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青云器,底蕴莫能见。开口论利害,坐客服雄辩。
伟哉青云器,底蕴莫能见。开口论利害,坐客服雄辩。
汪汪江海量,气不许黄宪。从来布衣愿,一掷轻百万。
汪汪江海量,气不许黄宪。从来布衣愿,一掷轻百万。
投瓜必报琼,岂望在焚券。虽承雨露恩,慷慨辄自献。
投瓜必报琼,岂望在焚券。虽承雨露恩,慷慨辄自献。
与其便于已,孰若于国便。盖尝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与其便于已,孰若于国便。盖尝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儒家惟有孟,日夜讲不倦。傥以利为利,请看货殖传。
儒家惟有孟,日夜讲不倦。傥以利为利,请看货殖传。

chéngzhītánshěngtíngxīnshì--jùnmín

wěizāiqīngyúnyùnnéngjiànkāikǒulùnhàizuòxióngbiàn

wāngwāngjiānghǎiliànghuángxiàncóngláiyuànzhìqīngbǎiwàn

tóuguābàoqióngwàngzàifénquànsuīchéngēnkāngkǎizhéxiàn

便biànshúruòguó便biàngàichángtuīxīntiānxiàjiānshàn

jiāwéiyǒumèngjiǎngjuàntǎngwèiqǐngkànhuòzhíchuán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6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石壁望松寥(liáo)¹,宛然在碧霄(xiāo)
译文: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
注释:¹松寥:松寥山,位于长江边。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¹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译文: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
注释:¹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译文: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彩,一作“采”。“驾”,似乎应是“架”,或许是后人抄录有误。最后,诗人展开了更加丰富又大胆的幻想:“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成天就想成仙,他被当时的人称为“谪仙人”,认为他是上天下凡的仙人,总有一天要回去的。如果说这首诗是成功的,那么很大程度是由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幻想逐步递进决定的。三阕诗一层比一层加大了幻想成分。使读者逐步摆脱了狭窄的天地,希望看到或部分看到了广阔无垠、瑰丽无比的世界。以此加强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幻想,使读者随着他的笔端,展开幻想,摆脱实景的拘泥,进入了广阔无垠的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思想内容。诗人企盼要求有一个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环境。诗人不仅靠理智,而且靠幻想和激情,写出了好诗。

  从此诗中的实景来看,诗人心情开朗,感情热烈,雄奇奔放的笔调和瑰丽绚烂的诗句,浪漫主义的诗风已趋于成熟。

jiāoshānwàngliáoshān

bái tángdài 

shíwàngsōngliáo wǎnránzàixiāo 
āncǎihóng jiàtiānzuòchángqiáo 
xiānrénài shǒuláixiāngzhāo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贵逼人来¹不自由,龙骧(xiāng)凤翥(zhù)²势难收。
译文:富贵袭人而来人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奋发,他的成就是止不住的。
注释:¹贵逼人来:富贵逼人而来,即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²龙骧凤翥:一作“几年勤苦踏林丘”也。作凤翥龙骧,形容发奋有为。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¹
译文: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势横扫两浙十四州。
注释:¹十四州:当时吴越王钱镠安居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鼓角¹揭天²嘉气³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译文:战鼓和号角声冲入云霄使得天之气都变得寒冷,风浪席卷而来让天下好像入了秋。
注释:¹鼓角:战鼓和号角声。²揭天:指声音高入天际。³嘉气:即瑞气。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东南永作金天柱¹,谁羡当时万户侯²
译文:掌握这东南之地,作祥瑞天象的支柱,谁还羡慕旧时的万户侯呢。
注释:¹东南永作金天柱:一作“莱子衣裳宫锦窄。”金天:黄色的天,古时以为祥瑞。²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常用来泛指高爵显位。

xiànqiánshàng

guànxiū tángdài 

guìrénláiyóu lóngxiāngfèngzhùshìnánshōu 
mǎntánghuāzuìsānqiān jiànshuānghánshízhōu 
jiǎojiētiānjiālěng fēngtāodònghǎishānqiū 
dōngnányǒngzuòjīntiānzhù shuíxiàndāngshíwànhóu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红旗高举¹,飞出深深杨柳渚(zhǔ)²。鼓击春雷³,直破烟波远远回
译文: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注释:¹红旗高举:高高举起红旗。²渚:水中间的小洲。³春雷:形容鼓声像春雷一样响个不停。⁴远远回:形容龙舟的速度之快。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¹。金碧楼西²,衔(xián)³锦标第一归。
译文: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注释:¹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²金碧楼西:领奖处装饰得金碧辉煌。³衔得:夺得。⁴锦标: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91页

