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才业自家传,际遇青宫倚注偏。最爱两年无一事,雍容筹笔直如椽。
中郎才业自家传,际遇青宫倚注偏。最爱两年无一事,雍容筹笔直如椽。

zènggāodàoníngsān--wèichū

zhōnglángcáijiāchuánqīnggōngzhùpiānzuìàiliǎngniánshìyōngróngchóuzhíchuán

魏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2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译文: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习照影竟来窥。
译文: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澄波澹澹¹芙蓉发,绿岸参参²杨柳垂。
译文: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
注释:¹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²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译文: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译文: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译文: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译文: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¹家。
译文: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
注释:¹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gāoyángchísòngzhūèr--mènghàorán

dāngxiāngyángxióngshèngshíshāngōngchángzuìjiāchí

chíbiāndiàoxiāngsuízhuāngchéngzhàoyǐngjìngláikuī

chéngdàndànróng绿àncāncānyángliǔchuí

cháobiànrénfēimiànhuāngliángrénzhù

háohuáchùzàikōngcǎo湿shīluó

cháoláijiànxíngzhěfānxiàngzhōngzhēng

zhēngfēnfēijiànxiéjiànkōngwèirénsuǒjiē

yīnqínwèi访fǎngtáoyuánguīláisōngzijiā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风云¹突变,军阀重开战²。洒向人间都是怨³,一枕黄粱再现。
译文:风起云涌,局势变化莫测,军阀再次开战。他们洒向民众的尽是无边的怨恨,他们的黄粱美梦仅是昙花一现。
注释: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1929年4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¹风云:风起云飞,形态多变,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这里指时局。²军阀重开战:军阀指国民党新军阀。在北洋政府时代,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蒋介石国民党建都南京,曾取得暂时的妥协,至此战端又启,所以说重开战。³洒向人间都是怨:洒字由风云化出。怨,是说陷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对军阀的怨恨。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红旗¹跃过汀(tīng)²,直下龙岩³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译文:红军越过汀江,直逼龙岩与上杭。收取了祖国山河之一角作为根据地,农民欢欣鼓舞分田分地忙。
注释:¹红旗:借代词,指打红旗的人,即红军。²汀江:也叫汀水,又名鄞江。发源于福建西部长汀县东北境杉岭山脉的大悲山,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是福建境内第三大河,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注入韩江。³龙岩: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⁴上杭:县名,在龙岩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根据地之一。⁵金瓯:指国土。⁶分田分地:实行土地改革,建设根据地,这一些活动也包括在“收拾”的含义中。

  首句“风云突变”,起笔突兀凌厉。不仅渲染了形势的突然变化,制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而且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指出当时蒋桂之战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混乱局面。

  接着诗人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浓墨一点:“洒向人间都是怨”这一句写得非常有力,坚定,“洒向”这个动词用得完美无缺,而收尾一个“怨”字搭配浑然天成,意象突出;接着又一个大对比,坏人只能是一枕黄梁美梦,这在诗之技巧上也可以说是转换切入都准确、快捷,从人民之恨陡地转到了坏人必败,两个鲜明画面并立,空间广阔但又一目了然。

  下阕开头两句红军进入闽西的描写,一变上阕沉重、激愤的笔调,充满欢乐和喜悦的气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雄伟壮丽、气氛热烈的图画。

  用红旗借代红军,突出描绘了鲜艳的红旗在队伍前头开路的情景,写出了高举红旗进军的神速和红军战士龙腾虎跃、冲锋陷阵的战斗英姿。最后两个描绘了红军在新开辟的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动人景象。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红旗”指红军。用“跃过”、“直下”两个动词极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红军迅速、快捷地越过汀江,快速地开辟了龙岩、上杭等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情景,反映了人民革命战争所向披靡的现实。红军到达这里,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收拾金瓯一片”中的“金瓯”,毛泽东在这里沿用典故,不过,这个金瓯已经破碎,因为军阀割据使中国四分五裂,故作者把自己用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思想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比作收拾金瓯一片。“收拾”一词,看似口语,却有来历。收拾,收捡、收复、整顿之意。岳飞《满江红》中有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分田分地真忙”又是毛泽东作为诗人一贯的大气坦然,无拘无束,而且写出祖国的真欢喜,写出了中国农民的真欢喜,尤其是“分田分地真忙”极富有动感和画面感,亲切、快乐,对祖国乡村朴实浑厚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貌似平淡,却极为精当。恰如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中所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全词的叙事、议论和抒情交相混融,既有写实之动,又有抒发之妙。显示了一代领袖目睹人民富足而自己也感到无比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贫苦农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历史变革,蕴涵了十分深刻的历史内容。

