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万里鹤,日暮将何之。昏鸦择所安,笑汝不知时。
翩翩万里鹤,日暮将何之。昏鸦择所安,笑汝不知时。
孔席不暇暖,此理吾何疑。尚愧渊明翁,浊酒时一持。
孔席不暇暖,此理吾何疑。尚愧渊明翁,浊酒时一持。
赵秉文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5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
无战¹王者²³,有备军之志。
译文:王者之师不必交战即可使敌人屈服,战争必须有备始能无患。
注释:¹无战:对方不能抗拒。²王者:古代称能以德服人的国君是王者。³师:军队。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天下承平¹数十年,此语虽存人下弃。
译文:而当前承平日久,这个道理却被人们忘记了。
注释:¹承平:治平相承,即长期太平。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今岁西戎(róng)¹背世盟²,直随秋风寇边城。
译文:西夏的十万军队背弃世代的盟约,入侵边城。
注释:¹西戎:指西夏。²世盟:世代友好。
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屠杀熟户¹烧障(zhàng)²,十万驰骋(chěng)山岳倾。
译文: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
注释:¹熟户:指边疆附近已为汉民族风俗习惯下同化的少数民族户家。²障堡:边塞险要处为防御敌人入侵而修筑的城堡。
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乳臭儿。
国家防塞今有谁?官为承制¹乳臭儿²
译文:国家的边防要塞如今有谁在那里指挥,原来竟是一个身为承制之官的乳臭小儿。
注释:¹承制:官名,疑为“走马承受公事”,是皇帝派到军中监督将帅的官员。²乳臭儿:是说承制官像乳臭儿一样,年幼无知。
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
(hān)(shāng)大嚼(jiáo)¹乃事业,何尝识会²兵之机?
译文:而且是个年幼无知的人,本事就是大吃大喝。
注释:¹酣觞大嚼:意思是大吃大喝。酣觞:尽量地饮酒。²识会:通晓。
符移火急蒐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
符移¹火急蒐(sōu)²卒乘³,意谓就戮如缚(fù)
译文:听说敌人来了,立即召集兵马,把敌兵看得不值一击,像对付死人似的。
注释:¹符移:指调兵公文的下达传送。²蒐:通“搜”,聚集。³卒乘:士兵和战车。⁴缚尸:比喻毫无抵抗能力的就死。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崄巇。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¹(xiǎn)(xī)²
译文:队伍没有组织好便仓促出战,又不懂得占据有利地势。
注释:¹缘:攀缘。²崄巇:形容山路危险,泛指道路艰难。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下施?
译文:士卒又骄惯,因为久不操练,马养的很肥,跑不动,又负担不起铠甲的重量。纵然有好的武器也无下施用。
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
连颠¹自欲²堕深谷,虏(nǔ)(jì)³笑指声嘻嘻
译文:结果把兵士弄得行走艰难,有不少掉到深深的山涧里,引起敌人的嘲笑。
注释:¹连颠:倾仆,形容行军的艰难。²自欲:自己将要。³虏骑:指西夏骑兵。⁴嘻嘻:形容笑的声音。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奄截成重围。
一麾(huī)¹发伏雁行出²,山下奄³成重围。
译文:而敌人的伏兵很整齐地排列出来,把山下的通路截断,战士们便被包围了。
注释:¹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这里是挥旗的意思。²发伏雁行出:敌方埋伏着的军队都出来了,成为雁行式的行列,非常有秩序。³奄:通“掩”。⁴截:堵截。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洟。
我军免胄¹乞死下²,承制面缚³交涕洟
译文:没有办法,军队只好投降,主将哭哭啼啼,反手自捆起来。
注释:¹免胄:除去头盔,表示敬畏。胄:盔。²乞死下:向敌人请罪,等待处分。³面缚:两手缚于后,只能见其面。⁴交涕洟:眼泪鼻涕一齐流。洟:鼻涕。
逡巡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
(qūn)¹下令艺者全,争献小技歌且吹。
译文:敌人下了命令说,有会奏艺的可以保全性命,有些人便争相献技或者歌唱。
注释:¹逡巡: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的意思。这里是用来形容被俘者不知下措。
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
其余劓(yì)(guó)¹放之去,东走矢液²皆淋漓。
译文:其余的人被割下鼻子或者耳朵放去了,这些人一面往东跑,一面怕得屁滚尿流。
注释:¹劓馘:割掉鼻子和耳朵。劓:割掉鼻子。馘:割下耳朵。²矢液:大小便。
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
道无耳准¹若怪兽,不自愧耻²犹生归!
译文:缺耳少鼻像个怪兽,也不感到惭愧和耻辱,得命跑了回来。
注释:¹准:鼻子。²愧耻:惭愧与羞耻。
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
守者沮气陷者¹苦,尽由主将之下为。
译文:造成这种惨败和奇辱的原因是“尽由主将之下为”。
注释:¹陷者:指被俘的宋军。
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
地机¹不见欲侥胜²,羞辱中国堪伤悲!
译文:不晓得军机,不懂得地利,只图侥幸,给国家带来这样的耻辱,确是令人痛心的事!
注释:¹地机:地势上的机宜。²侥胜:侥幸得到胜利。

