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钱塘别筑城,凄凉风景若为情。湖堤柳尽曾游路,石壁苔荒旧刻名。
见说钱塘别筑城,凄凉风景若为情。湖堤柳尽曾游路,石壁苔荒旧刻名。
老我无能如烛武,何人可饮胜公荣。沃洲胜会还容续,即拟山中隐计成。
老我无能如烛武,何人可饮胜公荣。沃洲胜会还容续,即拟山中隐计成。

jiànxīnshàngrényùnèr--zhāngzhù

jiànshuōqiántángbiézhùchéngliángfēngjǐngruòwèiqíngliǔjǐncéngyóushítáihuāngjiùmíng

lǎonéngzhúrényǐnshènggōngróngzhōushènghuìháiróngshānzhōngyǐnchéng

张翥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6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宜春苑¹中春已归,披香殿²里作春衣。新年³鸟声千种啭(zhuàn),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¹⁰而争渡。
译文:宜春下苑的春天又回来了,披香殿里正赶制春装。新年伊始的鸟鸣婉转动听,早春二月的柳絮满路飞扬。就好像来到了河阳县,眼前都是桃李的花朵;又像是进入金谷园,到处是青翠的林木。一丛丛香草妨碍了游人的脚步,一缕缕游丝拦住了幽邃的去路。
注释:¹宜春苑:指宜春下苑,汉武帝所造,在今陕西西安。²披香殿:汉武帝时宫殿名,在今陕西西安。³新年:一年之始,指春天。⁴啭:形容鸟声婉转。⁵杨花:柳絮。⁶河阳:今河南孟州西北,晋代文人潘岳曾为河阳令。⁷金谷:晋代富豪石崇所建之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西北。⁸游丝:春天虫类活跃,所吐之丝很长,到处飞扬。两句言草多丝长,碍人行路。⁹上林:宫苑名,汉武帝所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本为秦旧苑,汉武帝增广之,方三百余里,离宫七十余所,苑中养百兽,名果异卉三千余种。¹⁰河桥:古桥名,晋杜预建,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东晋以后常为兵争之地。
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出丽华¹之金屋²,下飞燕³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jì)(huán)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译文:美女们一下子拥进上林苑,纷纷争抢着渡过河桥。她们有的来自阴丽华的金屋,有的来自赵飞燕的椒房。头上的朵朵金钗重得吓人,高耸的发誓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黛眉和绿柳互相衬托,面颊同桃花一般娇红。她们的身影倒映在池水中,衫袖上洒满了缤紛的落英。
注释:¹丽华:指阴丽华,东汉光武帝皇后。²金屋:汉武帝儿时曾说如果能娶阿娇(陈皇后)为妻,当以金屋藏之,这里指华丽的宫室。³飞燕:赵飞燕,西汉成帝皇后。⁴兰宫:与上句“金屋”一样都泛指华丽的宫室。⁵钗朵:做成花朵形状的钗。⁶讶重:指首饰很多,重得吓人。⁷髻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将头发盘起束于头顶。⁸将:与。⁹争绿:当时妇女用一种绿色颜料描眉,眉痕微绿,故言眉柳争绿。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¹之台,鸣佩凌波²之水。移戚里³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pō)(pēi)。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译文:初染绿色的苔草下有鱼儿嬉游,青青的麦垄间遮蔽着雉鸡。楼台上吹奏着弄玉悠扬的箫声,水波里伴和着洛神玉佩的锵鸣。这里有戚里富家的豪华气派,又有新丰城里的美酒佳肴。石榴汁香气四溢,陈葡萄酒愈加甘醇。荷花似的玉碗玲珑剔透,莲房样的金杯璨璨生辉。既有鲜嫩的竹笋,又有细核杨梅。捧琴奏乐的是歌妓绿珠,行觞劝酒的是才女文君。
