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世谁不老,既老何必悲。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
生世谁不老,既老何必悲。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
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
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
邓雅

邓雅

邓雅(1328—?),字伯言,江西峡江县(明初峡江地域属新淦县)人,曾中元代明经科。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太祖命赋钟山诗,稿既呈,其中一联,太祖大喜,以手拍案高诵之。雅以为帝怒,惊死于墀下,扶至东华门始醒。授谕德,寻辞归。与梁寅(新余名士)友善,讲学于石门山中。邓雅工诗,气味冲澹,颇有自然之致,以能诗而鸣东南。著有《玉笥集》九卷,凡数百篇,录于《四库全书》。 ▶ 4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香幞(fú)¹(zhě)²新,盘龙³(cù)(dèng)鳞。
译文:覆盖在马鞍上的红褐色罗帕,喷香崭新,马镫上绣绘的盘龙,鳞甲生动逼真。
注释:¹香幞:即香罗帕。平时盖在马鞍上,骑时则去掉。²赭罗:红褐色的罗纱。³盘龙:弯曲着的龙。⁴蹙:指用金丝银线把丝织品刺绣成皱纹状。这种丝织品叫“蹙金”。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回看南陌¹上,谁道不逢春²
译文:这匹受宠马儿在村南小路上昂首回顾,看看我,谁能说时机不好难以逢春?
注释:¹陌:田间小路。²逢春:遇着好时机。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¹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hùn)²,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译文:五帝时候的礼仪制度不同,三王时候的礼仪制度也各不相同,气数到了极限,自然就要发生变化,非和是本来就是互相排斥的,施行仁德不能拯救社会的混乱,实行赏罚难道就可以惩戒时代的清浊吗?春秋时代是祸乱破败的开始,战国时又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秦汉时期也没有什么改变,更增加了人民的怨恨和苦难,哪里还考虑百姓的死活,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满足了。
注释:¹伊:发语词。²溷乱:混乱。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¹,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译文:从那时到现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舔痔疮的人可以乘四匹马拉的车,正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对豪强之家溜须拍马,稍微有点骨气、敢于反抗这恶劣风气的,立即遭到祸殃。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指日高升。富贵昌盛,好坏不分,冷热难辨,奸邪之人飞黄腾达,正直的人只能隐居潜藏。
注释:¹捷慑逐物:急切而唯恐落后地追逐名利权势。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¹斯瘼²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yín)³。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译文:追究这弊病的兴起实在是因为当政者不贤明。女人和宦官掩住了皇帝的耳目,宠臣把持了国家的大权。他们所喜好的人,千方百计让其长出羽毛;他们所讨厌的人,就不择手段找缺点毛病。正直之士即便想谒诚尽忠,为国效命,也如同面临绝险的境地,找不到路径。皇宫的大门既然打不开,又加上一群恶狗汪汪乱叫,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还在放纵自己的嗜好欲望,只贪眼前之欢。这和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有什么两样。荣幸地被重用者都是些善于阿谀奉承之辈,有谁知道辨别他们的美丑。所以,连法律禁令都屈于豪门贵族,皇恩厚泽怎么能到达贫寒之家。宁可忍饥耐寒在尧舜时的灾荒之岁,也不吃饱穿暖在现在的丰收之年。坚持真理即使死去也是活着,违背正义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
注释:¹原:推究。²瘼:病,这里指弊病。³狺狺:狗叫声。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¹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²³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译文:有一秦地的人作诗说:“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人的生命是不能延长的。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谁有权势谁就是贤德之人。满肚子学问比不上一袋子钱更实用。卑躬屈膝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刚直的人只能依门而立。”
注释:¹河清: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传说黄河一千年清一次,黄河一清,清明的政治局面就将出现。²激:指猛吹。³靡:倒下。⁴文籍:文章典籍。代指才学。⁵伊优:逢迎谄媚之貌。⁶北堂:指富贵者所居。⁷抗脏:高尚刚正之貌。⁸倚门边:是“被疏弃”的意思。
鲁生闻此辞,繫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鲁生闻此辞,繫(xì)而作歌曰:势家¹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²怀金玉³,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译文:鲁地的人听到这些话,接着作歌说:“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暂且守你的本分吧!不要再白白地奔走,痛苦、悲哀,这就是命运。
注释:¹势家:有权有势的人。²被褐:披着短褐的人,借指贫穷的人。³金玉:借喻美好的才德。⁴兰蕙:两种香草名。⁵刍:饲草。⁶独悟:犹“独醒”。《楚辞·渔父》中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⁷尔分:你的本分。⁸空驰驱:白白奔走。