  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庆州战役的全过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作战情况。诗中对宋王朝忽视边防和宋军将士的怯懦无能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抨击,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诗人不是一般地记述这次战败,而是有意总结失败的教训。所以,开端四句,就揭示出宋朝“王者师”为西夏所败的原因:在于宋对外失策,边防无准备。“无战王者师”是说朝廷的军队有征而无战,因而应该是不可抗拒的。有备才能无患,这是兵书上十分强调的。如今天下太平几十年,“有备无患”虽然还写在兵书上,但早已被人抛弃了。所以宋军遭至到了惨败。“直随秋风寇边城”,含义颇丰,即是写实,也是比喻,西夏这次进犯正值秋天,而西夏寇边,又如秋风扫落叶、长驱直入,写出了西夏敌寇的来势凶猛,“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更见其西夏的声威,成势不可挡之势。敌人的声威如此,而宋朝军队又是什么状况,国家的边防要塞如今有谁在那里指挥,原来竟是一个身为承制之官的乳臭小儿。大吃大喝就是这位承判的事业,他不懂得用兵打仗的谋略。这样的人指挥军队,是一定会失败的。“符移火急蒐卒乘”,照应了开端四句,正面描写宋军的无备。宋军将帅不仅毫无战前的准备,而且大敌当前,竟以为杀敌就如同捆绑尸体那样容易。因此,未组成一个军的兵力就仓促出战了,急急忙忙催促着战士们沿着艰险的山路行走。这些铺叙都深深地隐含着作者的激愤之情,是议论,是抒情,也是对失败原因的总结,是情、事、理的结合。