注释:¹弄玉:秦穆公女,萧史妻。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穆公为之筑凤凰台。一夕,吹箫引凤至,与弄玉随凤仙去。²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³戚里:汉代外戚居住地。⁴新丰:西汉高祖十年(前197)的骊邑县改名,在今陕西临潼区东北阴盘城。⁵石榴:指石榴酒。⁶蒲桃:即葡萄,亦指酒。⁷酦醅:未过滤的重酿酒。⁸绿珠:晋石崇的歌妓,美而艳,善吹笛。⁹文君: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在临邛卖酒,文君亲自当垆。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渌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弓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¹》《渌(lù)²》之曲,对凤回鸾³之舞。更炙(zhì)(shēng)(huáng),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¹⁰,连骑长杨¹¹。金鞍始被,柘弓¹²新张。拂尘看马埒(liè)¹³,分朋¹⁴入射堂。马是天池¹⁵之龙种,带乃荆山¹⁶之玉梁¹⁷。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
译文:玉管调准了乐音,弦端弹出了琴声。歌喉唱出了《阳春》《渌水》之曲,舞袖飘扬如鸾凤的飞歌。笙簧渲染着气氛,弦柱变換着乐拍。歌扇团团如满月,节鼓声声催传花。在座的有娴熟乐律的李都尉,亦有精于骑射的潘中郎。或者停车小苑,流连光景;或者移步长杨,醉心射猎。但见马备金鞍,良弓在手,驰道上烟生弥漫,一队队射手进入校场。他们的坐骑是天池的龙种,腰带镶嵌着荆山的美玉。锦袍上绣着吉样的白鹿,绫袄上织出如意的凤凰。
注释:¹阳春:古代高雅的乐曲。²渌水:古乐曲。³对凤回鸾:形容舞姿翩跹。⁴炙:熏陶。⁵笙簧:吹笙鼓簧。⁶月入歌扇:扇作满月形。⁷节鼓:古乐器,状如博局,中开圆孔,鼓置其中,击之以为乐曲节奏。⁸协律都尉:掌管音节的官职。汉武帝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这里即代指李延年之类精通音乐的人。⁹射雉中郎:指晋潘岳。岳曾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骑射省,而且作有《射雉赋》。¹⁰苑:养禽兽,植树木供帝王游乐打猎的场所。¹¹长杨:指汉长杨榭,在长杨宫,秋冬在此校猎。¹²柘弓:用柘(桑属)材制成的良弓。¹³马埒:射箭跑马的驰道两侧所建的矮墙。¹⁴分朋:分群,分批。¹⁵天池:指青海湖。¹⁶荆山:在今湖北沮水、漳水发源处,产玉。¹⁷玉梁:带名。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三日¹曲水²向河津³,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bū)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¹⁰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译文:三月三日是曲水饮禊的节日,河边一天到晚是洗濯祈神的游人。树下有人流杯聚饮,滩头有人横渡戏水。一个个衫袖上妆饰着彩箔,领巾上点缀着珠玉。高高的山头上日已偏斜,游人们不醉酒尽兴便不回家。春水照人胜过屋里悬挂的明镜,衣衫熏染的香气比不过户外的春花。
注释:¹三日:指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古人于是日至河边洗濯,并为曲水流觞之饮,以驱邪祈福。梁时此俗犹盛。²曲水:流水环曲为渠,古人于上巳节在水边举行宴会,在水渠中放置酒杯,任其漂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用来饮酒。³河津:河边渡口。⁴解神:祈神还愿。⁵流杯客:传说东汉年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见桃树下有一杯流出,内有胡麻饭,后遇到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还家,子孙已过了七代。⁶沙头:水旁之地。东晋永和三年,桓温伐蜀,从山阳出江南,李势遣将拒温,将士从沙头津北渡。⁷镂薄:刻镂金薄作为头饰。薄,通“箔”。⁸帖:贴近,这里是搭配的意思。⁹三晡:傍晚时分。¹⁰胜:美好。