参考资料:
1、 麓山子.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10:第89页-第92页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朝耕(gēng)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译文:早上耕作在上平田,晚上耕作在上平田。
注释:借问:敬辞,请问。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借问问津¹者,宁知沮(jǔ)(nì)²贤。
译文:请问追名逐利的人们,你们可知长沮桀溺的名贤?
注释:¹问津:孔子遇水,无法前进,派子路向别人问渡口的典故。津:渡口。²沮溺:长沮、桀溺的合称,是春秋时期的隐士。后代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者。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井底引¹银瓶²,银瓶欲上丝绳绝。
译文: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银瓶快上来了丝绳却断掉了。
注释:¹引:拉起,提起。²银瓶:珍贵器具。喻美好的少女。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石上磨玉簪(zān),玉簪欲成中央折。
译文:在石头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却从中间折断。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译文:银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断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离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shū)¹姿。
译文:回想起往日在家还是闺秀之时,人们都说(我)举动之间都有美丽的影姿。
注释:¹殊:美好。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chán)¹两鬓(bìn)秋蝉翼,宛转²双蛾(é)³远山色
译文:头发梳成美丽的发髻如同秋蝉之翼,将双眉化成如同远山一般缠绵婉转。
注释:¹娟:美好。²宛转:轻细弯曲状。³蛾:代指蝉翼。⁴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译文:笑着和(侍婢)嬉戏大笑相伴在后花园,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和君相识呢。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妾弄青梅¹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译文:我玩弄靠着矮墙青梅树的枝桠,君骑着白马立在垂杨边上。
注释:¹青梅竹马:指两小无猜的亲密。墙头马上遥相顾。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译文:我在墙头你在马上遥相对望,一看见君就知道已经有断肠的相思。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知君断肠共君语(yù)¹,君指南山松柏树。
译文:知道君断肠的相思想要和君倾诉,君将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树。
注释:¹语:告诉、倾诉。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huán)¹逐君去。
译文: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着要结起双鬟随君离去。
注释:¹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¹频有言。
译文:随着君到家里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话告诉我。
注释:¹大人:指男方父母。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pìn)则为妻¹²是妾³,不堪主祀(sì)奉蘋(píng)(fán)
译文:经过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
注释:¹聘则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正妻可以主祭。²奔:私奔。³妾:偏室。⁴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⁵蘋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译文:终于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够住下去的,可是奈何离开家门却没有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岂无父母在高堂¹?亦有亲情满故乡。
译文:难道我没有父母高堂?我的家乡也都是亲人。
注释:¹高堂:指父母。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潜来¹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译文:因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与家乡通消息,如今悲愤羞愧无法归乡。
注释:¹潜来:偷偷来,私奔。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译文:对君而言不过一天的姻缘,却耽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寄言痴小¹人家女,慎(shèn)勿将身轻许人!
译文: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儿,千万要慎重不要将终生轻易许人。
注释:¹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前三句的两个比喻总体的概括了全诗意旨,那瓶沉簪折正是女子遭遣弃命运的写照。次三句写女子年少时的美貌殊姿,以相识之前的欢悦与相识后四句横遭不幸的痛苦相对比。再下写女子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表现了痴情女子的天真和纯洁及为情所动的真实形态。之后的五句叙述私奔带来的屈辱和痛苦。“聘则为妻奔是妾”表达了没有经过礼法嘉许的结合,即使相爱情深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女子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经无处可归。诗末两句凄凉悱恻,是对后世痴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愤的呐喊。“痴情女子负心汉,教人如何不悲伤。”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人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也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这位重自尊的女性,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弱女子是难以与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争的。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弃,她会被看成败坏门风的不祥之物。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因此诗人最后感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看似劝戒,实为叹息,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他的劝戒。诗歌的基调因之也变得深沉且凝重。

