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构华屋,权势倾卫霍。
堂宇穷斧斤,天气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水陆致兹壑。
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朱门锁荆榛,花木已萧索。
苍生颠堕崖,国亡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表勋名,风采照麟阁。
故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头暮烟昏,不能掩余作。
当年构华屋,权势倾卫霍。
堂宇穷斧斤,天气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水陆致兹壑。
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朱门锁荆榛,花木已萧索。
苍生颠堕崖,国亡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表勋名,风采照麟阁。
故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头暮烟昏,不能掩余作。
黄庚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3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接淅(xī)¹报官府,敢²违王事³
译文:等不到煮饭就得向官府报到,岂敢违背王事规定的期程?
注释:¹接淅:捧着已经淘湿的米,来不及将生米煮熟。淅:淘过的米。²敢:岂敢。³王事:王命差遣的公事。⁴程:期限。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xiāo)征江夏县¹,睡起汉阳城。
译文:连夜乘船从江夏出发,一觉醒来已经到达汉阳城。
注释:¹“宵征”句:是说连夜从武昌出发。宵征,夜行。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邻里烦追送¹,杯盘泻浊(zhuó)²
译文:麻烦乡里邻居赶来送行,杯盘里泻的酒有浊有清。
注释:¹追送:偏义复词,实指“送”,殷勤地送别。²浊清:偏义复词,实指“清”,清香的好酒。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袛应瘴(zhàng)¹²,难答³故人情。
译文:我只该在蛮瘴之乡老死,难得再有机会报答故人的深情。
注释:¹瘴乡:南方瘴疠之地,易使人生病。这里指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²老:终老,到老死去。³答:报答。

  此诗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这里作者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其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时间、地点的转换,具体地描写出舟行之急。这一联诗意急切,如同《诗经·召南·小星》所状写的“肃肃宵征,夙夜在公”。两个对偶句语气又极流畅,而且切合水路舟行急速的事实。“王事”紧迫,江流湍急,船行飞快,诗中将那情景和气氛描写得十分生动。颈联写邻里、朋旧赶来送行的情景。“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叙事中透出无限的情意。“追送”和“浊清”都是偏义词:“追送”就是“送”,“烦”字透出作者的感激之意;“浊清”实指“清”。但是,“追送”的“追”字又进一步把前面两联的紧迫气氛渲染出来:诗人走得那样突然,以至邻里、故旧事先都没有得到消息,而仓促之间追到汉阳为之饯行。那泻入杯中的一杯杯饯行酒,包含了很多深情厚意。末联写诗人的感慨:“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此番谪居边远之地,功名前程乃至生命都是不可卜知的,这一切诗人也不计较,只是“故人”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永远无法报答,这才是终身遗恨的事。作者自崇宁二年(1103年)十二月十九日从武昌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方于次年夏天到达宜州贬所,到宜州后仅一年,便怀着冤愤与世长辞了。老死瘴疠之乡而“难答故人情”,成为他留给“故人”的诀别之辞。

  这首诗是因亲朋故旧饯行,内心感念不已而写的,因此感情真挚动人,用典较少,语言平易流畅,不像黄庭坚其他的诗那样刻意雕琢,讲求险怪奇丽。但是,诗的章法仍然是谨严细密的,四联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颇耐寻究。首联“起”,叙述紧急离开武昌的原因:王事在身,必须“接淅”而行。颔联“承”,承接上联之意,具体描写行程紧急、必须“宵征”的情形。颈联“转”,由行程的紧迫转为写邻里的追送和置酒饯别。末联“合”,归结点题,抒发离别之情。黄庭坚长于律诗,而律诗的章法是颇有诀窍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承、转、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向林黛玉学诗,林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这里曹雪芹通过林黛玉之口说出的这段话,有助于揣摩理解黄庭坚这首律诗艺术上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李敬一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75-576

