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横江夜系船,阿咸相语亦欣然。太平随地堪行乐,一住塘西十五年。
春雨横江夜系船,阿咸相语亦欣然。太平随地堪行乐,一住塘西十五年。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山行非有期,弥¹远不能辍(chuò)²
注释:¹弥:更加。²辍:停止。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但欲掩昏旦,遂¹复经圆缺。
注释:¹遂:于是。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¹²忽复启,平途俄³已绝。
注释:¹积:聚,累积。²峡:两山夹水处。³俄:突然间。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峦垅¹有合沓(tà)²,往来无踪辙(zhé)³
注释:¹垅:丘垄。²沓:多而重复。³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昼夜蔽¹日月,冬夏共霜雪²
注释:¹蔽:遮盖。²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欲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06-607页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池水凝新碧¹,阑(lán)花驻老红²。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译文:因春天的到来池水更加碧青,花栏中即将败落的花朵依然挂着残红。她独自站在画桥东,手握一枝杨柳幻想拴住春风。
注释:¹池水凝新碧:因春天的到来,池塘的水渐显碧绿。²老红:即将凋谢的花朵之暗红色。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鹊绊(bàn)游丝坠,蜂拈(niān)落蕊空。秋千庭院小帘栊(lóng)¹。多少闲情闲绪²、雨声中。
译文:飘拂的游丝被喜鹊绊落空中,蜜蜂采摘过的花朵如今都已落尽。小窗外、庭院中,她在雨中荡起秋千抒发闲情。
注释:¹帘栊:指窗帘。²闲情闲绪:无聊孤寂的情绪。

  这首闺情词写闺中女子的惜春之情。词人通过春光中的各种景物描写,表达了一位妙龄女子的惜春之情。这是一个常见主题。在美人惜春的背后,谁又能说这不是表达对光阴、青春的眷恋呢?“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二句,写的是暮春的景色。新雨之后,池水凝碧,花栏内,残红萎顿在枝头。春天已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这二句不仅写出阑珊的春意,也传出了人情的不堪和沉抑。下面带出了惜春人,“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人系春风。”场景从庭院转移到“画桥东”,似乎这女子也禁受不住那小天地的沉闷,走到这“大天地”里来捕捉春光。用杨人来“系春风”很有情趣。杨人与春天关系最为密切。在春风中,是它第一个睁开娇眼;在春天离开时,它又以绵绵的飞絮相送。选择杨人来留春,可以想见这女子有多少柔情。“手把一枝杨人系春风”,这行动是天真可爱的,然而又是十分美丽的,春风中“十五女儿腰”的柔人和“独立画桥东”的女子相互映衬,令人陶醉。起二句透出的沉沉春恨,现在已化解了许多。

  现在我们所玩味的春愁已注入了不少甜蜜的味道。女主人公的惜春表现在痴情的留春举动上。但春天毕竟是要情然离去的。“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鹊绊游丝是无意的,蜂拈落蕊是有意的。春天不管人和物的有情与无意,它走了,留下一片空无走了。“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愁闲绪雨声中。”又一次转换回到庭院,天气也由晴和转入风雨。这是一种心情的转换。在从庭院回到小窗之下,女子又要品尝充满愁绪的风雨之声了。雨中秋千富于含蕴,那“秋千”里包含着春光下的几多红情绿意!“秋千”正给读者的联想指示了一个方向,到底还有哪些“闲情闲绪”,读者自可再发挥。“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那淅淅沥沥、不绝如缕的雨声正表达了她飘忽不定,玩味不尽的春愁。词以听雨结束,饶有余味。

