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蹇悲吾道,萧条客异乡。谋疏多迕俗,性直遂逢殃。
屯蹇悲吾道,萧条客异乡。谋疏多迕俗,性直遂逢殃。
鸷鸟缠罗网,翘材受斧斨。世无知己者,谁识此心臧。
鸷鸟缠罗网,翘材受斧斨。世无知己者,谁识此心臧。
怅望天同远,忧来水共长。百年千变态,一日九回肠。
怅望天同远,忧来水共长。百年千变态,一日九回肠。
忆昔年华壮,居贫学业荒。读书惭老大,操笔欲颠僵。
忆昔年华壮,居贫学业荒。读书惭老大,操笔欲颠僵。
发愤光阴逝,研思寝食忘。雨天灯火夜,冬晓鬓毛霜。
发愤光阴逝,研思寝食忘。雨天灯火夜,冬晓鬓毛霜。
书字蝇头缀,歌诗玉韵锵。心怀冰檗苦,佩结茝兰芳。
书字蝇头缀,歌诗玉韵锵。心怀冰檗苦,佩结茝兰芳。
兔笑株傍守,蛙怜井底藏。拂衣迷道路,仗剑远游方。
兔笑株傍守,蛙怜井底藏。拂衣迷道路,仗剑远游方。
景趣多佳丽,江湖信渺茫。吴瓯秋浪白,淮楚暮云黄。
景趣多佳丽,江湖信渺茫。吴瓯秋浪白,淮楚暮云黄。
野寺金铺屋,楼船锦系樯。台荒麋引子,丘暝虎成行。
野寺金铺屋,楼船锦系樯。台荒麋引子,丘暝虎成行。
瞻眺穷幽胜,交游得俊良。迹虽萍梗泛,名藉藻词扬。
瞻眺穷幽胜,交游得俊良。迹虽萍梗泛,名藉藻词扬。
古道槐花发,清秋桂子香。梯高云路迥,殿广月华凉。
古道槐花发,清秋桂子香。梯高云路迥,殿广月华凉。
追逐英髦后,跻攀翰墨场。偶然收鄙野,亦得步康庄。
追逐英髦后,跻攀翰墨场。偶然收鄙野,亦得步康庄。
上国春光早,明时帝运昌。皇居城万雉,禁苑柳千章。
上国春光早,明时帝运昌。皇居城万雉,禁苑柳千章。
对策披阊阖,陈忠补衮裳。胪传天咫尺,鹏化海汪洋。
对策披阊阖,陈忠补衮裳。胪传天咫尺,鹏化海汪洋。
玉陛联班序,琼林被宠光。花簪红映帽,酒赐绿浮觞。
玉陛联班序,琼林被宠光。花簪红映帽,酒赐绿浮觞。
草色沾零露,葵心映太阳。委身从此始,忧国未渠央。
草色沾零露,葵心映太阳。委身从此始,忧国未渠央。
造化功深厚,云霄志激昂。初非縻好爵,亦足慰高堂。
造化功深厚,云霄志激昂。初非縻好爵,亦足慰高堂。
奉命为民牧,宣威到海旁。鄮乡传载籍,藩阃重金汤。
奉命为民牧,宣威到海旁。鄮乡传载籍,藩阃重金汤。
江抱孤城转,山含远树苍。天高连太白,日出上扶桑。
江抱孤城转,山含远树苍。天高连太白,日出上扶桑。
土俗何多讼,编氓半是商。由来难抚字,况复际劻勷。
土俗何多讼,编氓半是商。由来难抚字,况复际劻勷。
早出星当户,宵回月满墙。勤劳非敢惮,倚仗最难量。
早出星当户,宵回月满墙。勤劳非敢惮,倚仗最难量。
僧舍屯戈甲,田家出糗粮。但闻施箠楚,不顾乏糟糠。
僧舍屯戈甲,田家出糗粮。但闻施箠楚,不顾乏糟糠。
南北修途梗,沧溟巨舰航。贵人纷往返,终岁费迎将。
南北修途梗,沧溟巨舰航。贵人纷往返,终岁费迎将。
分省官曹盛,行台纪律张。联翩骢马至,络绎使车煌。
分省官曹盛,行台纪律张。联翩骢马至,络绎使车煌。
孰问疮痍苦,惟耽燕乐抢。幽花笼绮席,疏柳媚红妆。