  东汉时期,处于外戚、宦官篡权争位的夹缝中的士人,志向、才能不得施展,愤懑郁结,便纷纷以赋抒情,宣泄胸中的垒块。赵壹《刺世疾邪赋》就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压抑在胸中的郁闷和不平,在文中化为激切的言词,尖锐揭露了东汉末年邪孽当道、贤者悲哀的的黑暗腐朽的社会本质:“舐痔结驷,正色徒行”,“邪夫显进,直士幽藏”。甚至敢于把批评的矛头直指“执政”的最高统治者:“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最后由“刺世”发展到同这黑暗的世道彻底绝决的程度:“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此赋在仅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对黑暗腐败政治的揭露抨击,其尖锐激烈直截了当,在整个汉赋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尤其引人瞩目。赋一开始,就将批判的锋芒毫不含糊地指向了自五帝三王以来迄今一切封建末世:“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而只能愈演愈烈:“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源即在于统治者“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其深刻犀利,实为一般惯于恪守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所不能及。继之又通过反复对比,对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公开曝光:“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实执政之匪贤,近习秉其威权”,那么不贤之人能执政、宦官近习能秉权的原因说到底还在于“九重既不可启”。

  这样就层层深入地活画出了具有东汉末世时代特点的那种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极端腐败的政局。因此,他义无返顾地表示: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非存。与之毫不妥协地抗争,愤怒激越的感情,直如火山喷发,震人心魄。

  此赋在抒发自己感情时直率猛烈,痛快淋漓,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揭露批判时政的深度和力度都是空前的。与思想内容相协调,此赋一改堂皇典雅而为疏朗明快。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 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16-419
2、 巨 才.辞赋一百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51-52

shìxié

zhào liǎnghàn 

    zhītóng sānwángyòutóngyuè shùránbiànhuà fēishìxiāngfǎn zhèngnéngjiùshìhùnluàn shǎngchéngshíqīngzhuó chūnqiūshíhuòbàizhīshǐ zhànguózēng qínhànxiāngyuè nǎigèngjiāyuàn nìngshēngmínzhīmìng wéiér 

    jīn qíngwěiwànfāng nìngchǎnchì gāngxiāowáng shìzhìjié zhèngxíng míngshì pāiháoqiáng yǎnjiǎnfǎn zhìjiùyāng jiéshèzhú yuèchāng húnrántónghuò shúwēnshúliáng xiéxiǎnjìn zhíshìyōucáng 

    yuánzhīsuǒxīng shízhízhèngzhīfěixián yǎnshìtīng jìnbǐngwēiquán suǒhàozuānchūmáo suǒgòuqiúbānhén suījiéchéngérjìnzhōng juéxiǎnéryuán jiǔchóng yòuqúnfèizhīyínyín ānwēiwángdàn shìqián shèhǎizhīshīduò zuòxīnérdàirán róngyóushǎn shúzhībiànchīyán jìnnáoshì ēndàidānmén nìnghányáoshùnzhīhuāngsuì bǎonuǎndāngjīnzhīfēngnián chéngsuīérfēiwáng wéisuīshēngérfěicún 

    yǒuqínzhě nǎiwéishīyuē qīng rénmìngyán shùnfēngcǎo guìzhěchēngxián wénsuīmǎn nángqián yōuběitángshàng kàngzāng ménbiān 

    shēngwén érzuòyuē shìjiāduōsuǒ tuòchéngzhū huái怀jīn lánhuìhuàwéichú xiánzhěsuī suǒkùnzàiqún qiěshǒuěrfèn kōngchí āizāiāizāi shìmìng 