shíèryuèshíjiǔzhōngèzhǔxiǎohànyángqīnjiùxiéjiǔzhuīsòngliáowèiduǎn--huángtíngjiān

jiēbàoguāngǎnwéiwángshìchéng

xiāozhēngjiāngxiàxiànshuìhànyángchéng

línfánzhuīsòngbēipánxièzhuóqīng

yīngzhàngxiānglǎonánrénqíng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分携(xié)¹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²。偶然相聚还离索³。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译文:上次的分别还如昨天的情景一般清晰,感叹人生到处漂泊,就像浮萍一样。虽然偶尔会相聚,但终究朋友还是要离散各地。这多愁多病的身体,在等待朋友的消息中愈发消瘦了。
注释:¹分携:分别。²萍漂泊:浮萍无根,随波逐流,喻人生漂泊不定。³离索:离群索居。索:孤独。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¹犹负平生约²。西望峨嵋³,长羡(xiàn)归飞鹤
译文:这杯离别的酒不要推却了,你我都是辗转外郡之人,漂泊不定。虽辜负了归隐故乡的约定,可我总是西望峨眉山,期盼着归隐的日子。
注释:¹故山:指故乡。²平生约:早定下的归乡之愿。³峨眉:四川名山,代指作者与杨绘的家乡(杨是四川绵竹人)。⁴归飞鹤:飞回故里之鹤。

  上片感慨人生,本如浮萍在水,为飘泊而“多病多愁”,一开始便是错误。词一开头,就点明离别,并交织着对往事的回忆:“分携如昨”。“分携”犹言分手,写出了临别依依、难舍难分的感情。说是“如昨”——像昨天那样,那是因为苏轼出判杭州时,杨绘任御史中丞,二人曾在汴京相别。回忆旧日分离,则是为了强化当前别情,所以很自然地引发了人生感慨:“人生到处萍飘泊”,不过这与作者早年写下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诗)那种泛咏人生不同,主要是就宦游踪迹不定而发的。接着便推出当前送别之事:“偶然相聚还离索”。按杨绘予本年八月才到杭州知州任,九月即被朝廷召还,所以说是“偶然相聚”。故人相聚匆匆,更使别情难堪。“离索”虽然是指当前的离别,却蕴蓄着一种深沉的感情,也与开头的“分携”相照应。紧接着,词人又与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抒写了更深一层的感慨:“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苏轼在熙宁六年、七年诗作中屡屡言“病”,可见当时健康情况不佳确是事实,但这里说“多病多愁”,毋宁说是道出了一种不得志的情绪,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及在地方官任上沉沦多年,无疑都是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至于断言“须信从来错”这里“须信从来错”是词人以夸大的过激的言辞来表现一种牢骚的情绪。由于杨绘是在党争中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词人能敞开心扉,放言无忌。

  下片劝慰友人,天涯沦落人,不妨放怀一笑。换头两句写别筵情景:“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词人故作达观,劝友人尊前对饮,并用天涯沦落的共同遭遇来打动对方。当然,说“天涯”“沦落”这样失意、丧气的话,并非真的如自居易那样遭到贬谪的不幸,而只是夸大其辞地写仕途飘荡的身世之感,反映了一种厌倦的情绪。对仕途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怀念往往纠缠在一起,篇末三句折到抒发归隐故乡的意愿,是合乎心理逻辑的:“故乡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从当年兄弟相约早退到写此词时,已经过去了十四个年头,“犹”、“长”二字便写出了一种长久的期待与内心的渴望。词人把“峨嵋”作为故乡及其美景的代表,从反面运用了“化鹤归辽”的神话故事,以“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归隐的素愿以及对故乡的深情。不过,下片所写并非当时思想的全部,也不能因此引出词人向往恬退的结论。

  这首赠别词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强化了身世感慨,二是牵动了故乡情结。全词所表现的是客中送客的黯然情怀,但取境阔大。声调嘹亮,故情虽抑郁而不萎靡,构成独特之情味。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291页