孰问疮痍苦,惟耽燕乐抢。幽花笼绮席,疏柳媚红妆。
下箸万钱费,挥金一笑偿。珍珠兼水陆,容冶陋姬姜。
下箸万钱费,挥金一笑偿。珍珠兼水陆,容冶陋姬姜。
风靡瞻仪表,波颓缺礼防。近人跳鼠獭,当道舞豺狼。
风靡瞻仪表,波颓缺礼防。近人跳鼠獭,当道舞豺狼。
争诧堆金坞,宁闻返象床。纷纷慕膻蚁,衮衮转丸蜣。
争诧堆金坞,宁闻返象床。纷纷慕膻蚁,衮衮转丸蜣。
谗构蝇栖棘,吞图雀捕螂。负荆廉蔺远,刎颈耳馀猖。
谗构蝇栖棘,吞图雀捕螂。负荆廉蔺远,刎颈耳馀猖。
清白甘饥饿,轻肥恣陆梁。滑稽吾独拙,枘凿众胥戕。
清白甘饥饿,轻肥恣陆梁。滑稽吾独拙,枘凿众胥戕。
鲸困遭蝼蚁,鸱翔逐凤皇。无聊悰戚戚,欲去瞽伥伥。
鲸困遭蝼蚁,鸱翔逐凤皇。无聊悰戚戚,欲去瞽伥伥。
公冶羁縻鲁,灵均放逐湘。一身奚足恤,万事总堪伤。
公冶羁縻鲁,灵均放逐湘。一身奚足恤,万事总堪伤。
粤自群凶起,于今七载强。衅端萌汝颍,滋蔓匝荆襄。
粤自群凶起,于今七载强。衅端萌汝颍,滋蔓匝荆襄。
处处蜂屯盛,时时豕突狂。食人肝作脯,掠野犬驱䍧。
处处蜂屯盛,时时豕突狂。食人肝作脯,掠野犬驱䍧。
雾翳车尘暗,雷轰炮石磅。绛巾明爝火,白骨积崇冈。
雾翳车尘暗,雷轰炮石磅。绛巾明爝火,白骨积崇冈。
天狗昏腾喙,搀抢晓吐芒。黍田荒出草,蒿树大如杨。
天狗昏腾喙,搀抢晓吐芒。黍田荒出草,蒿树大如杨。
天府惟吴会,王州说建康。粟储供海漕,柏列凛台纲。
天府惟吴会,王州说建康。粟储供海漕,柏列凛台纲。
陷没俄相继,分崩遂莫当。重臣谁抗节,方伯罕勤王。
陷没俄相继,分崩遂莫当。重臣谁抗节,方伯罕勤王。
将帅推门阀,谋谟出庙廊。捷音空陆续,贼势愈跳踉。
将帅推门阀,谋谟出庙廊。捷音空陆续,贼势愈跳踉。
夜静吹笳急,霜寒击鼓镗。徒羹黔首肉,讵斧赤眉吭。
夜静吹笳急,霜寒击鼓镗。徒羹黔首肉,讵斧赤眉吭。
险叹连城失,全怜壮士亡。关河天漠漠,江汉水汤汤。
险叹连城失,全怜壮士亡。关河天漠漠,江汉水汤汤。
海卒乘文鹢,苗军跨骕骦。立功期克复,畜锐尚彷徨。
海卒乘文鹢,苗军跨骕骦。立功期克复,畜锐尚彷徨。
疾养终成痼,医招不疗疡。民生遂涂炭,泉冽浸苞稂。
疾养终成痼,医招不疗疡。民生遂涂炭,泉冽浸苞稂。
厄运丁阳九,何时见一匡。淳庞怀昊顼,揖让想虞唐。
厄运丁阳九,何时见一匡。淳庞怀昊顼,揖让想虞唐。
俯仰穷今昔,讴吟发慨慷。乾坤旋磨古,岁月逝波忙。
俯仰穷今昔,讴吟发慨慷。乾坤旋磨古,岁月逝波忙。
露白寒蛩泣,秋高客雁翔。盛时愁易集,遁世困何妨。
露白寒蛩泣,秋高客雁翔。盛时愁易集,遁世困何妨。
骏足悲槽枥,珍禽谢稻粱。塞翁徒失马,臧谷总亡羊。
骏足悲槽枥,珍禽谢稻粱。塞翁徒失马,臧谷总亡羊。
脱略千钧重,消磨百鍊刚。闷凭诗暂遣,病倚药频尝。
脱略千钧重,消磨百鍊刚。闷凭诗暂遣,病倚药频尝。
閒散思投绂,韬潜贵括囊。陶公能委运,梅尉早知彰。
閒散思投绂,韬潜贵括囊。陶公能委运,梅尉早知彰。
故土多薇蕨,春江有鲤鲂。归欤理蓑笠,从此钓沧浪。
故土多薇蕨,春江有鲤鲂。归欤理蓑笠,从此钓沧浪。