昔吾亡妻,能孝于吾父母,友于吾女兄弟,知夫人之能教也。粗食之养,未尝不甘,知夫人之俭也;婢仆之御,未尝有疾言厉色,知夫人之仁也。癸巳之岁,秋冬之交,忽遘危疾,气息掇掇,犹日念母,扶而归宁。疾既大作,又扶以东。沿流二十里,如不能至。十月庚子,将绝之夕,问侍者曰:“二鼓矣?”闻户外风淅淅,曰:“天寒,风且作,吾母其不能来乎?吾其不能待乎?”呜呼!颠危困顿,临死垂绝之时,母子之情何如也!甲午、丙申三岁中,有光应有司之贡,驰走二京,提携二孤,属之外母。夫人抚之,未尝不泣。自是每见之必泣也。呜呼!及今儿女几有成矣,夫人奄忽长逝。闻讣之日,有光寓松江之上,相去百里,戴星而往,则就木矣。悲夫!吾妻当夫人之生,即以遗夫人之悲,而死又无以悲夫人。夫人五女,抚棺而泣者,独无一人焉。今兹岁輤车将次于墓门。呜呼!死者有知,母子相聚,复已三年也。哀哉!尚享。
昔吾亡妻¹,能孝于吾父母,友于²吾女兄弟³,知夫人之能教也。粗食之养,未尝不甘,知夫人之俭也;婢仆之御,未尝有疾言厉色,知夫人之仁也。癸巳之岁,秋冬之交,忽遘(gòu)危疾,气息掇(duó),犹日念母,扶而归宁。疾既大作,又扶以东。沿流二十里,如不能至。十月庚子,将绝之夕,问侍者曰:“二鼓¹⁰矣?”闻户外风淅(xī)淅,曰:“天寒,风且作,吾母其不能来乎?吾其不能待乎?”呜呼!颠危困顿¹¹,临死垂绝之时,母子之情何如也!甲午、丙申三岁¹²中,有光应有司¹³之贡,驰走二京¹⁴,提携二孤¹⁵,属(zhǔ)¹⁶之外母¹⁷。夫人抚之,未尝不泣。自是每见之必泣也。呜呼!及今儿女几有成矣,夫人奄(yǎn)忽长逝¹⁸。闻讣之日,有光寓松江¹⁹之上,相去百里,戴星而往,则就木²⁰矣。悲夫!吾妻当夫人之生,即以遗夫人之悲,而死又无以悲夫人。夫人五女²¹,抚棺而泣者,独无一人焉。今兹岁²²(qiàn)²³将次²⁴于墓门²⁵。呜呼!死者有知,母子相聚,复已三年也。哀哉!尚享²⁶
译文:我已去世的妻子,能孝敬我的父母,和我的姐妹友爱相处,因而知道岳母是很有教养的人。妻子和我粗茶淡饭的过日子,从来没有说过不好,因而知道夫人是很节俭的;妻子管理家里的奴婢仆人,从来没有过说话尖刻脸色不好看的时候,因而知道夫人是很仁慈的人。嘉靖十二年,秋冬交替的时候,妻子忽然患上严重的疾病,气色十分的疲惫,但仍然每天思念着母亲,因而回娘家去。疾病发作的厉害了,仍向东走。又走了近二十里,却不能如期到家。农历十一月初二日,临死之前,问服侍的人:“二更了吗?”听到窗外风声淅淅,说:“天冷风又大,我的母亲不能来吗,我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吗?”唉!极端的危难困苦临死的时候,还想着母亲,母子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嘉靖十三年到十五年的三年中,我应试被选为有司,奔走在南京和北京之间,我带着两个孩子,把他们托付给外祖母。夫人您抚摸着他们,泣不成声。自此以后,每次见面都要哭泣。呜呼!到现在我的儿女差不多长大成人了,夫人却突然去世了。听到讣告的时候,我正住在松江县,距离数百里,披星戴月的赶过去,却已装殓完毕了。悲伤啊!我的妻子是夫人生的,去世时夫人为之悲痛,却无法来为夫人悲伤。夫人共生了五个女儿,扑在棺木上痛哭流泣的人中,独少了这一个女儿啊。今年装着灵柩的车子停在的墓门外,安葬的事已经结束了。呜呼!去世的人如果泉下有知,母子会相聚吧,到现在也已三年了。哀哉!安息吧!
注释:¹亡妻:指归有光的原配魏氏,为南京光禄寺典簿魏庠的次女,嘉靖七年(1528)嫁到归家,嘉靖十二年(1533)冬十月卒。归有光写此文时,其前妻已去世十六年。²友于:兄弟友爱之义。语本《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³女兄弟:指归有光的姐妹。⁴御:管理。⁵癸巳之岁:即嘉靖十二年(1533)。⁶遘:遭遇。⁷掇掇:疲惫的样子。掇通惙。⁸归宁:已婚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称归宁。⁹十月庚子:按嘉靖十二年农历十月无“庚子”日,庚子日当为该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日。¹⁰二鼓:即二更,相当于现代的九时至十一时。¹¹颠危困顿:极端的危难困苦。¹²甲午、丙申三岁:即嘉靖十三年秋,归有光赴应试(南京)乡试下第;嘉靖十五年,应选贡赴北京廷试,入南京国子监。¹³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¹⁴二京: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以后,迁都北京,但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机构。