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孤村水绕家,传经载酒有侯芭。
山绕孤村水绕家,传经载酒有侯芭。
眼前十亩无多地,只种桑榆不种花。
眼前十亩无多地,只种桑榆不种花。

gōngsuǒ--hónghào

shānràocūnshuǐràojiāchuánjīngzàijiǔyǒuhóu

yǎnqiánshíduōzhǐzhǒngsāngzhǒnghuā

洪皓

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1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非惟篇¹(hàn)²,吏(lì)道更深知。
译文:不只是文章辞采奇妙,更深知为官之道。
注释:¹篇:文章瀚:文辞,引申为文采。²奇:引申为美好。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山水六朝¹地,登临三考²时。
译文:六朝古都南京的山山水水,在经历了三次官吏考核之后登临游玩。
注释:¹六朝 :指南京。²三考:指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泥沙¹多旧物²,风日³少全碑
译文:泥土砂石里水有先人留下的物品,风吹日晒中少有完整的石碑。
注释:¹泥沙:泥土砂石。²旧物:先人遗留下的物品。³风日:风吹日晒。⁴全碑:完整的石碑。
正属黄花发,愁闻有别离。
正属黄花¹发,愁闻有别离。
译文:正是菊花开放的时候,忧愁之中又听到别离的声音。
注释:¹黄花:菊花。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yī)(jiē)¹²兮,颀而³长兮。抑(yì)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qiāng)兮,射则臧(zāng)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注释:¹美嗟:赞叹声。²昌:美好的样子。³颀而:即“颀然”,指身材高大。⁴抑:同“懿”,美好。⁵扬:借为“阳”。眉上曰阳,额角。⁶趋:急走。⁷跄:步有节奏,摇曳生姿。⁸臧:好,善。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美嗟名¹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²。不出正³兮,展我甥(shēng)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晚辈。
注释:¹名:借为“明”,面色明净。²射侯:射靶。³正:靶心。设的于侯中而射之者也。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侯而设正。⁴展:诚然,真是。⁵甥:异姓亲属的晚辈。孔《疏》:“凡异族之亲皆称甥。”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美嗟娈(luán)¹兮,清扬婉兮。舞则选²兮,射则贯³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译文: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注释:¹娈:美好。²选:才华出众。³贯:穿透。⁴反:箭皆射中一个点。⁵御乱:防御战乱。

  这首诗以赞叹的口吻,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位少年射手的形象。此诗每章均以“猗嗟”发端。按“猗嗟”为叹美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啊呀”。用这种叹美词语开头的诗句,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提醒读者注意诗人所要赞美的人或事。它在描写少年射手的形象和技艺时,起到一种渲染烘托的作用。

  在赞颂少年形象之美时,突出他身体强壮的特点。诗一开头就写道:“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昌”,粗壮结实之谓;“颀”和“长”乃高大之谓。这位长得高大、粗壮、结实的少年成为一名优秀射手,是毫不足怪的。

  在赞颂少年形象时,还突出其面部特征,尤其眼睛的描写细致入微。赞美他“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这三句诗中的“扬”“清”“婉”,都是刻画他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因为明亮的目光,是一位优秀射手所必不可少的生理条件。

  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赞美他“巧趋跄兮”,步履矫健,走起路来速度甚快。还赞美他“舞则选兮”,身体灵活,动作优美。这些也是一位优秀射手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

  诗中对形象的赞颂,是为赞美他的射箭技术服务的。假若这位少年没有以上所描写的身体素质,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射手了。

  诗的第一章以“射则臧兮”一句总括他的射技之精。第二章则以“终日射侯”一语,赞美少年的勤学苦练精神;以“不出正兮”一语赞美他的射则必中的技艺。第三章以“射则贯兮”赞美他的连射技术。这种连射不是两箭、三箭的重复入孔,而是“四矢反兮”,连续四矢射中一的,是一位百发百中的射手了。至此,这位少年射手的形象和技艺均描写得栩栩如生了。具有这种高超射技的少年,自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以御乱兮”一语,是全诗的结束,也是对他的总体评价。

  诗中不仅描写了射手身体强壮、仪表俊美,特别之处是用“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这样婉约的词汇来形容射手顾盼流动的目光,致使这个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此诗成为描写男性美的杰出之作。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03-206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03-205