zuìluòshàngchéngyuán--shì

fēnxiézuórénshēngdàochùpíngpiāoǒuránxiāngháisuǒduōbìngduōchóuxìncóngláicuò

zūnqiánxiàoxiūquètiāntóngshìshānglúnluòshānyóupíngshēngyuē西wàngéméizhǎngxiànguīfēi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秦穆公¹谓伯乐曰:“子²之年长³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长
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长
注释:¹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²子:尊称,相当于“您长。³年长:年纪大了。子⁴姓:您的家族。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伯乐对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²。天下之马者³,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zhé),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mò)(xīn)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长
译文:伯乐回答说:“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天下最好的马,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我的家族中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打柴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不比我差,请求您接见他。长
注释:¹对:回答。²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 形容,形体外表。相,仔细观察。³天下之马者:天下最好的马。⁴若灭若没,若亡若失:意思是说千里马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⁵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即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绝尘:不扬尘土。形容跑得快,灰尘来不及沾到马蹄上。弥辙:没有车辙。形容拉的车速度极快,车轮碾过没有留下痕迹。弥,同弭。⁶下才:才能低下的人。⁷良马:一般的好马。⁸与共:—起。⁹担纆薪菜:担柴挑柴。 纆,挑东西用的绳索。 菜,通采。薪菜,及打柴草。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¹。三月而反²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长穆公曰:“何马也?长对曰:“牝(pìn)³而黄。长使人往取之,牡(mǔ)而骊(lí)。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¹⁰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长
译文: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长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长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长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长
注释:¹使行求马:派遣他到外面去找千里马。²反:同“返长,返回。³牝:雌性的鸟、兽。与“牡长相对。⁴牡:雄性的鸟、兽。⁵骊:纯黑色的马。⁶说:同“悦长,高兴。⁷败矣:坏了、糟了。⁸色物:色,纯色:物,杂色。两者指马的颜色。⁹尚:尚且。¹⁰弗:不。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伯乐喟(kuì)¹太息²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³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长
译文: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长
注释:¹喟然:叹气的样子。²太息:长叹。³天机:天赋的悟性,或非常情深的道理。⁴遗:遗漏。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译文: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不是爱风尘¹,似被前缘²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³主。
译文: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所致。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
注释:¹风尘:古代称妓女为堕落风尘。²前缘:前世的因缘。³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去也终须¹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²归处。
译文:总有一天会离此而去,留下来又将如何生活下去呢?若有朝一日能将山花插满头,那就不需要问我归向何处。
注释:¹终须:终究。²奴:古代妇女对自己的卑称。

  全词以不是爱风尘为题,诉说自己并不是喜好风尘生活感伤宿命,表达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上篇叙述自己并不是贪念风尘。又找不到自己沉沦的根源,无可奈何,只好归因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缘与命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尘误。”首句开门见山,特意声明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封建社会中,妓女被视为冶叶倡条 ,所谓“行云飞絮共轻狂”,就代表了一般人对她们的看法 。作者因事关风化而入狱,自然更被视为生性淫荡的风尘女子了。因此,这句词中有自辩,有自伤,也有不平的怨愤。次句却出语和缓,用不定之词,说自己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即所谓宿命)所致。作者既不认为自己贪恋风尘,又不可能认识使自己沉沦的真正根源,无可奈何,之后只好归之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缘与命运。“似”字似字乍看若不经意若不经意,实耐寻味。它不自觉地反映出作者对“ 前缘”似信非信,既不得不承认,又有所怀疑的迷惘心理,既自怨自艾,又自伤自怜的复杂感情。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借自然现象来喻自身命运。比喻象自己这类歌妓,俯仰随人,不能自主,命运总是操在有权者手中。这是妓女命运的真实写照。春中既有深沉的自伤,也隐含着对主管刑狱的长官岳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护花的东君。但话说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只于“赖”字中隐隐传出。

  下片则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抒发词人对幸福自由的无限渴望。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下阕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转写自己在去住问题上的不得自由。去,指由营妓队伍中放出;住,指仍留乐营为妓。离开风尘苦海,自然是她所渴想的,但却迂回其词,用“终须去”这种委婉的语气来表达。意思是说,以色艺事人的生活终究不能长久 ,将来总有一天须离此而去。言外之意是 ,既“ 终须去”,何不早日脱离苦海呢?以严蕊的色艺,解除监禁之后,假如重新为妓,未始不能得到有权者的赏爱,但她实在不愿再过这种生活了,所以用“终须去”来曲折表达离此风尘苦海的愿望。下句“住也如何住”从反面补足此意,说仍旧留下来作营妓简直不能想象如何生活下去。两句一去一住,一正一反,一曲一直,将自己不恋风尘、愿离苦海的愿望表达得既婉转又明确。“ 去”字集中表了他急切渴望自由的心情。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将山花插满头鬓,过着一般妇女的生活,那就不必问我的归宿了。言外之意是:一般妇女的生活就是自己向往的目标,就是自己的归宿,别的什么都不再考虑了。两句回应篇首“不是爱风尘”清楚地,表明了对俭朴而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仍可看出她出语留有余地 。“若得”云云,就是承上“总赖东君主”而以祈求口吻出之。

