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阡南陌语叮宁,旱魃何能抵福星。枯槁半回仍大慰,秋禾连亩翠亭亭。
东阡南陌语叮宁,旱魃何能抵福星。枯槁半回仍大慰,秋禾连亩翠亭亭。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qiú)¹亦暖身。
译文:随便吃些适合自己的食物来充饥饱腹,穿质量次一点的衣服也可以遮体避寒。
注释:¹衣裘:这里指衣服。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¹
译文:身体单薄不影响年寿,生活贫寒无碍长福。
注释:¹单贫:孤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pán)¹宁争桃李春。
译文:老龟岂会羡慕被喂饱之后去做祭祀品,弯曲的林木岂会与桃李争春。
注释:¹蟠木: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译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心中自有裁断,事情的对错,不必去问那些不相干的人。

yǒng

bái tángdài 

suíyǐnshíliáochōng qiúnuǎnshēn 
wèiniánfēishòubáo fángchángshìdānpín 
lǎoguīxiànshēngbǎo pánnìngzhēngtáochūn 
suífēnānxīnduàn shìfēiyòngwènxiánrén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墨,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逾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太宗朝¹,有王著者²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³,侍书翰(hàn)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墨,数(qiǎn)内侍持书示¹⁰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suì)刻意¹¹¹²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¹³询其意,著曰:“书固¹⁴佳矣,若遽(jù)¹⁵称善¹⁶,恐¹⁷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¹⁸精绝¹⁹,逾²⁰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²¹²²也。
译文: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理解透了窍门,在翰林院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书法,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书次都认为(宋太宗)还没有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宋太宗)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皇上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会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以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对皇上勉励的成果。
注释:¹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执政时期。朝,临朝,统治。²者:……的人 。³法:方法,窍门 。⁴听政:处理政务。⁵余:闲暇,多余的时间 。⁶留心:注意,注重 。⁷数:数次、许多次。⁸遣:派遣。⁹内侍:宦官,现称太监。¹⁰示:显示给……看。¹¹刻意:专心。¹²临:临摹。¹³或:有人。¹⁴固:本来。¹⁵遽:马上,立刻。¹⁶善:好。¹⁷恐:担心。¹⁸笔法:此处指书法。¹⁹绝:绝伦。²⁰逾:超过。²¹规:勉励。²²益:更加。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guìlínzhōngzuò--shāngyǐn

nuǎnqiūjiāngqíngyǒuhuī

kōngchánhuìhuìyóuxiàng

cūnxiǎoquǎnxiāngshāpíngsēngguī

chéng西běiwàngyòujiànzhèfēi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阶下儿童仰面¹时,清明妆点最堪宜²
译文:台阶下儿童仰着头看着,在清明时节穿着最合适的装饰。
注释:¹仰面:指抬头看风筝。²清明妆点最堪宜:春季多持续定向的东风,是最适宜放风筝的时候。妆点:指点缀清明佳节。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游丝¹一断浑²无力,莫向东风³怨别离。
译文:游动的丝线断开就一点力气都没有,不要埋怨东风使得离开。
注释:¹游丝:原本指春天飘荡在空中的飞丝,由昆虫吐出。这里是说拉住风筝的线。²浑:全。³东风:春风。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太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太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太冬,予客过池,而属(zhǔ)¹记之。
译文: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担任池州知州的第二年,整修了他的朝北的后堂,而命名它是思政堂。意思说他在朝南的堂上处理政事,而在这里思考政事。这一年冬天,我路过池州作客,他嘱托我为思政堂写一篇记。
注释:¹属予:嘱咐我。属,古同“嘱”,嘱咐,托付。予,我。
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¹,君之治²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太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jiǒng)³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pǔ)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太前;平畦(qí)浅槛(jiàn),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太左右。君于是退处太中,并心一意,用太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太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译文:当初,王君整修此堂,用公家多余的钱,来换了那些旧腐坏断的地方,修整加固以后,就不被寒暑侵逼。打开(堂门)就近看去,那旧园的美景,凉台清池,游玩休息的亭子,小步的路,都在眼前;平整的畦行,低矮的栏杆,培植的佳花美木,竹林香草都在左右。王君于是退处堂中,一心一意,日思夜想,不敢忘记他的政事,王君治理民政多么勤力呀!
注释:¹初:当初。²治:修治。³窘:难住。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¹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太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huò)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²而已乎?然及太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译文:那使人应接不暇又容易迷惑的是事,变化无常而不可拘守的是时,应用没有定例但又不可更改的是理。知道时的变化而跟着它去变,见到必然之理而按照它去做,那么事情虽然没有穷尽也容易应付,虽然使人迷惑也容易治理。所以,如果你所给予的是顺着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安适的;如果你所给予的是违背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厌恶的。这样做的,没有不是开始于思考,然后自己有所得。自己有所得,所以叫做德。端正自己然后去管理百姓,所以叫做政。所谓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促赋税、判决诉讼而已吗?然而等他一旦有所得,就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了;思想已经达到了化境,又何止于政事呢?
注释:¹善惑:容易困惑。²狱讼:讼事;讼案。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独见,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太挺然¹独见²,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太政,既得以休太暇(xiá)³,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太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太不有蒙太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译文:现在王君的学问,对书是没有不读的,而尤太对《春秋》有深究,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破除前人的疑惑,很多人比不上他。(王君)来这个地区任职,施用(他)平素的学识,来整治州里的政事,既能够得到公余休息,却认为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而在此深思。虽然当今的官吏不能够完全实行他的志愿,但是能追随王君如此勤勉的足迹去走,那么池州的百姓难道会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人吗?所以我为他写了这篇记。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注释:¹挺然:挺拔特立的样子。²独见:独特的见解。³暇日:空闲的日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