dīngyǒusuìshù怀huáibǎiyùn--chéngāo

túnjiǎnbēidàoxiāotiáoxiāngmóushūduōxìngzhísuìféngyāng

zhìniǎochánluówǎngqiàocáishòuqiāngshìzhīzhěshuíshíxīnzāng

chàngwàngtiāntóngyuǎnyōuláishuǐgòngzhǎngbǎiniánqiānbiàntàijiǔhuícháng

niánhuázhuàngpínxuéhuāngshūcánlǎocāodiānjiāng

fènguāngyīnshìyánqǐnshíwàngtiāndēnghuǒdōngxiǎobìnmáoshuāng

shūyíngtóuzhuìshīyùnqiāngxīn怀huáibīngpèijiéchǎilánfāng

xiàozhūbàngshǒuliánjǐngcángdàozhàngjiànyuǎnyóufāng

jǐngduōjiājiāngxìnmiǎomángōuqiūlàngbáihuáichǔyúnhuáng

jīnlóuchuánjǐnqiángtáihuāngyǐnziqiūmíngchéngxíng

zhāntiàoqióngyōushèngjiāoyóujùnliángsuīpínggěngfànmíngzǎoyáng

dàohuáihuāqīngqiūguìzixiānggāoyúnjiǒng殿diàn广guǎngyuèhuáliáng

zhuīzhúyīngmáohòupānhànchǎngǒuránshōukāngzhuāng

shàngguóchūnguāngzǎomíngshíyùnchānghuángchéngwànzhìjìnyuànliǔqiānzhāng

duìchāngchénzhōnggǔnshangchuántiānzhǐchǐpénghuàhǎiwāngyáng

liánbānqiónglínbèichǒngguānghuāzānhóngyìngmàojiǔ绿shāng

cǎozhānlíngkuíxīnyìngtàiyángwěishēncóngshǐyōuguówèiyāng

zàohuàgōngshēnhòuyúnxiāozhìángchūfēihǎojuéwèigāotáng

fèngmìngwèimínxuānwēidàohǎipángmàoxiāngchuánzàifānkǔnzhòngjīntāng

jiāngbàochéngzhuǎnshānhányuǎnshùcāngtiāngāoliántàibáichūshàngsāng

duōsòngbiānmángbànshìshāngyóuláinánkuàngkuāngráng

zǎochūxīngdāngxiāohuíyuèmǎnqiángqínláofēigǎndànzhàngzuìnánliàng

sēngshětúnjiǎtiánjiāchūqiǔliángdànwénshīchuíchǔzāokāng

nánběixiūgěngcāngmíngjiànhángguìrénfēnwǎngfǎnzhōngsuìfèiyíngjiāng

fēnshěngguāncáoshèngxíngtáizhāngliánpiāncōngzhìluò使shǐchēhuáng

shúwènchuāngwéidānyànqiǎngyōuhuālóngshūliǔmèihóngzhuāng

xiàzhùwànqiánfèihuījīnxiàochángzhēnzhūjiānshuǐrónglòujiāng

fēngzhānbiǎotuíquēfángjìnréntiàoshǔdāngdàocháiláng

zhēngchàduījīnníngwénfǎnxiàngchuángfēnfēnshāngǔngǔnzhuǎnwánqiāng

chángòuyíngtūnquèlángjīngliánlìnyuǎnwěnjǐngěrchāng

qīngbáigān饿èqīngféiliánghuázhuōruìzáozhòngqiāng

jīngkùnzāolóuchīxiángzhúfènghuángliáocóngchāngchāng

gōnglíngjūnfàngzhúxiāngshēnwànshìzǒngkānshāng

yuèqúnxiōngjīnzàiqiángxìnduānméngyǐngmànjīngxiāng

chùchùfēngtúnshèngshíshíshǐkuángshíréngānzuòlüèquǎn

chēchénànléihōngpàoshíbàngjiàngjīnmíngjuéhuǒbáichónggāng

