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鹁鸪,朝朝莫莫啼不休。天阴妇弃去,雨止还相求。
两鹁鸪,朝朝莫莫啼不休。天阴妇弃去,雨止还相求。
天公阴晴变不测,嗟尔夫妇难为逑。勃勃水西头,啼过东家楼。
天公阴晴变不测,嗟尔夫妇难为逑。勃勃水西头,啼过东家楼。
东家楼前琅玕树,枝枝连理森相樛。无风无雨春正好,愿尔长作鸳鸯俦,莫效前身鹰隼仇。
东家楼前琅玕树,枝枝连理森相樛。无风无雨春正好,愿尔长作鸳鸯俦,莫效前身鹰隼仇。

liǎngwèiyánshì--yángwéizhēn

liǎngcháocháoxiūtiānyīnzhǐháixiāngqiú

tiāngōngyīnqíngbiànjiēěrnánwèiqiúshuǐ西tóuguòdōngjiālóu

dōngjiālóuqiánlánggānshùzhīzhīliánsēnxiāngjiūfēngchūnzhènghǎoyuàněrzhǎngzuòyuānyāngchóuxiàoqiánshēnyīngsǔnchóu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7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bài)¹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²
译文: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注释:¹败叶:干枯凋落的树叶。²题名:寺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倚马客长碑(bēi)上字,斗鸡人¹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²
译文: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注释:¹斗鸡人:斗鸡本为一种游戏,战国时即已存在。²金经:佛经,即《金刚经》,为《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简称。自东晋以后有多种译本。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长亭短亭,而行人已经杳无踪迹。此句表面上说的是亭,实际上是人,因为长亭也好,短亭也罢,在古代皆含送别之意。此句勾勒的残阳落照、野亭萧然的暮景与前句“败叶填溪水已冰”的意境十分相合,遂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有了背景的铺垫后,作者开始切入“废寺”主题。“何年废寺失题名”,古人游览庙宇时常题名以资纪念,这些题名经年遭受风吹雨打,最终模糊难辨,以至作者想要追问这究竟是哪一年的寺庙。这一句是正面渲染废庙的冷落苍凉。

  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倚马客长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此二句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其中“斗鸡人拨佛前灯”一句用了唐朝贾昌的典事。唐玄宗好斗鸡,在两宫之间设立斗鸡坊。贾昌七岁,通晓鸟语,驯鸡如神,玄宗任命他为五百小儿长,每天赏赐金帛。贾昌父亲死,玄宗赐他葬器。天下人称其“神鸡童”。贾昌被玄宗恩宠四十年。天宝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贾昌换了姓名,依傍于佛寺。其家被乱兵劫掠,一物无存。大历年间,贾昌依存于寺僧,读佛经,渐通文字,了解经义。日食粥一杯,卧草席。作者用贾昌的故事显然是说寺庙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在风雨流年中饱经盛衰兴亡、荣辱浮沉,最终繁华不再,一切归于荒凉冷落。结尾“净消尘土礼金经”,更是精警妙出,充分体现了纳兰词“君本春人而多秋思”(梁佩兰评性德语)的凄凉哀婉之风。此句谓,那些长碑者也好,斗鸡人也罢,以及过去来到这里的贵宦雅宾、文人墨客,虽然贤愚有所不同,然而在这劳劳尘世,终同归一梦。这分明是“人生如梦”的感喟了,但是再也没有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放与洒脱,有的仅是对“悲欢离合终成空”的无限悲凉的感怀。

  全词语调低沉,含蕴良多,耐人寻味,透露了纳兰内心深处不胜苍凉的悲感。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 子艮.纳兰词剪碎一地的残香与叹息:万卷出版,2012:89-90
2、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46页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满城烟水¹月微茫²,人倚兰舟³唱。常记相逢若耶(yé)上,隔三湘,碧云常断空惆(chóu)(chàng)。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ǒu)长。
译文:水上升起的烟雾弥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兰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记得我们在若耶溪畔相遇。隔着乘风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情思却像藕丝那样长。
注释:¹烟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烟雾气。²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³兰舟:兰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对船的美称。⁴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⁵三湘:湖南漓湘、蒸湘、潇湘三水的合称。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带。⁶惆怅:失常伤感。⁷丝:谐为“思”。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轻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采莲人和¹采莲歌,柳外轻舟²过。不管鸳(yuān)(yāng)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³。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译文:采莲女唱着采莲歌,荡着轻舟缓缓地行进在柳外,夜晚惊到别人鸳鸯梦,那有如何,有人独自到江边的楼上睡觉,伤心不要唱南朝的旧曲,思亲、亡国的眼泪止不住流淌。
注释:¹和:应和;跟着唱。²轻舟:小船。³江楼:江边的楼台。⁴卧:睡倒,躺或趴。⁵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乐府曲《玉树后庭花》。⁶司马泪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思亲之泪,亡国之痛。