jiē

míng xiānqín 

jiēchāng ércháng ruòyáng měiyáng qiǎoqiāng shèzāng 
jiēmíng měiqīng chéng zhōngshèhóu chūzhèng zhǎnshēng 
jiēluán qīngyángwǎn xuàn shèguàn shǐfǎn luàn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擬飘蓬作旅人。
莫因公荐偶失意¹,便擬(nǐ)飘蓬作旅人。
译文:不要因为没有被推荐成功不得志,便把自己当作像飘蓬一样的羁旅者。
注释:¹失意:不得志。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多争向倚门亲。
志壮任存题柱事,病¹多争向²倚门³亲。
译文:你要心存壮志,终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忧愁太多的话,会使父母担忧。
注释:¹病:失意之情。²争向:怎奈。³倚门: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
危堤(dī)柳色休伤别,上苑¹杏花长自春。
译文:高高的堤岸上柳色青青,不要因离别而伤感,上林苑的杏花常开,春色也常在。
注释:¹上苑:指皇家园林。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zhuó)锦衣尘。
译文:更何况还有西湖美好的山水,等你归来的时候可以洗净衣上的尘埃。

shīzhāonányángxiùcái--lín

yīngōngjiànǒushī便biànpiāopéngzuòrén

zhìzhuàngrèncúnzhùshìbìngduōzhēngxiàngménqīn

wēiliǔxiūshāngbiéshàngyuànxìnghuāzhǎngchūn

kuàngyǒu西hǎoshānshuǐguīláiqiězhuójǐnchén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月转乌啼¹,画堂²宫徵(zhǐ)³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
译文:月转换下沉了,乌鸦啼叫起来,华丽的堂室里响起了传递离情别恨的音乐。美人们愁苦烦闷,竟然顾不上罗衣被脱下来。
注释:¹月转乌啼:表明夜深。²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³宫徵:这里泛指音乐。宫: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徵: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级。⁴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⁵褪:脱落。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chēn)¹人问。背灯偷揾(wèn)²,拭尽残妆³粉。
译文:清亮的斑斑泪,人洒后而柔肠寸断。憎恶人们发问,只好背着灯光暗暗地把泪水擦掉,连同脸上的化妆粉揩干净了。
注释:¹嗔:发怒。²搵:揩拭眼泪。³残妆:被侵乱过的妆颜。

  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从清泪、柔肠、嗔人、偷搵、拭残妆这些行为的表现,将被压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脱脱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为歌女感到同情和爱怜。

  该词的艺术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泪美人”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苏轼写歌女不同于其他词家,重在写“神”和内心的“凉”,具有超脱尘俗、高洁晶莹的美感,是寻常的“宫体词”不能比的。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77-79

diǎnjiàngchún··hèn--shì

yuèzhuǎnhuàtánggōngzhēngshēnghènměirénchóumènguǎnluótuì

qīnglèibānbānhuīduànróuchángcùnchēnrénwènbèidēngtōuwènshìjǐncánzhuāngfěn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chǔ)千砧(zhēn)捣欲穿。不为¹捣衣勤不睡,破除²今夜夜如年³
译文:头顶一轮斜挂在星空的寒月,迎着瑟瑟北风,我的思念之心好似快被无数的砧杵捣碎了。我并不是因为给你捣洗御寒的衣服而彻夜不眠,而是借这件事来排解长夜的孤寂。
注释:¹不为:不是因为。²破除:度过,打发。³夜如年:夜长如年,难以入眠。

  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斜月下,北风前。”词的开始两句是写景,侧重对环境的描写,“斜月”点时间,“北风”说气候。这时夜已很深了,月轮已经西斜,清冷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勾起了思妇对征人的思念。飒飒的北风,带来刺骨的寒意,催促着思妇要及早捣制寒衣。这两句自然凝炼,仅六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凄凉黯淡的深夜景色画面。接着“万杵千砧捣欲穿”一句,写在这样的背景下,响起了思妇月下捣衣声,此起彼伏的砧杵声,急促沉重,厚厚的石板要被捣穿。“穿”字一语双关, 真实地表现了思妇捣衣思人、心碎肠断的凄楚。而这种以声传情的手法,不言情而情自见,从这震撼人心的杵声中,分明体会到思妇对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其凄苦之情是不言而知的。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一般人也最易触动感情,因此也成为古典诗中常写的题材。庚信有“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张若虚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煜有“断续塞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描写这种情景,刻划这种境界,表现悲凉之情。

  贺词虽似前人语中化出,但他落脚于刻划思妇形象,写她在风前月下捣衣,几乎把石板捣穿了,把心都捣碎了。写得比前人更为感人。

  从写作构思上来讲,作者本可以拟想思妇的心理,细腻地代她们抒情。然而作者采取的却是描写她们捣衣的动作,从而折射出她们的心理状态。比起直接刻画心理活动来,这样同样深刻地表现了思妇们的痛苦与哀怨,而且更有一种如在眼前的决绝意味。

  词的歇拍“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更是直接从思妇的内心世界,独辟蹊径地两相比较来写她相思的痛苦。因为相比之下,尽管在北风月下独自捣衣,本是够痛苦的了,但觉得那长夜不寐、寂寞无聊的痛苦滋味,就更加难熬难耐了,作者运用这样曲折的笔法,通过衬托对比,就更加突出了思妇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对远方征人情意的深挚。

  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清新流畅,含吐不露,意蕴深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