tiāngǒuhūnténghuìchānqiǎngxiǎomángshǔtiánhuāngchūcǎohāoshùyáng

tiānwéihuìwángzhōushuōjiànkāngchǔgōnghǎicáobǎilièlǐntáigāng

xiànméiéxiāngfēnbēngsuìdāngzhòngchénshuíkàngjiéfānghǎnqínwáng

jiāngshuàituīménmóuchūmiàolángjiéyīnkōngzéishìtiàoliáng

jìngchuījiāshuānghántānggēngqiánshǒuròuchìméikēng

xiǎntànliánchéngshīquánliánzhuàngshìwángguāntiānjiānghànshuǐtāngtāng

hǎichéngwénmiáojūnkuàshuānggōngchùruìshàngfǎnghuáng

yǎngzhōngchéngzhāoliáoyángmínshēngsuìtànquánlièjìnbāoláng

èyùndīngyángjiǔshíjiànkuāngchúnpáng怀huáihàoràngxiǎngtáng

yǎngqióngjīnōuyínkǎikānggānkūnxuánsuìyuèshìmáng

báihánqióngqiūgāoyànxiángshèngshíchóudùnshìkùnfáng

jùnbēicáozhēnqínxièdàoliángsāiwēngshīzāngzǒngwángyáng

tuōlüèqiānjūnzhòngxiāobǎiliàngāngmènpíngshīzànqiǎnbìngyàopíncháng

xiánsàntóutāoqiánguìkuònángtáogōngnéngwěiyùnméiwèizǎozhīzhāng

duōwēijuéchūnjiāngyǒufángguīsuōcóngdiàocānglàng

陈高

陈高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1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译文:楚南一带春天的征候来得早,冬天的余寒膏尽,草木的生机却已萌发。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土膏¹释原野,白蛰(zhé)²竞所营。
译文:原野的泥土释放出肥力,像冬眠的动物争相在上面安家。
注释:¹土膏:泥土的肥力。²蛰:蛰居,即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zhuì)¹景膏及郊,穑(sè)²先偶耕³
译文:春天的景象还没装点到城郊,农民便已结伴耕稼。
注释:¹缀:装饰,点缀。²穑人:农民。³偶耕:两人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园林幽鸟啭(zhuàn)¹,渚(zhǔ)²泽新泉清。
译文:园林中传出鸟儿婉转的叫声,小洲洼地的新泉清澈令人叹嗟。
注释:¹啭:鸟婉转地叫。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小洲。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农事诚素务,羁(jī)¹阻平生。
译文:农事确实要平时致力,如同囚犯般寄居外地也许会耽误终生。
注释:¹羁囚:留在外地的囚犯。羁,羁留,停留。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故池¹想芜(wú)²没,遗亩³当榛(zhēn)(jīng)
译文:故居的池塘想必已被杂草淹没,老家的田园当时长满了乔木、灌木和蔓藤。
注释:¹故池:旧居的池塘。²芜:丛生的杂草。³遗亩:家乡旧日的田园。⁴榛荆:榛,一种落叶乔木;荆,一种落叶灌木。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译文:羡慕隐士已有所托,谋取功名却已不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聊从田父言,款曲¹陈此情。
译文:姑且跟随田间老汉细细攀谈,详细地表述了自己的苦衷。
注释:¹款曲:衷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眷然¹抚耒(lěi)(sì)²,回首烟云横。
译文:无限眷恋地抚摸着犁耙,时间于不知不觉中过去,回头一看已是满天烟云。
注释:¹眷然:怀念的样子。²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