  该小令上片写水月迷濛之夜,“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在作者笔下,夜色别有一种韵味,别有一种神秘。水气与“微茫”的月色联成一气,具有一种朦胧之美。朦胧之中,采莲的少女斜倚兰舟,唱着心中的歌,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倚舟低唱之人对远方恋人的深沉怀念,情景交融,和谐一致。特别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丝喻情思,不仅形象切贴,更把那种热烈缠绵的感情表达无遗。

  下片写采莲人的歌声惊破了梦中聚首的鸳鸯美梦,只好深夜独卧江楼,不禁思绪滚滚,热泪潸潸,伤心莫唱南朝旧曲。这委婉地写出了男婚女恋、独梦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恋、故土之思、亡国之痛、兴亡之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曲虽然在极小的篇幅内容却纳入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在于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现方法,使得全曲有了异乎寻常的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手法,有着咀嚼不尽的余味。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启功等.文史英华-散曲卷:湖南出版社,1993年
2、 张红霞.《元曲三百首 》 :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年:4页

xiǎotáohóng··mǎnchéngyānshuǐyuèwēimáng--yángguǒ

mǎnchéngyānshuǐyuèwēimángrénlánzhōuchàngchángxiāngféngruòshàngsānxiāngyúnwàngduànkōngchóuchàngměirénxiàodàoliánhuāxiāngshìqíngduǎnǒuzhǎng

cǎiliánréncǎiliánliǔwàiqīngzhōuguòguǎnyuānyāngmèngjīngyǒurénshàngjiānglóushāngxīnchàngnáncháojiùlèihénduō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垂緌(ruí)¹饮清露²,流响³出疏桐。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注释:¹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²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³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⁴疏:开阔、稀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¹秋风。
译文: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¹藉:凭借。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
1、 《新语文学习.初中》2012年第6期.刘学锴
2、 傅德岷.品唐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
3、 莉.青少年必读的古诗词.武汉:崇文书局,2011:19-20