  下面四句则叙述描写了宋军行军的艰难和狼狈的状态。“虏骑笑指声嘻嘻”以敌人的指笑反衬出宋军的失败。上面的“就戮如缚尸”正是成为宋军自己的写照,真是绝妙的讽刺。这一段是铺叙之笔,诗人毫无掩饰地描写宋朝军队从将军到士兵的腐败无能,从而揭示了宋军必败的根源,叙述中,饱含着沉痛的感情。下面宋军惨败的描写,更令人痛心且惨不忍睹。敌人早已窥伺到宋军的行动,出其不意地把山下的道路堵截起来,宋军脱下头盔,向敌人投降,乞求免死。那位承制被敌人反绑着双手,眼泪鼻涕一齐流出来。正当这帮将士进退不知所措时,敌人下令,有技艺的人可以保全生命,“争献小技歌且吹”,真实而又轻蔑地描绘出战场上那种群魔乱舞,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形。“其余劓馘放之去,东走矢液皆淋漓。道无耳准若怪兽,不自愧耻犹生归!”更是对宋军苟且偷生丧师侮国行径的无情揭露。他们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宋军残存的人,被割去了鼻子和耳朵,狼狈地,屎尿淋漓地竟不觉得耻辱地逃了回去。对此诗人极为愤慨,便引发下面的议论,指出了失败的责任和原因:“守者沮气陷者苦,尽由主将之所为。地机不见欲侥胜,羞辱中国堪伤悲!”“地机不见”,即看不出地势险阻对于作战的机宜,再一次揭示了主将的愚昧无知。这四句议论与开端四句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宋诗在表现爱国斗争,抒发爱国思想方面比历代海歌都更为深入,更为直接。愤慨国势削弱、异族侵凌而愿意“破敌立功”的英雄抱负,已经成为北宋爱国诗歌的共同主题,苏舜钦的诗表现的尤为充分和突出。《宋史》本传说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政治感情而以明快豪迈的语言表达,是他诗歌的显著特色。这首诗更充分体现了他这种风格特征。在叙事中,感情激越,气势奔放,语言畅达,充满了一种英雄气概和浓厚的爱国之情,是宋代边塞诗中少有的作品。略显不足的是在修辞上稍嫌粗糙,缺乏回旋转折、含蓄淳泓之妙。其中以“之”所构成的诗句较多,开头结尾都陷于议论,显然是继承了韩愈的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的传统,因而使诗明显地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然而,在西昆体纤巧浮靡诗风盛行的情况下,象《庆州败》这样豪放激越的诗歌,无疑是宋代边塞诗中的典范之作。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主编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宋代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04月第1版:第77页
2、 刘琦 周奇文著.塞漠雄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282页
庚辰(1040年,即康定元年)诏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辩,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岂助圣上抚育之意耶?因录田家之言次为文,以俟采诗者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译文:谁说我们种田人快乐?春天欠下的赋税,秋天还没交足。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里胥(xū)¹扣我门,日夕²苦煎促。
译文:乡中的小吏敲打着我的大门,日日夜夜狠狠逼迫催促。
注释:¹里胥:地保一类的公差。²日夕:朝夕;日夜。
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lào)¹多,白水²高于屋。
译文:今年盛夏雨水非常的多,大水涨得高过房屋。
注释:¹流潦:“潦”同涝,指积水。²白水:这里指发洪水。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shū)¹,蝗又食我粟(sù)
译文:水已经淹没冲走了稻菽,蝗虫又吃光了粱粟。
注释:¹菽:豆的总称。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诏书来,生齿¹复版录²
译文:前月诏书下达,挨家挨户把户口登录。
注释:¹生齿:人口。²版录:在簿册上登记人口,称版录。版,籍册。
前月诏书来,生齿复版录;
三丁藉一壮,恶使¹操弓韣(dú)²
译文:三个中间要抽一个,迫使去做弓手编入军伍。
注释:¹恶使:迫使。²弓韣:弓和弓套。
三丁藉一壮,恶使操弓韣。
州符¹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译文:州里的命令十分严厉,老吏拿着鞭子不断催着上路。
注释:¹州符:州府衙门的公文。
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与艾¹,惟存跛(bǒ)无目²
译文:只剩下跛子与盲人,就算是小孩与老人也不放过。
注释:¹艾:五十岁叫艾。这里指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²无目:瞎眼。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
田闾¹敢怨嗟(jiē)²,父子各悲哭。
译文:村里人谁敢叹气抱怨?父子各自悲伤痛哭。
注释:¹田闾:田间,乡间。这里指乡里人。²怨嗟:怨恨叹息。
田闾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亩¹焉可事?买箭卖牛犊²
译文:田里的活怎么去干?为了买箭早就卖了牛犊。
注释:¹南亩:指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²“买箭”句:汉代龚遂为渤海大守,教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见《汉书·龚遂传》)。这里反用这个故事。
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愁气变久雨,铛(chēng)(fǒu)¹空无粥;
译文:怨愁之气化作连绵秋雨,锅子瓦罐空空吃不上一顿粥。
注释:¹铛缶:锅和罐。
愁气变久雨,铛缶空无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¹
译文:盲人跛子如何耕种?死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注释:¹迟速:慢和快;缓慢或迅速。意思是是迟早的事。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
我闻诚所惭,徒尔¹²君禄³
译文:我听老农的话十分惭愧,白白地拿着朝廷的俸禄。
注释:¹徒尔:徒然。²叨:不配享受的待遇而享受了叫“叨”。³君禄:指官俸。
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
却咏《归去来¹》,刈(yì)²向深谷。
译文:还不如弃官回乡,打柴种田在深山大谷。
注释:¹归去来:辞赋篇名。晋陶潜所作的《归去来兮辞》。²刈薪:砍柴。刈,割。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这首诗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诏征集乡兵,加强戒备。而官吏们借此胡作非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内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惨。田家的语言,浅显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写一件事,层层进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灾害、征为弓兵、遭鞭扑、卖牛、饥饿等,都饱含血泪,令人惨不忍睹。诗的构思和立意,都直接继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别”,焕发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开头四句是说,谁讲田家快乐呢?春天的租税,到秋天还未能交足。地保、里长敲打我家的门,正没早没晚地催迫交税呢。这四句写租税的繁重,田家感叹春税到秋都未能交完,而催促又急,痛苦可知。次四句写在水灾、蝗灾的侵袭下,秋收难有指望。盛夏五、六月,内涝成灾,白水比住房还高,豆类、谷类都受到严重的灾害。作者此时在河南襄城县做县令,这里靠近许昌,池临汝河。河水涨时,河岸里面即就形成内涝;河中之水常常高过堤岸下的人家居屋。这四句写灾祸频仍,因而田家处境更加悲惨。接着“前月诏书来”以下八句,是诉说除了租税剥夺和天灾威胁之外,兵役又带来严重的灾难。就在1040年夏天,西夏攻宋,朝廷增置河北、河东、京东西诸路弓手,襄城地处京西路,之前朝廷诏书下来登记人口,三丁抽一壮丁(“三丁籍一壮”,即指三丁抽一),强迫人民操持弓箭。当时州里又下了公文,严紧地催迫,老吏拿着鞭子和敲朴,到乡下来搜索,连老年和幼年,也都在抽兵之列。幸免于役的,只有跛子和瞎子。这八句写官吏变本加厉地为非作歹,抽丁太滥,造成田家都无壮丁在室,情况倍加凄惨。

