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东嘉田舍翁,登科偶与蜀龙同。盍簪经月钦高谊,分袂令人念此公。
我本东嘉田舍翁,登科偶与蜀龙同。盍簪经月钦高谊,分袂令人念此公。
幕府可能淹俊杰,宸襟应亦记精忠。他年揽辔游吴越,访我茅庐浙水东。
幕府可能淹俊杰,宸襟应亦记精忠。他年揽辔游吴越,访我茅庐浙水东。

yánshībiézàiyòngqiányùn--wángshípéng

běndōngjiātiánshěwēngdēngǒushǔlóngtóngzānjīngyuèqīngāofēnmèilìngrénniàngōng

néngyānjùnjiéchénjīnyīngjīngzhōngniánlǎnpèiyóuyuè访fǎngmáozhèshuǐdōng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16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jiē)
译文:丧子之痛难以释怀,但是爱妻现在重病在床怎忍再让她承受打击,就让我一人承受这痛苦吧。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雨深秋寂莫,愁引¹病增加。
译文: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分外冷清孤寂。这样愁苦的心情,怎能减轻我的病痛呢?
注释:¹引:《五代诗话》引诗作“剧”。
咽绝风前思,昏朦眼上花。
咽绝风前思,昏朦(méng)¹眼上花。
译文:伫立风中,更加哽咽悲哀,眼前一片昏暗迷茫,甚至连深秋的残花也模糊不清。
注释:¹昏朦:指眼光昏花,朦胧。或作“昏濛”。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空王¹应念²我,穷子³正迷家
译文:我的灵魂饱受苦痛煎熬,我佛慈悲,请为我指引宁静的归处吧!
注释:¹空王:佛教语,佛教信徒对佛祖的尊称,因佛说世界是一切皆空。²念:怜。³穷子:佛教语,法华经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众生,譬之无功德法财之穷子。此指走投无路的人。⁴迷家:相传汉初辽东人丁令威学道得仙,归来而无相识者,化鹤停于城头华表柱上,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吟日:“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见《艺文类聚》卷七八引《搜神记》。此事常用以表示物是人非之感。后佛教徒又用以表示迷失路径而祈请佛的指引。

  这首诗是李煜为悼念幼子仲宣早夭而作。诗歌开头点明对亡子的思念始终难以消除,而这种思念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接下来四句继续细写这种愁苦,特地渲染了一个增悲添愁的环境。最后想到的是宗教的救赎。全诗情感真挚,凄恻感人。

  时值深秋,二十八岁的李煜几乎完全沉浸在丧子之痛中难以自拔同时丧妻之优也令他痛苦难耐。诗歌开头就点明“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对亡子的思念始终难以消除,而这种思念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接下来四句继续细写这种愁苦。“雨深秋寂寞”是诗人特地渲染的一个增悲添愁的环境,为“愁引病增加”做铺垫。为悼念早夭之子,哀吟至此,不禁让人为之泣下。茫茫的愁苦之海,李煜已经被淹没了,绝望之中,他想到的是宗教的救赎:“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可惜的是宗教最终也没能挽救虔诚的李煜,他一生遭受所有苦痛时,包括最后殒命汴梁,“空王”都不在场。

  本来在夫妻之间,痛失爱儿固然哀苦,如果可以相互地诉说,相互地抚慰,就能多少有所释放与缓解。然而妻子正在重病之中,李煜非但不可诉说,还得处处克制;这一重又一重的悲苦积郁在心,既是“永念难消释”的不能忘怀,又唯有“孤怀痛自嗟”而已,叫人如何承受?首联情感内涵十分沉重,后三联则顺此而下,一路述说。因为是“孤怀”,所以秋雨之中,分外寂寞;悲来无际,徒增病痛。因为是“孤怀”,风中的思念只能独自下咽,眼前的恍愧不过是泪水的幻想。这无人可以分担的哀伤,这无处可以诉说的悲痛,摧折肺腑,迷茫神智,绝望的诗人只能向虚妄中的佛陀去祈求救助:“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马令《南唐书》卷三载录此诗时写道:“时昭惠病剧,后主恐重伤其意默坐饮泣,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当李煜独坐垂泪,轻吟此诗以抒写悲伤之时,周边的侍从无不为他的悲哀所感染而落下泪来。