二京即指南京与北京。¹⁵二孤:指归有光的长女如兰与长子䎖孙。¹⁶属:通“嘱”,托付意。¹⁷外母:即岳母。¹⁸奄忽长逝:指突然死亡。奄忽,倏忽,疾速。¹⁹松江:县名,今属上海市。²⁰就木:即入棺,指装殓完毕。²¹夫人五女:据《外舅光禄寺典簿魏公墓志铭》:“女五人:适郑若曾、归有光、姚员、孺人出;适顾梦谷、晋骕,他姬出。”²²今兹岁:今年。²³輤车:装载灵柩和车子。²⁴次:停驻。²⁵墓门:墓道上的门。全句言安葬事。²⁶尚享:或作“尚飨”,即享用祭品,是古代祭文结尾的惯用套语。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铜柱朱崖¹道路难,伏波²横海旧登坛³
译文: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注释:¹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按所立铜柱在今广西分茅岭下。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²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³登坛:古代封拜大将,都要筑坛受命,然后出师。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越人¹自贡珊瑚树²,汉使何劳獬(xiè)(zhì)³
译文: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注释:¹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²珊瑚树:古人以为珍饰之物。³獬豸冠:御史所服之冠。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译文:奔驰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由来此货称难得¹,多恐君王不忍看。
译文: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注释:¹难得:指稀世的珍宝。言古代明君屏绝稀奇珍宝,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图恩宠。

  这是一首讽刺地方官员以进贡方物为名,行市恩买宠之实的诗,词微义显,言正行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朱崖”,暗指杜侍御出旧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说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唐诗鉴赏大典(上、中、下册):长征出版社,1999年:818页

shìsònggòngzèng--zhāngwèi

tóngzhùzhūdàonánhénghǎijiùdēngtán

yuèréngòngshānshùhàn使shǐláoxièzhìguān

shānzhōngchóuwǎnzhōujiāngshàngwèichūnhán

yóuláihuòchēngnánduōkǒngjūnwángrěnkàn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松阴一架半弓¹(tái),偶欲看书又懒开。
译文: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注释:¹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戏掬(jū)¹清泉洒蕉(jiāo)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译文: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注释:¹掬:两手相合捧物。
这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xiánchūxiàshuì ·èr

yángwàn sòngdài 

sōngyīnjiàbàngōngtái ǒukànshūyòulǎnkāi 
qīngquánjiāo értóngrènshēng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