nánzi··chíshuǐníngxīn--qián

chíshuǐníngxīnlánhuāzhùlǎohóngyǒurénhuàqiáodōngshǒuzhīyángliǔchūnfēng

quèbànyóuzhuìfēngniānluòruǐkōngqiūqiāntíngyuànxiǎoliánlóngduōshǎoxiánqíngxiánshēngzhōng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飞事¹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²,饰名姝³之。飞曰:“主上宵旰(gàn),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jiè)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chú)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¹⁰掠”。卒有疾¹¹,亲为调药。诸将远戍(shù),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¹²(kào)¹³,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¹⁴。凡有所举,尽¹⁵¹⁶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¹⁷克捷¹⁸。猝¹⁹遇敌不动²⁰。故敌为之语曰:“撼²¹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²²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cù)²³曰:“东南民力竭²⁴矣!”好贤礼士²⁵,雅歌投壶,恂恂²⁶如儒生。每辞官²⁷,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²⁸!”
译文:岳飞侍奉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注释:¹事:侍奉。²交欢:结交而取得对方欢乐。³姝:这里指美女。⁴遗:赠送。⁵宁……耶:难道……吗?⁶却:推脱,推却。⁷课:督促。⁸舍:停留、休息。⁹徇:示众。¹⁰掳:抢取。¹¹疾:生病,小病。¹²颁:颁发。¹³犒:犒劳,犒赏。¹⁴众:多。尽¹⁵:都,全。¹⁶召:召集。¹⁷所向:达到的地方。¹⁸克捷:获胜。¹⁹猝:突然。²⁰不动:不惊慌。²¹憾:摇动。²²阙:通缺,缺少。²³蹙额:皱眉的样子。²⁴竭:尽。²⁵礼士:尊敬读书人。²⁶恂恂:谦和的样子。²⁷辞官:辞谢升官。²⁸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

yuèfēi

yuán qīngdài 

    fēishìqīnzhìxiào jiāshì jièfēi yuànjiāohuān shìmíngshūwèizhī fēiyuē  zhǔshàngxiāogàn nìngjiàngānshí  quèshòu jiètàn huòwèn  tiānxiàshítàipíng  fēiyuē  wénchénàiqián chén tiānxiàtàipíng  shīměixiūshè jiàngshìzhùtiàoháo jiēzhòngkǎizhī yǒumínshùchúzhě zhǎnxùn 宿 mínkāiményuàn gǎnzhě jūnhào dòngchāi è饿lüè  yǒu qīnwèitiáoyào zhūjiàngyuǎnshù fēiwènláojiā shìzhě zhīér yǒubānkào jūnjūn qiūháofàn shànshǎozhòng fányǒusuǒ jìnzhàozhūtǒngzhì móudìngérhòuzhàn suǒxiàngjié dòng wèizhīyuē  hànshān hànyuèjiājūnnán  zhāngjùnchángwènyòngbīngzhīshù fēiyuē  rén xìn zhì yǒng yán quē  měitiáojūnshí éyuē  dōngnánmínjié  hàoxiánshì tóu xúnxúnshēng měiguān yuē  jiàngshìxiào fēigōngzhīyǒu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林¹花多媚(mèi)²,春鸟³多哀
译文: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孤哀凄绝。
注释:¹春林:春天的树林。²多媚:多妩媚。³春鸟:春天的鸟。青鸟。⁴意:鸣叫之意。⁵多哀:多孤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风¹²多情³,吹我罗裳(cháng)开。
译文: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注释:¹春风:春天的风。²复:又。再。³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⁴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诗的开篇,描写的是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树木、小草披绿叶翠,郁郁葱葱;重重地垂挂在枝头的花朵,在微风的轻吻下摇摆不停;小蜜蜂贪婪地采集花蜜;婀娜多姿的鸟儿抖着美丽的衣裙,成双成对地在花丛中尽情飞舞,杜鹃鸟的歌声清凉动听,在树林里盘旋回荡。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春天里,人们领略到了鸟语花香的盎然春意。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是斑斓多姿、美丽动人的春景,但细细品位不难发现这其中还用了两个比喻,一是用林以花暗喻“女人以色媚人”,一是用鸟以意哀来暗喻“男以情动人”。这里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明写花香鸟语,暗写男女之情。

  一位游春的少女在野外尽兴地玩耍,温柔的春风轻轻地撩开了少女的罗裙。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赋予春风以生命,仿佛它也有了人的感情。春风尚且多情,有情的男子又在哪里呢?这美丽景色倘有意中人相伴,那该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无限向往,而这一切由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到来,犹如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好似一支优美的乐曲,清新悦耳,回味无穷,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便是写活了一个“春”字。前三句都以“春”字开头,又用“春林”、“春鸟”、“春风”将三句紧密钩连在一起,这种手法在古诗中称为“钩句”,从另一个角度看,三句诗反复使用一个相同的字“春”,这种现象叫做“重字”。在唐以前的古诗中,特别是南朝民歌中,“重字”是发挥强调、反复、回环作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使用“春”字,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浓化了诗歌的意境,尽情地讴歌了春天。