chán

shìnán tángdài 

chuíruíyǐnqīng liúxiǎngchūshūtóng 
gāoshēngyuǎn fēishìjièqiūfēng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春禽叶底引圆吭(hàng)¹,临罢黄庭²日正长。
译文: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圆亮有力,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正是太阳当空,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
注释:¹引圆吭:形容鸣声圆润。²黄庭:道经名。此指《黄庭经法帖》。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满院柳花¹寒食²后,旋钻新火³(ruò)炉香。
译文:此时正是寒食节后,满院柳絮飞扬,家人忙着钻木取火,点燃火炉,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
注释:¹柳花:柳絮。²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古时是日禁火寒食。³钻新火:钻木取火。此指清明节取新火。⁴爇:点燃。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惜诵¹以致愍(mǐn)²兮,发愤以抒情。
译文: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注释:¹惜诵:惜,痛也。诵:论,犹进谏。²致愍:招致祸患。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所非¹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译文:如果我的话不是出于忠诚啊,我愿上指苍天让他来作证。
注释:¹所非:古代誓词的习惯用语。非:一本作“作”,形近而误。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令五帝¹使折中²兮,戒六神³与向服。
译文:让五方神帝来公平裁决吧,我愿面对六宗神祇把事理说清。
注释:¹五帝:即五方神: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²折中:中正公平。³六神:说法不一。王逸谓即六宗之神,洪兴祖注引《孔丛子》谓六宗为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bǐ)¹山川²以备御³兮,命咎繇(yáo)使听直。
译文:请山川众神都来听证做陪审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
注释:¹俾:使。²山川:指名山大川之神。³备御:陪侍,此谓陪审。
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yóu)¹
译文:我竭尽忠诚来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余的瘤肿。
注释:¹赘肬:肉瘤,多余的肉。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¹(xuān)²以背众³兮,待明君其知之。
译文:我不懂奉迎谄媚而惹恼小人啊,只有等待明君体察我的衷情。
注释:¹忘:“亡”的误字,无。²儇媚:轻佻谄媚。³背众:违背众人。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译文: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迹可查啊,我表里如一从不变更。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译文:所以考察臣子没有比得上君王的啊,因为这种考察在眼前就可得到印证。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吾谊¹先君而后身兮,羌²众人之所仇³也。
译文:我坚守人生道义是先君后己,竟然被众人怨恨仇视。
注释:¹谊:同“义”。²羌:楚地方言,发语词。³仇:怨。一本“仇”下有“也”字。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专惟¹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chóu)²也。
译文:我心中思念的只有君王您啊,众人却把我当做仇敌。
注释:¹惟:思,想。²雠:同“仇”,指仇敌。一本“雠”下有“也”字。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译文:我忠诚专一毫不迟疑,可结果却不能保全自己。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译文:我极力地亲近君王别无他想,却成了招灾惹祸的根基!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译文:为君王着想没人比我更忠心啊,我竟然忘却了自己人微才疏。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译文:侍奉君王我从不三心二意啊,根本不知什么取宠邀幸的门路。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¹也。
译文:忠心有何罪竟遭惩罚啊,这真是我心中从未意想到。
注释:¹志:意料。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兆众之所咍。
行不群以巅越¹兮,又众兆之所咍(hāi)²也。
译文:行为不同俗随流就要跌跤,还要受到群小的讥讽嗤笑。
注释:¹巅越:殒坠,跌跤。²咍:楚地方言,讥笑。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译文:一连串的责怪,不断的诽谤啊,真使我愁肠百结不平难消!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¹也。
译文:心情郁郁难以倾诉啊,君王受蒙蔽忠心难剖。
注释:¹白:一本“白”下有“也”字。
心郁邑而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心郁邑¹余侘(chà)(chì)²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译文:心头愁闷失意潦倒啊,又有谁理解我心头的苦恼。
注释:¹郁邑:郁闷不快的样子。²侘傺:失意的样子。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译文:本来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投寄啊,我愿陈述心志却无路使君王知晓。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译文:隐退沉默吧,可谁又明白我呢?上前呼喊吧,可谁又听我的呼号?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mào)¹之忳(tún)²
译文:一再的失意使我心烦意乱啊,满怀的愁绪呵,难写难描。
注释:¹瞀:心绪烦乱。²忳忳:愁闷的样子。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译文:从前我曾梦中飞游苍天啊,魂悠悠中途遇河却无渡船。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吾使厉神¹占之兮,曰有志极²而无旁³
译文:我请大神替我占卜啊,他说:“你有大志可惜无外人助援。”
注释:¹厉神:大神,主杀罚,此指身附厉神的巫。²极:穷,至。³旁:辅佐。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译文:“难道我就终将孤独被君王疏远?”他说:“可以为君王着想却不可依仗。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¹
译文:因为众口一词可以把黄金熔化啊,当初你就是这样忠诚才遭受到危险。
注释:¹殆:危险。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译文:被汤烫过的人见到凉菜也要吹气,为什么你不把初衷改变改变?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nǎng)¹之态也。
译文:想不用天梯就打算登天,你的态度一丝没改还像从前。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众骇遽(jù)¹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²也?
译文:众人害怕你,不与你同心同德,为什么会和你做伴?
注释:¹骇遽:惊骇遑遽。²伴:侣。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译文:虽同事一君但你们路途各异,为什么会给你助援?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晋申生¹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译文:晋国的申生是个孝子啊,父亲把他逼死就是听信了谗言。
注释:¹申生:春秋时晋献公之子。献公听信后妻骊姬的谗言,逼死申生。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行婞(xìng)¹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译文:鲧为人刚直不活转,他的功业因此不得实现。”
注释:¹婞直:刚直。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吾闻作忠¹以造怨²兮,忽谓之过言。
译文:我听说尽忠君王容易与人结怨,对此我毫不在意以为是夸大。
注释:¹作忠:为忠,尽忠心。²造怨:结怨。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九折臂而成医¹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译文:手臂多次折伤的人可能成良医,如今我才明白这话一点儿不差。
注释:¹九折臂而成医:谓多次折臂,积累了医治的经验,自己也就成医生了。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zēng)(yì)¹²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译文:如今这个世道,天上利箭横飞,地上张罗设网。
注释:¹矰、弋:均为系着丝绳的短箭。²机:机括,这里用作动词,作发射解。
设张辟以娱兮,愿侧身而无所。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¹而无所。
译文:处处暗设机关陷害君王,哪里有我立足容身的地方。
注释:¹侧身:置身。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译文: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啊,又怕更大的祸患落在头上。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高飞而远集¹兮,君罔谓汝何之?
译文:我想抽身远走高飞啊,又怕君王诬我说:“你背叛我,要去什么地方?”
注释:¹远集:远遁。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欲横奔¹而失路²兮,盖志坚而不忍。
译文:想放弃正路像小人那样乱窜啊,可我一向心坚志专又不忍心。
注释:¹横奔:乱跑。²失路:不行正道。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不纡轸。
背膺牉(pàn)¹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译文:我的前胸和后背就像裂开一样啊,我心头郁闷难舒,绞痛难忍。
注释:¹牉:分。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chóu)¹木兰以矫²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译文:捣碎木兰,揉碎蕙草啊,舂碎申椒做干粮。
注释:¹梼:断木。一本“梼”作“捣”。“捣”,舂。²矫:揉碎。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播江离与滋¹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译文:再播种下江离栽上菊花啊,待到春天做成干粮芬芳。
注释:¹滋:栽种、培植。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恐情质¹之不信²兮,故重著以自明。
译文:唯恐我的真情得不到表达啊,所以三番五次表明衷肠。
注释:¹情质:真情本性。²信:同“伸”。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¹而远身。
译文:保持自己的美德,离群索居吧,我反复想过隐身远藏。
注释:¹曾思:重思,一再思考。