  此诗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除结尾外,整篇作品都是一个不幸女子的内心独白。刻画她的美丽不是通过自我欣赏而是借他人口中说出,手法颇高妙。“知君断肠共君语”,“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等语,刻画少女,贴切自然,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单纯、多情。开头以银瓶、玉簪隐喻美丽的少女,新颖别致,托此以起兴,与下文衔接自然。结尾仅言她出门后没有去处,不进一步描写悲剧的结局,余韵深长,发人深省。

  在这首中长篇叙事诗中,诗人用凝练的语句表现了一私奔女子的悲哀。《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它在题材上与古乐府中的弃妇诗类同,但其风格与情调与传统之作多有不同。从内容上看,全诗所表现的生活现象带有中唐都市生活的色彩,女子能有这样的机会与男子交往并能私奔,这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这是唐人都市生活中特有的一个现象。唐朝的商业生活给青年男女的交往带来了一定自由,但传统的礼教观念却扼杀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并制造了一些悲剧,而在这一悲剧中女子更是一个更大有受害者。诗人取材典型,对扼杀人性的礼教提出了批判。对不幸的女子表示了同情。其中对礼与情之间矛盾的表现体现了中唐士人的思想个性。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也体现了中唐文人的叙事艺术的水平,诗人以女子之口叙述他们相识、私奔以及产生矛盾的整个过程,情节完整生动,极具戏剧性。诗人着重交代矛盾的原因,细致描写女子被弃后的心理, 突出故事的悲剧性与抒情性。诗人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了这首长诗。同时,也表达了告诫女子不要轻易与人私奔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晨博.唐代叙事诗:北京大学,2004年:45-47
2、 刘航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的民俗学问题: 复旦大学,2001年:8-12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巫峡¹千山暗,终南²万里春。
译文:巫峡一带千山迷暗,遥想终南山万里皆春。
注释:¹巫峡:夔州(今奉节)一带峡谷。²终南: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译文:我存病中见到弟弟的来信,不禁惊怪你还是世间之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意答儿童¹问,来经战伐新²
译文:边读信边回答几子的询问,弟弟远道来夔州正冒着故争的烟尘。
注释:¹儿童:指诗人的儿子宗文、宗武。²战伐新:指大历二年(767)正月密诏郭子仪讨周智光和命大将浑瑊及李怀光陈兵渭水一事。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泊船悲喜后,款款¹话归秦²
译文:等到弟弟高兴地乘船来到巫峡口岸,哥俩要款叙乡情,话说人秦。
注释:¹款款:徐徐,缓慢。²秦:指长安。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待尔嗔(chēn)¹乌鹊,抛书示鶺(jí)(líng)²
译文:久久地等待你的到来,等不到你急得我禁不住把喜鹊嗔怪。
注释:¹嗔:责怪。²鶺鸰:鸟名。即脊令。后因以脊令比喻兄弟。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译文:我还把你的信拿给鶺鸰看,这时树上的喜鹊还是兴奋得不愿离开。从原野飞来的鶺鸰显出急难之意,我想弟弟你也像鶺鸰似的飞鸣,求其同怀。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译文:我老是凭倚着江阁翘首引颈,恨只恨江柳遮住了我的眼睛。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应论十年事,愁绝¹始星星²
译文:过去了不少舱只竟不见弟弟来到,我屈指数十年来的事,一会儿愁得要死,一会儿又苏醒过来。
注释:¹愁绝:愁极。²星星:亦作“惶惺”。指稀疏的白发。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首联渲染环境,三峡一带,两岸连山,山峦叠嶂,遮天蔽日,因此说“巫峡千山暗”,终南山代指长安,弟弟杜观在暮春时节不远万里从长安来蜀中。