jiǎnlánhuā··jìng--huángshang

hónggāofēichūshēnshēnyángliǔzhǔchūnléizhíyānyuǎnyuǎnhuí

huānshēngzhènjīng退tuìwànrénzhēngzhànjīnlóu西xiánjǐnbiāoguī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¹围绕水平铺。
译文: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注释:¹乱峰:形容山峰很多。西湖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葛岭等。乱,缤乱。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松排¹山面千重翠,月点²波心一颗珠。
译文: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一片翠色,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注释:¹排:排列松树众多,故称“排”。²点:明月一轮,故称“点”。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碧毯线头¹²早稻,青罗裙带³展新蒲(pú)
译文:早稻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的毛毯上绒头,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裙飘带。
注释:¹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²抽:抽出、拔出。³裙带:裙子上的飘带。⁴蒲:香蒲,湖上生长的一种水草。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¹是此湖。
译文: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这风景如画西湖。
注释:¹勾留:稽留,耽搁。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采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用明珠比喻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用碧毯细短的线头比喻幼小的绿色秧苗,用青罗裙飘拂的长带比喻舒展着的绿色的蒲叶,无不妥贴入微,真切动人。同时,诗人对湖上春光的珍惜与爱悦的感情,也在这几个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泄出。全诗由于有了中间这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一二句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末两句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画图”二字是诗眼,下五句皆实写画图中景,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樊维钢,陈铭,朱宏达 .《唐宋诗词评析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 余冠英,陶文鹏,韦凤娟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chūnshàng

bái tángdài 

shàngchūnláihuà luànfēngwéiràoshuǐpíng 
sōngpáishānmiànqiānchóngcuì yuèdiǎnxīnzhū 
tǎnxiàn线tóuchōuzǎodào qīngluóqúndàizhǎnxīn 
wèinéngpāohángzhōu bàngōuliúshì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城窄山将压,江¹宽地共浮。
译文:桂林城窄四周的山好像要压下来,荔江江面开阔好像浮在地面一般。
注释:¹江:指桂江、荔江。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东南通绝域(yù)¹,西北有高楼²
译文:东南荔江通向极远之地,西北耸立着高高的雪观楼。
注释:¹绝域:极远之地。²高楼:指雪观楼,见《桂海虞衡志》。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¹
译文:青枫两岸的树木,有神灵在此护佑;而在深邃的白石潭底,还游弋着巨龙。
注释:¹白石湫:在桂林城北七十里,俗名白石潭。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殊乡¹竟何祷(dǎo)²,箫鼓³不曾休。
译文:龙船上箫鼓的声音从不停歇,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祈求呢?
注释:¹殊乡:异乡;他乡。²祷:请求,盼望。³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城窄被山包围,很压抑,端午节涨水,漓江宽阔,江中的洲子局部被水淹没就产生诗中的“江宽地共浮”现象,作者写的是景,对桂林的印象。也表达了作者的心镜。当时诗人受朝中“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的牵累,被排斥出朝,随好友桂管观察使郑亚来到桂州,任掌书记闲职,心头自有一番滋味。北宋诗人黄庭坚流放宜州,路过桂林,也为秀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所陶醉,忘却了自己的不幸,写出了《到桂州》:“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蹶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干峰何!”诗中所提到的李成、郭熙皆为著名画家。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这两句中“箫鼓”就是扒龙船中的唢呐及龙船鼓。他刚到桂林,对桂林龙船习俗不了解,旧时扒龙船,有在庙里日夜唱龙船歌,唢呐、鼓、锣伴奏的习俗。“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箫鼓的声音从不停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祈求呢?真实描述了作者的思索。李商隐的诗句告诉大家,他当时就住在龙船庙附近,近漓江,周边有山,西北有高楼。

  桂林至阳朔的百里漓江,碧水萦回,奇峰夹岸,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绝,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四观。这些在文人诗作中也都有表现。如唐代许浑《送杜秀才》诗曰:“桂州南去谁与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朝霞辉映,绿草千里,斜阳光照,船帆半挂……整首诗如一幅艳丽的水彩画。明代俞安期《漓江舟行》,写出了躺卧小舟漂流漓江的奇妙境界:“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枕下流水潺潺,枕旁峰峦渐去,令人神往,令人眷念。清代张联桂《望桂林阳朔沿江诸山放歌》,则描绘了漓江雨后的动人景象,诗中曰:“须臾雨过云亦散,依旧万朵青芙蓉。

guìlín

shāngyǐn tángdài 

chéngzhǎishānjiāng jiāngkuāngòng 
dōngnántōngjué 西běiyǒugāolóu 
shénqīngfēngàn lóngbáishíqiū 
shūxiāngjìngdǎo xiāocéngxi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