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左扌右炭}。
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
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
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
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
今之凫鹜辈,舞文过於残。
往往凭一纸,火急追至官。
曰汝充保副,诘奸不停鞍。
曰汝任户长,催科不容餐。
稍或稽听命,怒诃裂巾冠。
长官一不宗,扬波助其澜。
箠械微完肤,路行为悲酸。
平民如冤苦,回睇生理乾。
事势不获已,交兴争论端。
甲寻乙之后,乙搜甲之瘢。
碎家犹未平,宁复生聚欢。
仁人一动心,不作秦越看。
奏曰举义役,少舒民力刓。
而我贤令尹,风流谢家兰。
和气春可掬,冰壶照人寒。
一班试政事,暂辍登金鸾。
譬如奏庖刀,所至悉髀髋。
黄童共白叟,环坐相团圞。
不图见良法,喧哗绝愁叹。
顾愚庸且陋,末学事邯郸。
所恨乏良策,持以贽识韩。
一部淳熙书,井井不可刊。
更观义役行,始自陈淳安。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左扌右炭}。
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
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
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
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
今之凫鹜辈,舞文过於残。
往往凭一纸,火急追至官。
曰汝充保副,诘奸不停鞍。
曰汝任户长,催科不容餐。
稍或稽听命,怒诃裂巾冠。
长官一不宗,扬波助其澜。
箠械微完肤,路行为悲酸。
平民如冤苦,回睇生理乾。
事势不获已,交兴争论端。
甲寻乙之后,乙搜甲之瘢。
碎家犹未平,宁复生聚欢。
仁人一动心,不作秦越看。
奏曰举义役,少舒民力刓。
而我贤令尹,风流谢家兰。
和气春可掬,冰壶照人寒。
一班试政事,暂辍登金鸾。
譬如奏庖刀,所至悉髀髋。
黄童共白叟,环坐相团圞。
不图见良法,喧哗绝愁叹。
顾愚庸且陋,末学事邯郸。
所恨乏良策,持以贽识韩。
一部淳熙书,井井不可刊。
更观义役行,始自陈淳安。
汪师旦

汪师旦

汪师旦,孝宗淳熙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五七)。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待到秋来九月八¹,我花开后百花杀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注释:¹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²杀:草木枯萎。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jiǎ)¹
译文: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¹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起义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起义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像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hòu

huángcháo tángdài 

dàidàoqiūláijiǔyuè huākāihòubǎihuāshā 
chōngtiānxiāngzhèntòuchángān mǎnchéngjìndàihuángjīnjiǎ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宋人赏梅至南宋始盛,并逐渐形成了“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为贵”(范成大《梅谱·后序》)的审美情趣。这两首诗所写的就是老枝奇怪,疏花几点的古梅形象,与林逋笔下的清幽疏秀有所不同。作者有意识地突显梅花的老瘦、枯淡、奇怪、冷峭、孤独以表现其超尘脱俗而又不乏几分孤独凄凉之意的“清高”品质,带有几分“以丑为美”的味道。陈衍评第一首道:“梅花诗之工致,此可叹观止,非和靖所想到矣。”(《宋诗精华录》卷三)从另一个方面,又有人对这种苦硬的写法提出批评,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五:“宋人肖德藻梅诗,有‘江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看似崛强,实与‘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按:明人高启诗句),一太熟,一太生,同是诗家左道。凡学诗者,入手即辟此二种,方有根基可望,勿认肖君二语胜于季迪(按:高启的字)也。”

méièrshǒu--xiāozǎo

xiāngfēiwēidòngjiāohǎiyuèlěngguàshānzhī

chǒuguàijīngrénnéngmèiduànhúnzhǐyǒuxiǎohánzhī

bǎiqiānniánxiǎnzheshùsānliǎngdiǎnchūngōnglǎozhī

juéshēngdàozhǐchóuxiédòngfēngzhī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¹
译文:我观赏过的花有千万种,只有牡丹最奇艳。
注释:¹闲花二句:闲花,杂花,寻常可见之花。此处语义双关,亦喻指碌碌无为的官吏或小人。檀最奇,独占最奇之名。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¹
译文:它富贵华丽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可有谁知道它那颗花心独存心间。
注释:¹国色二句:丹心,此语义双关,既指牡丹的红蕊,又喻指作者的赤心、忠心。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yǒngdān--yóu