参考资料:
1、 东篱子.李煜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00-102

dàoshī

 dài 

yǒngniànnánxiāoshì huái怀tòngjiē 
shēnqiū chóuyǐnbìngzēngjiā 
juéfēngqián hūnméngyǎnshànghuā 
kōngwángyīngniàn qióngzhèngji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¹²飞,肃肃³其羽。之子于征,劬(qú)于野。爰(yuán)及矜(jīn),哀此鳏(guān)¹⁰
译文: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注释:¹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²于:语助词。³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⁴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⁵征:远行。⁶劬劳:勤劳辛苦。⁷爰:语助词。⁸矜人:穷苦的人。⁹鳏:老而无妻者。¹⁰寡:老而无夫者。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集¹于中泽²。之子于垣³,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译文: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注释:¹集:停。²中泽:即泽中。³于垣:筑墙。⁴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⁵作:筑起。⁶究:终。⁷宅:居住。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鸿雁于飞,哀鸣嗷(áo)¹。维此哲人²,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³
译文: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注释:¹嗷嗷:鸿雁的哀鸣声。²哲人:通情达理的人。³宣骄:骄奢。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66-368

hóng鸿yàn

míng xiānqín 

hóng鸿yànfēi  zhīzhēng láo yuánjīnrén āiguānguǎ 
hóng鸿yànfēi zhōng zhīyuán bǎijiēzuò suīláo jiūānzhái 
hóng鸿yànfēi āimíngáoáo wéizhérén wèiláo wéirén wèixuānjiāo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chán)¹
注释:¹银蟾:传说月中有蟾蜍,古以银蟾代月。
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
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
羽觞(shāng)到手判无算。浩歌箕(jī)(jù)¹巾聊岸²
注释:¹箕踞:两腿伸开形如簸箕而坐。不拘形式随意而坐的姿态。²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¹
注释:¹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号玉川子。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玉川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表现了一种看透世事旷达不羁的精神。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高秋”,谓秋高气爽之时,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 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仍只好借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愤与不平。“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这里用此典,词意是承前一贯而下,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苏州司业¹诗名老²,乐府³皆言妙入神。
译文:苏州司业的诗歌久负盛名,人人称赞他的乐府高妙入神。
注释:¹苏州司业:张籍原籍苏州(吴郡),故称。²老:历时长久。³乐府:本指汉代音乐机关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这里指张籍所作的新乐府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jué)¹,成如容易却艰辛。
译文:看似寻常实际最奇特不同凡俗,写成好像容易却饱含艰辛。
注释:¹奇崛:奇特不同凡俗。

  这首诗是对张籍创作经验,也是诗人自己经验的总结。就诗歌创作而言,看上去平淡无奇,无华丽辞藻,无艰字僻典,无斧凿痕。但这是平淡,而不是平庸。这是淡而有味,是诗人着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然而这种境界并不容易达到。金代诗人元好问评陶渊明诗的语言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绮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庭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至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种平淡无奇的诗,可细味之下便觉奇崛无比。这种诗看似很容易,而写的过程却煞费苦心,惨淡经营。从“豪华”到“真淳”,从“绮丽”到“平淡”,可能是一条漫长的路,不走完这条路很难写出激动人心的作品来的。

  其实,“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合于其它事物。对于看似“寻常”的东西,不要轻视,不可忽视,有的“奇崛”就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外表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做出貌似寻常而实为奇崛的事来。

参考资料:
1、 黄士吉.历代哲理诗巡礼: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1.08:第233页

zhāngshī

wángānshí sòngdài 

zhōushīmínglǎo yuèjiēyánmiàoshén 
kànxúnchángzuìjué chéngróngquèjiānxīn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pín)笑语和。
译文: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¹,水晶帘卷近秋河²
译文: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注释:¹闻夜漏:这里指夜深。²秋河:指银河。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别处的笙歌笑语,相形到自己这里的寂寞;第三句是夜深听漏难以入眠,最后一句写自己独自卷帘看天上的银河,极言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gōngshǒu ·èr

kuàng tángdài 

lóutiānbànshēng fēngsònggōngpínxiào 
yuèdiàn殿yǐngkāiwénlòu shuǐjīngliánjuànjìnqi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