  颔联乃直书实事。诗人虽在病中,但因很快就要与观弟相见,精神振奋,病也觉得好多了。两句意为烽烟四起,战乱频繁,生死未卜,突得来书,才知杜观尚在人间。惊喜之情,不可言状。这是悲中见喜。“书到汝为人”,是说:收到来书才知你仍然是人,还没有变成鬼。这就把诗人平时对亲人的关切和接书后的惊喜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是就书发挥。“儿童”,指诗人的儿子宗文、宗武。接到久别亲人的来信,这对全家都是一件大喜事。此时宗武才十四岁,对于十年未见的叔叔是一无所知的。孩子们好奇地想把叔叔的一切都问个明白,诗人也高兴地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兄弟之间的骨肉深情,跃然纸上。“来经战伐新”,这既是信中的内容,也是诗人对孩子们说的话。《杜诗镜铨》引卢德水注云:“是年郭子仪讨周智光,命大将浑瑊、李怀光军渭上,所谓‘来经战伐新’也。”杜观是冒着性命危险,通过战区远道而来的。这两句在感情上又由欢快转入悲凉,是喜中有悲。

  尾联设想兄弟见面之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渴盼观弟早日到来的急迫心情。这是诗人接读来书后产生的联想。诗人的老家在巩、洛,有别业在长安,他在飘泊生涯中一直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再一次表示了“归秦”的愿望,但是,这一愿望只有等战乱结束,时局太平,方能实现。、款款而话者,慢慢地商量也。诗人实有身不由己、力不从心的苦衷。这里仍然是悲喜相兼。“泊船”与“巫峡”相呼应,“归秦”与“终南”相衔接,首尾紧密配合,堪称天衣无缝。

  前一首侧重写读信时的情景,后一首则侧重谈读信后的感想。

  “待尔嗔写鹊”是说诗人在等待中十分焦急,同时也感到奇怪:乌鹊不是已经预报了观弟即将到来的喜讯吗?但为什么兄弟还没有到呢?是不是乌鹊的信息不灵了?一个“嗔”字把诗人“喜其至而又恐其不即至”的焦急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兄弟十年隔绝,空羡鶺鸰之相亲。“抛书示鶺鸰”,是表示兄弟即将团聚,不再羡慕鶺鸰了。

  三、四句各自与一、二句相应承。乌鹊尚在枝头,这是一喜;兄弟就像鶺鸰在原一样,都曾身处困境之中,这是一悲。诗人接读来书后悲喜交集的感情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但他抒发感情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乌鹊、鶺鸰这样的具体形象以及这些形象象征的含义委婉地表达出来的,这就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种隔句应承的表现手法也使行文有串珠双垂之美,笙箫合奏之妙。

  “江阁嫌津柳”。诗人登上江边楼阁,希望快点看到观弟来船的帆影,但令人讨厌的是柳荫遮住了视线。春风杨柳,本是美好的形象,这时却成了讨人嫌的东西。进一步反衬出诗人渴盼兄弟团聚的焦急心情。清代论诗家仇兆鳌、王右仲把“嫌津柳”、“数驿亭”都解作杜甫的行为。实际上“风帆”,是杜观所乘之船;“数驿亭”,是杜观的行为。这两句,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悬揣。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弟之盼兄,一定也像兄之盼弟。诗人觉得自己在这里嫌津柳之密,想来他也一定在来船上嫌驿亭之多也。这样就能把相互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更加深沉。“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愁绝”亦作“捻绝”,“星星”亦作“惶惺”。“愁绝”,指愁得要命;“星星”,指稀疏的白发。这两句是预想兄弟会面之后,详细叙谈十年来颠沛流离的苦楚,当年正是由于愁得要命,头发才开始白起来的。

  这两首五言律诗,格律精绝,技艺娴熟,笔法臻于化境。“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正是指的这种境界。后人不仅尊之为“诗圣”,而且称之为“情圣”。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之真挚,爱心之炽烈,是十分突出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94-29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