  这是一首在长官面前陈述衷曲的词,她在表明自己的意愿时,不能不考虑到特定的场合、对象,采取比较含蓄方式,以期引起对方的同情。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低声下气,而是不卑不亢,婉转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暗示出了作者本人,虽然尚处于倍受冷落的阶段,但他仍坚持着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这是一位身处卑贱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风尘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

参考资料:
1、 朱孝臧 .宋词三百首彩图全解详注 .北京 :中国华侨 ,2012 :319 .
2、 思履 .宋词三百首 .北京 :中华华侨出版社 ,2013 :319 .
3、 刘石 .宋词鉴赏大辞典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910 .
4、 《中国文学经典》编写组 .中国文学经典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0 :223 .

suàn ·shìàifēngchén

yánruǐ sòngdài 

shìàifēngchén bèiqiányuán huāluòhuākāiyǒushí zǒnglàidōngjūnzhǔ 
zhōng zhùzhù ruòshānhuāchāmǎntóu wènguīchù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河南¹人,姓尹氏,讳(huì)²(zhū)。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³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译文:师鲁是河南人,他姓尹名叫洙。可是天下的士人不管认不认识他都管他叫师鲁,他的名声很为当代人重视。那些深知师鲁的人,有的人崇拜的是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人看重的是他看问题很独到,有的人赞美的是他的才能。论及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的是祸福喜悲他身上都有古代君子的风度,然而那些称颂师鲁的人却不一定知道这些东西。
注释:尹师鲁: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人,世称河南先生。为文简古,曾与欧阳修等倡为古文。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刻在石上,埋在墓内,或立在墓旁。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¹河南: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²讳:即名,专用于对所尊敬的人物不得不称其名时。³推:推崇。⁴多:称赞。⁵处穷达,临祸福:在人生道路上或困顿或顺利,或面临祸事或得到幸福。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¹。博学强记²,通知今古³,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译文:师鲁写文章,语言简洁而有章法。他博学多识,论古及今无所不通,他很擅长《春秋》。当他和别人谈论时,对于正确的就给予肯定,错误的就给予批判,一定要把道理讲明白才停止,从不盲目听从别人所说的,而且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不论遇上什么事情,他都能敢作敢当,这也是他受到世人称道的缘由,也是遭到某些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才会穷困潦倒而终。
注释:¹简而有法:指作文时能像孔子修《春秋》那样,对素材有所取舍和剪裁。叙事时善于在含蓄中寓褒贬之意。²强记:记忆力强。³通知今古:指知识面宽广,贯通古今。⁴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⁵不为苟止而妄随:绝不轻易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也决不盲目地附和别人。⁶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指尹师鲁受到世人称赞的那些特出的品行和才干,又使他受到一些小人嫉妒和怨恨,导致他最终困顿而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而尤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jiàng)州正平县¹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shào)武军²判官。举书判拔萃(cuì)³,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kān),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yǐng)酒税,又徙唐州¹⁰。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¹¹,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¹²奏起为经略判官。师鲁虽用怀敏辟¹³,而尤为经略使韩公¹⁴所深知。其后诸将败于好水¹⁵,韩公降知秦州¹⁶,师鲁亦徙通判濠(háo)¹⁷。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jīng)¹⁸,又知渭州¹⁹,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洛与边臣略异议,徙知晋州²⁰。又知潞州²¹,为政有惠爱,潞(lù)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译文:师鲁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中进士,担任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后来调任为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喜爱他的才能举荐他,皇帝召见面试后,任命他担任馆阁校勘,后来又任命他做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仲淹遭到贬谪,调任饶州,谏官、御史都不想为他说话,求情。师鲁却毅然上书,说范仲淹和他曾经是师友,希望一块接受贬谪。于是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后来又调到唐州。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等到守孝期满,他又恢复做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趟元吴造反,陕西一带战争风起云涌,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请求让师鲁担任经略判官。