  《春赋》是一支明快的春之圆舞曲,又是一幅绚丽的春之游乐图。描写了统治阶级春游时的狂欢极乐,曲折地表现了梁初社会繁荣气象,表现了一种得意的升平的欢乐情绪。全赋以大量的典故与轻靡的情思来表现对春天的赞美,辞藻绚丽,对仗工整,充分表现了六朝的绮靡文风。

  此赋曲折地表现了梁初社会繁荣气象,表现了一种得意的升平的欢乐情绪。当然,在这篇赋中是找不到人民的艺术形象的。它所描写的是统治者和宫妃们在“春苑”中的欢乐情景和热闹场面。但衡量作品,并不能因为描写的对象是统治者和宫妃,就否定它有反映现实的价值。作品的客观效果往往是大于作家的写作意图的。只要把它和作者《哀江南赋》的“于时朝野欢娱”一段并读,就能体会到它很艺术地表现了梁初社会的太平景象了。

  这篇《春赋》篇幅虽小,却通篇都是对偶,称之为他的前期代表作,从文学上看也是当之无愧的。庾信不仅在赋和诗中经常使用对偶,就是在碑文中也是习惯于用对偶的。对偶对庾信来说是语言习惯,是常用的语言模式,成了他的语言风格的一部分。《春赋》是由三十一个对偶组成的。从头到尾无一不是对偶。其中只有一联,在形式上可以不算对偶。“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其实这也可以算做宽式对偶,是明显对称的。同时,此赋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比拟、映衬等,用典尤其多,共有十一个典故。其中开头十二句就用了八个典故。

  “赋”的本义是敷陈其事。作为文体,则是要“铺采摘文,体物写志”(《文心雕龙·诠赋》)。庾信的这篇赋偏于写景,耽于逸乐,夸饰宫廷生活,无非为帝王的游赏助兴,其志趣无可称道。所可称道者,在于铺采摘文的手段,选声炼色的造诣。就造句形式上说,开头与结尾处多七言句,声律近于诗,正所谓启唐人七古之先鞭。末段五、七言句相杂成文,婉转流利,风情翘秀。至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二句,不但属对精绝,而且刻画微妙。后来,初唐的王勃效仿庾信的《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在《滕王阁序》中造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就描摹声色上说,《春赋》亦不乏秀句。如“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下笔轻灵,形象宛在;“影来池里,花落衫中”,自然流出,却有无尽情致。又如“月入歌扇,花承节鼓”,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令人心醉目眩。庾信的早年赋作多事白描,此赋亦然。但是,白描中溢光流彩,绮靡宕逸,这正是庾信远俗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 江振华.情文兼至 俳赋典范——浅谈庾信的赋作[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S2):30-33
2、 宋振华.从庾信《春赋》中的对偶谈到修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7-74

chūn

xìn nánběicháo 

    chūnyuànzhōngchūnguī xiāngdiàn殿zuòchūn xīnniánniǎoshēngqiānzhǒngzhuàn èryuèyánghuāmǎnfēi yángxiànbìngshìhuā jīncóngláimǎnyuánshù cóngxiāngcǎoàirén shùchǐyóuhéng kāishànglínérjìng yōngqiáoérzhēng 

    chūhuázhījīn xiàfēiyànzhīlángōng chāiduǒduōérchóng huángāoérwèifēng méijiāngliǔérzhēng绿 miàngòngtáoérjìnghóng yǐngláichí huāluòshānzhōng 

    táishǐ绿ércáng màicáiqīngérzhì chuīxiāonòngzhītái míngpèilíngzhīshuǐ érjiā xīnfēngérjiǔměi shíliúliáofàn táopēi róngwǎn liánjīnbēi xīnzhúsǔn yángméi 绿zhūpěngqínzhì wénjūnsòngjiǔlái 

    guǎnchūtiáo míngxiánzàn  yángchūn  shuǐ zhī duìfènghuíluánzhī gèngzhìshēnghuáng háizhēngzhù yuèshàn huāchéngjié xiéwèi shèzhìzhōngláng tíngchēxiǎoyuàn liánchángyáng jīnānshǐ zhègōngxīnzhāng chénkànliè fēnpéngshètáng shìtiānchízhīlóngzhǒng dàinǎijīngshānzhīliáng yànjǐnāntiān鹿 xīnlíngzhīfènghuáng 

    sānshuǐxiàngjīn wǎnbiānduōjiěshén shùxiàliúbēi shātóushuǐrén lòuzhǎishānxiù chuān穿zhūtiēlǐngjīn bǎizhàngshāntóuxié sānwèizuìhuánjiā chízhōngshuǐyǐngxuánshèngjìng xiānghuā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成礼¹兮会鼓²,传芭(bā)³兮代舞;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注释:¹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²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³芭:通“葩”,一种香草。
姱女倡兮容与;
(kuā)¹女倡²兮容与³
译文: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
注释:¹姱:美好。²倡:同“唱”。³容与:舒缓。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对此篇的理解,从题目到内容一直分歧较大。王逸《楚辞章句》云:“言祠祀九(十)神,皆先斋戒,成其礼敬,乃传歌作乐,急疾击鼓,以称神意也。”今人陈子展以为“这像是说《礼魂》是为祭祀十神成礼之后,又传歌作乐,以娱乐众神而作,不是为祭祀任何一神而作”(《楚辞解题》)。明汪瑗《楚辞集解》、清张诗《屈子贯》则宣称此篇是“前十篇之乱辞也”。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又认为:“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终古无绝,则送神之曲也。”清吴世尚《楚辞疏》、王邦采《九歌笺略》、王闿运《楚辞释》也持同样的观点,学术界一般认同此说。而姜亮夫《屈赋校注》又解“礼”为祀,解“魂”为“气之神也,即神灵之本名,故以之概九(十)神也”,“九祀既闭,合诸巫而乐舞,盖乐中之合奏也,……以总告诸神灵之前”。其说可从。

