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从宁越立威名,可信王尼长作兵。著甚不谈军旅事,碧油幢下尽书生。
便从宁越立威名,可信王尼长作兵。著甚不谈军旅事,碧油幢下尽书生。

jiǎzuǒzhījìnshìchōngjūnbèi--jùnmín

便biàncóngníngyuèwēimíngxìnwángzhǎngzuòbīngzheshéntánjūnshìyóuchuángxiàjǐnshūshēng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6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侧身¹人海叹栖(qī)²,浪说³文章擅色丝
译文:我置身于人群中叹息我的闲游,认为我的文章写得美好那只是白说。
注释:¹侧身:置身。²栖迟:游息,游乐休息。此处当为“闲游”之意。³浪说:徒说,空说。⁴擅:专;据有。⁵色丝:本为“绝”字之解。《世说新语·捷悟》:“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后常以“色丝”喻美丽辞藻及文章。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倦客马卿¹谁买赋²,诸生³何武漫称诗。
译文:己客居京都无人识才,何武诵诗尚可得帛,而自己只不过空自称诗而已。
注释:¹倦客马卿:指司马相如。²买赋: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妬,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³诸生:许多儒生。⁴何武:前汉人,字君公,蜀郡郫县人。历任州刺史、御史大夫、大司空,封氾乡侯。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一梳霜冷¹慈亲发,半甑(zèng)²凝病妇炊。
译文:慈母每一梳头都要经受霜天的寒冷,锅台上已经凝聚了一些灰尘,妻子带病升火做饭。
注释:¹霜冷:霜天寒冷。²甑尘:形容断炊已久。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译文:我告诉绕枝飞翔的乌鹊说:天气寒冷,不要依傍最高的树枝。

  首联:“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诗人对自己作了一个概括的写照。置身茫茫人海,哀叹自己飘零失意。漫言自己有创作专长,能写出极好的诗文。侧身:置身。栖迟:游息,淹留,引申为漂泊失意。浪说:无根据地信口胡说,色丝:《世说新语·捷悟》载,邯郸淳作孝娥碑,蔡邕题其后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此为绝妙好辞之隐语。黄绢,色丝也。色丝相合为“绝”。擅色丝:擅长写“绝妙好辞”。首句一“叹”字流露出浓情深慨,显得沉重压抑。下句高扬,毫不遮掩自己具有创作才华,而“浪说”二字又显得谦逊。

  颔联“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意思是:我象疲惫的司马相如,谁来买我的诗赋,又象少年时代的何武,信口随意地吟唱诗歌。马卿:司马相如,字长卿,故曰马卿。司马相如《长门赋》序云:“陈皇宫别在长门宫,闻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词。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皇后复得亲幸。”何武:《汉书·何武传》:“字君公,蜀郡郫县人……盖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紧接上联,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的文学才能,但有艺难售,无人看重,空有逞才献技愿望。于自傲自负中自叹自怜。一“谁”字问得力透纸背,一“漫”字又显得似不经心,使诗句起伏跌宕,饶有意味。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慈母头上己现出冷霜似的白发,甑上己凝结尘埃,带病的妻子难为无米之炊。字面不写白发而白发自现,不言家人饥饿而饥饿自明。用“冷”用“病”,可见人物之悲惨,景况之凄凉。作者对家人的挚爱深情,包孕于字句之中,又溢出字句之外。遣词造句,工巧新颖而不失自然,可谓“人工天巧”。两句展现母老、家贫、妇病,既形象真切,又精炼至极。

  “为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技。”我向那绕树飞旋的乌鹊发出劝告,虽然大气寒凉,也休要向最高枝投靠。绕枝乌鹊:见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运用此典,别出新意,即是有枝可依也不依。它否定了向最高统治者投靠依附,表现出凛凛正气,铮铮铁骨。这也许还含有他多次科场败北后的沉痛教训。