  下面“田闾敢怨嗟”以后八句,写在兵役、租税、水灾等灾难的煎逼下,田家生活艰难,欲诉无门,走投无路。诗中先写:面临重重追迫,田家哪敢怨嗟,只有父子相持悲哭。种田地哪还再有指望,为了买下弓箭,只好把牛犊卖掉。次写淫雨不止,天意愁怨,锅子里、罐子里连稀粥都装不上了。瞎子和跛子都没有劳动力,不能耕种,死亡只在早晚之间了。这八句总写人祸、天灾给田家带来的苦难。以上各节,全是田家自诉之语。是诗的第一部分。

  结尾四句,是作者听了田家语所兴的感慨。也是诗的第二部分。“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作者是地方官,听完田家悲酸的诉说,感到内心的惭愧。他自己身为县令,徒然受到从人民身上剥夺来的官俸的供养,却不能为人民解除忧患,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只好吟诵《归去来辞》,学陶渊明弃官归田,回到深山幽谷,砍伐薪柴,自食其力。全诗朴质无华,感情深厚。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者为诗,正是继承了这样的光辉传统。作者论诗以平淡自励,力挽北宋初期西昆体所形成的华而不实的诗风,对于转移诗坛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作者这首诗的结尾四句,和韦诗同样感人。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80-82页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第25-26页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酒共悲歌。
偶向新丰市里过,故人尊¹酒共悲歌。
译文:我偶然路过新丰市,竟遇见我的老朋友,我和老朋友举杯敬酒,一起吟唱悲伤的歌曲。
注释:¹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译文:一别就是十年,十年来为分别伤心而流的眼泪,真不知有多少,没想到一旦相逢见面,所流的眼泪反而更多。

  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北,《汉书·地理志》新丰县注:“高祖七年置。”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市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所以新丰这个地名本身便隐含着刘邦之父怀旧的感情。如今诗人与阔别十年之久的友人忽然在新丰市相遇,更易引发起对往日归事的追忆。几杯酒下肚,感情更加激动,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来。觥筹交错,热泪纵横,其场面是可以想象的。

  三、四句忽发议论,“掬诚而出,人人所欲道,恰是人人所不能道。”(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以相逢之喜泪反衬阔别十年之悲泪,又以阔别时间之久长烘托会面时间之短暂,把极其丰富复杂的感情表达得十分充分,使这两句议论成为全诗点睛之笔。此诗艺术上的成功又一次证明,诗歌并不绝对排斥议论,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沈德潜《说诗晬语》)。