  诗篇以简洁的文字生动描绘出一个热烈而隆重的大合乐送神场面。一开始,先点出是“成礼”,使它和《九歌》各篇发生了联系。祀礼完成后,于是响起密集的鼓点,于是一边把花朵互相传递,一边更番交替地跳起舞。美貌女郎唱起歌,歌声舒徐和缓,从容不迫。这正是一个祭众神已毕时简短而又热烈的娱神场面。而春天供以兰,秋天供以菊,人们多么希望美好的生活能月月如此,岁岁如此。于是,大家从春供到秋,以时令之花把美好的愿望总告于众神灵,并许以长此不绝以至终古的供奉之愿,表达人们敬神事神的虔诚之心。

  在“成礼”的鼓声中,读者仿佛看到《东皇太一》中“扬枹兮拊鼓”、《东君》中“縆瑟兮交鼓”、《国殇》中“援玉枹兮击鸣鼓”诸种或庄肃或雍容或悲壮的场面。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传花轮舞,读者无疑又会联想起《东皇太一》中“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云中君》中“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东君》中“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那流芬溢彩的神巫之舞。“姱女”的歌唱情景,自然也有《东皇太一》中“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少司命》中“临风怳兮浩歌”的叠影;而那“容与”之态,风神卓绝,不也宛然可见《湘君》、《湘夫人》中“聊逍遥兮容与”的湘水配偶神的身姿吗?“长无绝”的“春兰与秋菊”,则是对绿色植物所象征的生命力的讴歌。“蕙肴”、“兰藉”、“桂酒”、“椒浆”、“兰汤”、“桂舟”、“薜荔柏(箔)”、“蕙绸”、“荪桡”、“兰旌”、“桂櫂”、“兰枻”、“荷盖”、“荪壁”、“紫坛”、“桂栋”、“兰橑”、“辛夷楣”、“药房”、“蕙櫋”、“荷衣”、“蕙带”、“辛夷车”、“桂旗”、“杜若”、“芙蓉”、“白薠”、“苹”、“茝”、“石兰”、“杜蘅”、“疏麻”、“瑶华”、“麋芜”、“女萝”、“幽篁”、“松柏”,《九歌》中神灵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充满各种芳美植物的郁郁生气,突出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礼赞。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正可以作为《九歌》祀神祈福的主旋律。