  此诗首先回顾栖身于世写诗作文的生活,继用司马相如卖赋、何武少年时咏唱诗歌自比,在委婉谦逊

  中隐含自负。但自己遭遇如何呢?于是转笔写穷困家境。白发如霜的老母,饥饿无食的病妻,使诗人忧心如焚,痛苦难耐。最后,诗人领悟到自己命运多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逢迎攀附,尤其没有“傍最高枝”,但诗人始终坚持操守,决心放弃对买赋者的希望,不去写作歌功颂德的诗让人传唱。可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而且,他还劝告与自己命运相似,境遇相同的人也“休傍最高枝”。反映出诗人对所处社会有了深刻认识后的抉择,表现出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¹家。
译文:少年时期曾纵酒使气游遍京都,也常到京城名妓的居处。
注释:都下:京都。¹小小:苏小小,南朝钱塘名妓。此处指宋代名妓李师师。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看舞霓(ní)(cháng)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¹
译文:在文期酒会上欣赏《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等著名小舞。
注释:¹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两者都是乐曲名,用以说明李师师的歌舞技艺。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门侵杨柳垂珠箔(bó),窗对樱桃卷碧纱。
译文:那里绿柳夹道,门在柳阴深处,门上垂着珠帘绣箔,窗户上卷起碧绿的窗纱,窗口对着樱桃树,红的樱桃与绿的窗纱,色彩对比鲜明。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译文:但昔日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
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¹双邀阿母家。
译文:乘着春风踏着明月走过章华宫,被邀请至阿母家与佳人相会。
注释:¹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见《汉武故事》。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¹
译文:佳人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
注释:¹迎人桃出隔墙花:此句倒装,应作“隔墙桃出迎人花”解。
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bìn)深钗(chāi)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译文:鬓深钗暖,如春云侵脸;臂薄衫寒,似碧玉映纱。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译文:你不要为不能长久如此而惆怅终生,要知道相邻并不遥远,并不是天涯海角,仍是后会有期的。

  第一首诗的前六句是追怀往昔的汴京之游。作者少年时代,是个裘马轻狂的贵公子。“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押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沓,声艳一时。”(《宋诗钞·具茨集序》)这段记载,可视为“少年使酒走京华”两句的注脚。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才华横溢,芳容绝世,此诗以苏小小指代李师师。“看舞”、“听歌”两句,是回忆昔日的风月繁华和对名妓歌舞的欣赏。《霓裳羽衣曲》是唐乐,相传为唐明皇所制;《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造,后主曾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诗人想到这些轻歌曼舞来,仍觉声犹在耳,舞姿婆娑。紧接着,回忆起名妓李师师居处的豪华和环境的优美,显出名妓居处的幽雅,但是这些都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最后两句诗,发出眼前的感慨。昔日的风月繁荣此时已风流云散,昔日的座上客已一半不在人间(这句是从杜甫“亲朋半为鬼”句化出),李师师虽在,但文期酒会的主人也已如星之散落,彼此天各一方了。

  第二首写法与第一首相仿佛,并且用同一韵,只不过变换了一下字面与典故,首句写春日步月的冶游之乐。章华台在楚,章华门在齐,汴京并无章华台或章华门,这里不过是借用其名喻指京华罢了。《汉武故事》说,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以后“青鸟”便成了爱情的使者,这里是写诗人与名妓的欢会。颔联两句,与第一首的颈联相似。颈联两句写名妓装束与体态之美。最后两句是劝慰友人江子之并与友人共勉的话:劝友人不要一生惆怅,他们虽然将要分手了,但彼此所在,不过是相邻州郡,并不是天涯海角,还是后会有期的。

  这两首七律在宋代曾传诵一时,或与晁冲之的风流韵事有关。诗人所追怀的是少年豪华自放的狎妓生活,在内容上并无多少可取之处;不过在艺术上却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吕本中把晁冲之放在江西诗派中,但他又认为晁冲之与江西诗派的师承不同。“众人学黄庭坚,叔用独专学杜诗。”(《具茨集序》)从“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一联中,可以看到他在学习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句法。“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两句,是从杜甫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化出,但他缺乏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便落入晚唐纤巧一路。不过,这两首诗还是有为人称道的佳句。如“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两句。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83-684