  此诗是《九章》的第一篇,作者叙述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始末,和自己对待现实的态度,基本内容与《离骚》前半篇大致相似:故有“小离骚”之称。

  关于“惜诵”二字,历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王逸《楚辞章句》说:“惜,贪也;诵,论也。”“言己贪忠信之道,可以安君,论之于心,诵之于口,至于身以疲病,而不能忘。”洪兴祖《楚辞补注》说:“惜诵者,惜其君而诵之也。”朱熹《楚辞集注》说:“惜者,爱而有忍之意。诵,言也。”“言始者爱惜其言,忍而不发,以致极有忧愍之心。”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惜,爱也。诵,诵读古训以致谏也。”林云铭《楚辞灯》说:“惜,痛也,即《惜往日》之惜。不在位而犹进谏,比之蒙诵,故曰诵。”“言痛己因进谏而遇罚,自致其忧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惜,痛也。诵,公言之也。”戴震《屈原赋注》说:“诵者,言前事之称。惜诵,悼惜而诵言之也。”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赞同林云铭的说法。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则认为“《惜诵》是喜欢谏诤的意思”,释“惜”为爱好,以“诵”为谏诤。自王逸以来的各家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的成分。按此篇与《离骚》意旨相近,当是受谗被疏之后的作品。因此,篇名之“惜”字以戴震的解释为近,而“诵”字,则以林云铭等人的说法为好,合起来解释,“惜诵”就是以痛惜的心情,来称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遭谗被疏之事。

  全篇可划分为五段。从开头至“命咎繇使听直”为第一段,讲述自己写此篇作品的起因,那是因为有人在楚王面前进了谗言,说自己不忠于楚国及其国君,楚王乃发雷霆之怒,疏远了屈原,屈原愤懑之极,不禁对天发誓:我对楚王是一片忠诚,天地鬼神可鉴。屈原还设想召来五方天帝、日月星辰、山川神祇和古代正直的法官,组成一个公正的法庭,来听取自己的申诉,并作出公正的评判。