  此诗写的是诗人来到永州第一年即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早春的情景。

  一天,诗人独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长安做京官时不曾有过的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原野上清泉涌流,草木萌蘖,鸟语花香,更有农人春耕正忙。诗人倍感新奇与兴奋,以饱蘸深情的笔,记下了这赏心悦目的幕幕景象;身为“僇人”,羁留异地,触景生情,勾起了诗人对故土的不尽思念,以及对不幸人生的无限感慨。

  全诗以第五联过渡,由所见所闻转入写所思所感。诗人看到一派宜人的早春景象后,引发的不是美好的憧憬、宏大的志愿,而是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正如近藤元粹《柳柳州诗集》卷三所言:“贬谪不平之意片时不能忘于怀,故随处发露,平淡中亦有愤懑,可压也。”由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联想到北方旧居已人去楼空,昔日田园因无人料理而杂草丛生,沦为荒地;由此又进一步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感到无可寄托——政治前途既已渺茫,沉闷之情又无以排遣,精神的家园不知安在。惶惶不可终日,诗人对这种无所事事的无聊生活,极度地不适与不满,甚至羡慕起隐士来——尽管他们功名无所成但还有所寄寓。无意间诗人遇到了田间劳作的老汉,于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诗人向这位素昧平生的老汉一吐衷肠,一泄为快。于此,也正是辛勤劳作的农民给了他以莫大的慰藉,使他舍不得离开田头,无限眷恋地抚摸着农夫的犁耙,交谈中已不知天色已晚,猛回头,发现炊烟已弥漫天空。

  在身为“羁囚”的情况下,农夫已成为柳宗元倾诉的对象,与农夫倾心交谈已成了他精神解脱的最好方式。柳宗元之所以那般热爱永州山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永州人的信赖和感激。

  但诗歌尾联,诗人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落寞,思念故乡,但在他眼前的仍是烟云横断。这意境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全诗表现的是早春郊游时的所见所感,既写了诗人对永州之野的美好印象,又写了诗人寂寞生活中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以朴实的笔调写事,以诚笃的心写实,朴诚的人格跃然纸上。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十年磨剑¹,五陵²结客³,把平生、涕(tì)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bìn)
译文:十年磨砺宝剑,在豪杰聚集地区结交宾客,把平生的眼泪都飘落干尽。年华老去填写歌词,有一半是在虚空中传递愁恨。身边几时曾经围绕着头戴玉燕钗、鬓式如蝉翼的美人?
注释:¹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²五陵:指西汉五个皇帝陵墓,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今陕西咸阳市附近,渭水北岸。后以五陵代指豪门大族。³结客:结交宾客,多指结交豪侠之士。⁴空中传恨:比喻虚浮的言情之作。⁵燕钗蝉鬓:代指女子。燕钗:一种燕形的钗;蝉鬓:古代妇女发式的一种。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不师秦七¹,不师黄九²,倚新声³、玉田差近。落拓(tuò)江湖,且分付、歌筵(yán)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译文:不学习秦观词的婉约,不学习黄庭坚词的奇崛,依照新的声调填词和张炎所作风格大致相近。漫游江湖,放浪不羁,姑且吩咐筵席上红粉歌女演唱遣兴。料想自己直到头发全白,也没有封侯的缘分。
注释:¹秦七:北宋词人秦观,排行第七。²黄九:北宋词人黄庭坚,排行第九。³倚新声:按新谱填词。⁴玉田差近:谓词人所填词接近张玉田。或谓自己博采众长,达于新境,回视张炎,似与己差近。玉田:南宋词人张炎的号。⁵落拓:放浪不羁。⁶江湖:泛指四方各地。⁷歌筵:有歌伎唱曲劝酒的筵席。⁸红粉:胭脂和铅粉,女子化妆品。