师鲁见解敏锐,尤其为经略便韩公所赏识,在好水这个地方大家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到了秦州做知州,师鲁被贬谪到濠州做通判。很长时间之后,韩公上奏朝廷,师鲁随后调到秦州做通判。后来又调到泾州担任知州,在渭州担任知州,同时还兼任泾源路经略部署的官职。他因在水洛时与边将意见不合,又被调往晋州任职,后又到潞州任知州,在政务上他广施仁爱之心,潞州人到现在还念他的好。后来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注释:¹绛州正平县:故城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南。²邵武军:宋军州名,治所在今福建邵武市。³书判拨萃:书判工作优等,这是当时州县地方长官荐举佐吏的考语。⁴伊阳县:今河南嵩县。⁵王文康公:即王曙,当时任西京留守、河南府知府。⁶馆阁校勘:官名,为翰林院三馆的属官之一。⁷太子中允:官名,为太子东宫属官之一。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⁸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指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论争、范被贬饶州,尹师鲁、余靖、欧阳修等人亦因支持范而被贬事。⁹郢州:宋州名,治所在今湖北钟祥。¹⁰唐州:宋州名,州治在今河南唐河县。¹¹赵元昊反:指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吴建国称帝。¹²葛怀敏:宋大将,时任泾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副使。¹³辟:召请。¹⁴韩公:指韩琦,当时任陕西安抚使。¹⁵好水:指好水川,即今甜水河,源出宁夏隆德东六盘山。西流至甘肃静宁注入苦水河。¹⁶秦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天水市。¹⁷濠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安徽凤阳市东北。¹⁸泾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泾县。¹⁹渭州:宋州名,州治在今甘肃平凉市西。²⁰晋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山西临汾市。²¹潞州:宋州名,州治在今山西长治市。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¹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²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³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译文:师鲁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对军事情有独钟,他的《叙燕》、《息戍》两篇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师鲁的议论非常精密,对子军事也了解得很详细。他很看重军事备战的重要性,论述了作战、守卫的成败的要义,这些在当时是很有价值的。他还想训练土兵让他们来代替戍守的士卒,用这种方式减少边境的开支,把这作为抵御外敌的长远计策,可是没有被采纳。等到元吴臣服,西部的边防士兵的戒备被解除了,师鲁也离职了,他的言论触及了权臣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啊。
注释:¹《叙燕》《息戊》:尹师鲁的两篇军事论文,今存干莫文集《河南集》中,《宋史·尹洙传》亦全文引录。²土兵:即乡兵,宋代训练当地丁壮保护地方的一种兵制。³御戎:抵御敌兵。⁴元昊臣:指元昊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五月向宋朝称臣。⁵得罪:即下文所述其属下告发他“以公使钱贷部将”事。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¹。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²酒税。得疾,无医药,舁(yú)³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译文:在最初的时候,师鲁调任渭州,有不听他管理违规乱法的官吏,他想按军法处置他们,但是没有实现。这件事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说他挪用公款借给部下,师鲁遭到贬职,做崇信军节度服使,后来又调任监管均州酒税。后来他病了,没有药物可以治病,就被抬到南阳求医。等到他好了,靠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丝毫没有疼爱的表现,和宾客谈话始终不涉及自己的私事。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注释:¹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指陕西路将领刘沪、董士廉因不服从尹师鲁的军令,被尹命令狄青逮捕下狱事。吏:指董士廉。²均州:宋州名,州治在今湖北均县。³舁:扛,抬。⁴南阳:即邓州,州治为今河南南阳市。⁵疾革:病重。⁶隐几:靠着桌子。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
师鲁娶张氏,某县君¹固。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²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平生故人无远迩(ěr)³皆往赙(fù)之,然后妻子得以其柩(jiù)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yíng)之次。
译文:师鲁的妻子张氏是某县县君,他的兄长尹源,字子渐,也以文学而出名,比他早一年去世。师鲁在这几十年间,三次被贬官,先是死了父亲,后来又死了兄长。他的四个儿子,也连着死了三个。一个女儿嫁人了,现在也已死了。他自己也因为被贬而去世。还有一个儿子才三岁,有四个女儿未出嫁,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死在南阳没办法返回故乡。以前的朋友不管路途的远近都拿出钱来帮忙处理他的后事,这样其妻子才能将他的灵柩送回河南。某年某月某日,将他葬在先人的坟墓旁边。
注释:¹县君:宋代中级官员的妻子和母亲的封诰。²适人:出嫁。³无远迩:无论远近。迩:近。⁴赙:送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⁵先茔:祖先的坟墓。
余与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固,故不复次其世家焉钞。铭曰:
余与师鲁兄弟交¹,尝铭其父之墓²矣固,故不复次其世家³焉钞。铭曰:
译文:我与师鲁称兄道弟,也曾给他父亲写墓志铭,因此他的墓志铭我也代写了。铭曰:
注释:¹兄弟交:交情有如骨肉兄弟。²铭其父之墓:为他的父亲写过墓志铭。³不复次其世家:不再重复叙述他的家世。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译文:墓藏得很深,也很牢固,石头也许会朽烂,但铭不会被淹灭。