  接下来是申诉的开始,从“竭忠诚以事君兮”至“有招祸之道也”十六句为第二段,这一节是诉讼的正辞,意在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自己竭诚事君,专心无二;二是自己日月可鉴的一片忠心却成了“招祸之道”。“竭忠诚”二句,是屈原说自己忠而被谤,以致被疏而离群独处的事实。“忘儇媚”二句言自己被谗谤的原因,此实望君之参验而考实。“言与行其可迹兮”四句,承上文之意,申说参验考实是可以办到的,为提出申诉作引。“壹心而不豫兮”四句申述自己言行的动机,一切皆是为楚王着想,并无他意,但却因此招祸。

  “思君其莫我忠兮”至“中闷瞀之忳忳”为第三段,述自己心情的忧苦。“思君”四句进一步说明自己是“先君而后身”,从未把宠辱放在心上,暗示既不与小人比周,也不会对君王产生二心。“忠何罪”四句意谓遇罚倒不在乎,只是自己这样的结果会为国人所笑,紧承上文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愤懑心情。“纷逢尤”四句由“逢尤”“离谤”过渡到欲白于君。“忳郁邑余侘傺兮”四句紧承“莫之白”而申言之。“退静默”四句意为:退而静默不言,恐无人知道自己的苦心;进而大声疾呼,又怕无人会听。该段着重写自己陈志无路的心情,即“发愤以抒情”也。在上段中说“相臣莫若君”,此段进而写君王“荃不察余之中情”(《离骚》)。君既不知,只好“指苍天以为正”,只好寻厉神而占卜之,自然转入下文。

  从“昔余梦登天兮”至“鮌功用而不就”为第四段,为占梦者对屈原的劝告,与《离骚》女媭一节,大意略同。“昔余梦”四句托为游仙,引入下文。“终危独”句为屈原问语:“我又问:是否要遭受疏远?”从“曰:君可思而不可恃”至“鮌功用而不就”为厉神的答语。“君不思”至“犹有曩之态也”为第一层意思,厉神指出屈原有目的而无道路,劝屈原放弃忠君,认为如果照“曩之态”那无疑是“欲登天而释阶”,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接着“众骇遽”四句言楚王发怒后,本来同道的那些人都已离心背德,弃之而去。最后“晋申生”四句采用了二个比喻,说明孝子忠臣被说成不忠、不孝,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至最后为第五段,写屈原找厉神占梦以后的感想。楚国人观点如此,君王对自己的态度如此,留是不可能的,去,却又不忍,那只有洁身自保而已。“吾闻”四句,朱熹《楚辞集注》析曰:“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所用比喻简明恰当。“矰弋机”四句,言诗人遭谗被疏,如有矰弋在侧,竟无容身之地,真是左右为难。在这样的形势下,“欲儃佪”八句表明屈原为自己设想了三条出路:一是儃佪,即逗留、等待,但这样唯恐再遭忧患;二是高飞远集,即远适他国,但不能确定到底去哪个国家;三是“横奔而失路”,即朱熹说的“妄行失道”或陈第说的“违道妄作”(《屈宋古音义》),就是与坏人们同流合污。但这三条路,选择任何一条都是十分不理想的,这使诗人“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这三条路都是不好走的呀,考虑再三的结果,还是另选其他的道路。“檮木兰以矫蕙兮”八句,用比喻之意,说自己还是保持自己美好的品德,远离这复杂肮脏的社会,块然独处。

  此篇在艺术上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首先,全篇洋溢着非常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虚构了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虚幻的法庭,它由五方天帝、山川诸神、古代好法官共同组成。让他们来听取自己极度苦闷的倾诉,又虚构了一个厉神,让他在占梦时作答,如同女媭一样,给屈原以劝告和回答。这样的写法,使此篇诗作出现了一幅虚无飘渺的景象,起到了令人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其次,此篇诗作以十分细腻的笔调描摹了抒情主人公的意志活动和感情冲突。诗歌从对天发誓,写到进退维谷、百口莫辩的困境,登天占梦的幻境以及“檮木兰”、“播江蓠”的精神境界,处处都写得波澜起伏,回旋曲折,扣人心弦,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所叙述的不幸遭遇,不仅仅关系到他个人一身,而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密切相联的。

  再次,就是语言上的特点,此篇诗作直抒胸臆,语言真挚生动,朴素自然,尤其是“众口铄金”、“九折臂而成医”等众多民间成语的运用,通俗浅显,颇有新意。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08-81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