xiánhuāyǎnqiānqiānzhǒngzhǒngrénjiānshànzuì

guótiānxiāngrényǒngjǐndānxīnbàogèngshuízhī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¹者,羿狩猎²山中,遇姮娥³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译文:以前,后羿在山里面狩猎。在月桂树下遇到了嫦娥。两个人就用月桂做证明,结成了夫妻。
注释:¹昔:从前,过去。²狩猎:捕猎、打猎。³姮娥:嫦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逮至¹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²,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yà)(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译文:等到到了尧的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杀死了花草树木。老百姓都没有吃的东西。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各种怪兽都出来祸害百姓。于是尧帝让羿在畴华这地方杀死凿齿,在凶水这地方杀死九婴,在青丘泽射死了大风,又往天射落九个太阳,在地下杀死猰貐,在洞庭斩断修蛇,在桑林生擒了封豨。天下百姓都很高兴,立尧为天子。
注释:¹逮至:等到。²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³民害:人民的祸害。⁴置:立。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译文:后羿在西王母那里要到了不死药,托付给嫦娥保管。逢蒙前去偷不死药,偷窃不成功,就想害死嫦娥。嫦娥没有办法,就吃下了不死药飞到了天上。但是她不忍心离开后羿,就留在了月宫里。广寒宫里寂寞孤单,嫦娥很失落,没有什么可以打发日子,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要配制出能够飞天的药物,以便可以重新回到人间。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译文:后羿听说嫦娥飞到月亮上离开自己了,非常悲痛。月母被他的真诚感动了,允许嫦娥在月圆的日子里和后羿在月桂树下面见面相会。民间有很多人都听到了他们相会时的窃窃私语。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偷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露。

  另一的“嫦娥奔月”版本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译文:夜卧山中闻钟响,在这寂静的山中声音格外响亮。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霜风吹寒月,窈(yǎo)(tiǎo)¹虚中上。
译文:霜风吹得月色也泛着寒意,月亮悬挂在幽深的天幕上。
注释:¹窈窱:幽远深邃貌。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前声既舂容¹,后声复晃荡²
译文:钟声的前声还在寒夜回旋盘,后声又紧接着摇曳。
注释:¹舂容:钟声回荡相应。²晃荡:摇曳。这里指钟声前后回应。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译文:听着声音仿佛钟声在,想要寻找它时有没有具体的形象。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信知本际¹空,徒挂生灭想。
译文:万物本源为空,从空而来,又归于空,何苦存有生灭想。
注释:¹本际:谓穷极之始修也,即最先之起始。《胜矍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依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这是一首以禅院钟声为题材的禅理诗,描写了诗人在山夜听闻的飘荡不定的钟声,从而抒发了诗人对人世生活的虚幻的感慨。佛寺的钟声使人联想到存在的空虚。钟声在山中回响,奇妙地飘荡不定,增加了诗人的醒悟。钟声奇特地、幽灵般地风在彼处,又不在彼处,表明了人世生活的虚幻。第四联出色地表现了通感,通过佯称使钟声可见,强调它的虚幻性。这首诗与常建一首同样描写寺院钟声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相比,则显得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山夜里传来钟声。静寂中,这钟声格外响亮;霜寒里,这钟声格。外清越。夜色中只有这钟声如此丰盈与充溢,仿佛它是可以触摸得到的了。可是,钟声却是无形物,即便充斥于耳,也是寻之不见,它不过徒有其铿锵之声,本身乃空。由此想来,世上何物不如此呢。万物本源为空,从空而来,又归于空。而万物之有亦非实有,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风如此,也就无所谓生,无所谓灭。《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钟声是中国古代禅诗中取材最多的对象之一,凡与钟声有关的诗累计起来不下千句。名句如孟浩然的“东林精舍近,日暮坐闻钟”(《晚泊浔阳望庐山》);王维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裴迪的“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钱起的“清钟扬虚谷,微月深重峦”(《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刘长卿的“香随青霭散,钟过白云来”(《自道林寺西入石路到麓山》);綦毋潜的“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题灵隐寺上顶院》);韦应物的“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寄皎然上人》)等。钟声给人空灵悠远的清禅之气,将人带入无限渺远的幻想世界。张说这首《山夜闻钟》,可谓传神之作,诗中饱蕴宗教哲理。在一个寒蟾清辉、山深霜风的夜晚,一切归于静谧,忽然一阵浩钟,撞开了诗人想象的栅栏。那仿佛飘自碧虚中的袅袅宏音,听起来好像在眼前,寻找却没有踪迹,前声才过,后音又至,纵横涤荡,爽心动容,令人心茅塞顿开。原来空灵的世界这般伟丽,就不必执着于生灭之妄念。

  全诗由闻钟而引发感慨。先写诗人之清静闲适,夜卧小歇;复写环境之清寒虚洁。此时钟声浩荡恍若自天际而来,“前声风春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这四句最是神到之笔。前声、后声二句,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压抑窒息之感,而听之,寻之,又显得那般轻灵,甚或有些许稚气,显示了一位艺术家心灵世界里特有的童贞与性灵。语风平实,意性醇浓,实为难得之作。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12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24-32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