  《尹师鲁墓志铭》第一段至第六段为志,较详细地记述了尹师鲁一生的主要经历,赞扬了他才德兼备、无愧于古君子的优点。最后两段为铭,文字精少,语言含蓄,寓意尹师鲁的精神永不磨灭。

  全文志的部分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至第二段为第一部分,写尹师鲁名重当世。首先简单交待尹师鲁的姓氏、籍贯。为什么天下的人都称他叫师鲁,是因为这个名字为天下人敬重。天下人敬重尹师鲁有知与不知两个方面:知的一面,是推其文学、高其议论、多其才能;不知的一面,是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简要地概括了尹师鲁各方面的才能和优秀品质,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下文是分条予以叙述:其文,“简而有法”;其学, “通知古今”;其议论, “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不苟止而妄随。”作者认为:只有孔子或孟子才能当此赞誉。话虽少,语意却很重。“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是称赞其才能。这些是天下之人知道的一面,也是尹师鲁名重当世的原因。

  第三段至第五段为第二部分,写尹师鲁一生的经历,写得详细具体。主要是表现尹师鲁有多方面的才能,有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的好品质。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这一部分概括为二十次调动,三次贬官,两件忠义之事,一德政,一喜好。从尹师鲁中进士到去世为止,中间服父丧两年,他大约做官二十年,却约有二十次调动,历经山西、河南、福建、湖北、安徽、陕西、甘肃七省。在当时交通工具落后的情况下,仅旅途奔波一条,就使人很为难。作者严格尊重史实,不厌其烦地志其一生经历,一是为文体的需要,二是表现尹师鲁忠君爱国,有令必行,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的好品质。

  “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是指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至庆历五年(1046年),共十年。三贬官,第一次,景祐三年五月,为全忠义之节,上书请求同范仲淹一起贬官,贬郢州酒税。第二次,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 “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第三次,庆历五年(1045)七月,尹师鲁在渭州任崇信军节度时,部将孙用,在京师借债不能还,尹师鲁爱惜人才,就用自己的和军中的一些钱替他偿还。但是,后来孙用到了京师,恩将仇报,反而告尹师鲁“自盗”军款。因此,尹师鲁被贬崇信军节度副使,监均州酒税。这三次被贬,尹师鲁本身并无什么过错。前两次是为了全师友忠义之节受连株,后一次是好心不得好报,被忘恩负义的人反咬一口,有苦难言。三贬官,充分表现尹师鲁为人的忠义品质。两件忠义之节,一指尹师鲁第一次被贬,范公无罪被贬,谏官御史不肯言,而尹师鲁已做太子中允官,不考虑个人得失,仗义直言,“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意欲使皇帝醒悟,但结果也被贬官。二指在尹师鲁病危时,“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人死前,往往口吐真言,或暴露私情。作者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地表现了尹师鲁既无私情,也不言私,真是忠贞刚毅的一生,临死不改本色。一德政,并不是说尹师鲁一生仅此一桩,而是文中作者只举了这一个典型例子:“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只有好官,人民才会思念他,话虽少,其意却很深,也很含蓄,表现了尹师鲁爱民的好品质。一喜好,指“独喜论兵”。尹师鲁独喜论兵,不仅无害,而且表现了他忠君爱国,有多方面的才能。作者极力称赞师鲁《叙燕》、《息戍》两篇论兵的文章写得好,而且惋惜未来得及实施,目的就在于此。总上所述,作者是想通过尹师鲁的一生经历,来表现天下之称尹师鲁未必尽知的一面,即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的优秀品质。

  第六段为第三部分,总结尹师鲁一生的不幸遭遇,叙述他死后家境的穷困,表达了作者无比深切的哀悼感情。

  作者在文中采用“其语愈缓,其意愈切”的艺术手法。作者在为尹师鲁写这篇墓志铭时,有意学习墓主生前的文风,写出了“简而有法”的好文章。这种写法,很不为当时人所理解,认为对尹师鲁的评价不高。于是作者又写了《论尹师鲁墓志》解释其写作用心。通篇“言简而意深”,“谨严而凄婉”。全篇十七次反复呼叫“师鲁”,哀痛凄切。

参考资料:
1、 曲德来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 欧阳修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01 第1版:第354-358页
2、 吕晴飞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第五卷 (重排版):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07 第1版:第88-8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