  上片抒发壮志难酬,抛却浮名、填词传恨的苦衷。词的开端:“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这是说,词人的性格,本来是豪爽刚毅的,与豪侠结友,佩剑自随,想建立一番事业,但事与愿违,处处碰壁,洒尽涕泪而已。接着写“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在其词集中,虽有一些艳词,不过是空中传恨而已,并不曾在青楼歌馆,留连声色。但强调其空中恨的词只有“一半”,而另“一半”也许并非空中传恨,所以用词甚妙。

  下片揭示其词学宗旨和落拓失意的情怀。换头写“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词人认为秦少游之词,偏于柔婉;黄山谷之词,偏于奇崛。他对张玉田崇尚清空,乃奉为圭臬,认为己词之风格,与玉田接近。接着写“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这几句是照应开头,壮志未酬,垂暮之年,封侯无分,只好“老去填词”,落拓江湖而已。这与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之句,用意相同。英雄失志的悲哀与无可奈何的愁绪,跃然纸上。这种结语,又与开端互相映照,显得结构谨严。

  这首词以自述式的描写,活画出一个失意丈夫形象,他因大志难酬而调怅唏嘘,只好舞弄文墨,借填词来写其怅恨,以声色来消其心中块垒。词人意兴颓丧,且又笔致冷隽,使全词笼罩着一片灰暗凄切的消极情调。然柔中有骨,字行间仍使人感受到作为一个词人的主人公不懈努力的精神。壮志既不成,干脆愤而填词,以遣情怀,这正是词中所着力表现的题旨。这首词尽管用典良多,却给读者以自然浑成感,毫无琐屑堆砌之病。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1018-1019页

jièpèilìng ·

zhūzūn qīngdài 

shíniánjiàn língjié píngshēng lèidōupiāojìn lǎotián bànshì kōngzhōngchuánhèn céngwéi yànchāichánbìn 
shīqín shīhuángjiǔ xīnshēng tiánchājìn luòtuòjiāng qiěfēn yánhóngfěn liáofēnghóu báitóufēn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
争挽¹桐花²两鬓(bìn)³,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蜂儿。
译文:小女孩们争着嚷着摘下桐花插在垂着的两鬓上,稍稍打扮便坐在清池边卖弄地照自己的身影。她们还没穿好鞋子,就踩着袜子蹦出门帘去追逐蜜蜂。
注释: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¹挽:攀引、牵拉。²桐花:桐树开的花。³两鬓垂:古代未成年女子不挽发髫,两边鬓发下垂。⁴小妆:稍稍打扮。⁵踏袜:打着袜角,还没来得及穿鞋。⁶趁:追逐。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跳脱¹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²四弦悲。夜寒谁肯剪³春衣。
译文:佩戴的金手镯压得她们手腕很沉重,琵琶四根弦拨弄出的声音是悲伤的。晚上寒冷时谁肯为她们裁制春衣呢?
注释:¹跳脱:又称“条脱”,手镯。²拨尽:弹奏。³剪:裁制。

  本词写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歌女,其活泼姿态表现得十分生动有趣。词的上片三句似电影中三个画面。首句“争挽桐花两鬓垂”,点出她们的年龄和活泼。古代孩童不束发,两鬓下垂,可见是一些小小女孩儿。她们在树下争着闹着,将桐花摘下来,插到自己的鬓发上。次句“小妆弄影照清池”,写年龄虽幼小,已经很爱美了。她们插好花稍稍打扮后,纷纷跑到清池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倩影。一个“弄”字,活现出装模作样、顾影自怜的可爱相。她们不仅爱美,还十分顽皮淘气。上结“出帘踏袜趁蜂儿”是多么有趣的一笔。她们为了追逐一只小小的蜜蜂儿,只打着袜脚,来不及穿鞋,就掀开帘子蹦跳出去了。以上写她们平时是爱美、爱玩的天真无邪小小孩子。上片没有写明她们的身份,但从下片可看到这是一群被送到坊曲(唐宋时的妓院)强使学艺的小女孩儿。