  此诗在《九歌》在最短,几乎接近诗里的“风”诗,但寥寥数语,却把一个盛大集会的场面描写得如此激越和恢宏。随着激烈的鼓点和舞步,传递香草做着游戏上神灵快乐(这就达到了祁神许愿的目的)。诗末“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两句,完成了组诗的整体布局;用香草美人喻清平世界;用香草美人作为贯穿组诗各篇(除《国殇》)的联结线。这个香草即是总谱的五线谱(形式)又是总谱上的各个音符(内容),这种宏观构思是前无古人的。通过送神,展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决心。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785-786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孤儿生,孤子遇¹生,命独当苦。
译文:孤儿啊,出生了。这个孤儿出生的偶然的际遇注定命运中当受无尽的孤苦。
注释:¹遇:同“偶”。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sì)马。
译文:父母在的时候,乘坐坚实的好车,驾驭多匹宝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gǔ)¹
译文:父母离世之后,哥嫂啊,让我出门远行做买卖。
注释:¹行贾:出外经商。行贾,在汉代被看作贱业。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译文:南到九江,东到齐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译文:年根腊月才回来,我不敢说句“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头多虮(jǐ)(shī),面目多尘土。
译文:头发脏乱,多虮虱,脸上满尘土。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¹
译文:大哥指派我去做饭,大嫂指派我去看马。
注释:¹视马:照看骡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上高堂¹,行²³殿下堂。
译文:一会跑上高堂,一会奔往下殿,
注释:¹高堂:正屋,大厅。²行:复。³取:“趣”字的省文;趣,古同“趋”,急走。
孤儿泪下如雨。
孤儿泪下如雨。
译文:我这个孤儿啊,泪如雨下。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译文:早上让我去打水,晚上又背水归来。
手为错,足下无菲。
手为错¹,足下无菲(fēi)²
译文:手儿冻裂无人问,脚上无鞋谁人知悲。
注释:¹手为错:是说两手皴裂如错石(磨刀石)。一说,“错”应读为“皵”(què雀),皮肤皴裂。²菲:与“屝”通,草鞋。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chuàng)¹(lǚ)²,中多蒺(jí)(lí)
译文:悲戚戚踩着寒霜大地,脚中肉里扎着蒺藜。
注释:¹怆怆:悲伤的样子。一说,怆怆应读为“跄跄”,疾走的样子。²履霜:踏着冬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拔断蒺藜肠¹肉中,怆欲悲。
译文:拔断了蒺藜还有一半长肉中。
注释:¹肠:即“腓肠”,是足胫后面的肉。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泪下渫(xiè)渫,清涕(tì)累累。
译文:伤心悲苦泪水涟涟,冻得我清鼻涕流不尽。
注释:渫渫:泪流貌。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冬无复襦(rú)¹,夏无单衣。
译文:整个冬天穿单衣可是夏天单衣也没有啊。
注释:¹复襦:短夹袄。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¹
译文:这样长久的活着没有一丝欢乐,不如早点离开这个世界,下到地下的黄泉之间。
注释:¹黄泉:犹言“地下”。
春气动,草萌芽。
春气动,草萌芽。
译文:春天的气息又萌发,草儿也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译文:三月养蚕又抽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将是瓜车¹,来到还家。
译文:推着这个瓜车将要回家。
注释:¹将是瓜车:推着瓜车。将,推。是,此,这。
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瓜车反覆(fù)¹。助我者少,啖(dàn)瓜者多。
译文:瓜车翻了啊,帮我的人少,趁机吃瓜的人多。
注释:¹反覆:同“翻覆”。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
愿还我蒂(dì)¹,兄与嫂严。
译文: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因为我的哥嫂严厉。
注释:¹蒂:瓜蒂。俗话“瓜把儿”。
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独且¹急归,当兴校计²
译文:独自一人急急回家,哥哥嫂嫂会为此计较乱曰。
注释:¹独且:据王引之说,“独”犹“将”;“且”,句中语助词。²校计:犹“计较”。这四句是说,我要赶快回家,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因为哥嫂待我刻薄,又要有一番争吵。
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
乱曰:里中¹一何譊(náo)²,愿欲寄尺书,
译文:家中怎么这么吵闹,希望寄上一封书信带给地下的父母爹娘啊。
注释:¹里中:犹言“家中”。²譊譊:吵闹声。这句是说孤儿远远就听到兄嫂在家中叫骂。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将与¹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译文:捎给去世的父母,兄嫂难以和我长久生活。
注释:¹将与:捎给。

  此篇通过孤儿对自己悲苦命运和内心哀痛的诉述,真实有力地描绘了了社会的人情冷漠与人们道德观念的扭曲,揭露了社会关怀与信任基础解体前的黑暗与冷血,是一首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染力的优秀诗作。

  全诗分为三部分:一、首三句孤儿慨叹自己偶然生在世上,偏偏数他命苦。“遇”是“偶”的假借,“遇生”意思谓偶然而生。以慨叹之语带起全篇,一开始就引人进入充满悲剧气氛的情境之中。二、“父母在时”至“当兴校计”,历叙孤儿年年月月、无休无止地遭受兄嫂种种虐待,是诗的主体部分。三、“乱”词以孤儿不堪兄嫂折磨的绝望心绪作结,既贯连第二部分的叙事,又与第一部分慨叹之词遥为呼应。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为这样三段:

  第一段从“父母在时”至“孤儿泪下如雨”。孤儿的生活以父母去世为界线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乘坚车,驾驷马”,未必完全是实际情形的写照,更可能是孤儿在留恋昔日安乐生活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映象,但也说明了他当年在家中娇子的地位。父母死后,他即刻沦为兄嫂不化钱雇用的奴婢仆役。“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是诉说他行贾路途遥远。“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正写出他一路上餐风宿露的艰辛。可是寒冬腊月回到家中,他却“不敢自言苦”,兄嫂的冷酷和孤儿的畏惧,由此可见。前人指出:“苦极在不敢自言。”(谭元春评语,《古诗归》卷五)深中其微。回家后,孤儿得不到片刻休息,兄嫂又将一大堆繁重的家务推到他身上,刚在“高堂”置办好饭菜,又赶紧奔向“殿下堂”去照管马匹。“行”意思是复,“取”通趋,意谓急走。用“行取”二字将“办饭”和“视马”二件活连在一起,于不间断中更显出促迫和匆忙,如见孤儿气喘吁吁不堪劳累之状。孤儿生活从“乘坚车,驾驷马”沦为“行贾”、“视马”,今昔对照异常鲜明,这比单单状说诸般苦事,更能激起心灵的震荡。

  第二段从“使我朝行汲”至“下从地下黄泉”。孤儿冒寒到远处取水,朝出暮归。他双手为之皴裂,脚上连双草鞋都未穿,踩着寒霜,心中哀切。更有甚者,覆盖在寒霜下的荆棘无情地扎进他的腿,拔去后,其刺却折断在胫肉中,剧痛难忍,这使孤儿更加悲哀,泪涕涟涟(“渫渫”,水流貌;“累累”,不断)。兄嫂只把他当作供使唤的工具,从未关心过他的寒暖,他冬天没有短夹袄御寒,夏天没有单衣遮体。诗中“足下无菲”、“冬无复襦,夏无单衣”,三个“无”字概括了孤儿一年四季衣着褴褛不完的苦状。他的生活毫无乐趣,因此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如果说第一段“泪下如雨”尚表现为一种哀感,第二段“下从地下黄泉”则已经转为厌生,这表明孤儿的心绪朝着更消沉的方向作了发展。

  第三段从“春气动”至“当兴校计”。阳和流布,绿草萌芽,从寒冻中苏醒过来的大自然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孤儿的生活却依然是那祥困苦,三月里他要采桑养蚕,六月里又要收菜摘瓜,这是言其大端。诗歌接着叙述收瓜一事,笔笔生哀。孤儿受兄嫂驱迫去收瓜是一悲;年幼体弱,不堪其劳,致使瓜车翻倒,此又一悲;路人不予相助,反而趁机白吃其瓜,此更是一悲。孤儿本当斥责路人不义之行,然身单力薄,不足与之抗衡,只好转而苦苦哀乞于人;然而,值此社会崩溃之际,谁还跟你讲仁义道德、仁义亲爱,不仅不帮忙反而乘乱抢瓜,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可见一斑。这也是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警示吧!作者如此周详委折,描写入微,极状孤儿悲苦,严厉抨击了社会与人性的黑暗面,是汉乐府成功运用细节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突出的一例。

  这一段与最后的“乱”词叙事连贯,并反映出孤儿心理的进一步变化。孤儿哀乞路人还他瓜蒂,好让他带回家去点数,冀望因此而减轻兄嫂对自己的贵罚。“独且急归”,是说孤儿要(“独”即将要)赶快回家去,以便在兄嫂风闻覆瓜之事前向他们说明事由。然而当他走近居地,已听见兄嫂“譊譊”怒骂声——他们已经得知此事,不会再听孤儿的解释,等待他的凶毒的后果可想而知。孤儿在投诉无门的境况下,再一次想到已故的父母,想到轻生,这与前面“父母已去”和“下从地下黄泉”相互回应,同时也表现出孤儿覆瓜之后,其心理由侥幸到绝望的急剧转变。

  全诗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较完整地反映出孤儿命运的线型流程。作品艺术上的这种构思与主人公孤儿的身份正相适宜,因为孤儿的痛苦不仅表现在他平时干活的繁重劳累,还反映在他无人可与诉说,无人愿与交谈的孤独处境;他的痛苦也不单是来自一时一地突发的事端,在长年累月供人驱使和遇到的大量琐碎细事中都无不伴有他哀痛的泪水。故作者选择自述方式,通过许多生活琐事来反映孤儿痛苦的一生,更具有真实感。

