头。⁴崟岌:高险的山。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译文:又有枯树危石摇摇欲堕,其群呼与相号之声,无不令人骇心动魄。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áo)¹
译文:群峰峥嵘而路断,层峦叠嶂上与星辰相接。
注释:¹嶅:山上的许多小石。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译文:我送君之将归,作《鸣皋歌》以相送。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交鼓吹兮弹丝,觞(shāng)¹清泠²之池阁。
译文:且设饯别宴于清泠池上,伴之以鼓琴之乐。
注释:¹觞:欢饮。²清泠:清泠池,为宋州梁园胜地。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译文:君不行如返顾之黄鹤,还期待着什么呢?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扫梁园之群英¹,振大雅于东洛。
译文:想必是要一扫梁园之群英,欲振大雅于东洛。
注释:¹梁园之群英:指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人。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巾征轩¹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yǎn)崿(è)²
译文:一展雄才而后始上征轩,历经阻折,翻山越岭,以入陇居。
注释:¹征轩:远行之车。轩,指轩车。²巘崿:指山崖、峰峦。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盘白石兮坐素月¹,琴松风²兮寂万壑。
译文:去过那种坐白石而赏清月,弹松风而寂万壑的宁静生活吧。
注释:¹素月:皓洁之明月。²松风:即《风入松》,琴曲名。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望不见兮心氛氲(yūn)¹,萝²冥冥³兮霰(xiàn)纷纷。
译文:自君去后,我怅望不见而心烦意乱,想象在鸣皋山中,松萝昏暗而雪霰纷纷;
注释:¹氛氲:一作”纷纭“,乱貌。²萝:女萝。³冥冥:暗貌。⁴霰:小冰粒。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译文:泉水穿崖过洞,一清见底,流水声声,流喧不已;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译文:虎啸生风,震响山谷,龙藏深澳,吐云洞中。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冥鹤清唳(lì)¹,饥鼯(wú)²(pín)³
译文:更有夜鹤清亮的鸣叫,饥鼯蹙眉而呻吟。
注释:¹清唳:鹤的叫声清亮。²鼯:形似松鼠的动物。³嚬呻:蹙眉呻吟。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块独¹处此幽默²兮,愀(qiǎo)³空山而愁人。
译文:块然独居如此清寂之地,真使人为之揪心担忧。
注释:¹块独:孤独貌。²幽默:谓寂然无声。³愀:忧惧貌。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译文:当今之世,小人得志如群鸡旋聚而争食于朝堂,君子失势却如孤凤无都而远飞于山林。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yǎn)¹嘲龙,鱼目混珍²
译文:是非不分如同蜥蜴敢笑巨龙,而鱼目可以混同珍珠。
注释:¹蝘蜓:俗称壁虎。²鱼目混珍:即鱼目混珠。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mó)¹衣锦,西施负薪。
译文:美女不如丑女,嫫母衣锦入宠,而使美女西施负薪为奴。
注释:¹嫫母:传说为黄帝之妻,貌丑。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若使巢由¹(zhì)(gù)²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kuí)³(bié)(xiè)于风尘!
译文:这一切何异于使高士巢父、许由囚于轩车冠冕,让夔、龙这样的贤臣沦落于风尘之中?
注释:¹巢由:即巢父、许由,皆尧时之隐者。²桎梏:刑具。³夔龙: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⁴蹩:跋行用力貌。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译文:申包胥哭于秦庭而救楚,鲁仲连假谈笑以却奏兵。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吾诚不能学二子¹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译文:我实在不能学此二人沽名钓誉,矫立名节以夸耀于后世。
注释:¹二子:指申包胥、鲁仲连。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译文:吾当遗世独立,与白鹤相狎,与君长于山水之中相亲相随。
此诗当为李白离开长安后漫游梁宋时所作,具体时间约为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冬。根据宋本此诗题下注“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可知当时梁园积雪三尺,李白在园内清泠池上作此诗,送岑徵君去鸣皋山。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72-275

mínggāosòngcénzhēngjūn

bái tángdài 

ruòyǒurénmínggāo xuěxīnfánláo 
hónglíngjīngjìng bīnglónglínnánróngdāo 
miǎoxiānshānzhījùn wéntiānlàizhīcáocáo 
shuānggǎohào ruòchángfēngshànhǎiyǒngcāngmíngzhītāo 
xuányuán绿 tiǎntànyín 
wēizhènshí hàidǎn qúnérxiāngháo 
fēngzhēngróngjué guàxīngchénáo 
sòngjūnzhīguī dòngmínggāozhīxīnzuò 
jiāochuītán shāngqīnglíngzhīchí 
jūnxíngdài ruòfǎnzhīhuáng 
sǎoliángyuánzhīqúnyīng zhèndōngluò 
jīnzhēngxuānzhé xúnyōuyuèyǎnè崿 
pánbáishízuòyuè qínsōngfēngwàn 
wàngjiànxīnfēnyūn luómíngmíngxiànfēnfēn 
shuǐhéngdòngxià xiǎoshēngérshàngwén 
xiàoérshēngfēng lóngcángéryún 
míngqīng pínshēn 
kuàichǔyōu qiǎokōngshānérchóurén 
zhēngshí fèngfēiérlín 
yǎntíngcháolóng hùnzhēn 
jǐn 西shīxīn 
ruòshǐ使cháoyóuzhìxuānmiǎn kuílóngbiéxièfēngchén 
érjiùchǔ xiàokuāérquèqín 
chéngnéngxuéèrmíngjiǎojiéyào耀shì jiāngtiānérshēn 
báiōufēilái chángjūnxiāngq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