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zhāngyàn--xièyīngfāng

lánshěngguīláiwèixiéménchénjìngshìshānjiājiàoérkǎiténgshī稿gǎoshēngxiāoxiěhuā

tàiqiánrénzǒuchéngshàngshùzhījūnshāngchùduō怀huáirěntīngchàngxiǎo

谢应芳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
共工臣名曰相繇(yáo)¹,九首蛇身,自环²,食于九土³。其所歍(wū)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īn)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¹⁰之北。《山海经》
译文: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繇,长了九个脑袋和蛇的身子,盘旋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会立即变成沼泽,沼泽中的水的味道不是辛辣就是苦涩,百兽没有能在这里居住的。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杀死了相繇,相繇流出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将它的血流经之地掩埋起来,填几次又塌了几次,于是禹把它挖成一个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
注释:¹相繇:又叫相柳氏。 ²自环:身子盘绕在一起。 ³九土:一作“九山”。⁴ 歍:恶心呕吐。⁵尼:止。⁶源泽:这里指沼泽。⁷湮:阻塞。⁸仞:通“轫”,指满。⁹沮:毁坏。¹⁰昆仑:指昆仑山。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劝君金屈卮(zhī)¹,满酌²不须辞。
译文: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
注释:¹金屈卮:古代一种名贵酒器,饰金而有弯柄。用它敬酒,以示尊重。唐李贺《浩歌》:“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王琦汇解:“金屈卮,酒器也。据《东京梦华录》云:‘御筵酒盏,皆屈卮如菜碗样而有把手。’此宋时之式,唐代式样,当亦如此。”²满酌:斟满酒。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花发¹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译文: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注释:¹发:(花)开放。

  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诗人酌满金屈卮,热诚地邀请朋友干杯。“不须辞”三字有情态,既显出诗人的豪爽放达,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难以痛饮,于是诗人殷勤地劝酒,并引出后两句祝辞。

  从后两句看,这个宴会大约是饯饮,送别的那个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对此诗人先作譬喻,大意说,你看那花儿开放,何等荣耀,但是它还要经受许多次风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说,大自然为万物安排的生长道路就是这样曲折多磨。接着就发挥人生感慨,说人生其实也如此,就要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显然,诗人是以过来人的体验,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实情,晓以常理,祝愿他正视现实,振作精神,可谓语重心长。

  于武陵一生仕途不达,沉沦不僚,游踪遍及天南地北,堪称深谙“人生足别离”的况味的。这首《劝酒》虽是慰勉朋友之作,实则也是自慰自勉。正因为他是冷眼看人生,热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语,所以形成这诗的独特情调和风格,豪而不放,稳重得体。后两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于格言谚语,遂为名句,颇得传诵。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6

quànjiǔ--líng

quànjūnjīnzhīmǎnzhuó

huāduōfēngrénshēngbié

四月馀杭道,一晴生意繁。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译文:四月里的杭州,天气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朱樱¹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译文:成熟的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着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绿草茵茵,白鹅成群。
注释:¹朱樱:樱桃的一种。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水满船头青,风轻袖影翻。
译文: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zhòu)门关¹
译文: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
注释:¹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余杭道,即今日的杭州市。余杭之名相传为“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而得。“航”“杭”谐音,故为“余杭”。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四月里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生意”即生机的意思。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着琥珀色的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就在上面嬉戏。简直就是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颔联运用了对比、渲染、列锦等手法,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水满船头青,风轻袖影翻。”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面对如此怡人的美景,人的心情也飞起来了吧。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为防外人冲犯,门户闭得紧紧的。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俗图。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正是如此,全诗才弥漫着一种生机、静谧、祥和,令人神往。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月转乌啼¹,画堂²宫徵(zhǐ)³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
译文: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美人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注释:¹月转乌啼:表明夜深。²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³宫徵:这里泛指音乐。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徵: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⁴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⁵褪:脱落。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chēn)¹人问。背灯偷揾(wèn)²,拭尽残妆³粉。
译文:清亮的斑斑泪,人洒后而柔肠寸断。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注释:¹嗔:发怒。²搵:揩拭眼泪。³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从清泪、柔肠、嗔人、偷搵、拭残妆这些行为的表现,将被压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脱脱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为歌女感到同情和爱怜。

  该词的艺术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泪美人”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苏轼写歌女不同于其他词家,重在写“神”和内心的“凉”,具有超脱尘俗、高洁晶莹的美感,是寻常的“宫体词”不能比的。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77-79

diǎnjiàngchún··hèn--shì

yuèzhuǎnhuàtánggōngzhēngshēnghènměirénchóumènguǎnluótuì

qīnglèibānbānhuīduànróuchángcùnchēnrénwènbèidēngtōuwènshìjǐncánzhuāngfěn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xiè)¹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注释:¹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贪啸傲(ào)¹,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²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译文: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注释:¹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²元:通假字,同“原”,本来。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明人冯时化在《酒史》卷上写有:“隋炀帝造玉瀣酒,十年不败。”陆游在诗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黄庭”是道经的名称,《云笈七签》胡《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都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优美,三四句写自己生活的闲适,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陆游读的《黄庭经》是卷轴装,所以边读边卷,“卷罢黄庭”就是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下阕开头:“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啸傲”,指作者歌咏自得,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不单是陆诗用了“啸傲”此词,其他诗人也经常用此词,比如郭璞《游仙诗》:“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陶渊明《饮酒》其七:“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何不随遇而安呢?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了极点,可是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难道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据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讲到,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两首开头句分别为:插脚红尘已是颠、懒向青门学种瓜),都是这时候写下的。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也正因为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两句就尤其显得冷隽。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宋词鉴赏辞典》

zhètiān ·jiāzhùcāngyānluòzhàojiān

yóu sòngdài 

jiāzhùcāngyānluòzhàojiān háochénshìxiāngguān zhēncánxièxíngchuān穿zhú juàn huángtíng kànshān 
tānxiàoào rènshuāicán fángsuíchùkāiyán yuánzhīzàoxīnchángbié lǎoquèyīngxióngděngx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