dōuxiàzhuīgǎnwǎngyīnchéngèrshǒu--cháochōngzhī

shǎonián使shǐjiǔzǒujīnghuázòngcéngyóuxiǎoxiǎojiā

kànshangtīngshùhòutínghuā

ménqīnyángliǔchuízhūchuāngduìyīngtáojuǎnshā

zuòbànjīngsuíshìshuǐzhǔrénxīngsànluòtiān

chūnfēngyuèguòzhānghuáqīngniǎoshuāngyāoājiā

liǔdāngyíngréntáochūqiánghuā

bìnshēnchāinuǎnyúnqīnliǎnbáoshānhányìngshā

zuòshēngchóuchàngshìlínzhōuzàihǎi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不厌¹百回读,熟读深思子²自知。
译文:读过的旧书要一遍遍地再去诵读,书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
注释:¹厌:嫌弃;憎恶。²子:你。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他年¹名宦²恐不免,今日栖(qī)³那可追。
译文:你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大官,今天的漂泊失意你也不要去介意。
注释:¹他年:将来,以后。²名宦:居官而名声地位显赫者。³栖迟:飘泊失意。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我昔¹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译文:我曾经在家里断掉一切的交际应酬,著书到了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没空去看一下。
注释:¹昔:从前,过去。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qiè)¹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译文:离开家后东游求官,抛开旧学,同从儿辈们胡闹。
注释:¹朅:离去。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狂谋谬算百不遂¹,惟有霜鬓(bìn)²来如期。
译文:算计百出却事事成空,到现在只有头上的白发如期而来。
注释:¹遂:顺心;称意。²霜鬓:白色的鬓发。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译文:想起在故乡手种的松柏,到我还乡的时候怕是要两手合抱了。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译文:如果每件事早知道是命中注定的,那我十年来的浪迹求官行为不是极度无知。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jiē)(zī)¹
译文:现在我和你说千万别去计较一时的得失,在这临别时和你说这些又让我感慨长叹了。
注释:¹嗟咨:慨叹。

sòngāndūnxiùcáishījiě西guī

shì sòngdài 

jiùshūyànbǎihuí shúshēnzhī 
niánmínghuànkǒngmiǎn jīnchízhuī 
jiāduànháiwǎng zhùshūkuīyuánkuí 
qièláidōngyóurénjué jiùxuécóngér 
kuángmóumiùsuànbǎisuì wéiyǒushuāngbìnlái 
shānsōngbǎijiēshǒuzhòng xíngqiěgǒngguīshí 
wànshìzǎozhījiēyǒumìng shíniánlàngzǒunìngfēichī 
jūnwèijiàoshī línbiéwéiyǒuchángjiē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客游倦(juàn)¹水宿²,风潮难具论³
译文:早已厌倦了水上的长途旅行,因为风潮变幻不定,凶险难测,难以述说。
注释:¹倦:厌倦 。²水宿:栖住于水中的船上。此句意谓厌倦了水上长途旅行。³具论:详细述说。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洲岛骤¹回合²,圻(qí)³(lǚ)崩奔
译文:波涛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
注释:¹骤:急疾。²回合:聚合;汇合。此言风浪拍打在洲岛上。³圻岸:曲岸。⁴崩奔:水流冲激堤岸而奔涌。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乘月听哀狖(yòu)¹,浥(yì)²露馥(fù)³芳荪
译文:在清朗的月光下,聆岛两岸猿类凄婉的叫声;在湿润的夜露中,饱吸着芳草的馨香。
注释:¹狖:长尾猿。²浥:湿。³馥:香气浓郁。⁴芳荪:香草名。此句说露水沾在芳荪的叶子上,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tún)¹
译文:春末的原野上铺展着秀丽的绿色,高高的山岩上屯聚着一朵朵白云。
注释:¹屯:聚集。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千念集日夜¹,万感盈朝昏。
译文:舟行江上,游览沿途景致,思绪万千;日日夜夜总是浮想联翩。
注释:¹千念二句:各种感慨日夜缠绕在心头。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¹
译文:攀登悬崖,登上了浔阳城旁庐山之东的石镜山;牵萝扳叶,松门山顶。
注释:¹石镜、松门:山名,二山都近鄱阳湖口。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三江事多往,九派¹理空存。
译文:关于大禹疏治三江的传说已成为往事,关于长江分成九派的玄理也难以推究明白。
注释:¹九派:浔阳的别称。即今江西九江。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灵物¹郄珍怪²,异人秘精魂³
译文:江湖中的灵怪神异,因吝惜其珍怪之相,而秘藏其精神魂魄。
注释:¹灵物:珍奇神异之物。²郄珍怪:惜其珍奇怪异之状。³秘精魂:隐藏其精神魂魄。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金膏¹灭明光²,水碧³(chuò)流温
译文:此江中有金膏、水碧,然都灭其明光,止其温润而不见。
注释:¹金膏:道教传说中的仙药。²灭明光:韬光而不显现。³水碧:玉的一种,又称碧玉。⁴辍:停止。⁵流温:指水玉温润。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徒作千里曲¹,弦绝²念弥(mí)(dūn)
译文:我枉自弹奏了一曲《千里别鹤》,本想借此消忧,谁知曲罢却像商陵牧子一样,思念之情愈加强烈了。
注释:¹千里曲:曲名,即《千里别鹤》曲。²弦绝:曲终。