jiǔdiànféng

tēng míngdài 

ǒuxiàngxīnfēngshìguò rénzūnjiǔgòngbēi 
shíniánbiélèizhīduōshǎo dàoxiāngfénglèigèngduō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¹(pēi)²,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wān)(yán)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³,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zhū)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译文: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注释:¹清凉:山名,在南京市西。又名石头山。山上昔建有清凉寺,南唐建有清凉道场。相传为避暑官。寺已废。²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³雨花台:在南京市中华门外。相传南朝梁时期天监年间(502—519)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因而得名。⁴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门外,相传为南齐时莫愁女居处而名。然而莫愁湖之名实始见于宋代。⁵钟山:在南京市中山门外。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蒋山、北山。是南京主要山脉。⁶冶城:故址在南京市水西门内朝天宫附近,相传吴王夫差冶铁于此,故名。⁷孝陵: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⁸鸡鸣寺:在南京市区北鸡鸣山,梁时与此始建同泰寺,后屡毁屡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在其旧址建鸡鸣寺。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diān),构堂皇¹,缭(liáo)(yuán)(yǒu),树之荻千章²,桂千畦(qí),都人游者,翕(wěng)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tuí)弛,其室为酒肆(sì),舆(yú)³(huàn)(náo),禽鸟厌之不肯妪(yù),百卉(huì)(wú)谢,春风不能花。余恻(cè)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阖,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tuān)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qī)侧也,为缀峰岫(xiù);随其蓊(wěng)而旷也,为设宧(yí)(yǎo)。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jí),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è)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译文: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园同音,但意思变了。
注释:¹堂皇:广大的堂厦。²树之荻千章:是说楸树千株,“章”通“橦”,大木林。荻:即“楸”。落叶乔木,干直树高。³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⁴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⁵蓊郁:茂盛浓密貌。⁶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⁷夭阏:《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¹、甥(shēng)(méi)²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³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译文: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做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注释:¹香亭:袁枚弟袁树。²湄君:袁枚外甥陆建,字湄君,号豫庭。³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⁴相易:互换。
己巳三月记。
己巳¹三月记。 
译文:己巳年三月写此文。
注释:¹己巳:1749年(乾隆十四年)。

  这篇记文,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显得郑重之至。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作者的趣味,表现了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仓的生活的憧憬。袁枚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一是力求简洁,一是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画人物。文中第二段述及造园原则时,运用了大量整句,将园林“就势取景”的造园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笔法,也是对韩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继承。

  文章首段先写随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详细介绍了金陵四周的美景,为后文得享美景时的喜悦做了铺垫。

  第二段作者主要叙写随园的来历以及自己治园的经过。中国古代造园的原则讲求利用已有的环境条件,精心设计,使园林虽由人造,却宛如天开。作者将原本的“隋园”改成“随园”,这个“随”字的含义正是体现了中国园林造园之奥妙,园林美学的精髓,同时也暗含着袁枚随顺自然、随时之宜的审美理想与人格象征。

  最后一段则抒写了袁枚舍官就园,安享园林之乐的情怀。他引苏轼“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一句,表明自己仕与不仕皆随顺自然的心态。“随”字也正是袁枚追求自由随性的人生观、仕宦观的显露,充分显示了袁枚以“性灵说”驰骋文坛的诗人气质。

  袁枚写这篇文章。一方面为他精心修造园林解嘲,一方面也为了扩大随园的影响。但写对自己经营的园林有感情,并把侈造园林的操劳和做宫的仰人鼻息作比较,这些思想应该是真实的。

参考资料:
1、 袁启明译注.袁枚文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01月第1版:第28页-第30页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¹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译文: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注释:¹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思满枝空断肠。
译文: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远藩 一作:南蕃)
身在远藩(fān)¹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远藩 一作:南蕃)
译文: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注释:¹远藩:蜀。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译文: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¹老风尘。
译文: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注释:¹书剑:喻文武。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龙钟还忝(tiǎn)二千石¹,愧(kuì)尔东西南北人²
译文: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注释:¹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²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与朝政之意。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5页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86-387页

rénèrshí

gāoshì tángdài 

rénshīcǎotáng yáoliánrénxiāng 
liǔtiáonòngrěnjiàn méihuāmǎnzhíkōngduàncháng 
shēnzàiyuǎnfānsuǒ xīnhuái怀bǎiyōuqiān  (yuǎnfānzuò nánfān )
jīnniánrénkōngxiāng míngniánrénzhīchù 
dōngshānsānshíchūn zhīshūjiànlǎofēngchén 
lóngzhōngháitiǎnèrqiāndàn kuìěrdōng西nánběi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