  此诗还有一个特点,讲述者话题中心比较分散。一会儿写不堪兄嫂使唤,一会儿写他自己体貌瘦羸龌龊,衣饰不完,一会儿写郁结心头的悲怆怨怒,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出现构成一个周期,整首诗主要就由它们回复迭现的变化而组成。孤儿话题中心的分散,一方面反映了他因痛苦而变得烦乱无绪的心境,另一方面,这种讲述方式正是智力尚弱的未成年人谈话的特点,与他的年龄恰好相合。

  作品语言浅俗质朴,句式长短不整,押韵较为自由,具有明显的口语型诗歌的特征。

érxíng

míng liǎnghàn 

érshēng shēng mìngdāng 
zàishí chéngjiānchē jià 
 xiōngsǎolìngxíng 
nándàojiǔjiāng dōngdào 
yuèláiguī gǎnyán 
tóuduōshī miànduōchén 
xiōngyánbànfàn sǎoyánshì 
shànggāotáng xíngdiàn殿xiàtáng 
érlèixià 
shǐ使zhāoxíng shuǐláiguī 
shǒuwéicuò xiàfèi 
chuàngchuàngshuāng zhōngduō 
duànchángròuzhōng chuàngbēi 
lèixiàxièxiè qīnglěilěi 
dōng xiàdān 
shēngyuè zǎo xiàcóngxiàhuángquán 
chūndòng cǎoméng 
sānyuècánsāng liùyuèshōuguā 
jiāngshìguāchē láidàohuánjiā 
guāchēfǎn zhùzhěshǎo dànguāzhěduō 
yuànhuán xiōngsǎoyán 
qiěguī dāngxīngjiào 
luànyuē zhōngnáonáo yuànchǐshū 
jiāngxià xiōngsǎonánjiǔ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秋尽。叶翦(jiǎn)红绡¹,砌(qì)²遗金粉³。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译文:秋天即将结束。叶子红得就像从红色薄绸上裁剪下来的一样,台阶旁的菊花洒落下点点金黄的花粉。大雁排成一字形飞来,捎来边塞之地的书信。
注释:甘草子:词牌名。¹叶翦红绡:秋天的植物叶子都变成了红色,落叶犹如裁剪下来的红丝绸一样。绡,生丝织成的绸子。²砌菊:栽种在门前台阶两边的菊花。砌,台阶。³遗金粉:撒落在地上的菊花花瓣或花粉,因菊花是黄色的花,因而称为金粉。⁴雁字:大雁飞行时所排列而成的字。⁵一行来:有一行大雁飞来。⁶边庭:边塞。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雁散露华¹清风紧²。动翠幕³、晓寒犹嫩。中(zhòng)残妆慵(yōng)整顿。聚两眉离恨¹⁰
译文:萧瑟的秋风吹散露珠,吹动翠色的帘幕,早晨的寒意还很轻微。醉酒后身体不适,妆容已残,懒得打扮。一双眉毛因对离别的幽怨而紧紧皱了起来。
注释:¹露华:露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的光华。一作“落花”。²紧:急。此句是说清风把早晨凝结的露珠吹得雁散而去。³动翠幕:清风吹动绿色的帷幕。⁴晓寒:早晨的寒冷。⁵犹嫩:还不十分太冷。⁶中酒:喝醉酒身体不适。⁷慵:懒。⁸整顿:梳妆整理。⁹聚两眉:皱眉头,人在皱眉头时两眉相聚,所以称聚两眉。聚,一作“蹙”。¹⁰离恨:对离别的幽怨。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译文:归隐山林去到最深处,山峦沟壑要尽情地赏玩。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莫学武陵(líng)¹,暂游桃源里。
译文: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短暂地游了游就匆匆出去。
注释:¹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起句点题“送”字。诗人看着崔九向山中走去,于是劝勉他说,山中自有美妙之景,足以自得于心,一丘一壑,皆可怡性养神。次句“丘壑”用典,讽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为下文预设伏笔。

  后两句紧依次句而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含蕴深刻。既是劝勉友人坚持初衷,尽享山水之乐,同时暗含这一层意思:如果弃隐入仕,以后想再度归隐,怕就难了。这里“暂”字用得极妙,与次句“尽”字相对。次句从正面劝说,结尾二句从反面劝勉。这一正一反,思虑周全,语意婉转,谆谆嘱咐,浓浓友情,溢于字里行间。

  结尾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所以作者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当时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91

cuījiǔwǎngnánshānshàngkǒuhàobié

péi tángdài 

guīshānshēnqiǎn jìnqiūměi 
xuélíngrén zànyóutáoy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