  过片两句“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写她们一本正经练艺时的情况:此时坊曲主人给她们戴上饰物。那用金子镶嵌的手镯带在两只手腕上感到沉重。这“重”字语义双关,既是手上沉重,也是心中沉重。琵琶弹尽一曲声调悲哀。“悲”字也是双关,既是曲调之悲,也是女孩儿们内心的悲伤。结句“岁寒谁肯剪春衣?”这轻轻一点,实是重重一笔,本词的主旨终于显示出来。岁暮了,春天来临,究竟有谁肯为这群女小孩儿添制春衣呢?意思是,根本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她们的生活。

  本词为四十二字的小令,在美成的笔下,显得十分出色。写法上很有特点,一是全词多用对比:上片女孩儿们的活泼笑闹和下片受管束、内心悲凉形成对比。二是下片中“跳脱添金双腕重”,坊曲主人为她们外表打扮、装装门面,和结句实际上丝毫不关心她们生活冷暖形成对比。三是上片起句女孩们争着采桐花打扮自己,非常愉快和过片被动戴上手镯感到沉重不自在形成对比。通过种种对比,以层层加深的笔法以突出主旨。词的上片三句从不同角度大力渲染女孩们的活泼娇憨和自由欢乐。过片写出她们的沉重,接着又写出她们的悲哀,最后点出根本无人真心照顾她们。这样前面种种的可爱处更引起读者的爱怜。其三,下片的写法,特别符合《浣溪沙》这词调格律的要求。按《浣溪沙》作法,上下片各七字三句。分两句一组,一句一组。这一句一组是很重要的,要用力才能收住,本词的结句“夜寒谁肯剪春衣”,正是全词的重心所在。

参考资料:
1、 钱鸿英.《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6页—第277页

huànshā··zhēngwǎntónghuāliǎngbìnchuí--zhōubāngyàn

zhēngwǎntónghuāliǎngbìnchuíxiǎozhuāngnòngyǐngzhàoqīngchíchūliánchènfēngér

tiàotuōtiānjīnshuāngwànzhòngjǐnxiánbēihánshuíkěnjiǎnchūn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lǒng)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líng)¹
译文:陇上的鹦鹉巢空了,被人关进笼中已有多少年月了啊,扭过头自己用嘴梳理羽毛的孤独寂寞之状令人不忍相看。
注释:¹梳翎:指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译文: 如果打开笼子把这只白鹦鹉放回家乡,那你们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就会得到常念佛经为你们求福的报答。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萧萧风雨满关河¹,酒尽西楼听雁过。
译文:风雨潇潇洒满山河,独坐西楼,饮尽美酒,只听那归雁孤鸣飞过。
注释:¹关河:山河。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¹²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译文:不要惊怪于行人的满头白发,只因为他乡的秋色更让人惆怅难过。
注释:¹莫:不要。²怪:奇怪,惊怪。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袁凯也不例外,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不久他便被逼装疯,食狗彘之食,才幸免于死。这便是他的一生,因此在他存世不多的诗作中大都充满了悲苦之音。这首《淮西独坐》是很典型的一首,内容很一般,也没有什么愁、苦、哀、泣之类的词语,但读来却令人“悲惋欲涕”。

  第一句“潇潇风雨满关河”点明客观环境,风雨之时最易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充分感受到自然威力的巨大以及人生的孤弱、渺茫。第二句写作者个人的活动:独坐西楼,酒已饮尽,酒兴阑珊,正感到百无聊赖,这时天边一声雁唳,有远而近,复由近而远,渐渐地过去了,消逝了,一切又归于岑寂。以上二句所写的都是平淡而一般的日常生活,既没有惊风暴雨的震荡,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摧伤,那么离乡的行人为什么头都白了呢?“异乡秋色不胜多”啊!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生活格言,正如“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自然景物本无差异,然贫富不同,感受便不同。客中与家乡的光景也是如此,喜者见喜,忧者见忧,在离人的眼光中遂不免处处皆秋,事事可愁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所谓人人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然袁凯却能准确地、生动而形象地将它表达出来,这大概便是这首小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淮西夜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