  这首诗写法含蓄,明写春景,实喻男欢女爱。全诗无一个描写爱情生活的词语,但却蕴寓着浓厚的爱情生活气息。诗人以鸟喻人,同时赋予春鸟、春风以多情恋人的性格特征,写来巧妙、委婉,富有极为动人的艺术感染力量。四句二十字,把一个少女春情萌动,热烈企盼恋爱的心理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shí ·chūnlínhuāduōmèi

míng nánběicháo 

chūnlínhuāduōmèi chūnniǎoduōāi 
chūnfēngduōqíng chuīluóchángkāi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¹莺花²,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里(nóng)³只恁(nèn)低低去。
译文:年年三月暮春时节,柳絮飘飘荡荡,它们在湖畔十里路的景致里度过莺啼花开的好时光。如今,柳絮飘来浮去,也没有个落地的地方,只是这样随着风轻缓地旋转漂浮着。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正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¹断送:作弄,逗引。²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³里:这里指风。⁴恁:如此,这么。⁵低低:轻曼、舒缓的样子。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直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满眼颓(tuí)垣欹(qī)¹病树,纵有余英²,不直³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译文:满眼都是残破的墙垣,病柳也倚靠着墙斜立。即使偶有枝头残留有花朵,也不值得风神嫉妒而把它吹落。雾气里的河滩黄沙,毕竟遮不住河流日夜向东南流注。
注释:¹欹:斜,倾倒。²余英:剩余的花朵。³直:通“值”,值得。⁴风姨:亦作“封夷”,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又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

  这首词意象凄凉,蓄蕴悲惋,喟叹逝者如斯,感伤时运无奈。就思想意义来说,格调一般,但其表现手法,却不乏令人称道之处。

  上片以“柳絮”起调,便使词趣带上了几许忧伤,因为杨柳飞絮之时,春已阑珊,而柳絮又从来是优伤的载体。故尔一见“柳絮” ,便意味着春光将逝,便自然生悲生愁。而“年年三月暮”更使“柳絮”带来的忧伤增添了许多。“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则使忧伤形象化、具体化。“十里湖边”路上的美景由于柳絮飘飞而绿肥红瘦,美景不复在眼里,其怅恨之情溢于词表,妥帖而形象。但说柳絮“无落处”却分明有悖于事实。众所周知,柳絮落地为土,遇雨为泥。苏东坡还相信“杨花(即柳絮)落水为浮萍”(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注)之说。关于“无落处”,词人不顾事实,硬是说柳絮“无落处”,分明是寄托自已飘蓬无定的悲惋的。既然柳絮“无落处”,它并不能飘到哪里去,只能随着风低低地飘去。这一笔使柳絮不仅不能直上青云,而且也不能再“万转千回”,只能是“低低去”了。是柳絮恋人,还是人恋柳絮。这倒无须穷究,但这意象中所融进的衰颓和沉落却是不难体味的。

  过片“满眼颓垣欹病树”,词脉直跌而下。诸君看到的是伤病的柳树倚着残破坍塌的墙。这画面不仅令人悲酸,简直更令人痛苦。再加上“满眼",便一丝丝生趣都不见了。三月过后是这般惨象么,这是象征什么,还是寄托什么。暂立此存照,下文将谈到这个问题。“ 纵有余英,不直封姨妒。”是说即便枝头上还残留着剩余的花朵,也敌不住风神因嫉妒而吹得它们离开枝头漫天飞舞。歇拍处又出现两个意象:“ 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前者紧承“封姨”而来,是“妒”的具体内容,极富肃杀意味;后者遥扣“年年三月”,可见逝者如斯的喟叹。

  全词意象凄婉,而旨趣模糊,读后使人觉得气淤胸塞,但究竟缘何而情,实在难以明言直述。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周济“出人说”的词学理论。他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曾详言“寄托”的出人有无,用谭献的话来概括周济的观点倒要简便得多:“以有寄托人,以无寄托出”(《复堂日记》)。以此观之,这首《蝶恋花》以“柳絮年年”起笔,以“河流日夜”作结,其中的时间难再的感伤十分的显豁。但从空间来说,“柳絮”、“莺花”、“颓垣”、“病树”、“余英”、“封姨”、“烟里黄沙”等,均似有所指,却又令人三思而难得其解。若联系周济《宋四家词笺序》说的“宜和(1119—1125)之时泰穷将否,危机已动,外荣而内瘁。鸣其盛者,虽极铺张粉饰,而幽优之思潜动于不自知”一番话,其《蝶恋花》词,似不无射时之意。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清词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09:第920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