  谢灵运的山水诗《入彭蠡湖口》作于作者赴临川(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內史任的途中。彭蠡湖,即江西鄱阳湖。湖口,指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接处,在今江西九江市附近。据《宋书·谢灵运传》载,谢灵运受到朝廷的猜忌,不得已赴临川作官。心情很不好,这在诗中有所流露。诗中有情、有景,也有议论,总的是写自长江入彭蠡湖口时的所见所感。但所写的,有的并不是实写,而是带有想象的成分,如诗中提到的“石镜”、“松门”,其地理位置既不是在一处,而且与彭蠡湖口都有相当的距离,不可能刚入彭蠡湖口时见到。因此可以这样推断:作者乘舟至彭蠡湖口时可能并未下船,诗中所写的都是船行中的所见、所感。

  诗的前四句是综述自己入彭蠡湖口前的旅途经历:“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头两句是说,自己乘舟远行,日夜住在船上,既疲倦,又感到厌倦(注意,这种心情同作者的政治处境不佳有关),而舟行途中所遭遇的风潮,是难以一一的说明的。

  后面两句,是解释为什么“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回:水转的意思。圻岸:曲曲折折的江岸。这两句说,沿途风急潮猛,浪潮遇到洲岛,顿时分流回绕过去,随后又汇流而下;浪潮一次次冲击着江岸,又一次次的倒折而来,奔腾向前。风潮的这种情状经常重复、变幻,所以说“难具论”。

  接下四句,是追述沿途的景色:“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这两句是写夜景。狖:黑色的长尾猿。浥:湿润。馥:香气。这里用作动词,指闻到香气。芳荪:泛指香草。这两句说,在清朗的月光下,聆听两岸猿类凄婉的叫声;在湿润的夜露中,饱吸着芳草的馨香。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这两句是写白天的景色。是说,春末的原野上铺展着秀丽的绿色,高高的山岩上屯聚着一朵朵白云。这两句诗是传诵的佳句,颇有新意。时间(春晚)与空间(岩高),远处(绿野)与近处(白云)相对仗,色彩鲜明而谐调,相互映衬,把一幅明媚的春光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下两句,是由写景到抒情、议论的过渡,总结他是百感交集来渡过旅途中的日日夜夜的:“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前、后两句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是说,舟行江上,游览沿途景致,思绪万千;从早到晚,浮想联翩。

  接下两句,是说自己还要背负着这“千念”、“万感”去“照石镜”、“入松门”:“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石镜,《水经注·庐山水》说,庐山东面有一尊高悬于峭壁上的圆石,能清晰照见人影,故名。其位置当在彭蠡湖口往南若干公里处。松门,山名,在江西昌都县附近,即由石镜再往南很远的地方。顾野王《舆地志》说:“自入湖(按,即鄱阳湖)三百三十里,穷于松门。东西四十里,青松遍于两岸。”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将攀上高高的悬崖,去照一照石镜;我将沿湖而行,拉着松叶直抵松门山。

  以下八句,是作者“千念”、“万感”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三江:指长江自彭蠡湖分为三条江水,东流入海。传说大禹曾疏治三江。九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因以就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文选·郭璞·江赋》:“流九派乎浔阳。”李善注:“水别流为派。”理:玄理。古代认为“三”、“九”这类数字含有玄理。这两句说,关于大禹疏治三江的传说已成为往事,关于长江分成九派的玄理也难以推究明白。在作者的迷惘中,也掺杂深深的慨叹。

  第二层:

  “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金膏:传说中的仙药。水碧:一种玉。这四句是说:江湖中的灵怪神异,因吝惜其珍怪之相,而秘藏其精神魂魄。金膏不再发光,水碧不再变温润。作者以灵物、异人不出,金膏、水碧不现来隐喻贤者的归隐。也表现出作者的消沉。

  最后一层: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顿。”《千里曲》:曲名,即“千里别鹤”。蔡邕《琴操》说:“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牧子援琴鼓之,叹别鹤以舒其愤懑。鹤一举千里,故名千里别鹤也。”弦绝:曲终。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枉自弹奏了一曲《千里别鹤》,本想借此消忧,谁知曲罢却像商陵牧子一样,思念之情愈加强烈了。作者的“千念”、“万感”郁积在心,至此却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入彭蠡湖口》表现了大谢诗作的新进境。观谢集,大抵在公元422年(永嘉三年)三十八岁前,他的诗作留存既少,风格也较多承建安(如《述祖德诗》)、太康(如《九日从宋公戏马台》诗)之绪,尚未形成明显的独特风格。永嘉之贬后直至二番归隐的将近十年间,他以幽愤之情合山水清音,确立了其山水诗鼻祖的崇高地位。他善于于清森的物象交替中将感情的变化隐隐传达出来,意脉贯通,夭矫连蜷,而炉锤谨严,曲屈精深,典丽精工。但是针法时嫌过细,状物时嫌过炼,使典时嫌过直,理语时嫌过多,读来时有滞重之感,而缺少后来杜甫、韩愈等人那种大开大合,变化洒脱的气魄。这个弱点在二次归隐时某些篇章中有所突破,但并不大。至此诗则已可显见杜、韩诗作的先兆,表现有三:

  其一是边幅趋于广远。谢灵运先此之诗,所记游程较窄,虽然早已突破了汉人即事生情的樊篱,而总是借一地之景抒积郁之情,探玄冥之理,但毕竟边幅较狭,大气不足。此诗则以二十句之数,总揽入湖三百余里诸景,以少总多,边幅广远为前所未有,也因此显得比前此作品疏朗高远。

  其次是笔致趋于跳荡;这不仅因为揽景大而纵横多;更因为泯去了前此诗作中的针痕线迹。“春晚”、“白云”一联之陡转逆接,空间传神,充分表现了这一进展。不仅打破了一景一情,转转相生的格局,在一节写景中即有几个感情层次,而且深得动静相生,浓淡相间,张弛得宜之效。这种跳荡又与其固有的谨严相结合,全诗倦、难并起,再由“难”生发展开,最后归到深一层的“倦”,更透现出倦中之愤。在这一主线中,又以“千念”、“万感”一联与“三江”、“九派”一联,一逆接,一顺转,作两处顿束,遂将跳荡之笔锋与严谨的组织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后来杜、韩诗结构命笔的最重要的诀窍。

  其三是景语、情语、理语更形融合:谢诗的理语,决非人们常说的“玄理尾巴”。他的理均由景中随情生发,这在前几篇赏析中已多次谈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可厚非,也不失为一体。此诗的“理”则融洽得更好。全诗实际上都在说理之“难具论”,而直至“九派理空存”才剔明这一点,再以下写江景各句,景中句句用典,也句句有情含理,却完全由即目所见写出,无有痕迹。最后“弦绝念弥敦”一句更有无尽远思,味在酸咸之外。如果说先此的谢诗,多由情景生发归结到理,那末此诗已倒了过来,理已变成了情景表达的陪衬,显示了山水诗进一步脱略玄言影响的进程。

  人们常说六朝诗至齐梁间的谢朓才初逗唐音。其实谢朓之影响唐人更多短制,且主要影响王维、孟浩然一脉;论到大篇的诸种艺术手段,与杜、韩一派的大手笔,初逗唐音的则非谢客莫属。

参考资料:
1、 赵昌平 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691-693 .

péngkǒu

xièlíngyùn nánběicháo 

yóujuànshuǐ宿 fēngcháonánlùn 
zhōudǎozhòuhuí ànbēngbēn 
chéngyuètīngāiyòu fāngsūn 
chūnwǎn绿xiù yángāobáiyúntún 
qiānniàn wàngǎnyíngcháohūn 
pānzhàoshíjìng qiānsōngmén 
sānjiāngshìduōwǎng jiǔpàikōngcún 
língzhēnguài rénjīnghún 
jīngāomièmíngguāng shuǐchuòliúwēn 
zuòqiān xiánjuéniàndūn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数行嘉树¹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译文:几行嘉树在夕阳下鲜艳夺目,就像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幅织锦;一派春水碧绿透亮,就像在上面泼洒了一层明油。
注释:¹嘉树:佳树,美树。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回望江城见归鸟¹,乱鸣双橹(lǔ)散轻鸥。
译文:回头眺望江城,只见投林还巢的鸟儿振翅高飞,划动船边的船桨,发出吱呀的呜呜声,惊散了沙鸥,它们向周围飞去。
注释:¹归鸟:投林还巢的鸟。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chí)¹吹成落日愁。
译文:折柳送你,这一别又该是多年,落日中吹起芦篪,那悠悠的声音寄托了无限的愁情。
注释:¹芦篪: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双鲤¹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译文:想要寄书给你,却难以用一封信说明白,唯有这涛涛江水依依不舍,浪去又回头,传递着浓浓的深情。
注释:¹双鲤:古时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

biéshuōdào--huángtíngjiān

shùxíngjiāshùhóngzhāngjǐnpàichūn绿yóu

huíwàngjiāngchéngjiànguīniǎoluànmíngshuāngsànqīngōu

liǔtiáozhézèngjīngniánbiéchíchuīchéngluòchóu

shuāngshūnánjǐnxìnyǒuqíngjiāngshuǐshànghuí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