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廛幽趣斗城西,竹映轩窗柳拂堤。园吏每誇风物美,主人常叹簿书迷。
一廛幽趣斗城西,竹映轩窗柳拂堤。园吏每誇风物美,主人常叹簿书迷。
碧池荷动观鱼戏,朱槛梧倾待凤栖。惟愿毗耶长者至,莫忧花里有莺啼。
碧池荷动观鱼戏,朱槛梧倾待凤栖。惟愿毗耶长者至,莫忧花里有莺啼。

pángxiāngjiāyuánsuīlòuchūnxiàngróngxiāngchēshíwǎngyóulǎnwèiméngchǒngjiàngchéngkuàngjiāzhāngjǐnyányùn--wényàn

chányōudòuchéng西zhúyìngxuānchuāngliǔyuánměikuāfēngměizhǔrénchángtàn簿shū

chídòngguānzhūkǎnqīngdàifèngwéiyuànzhǎngzhězhìyōuhuāyǒuyīng

文彦博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太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太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太冬,予客过池,而属(zhǔ)¹记之。
译文: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担任池州知州的第二年,整修了他的朝北的后堂,而命名它是思政堂。意思说他在朝南的堂上处理政事,而在这里思考政事。这一年冬天,我路过池州作客,他嘱托我为思政堂写一篇记。
注释:¹属予:嘱咐我。属,古同“嘱”,嘱咐,托付。予,我。
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¹,君之治²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太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jiǒng)³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pǔ)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太前;平畦(qí)浅槛(jiàn),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太左右。君于是退处太中,并心一意,用太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太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译文:当初,王君整修此堂,用公家多余的钱,来换了那些旧腐坏断的地方,修整加固以后,就不被寒暑侵逼。打开(堂门)就近看去,那旧园的美景,凉台清池,游玩休息的亭子,小步的路,都在眼前;平整的畦行,低矮的栏杆,培植的佳花美木,竹林香草都在左右。王君于是退处堂中,一心一意,日思夜想,不敢忘记他的政事,王君治理民政多么勤力呀!
注释:¹初:当初。²治:修治。³窘:难住。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¹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太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huò)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²而已乎?然及太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译文:那使人应接不暇又容易迷惑的是事,变化无常而不可拘守的是时,应用没有定例但又不可更改的是理。知道时的变化而跟着它去变,见到必然之理而按照它去做,那么事情虽然没有穷尽也容易应付,虽然使人迷惑也容易治理。所以,如果你所给予的是顺着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安适的;如果你所给予的是违背人们的意愿的,就一定是人们所厌恶的。这样做的,没有不是开始于思考,然后自己有所得。自己有所得,所以叫做德。端正自己然后去管理百姓,所以叫做政。所谓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促赋税、判决诉讼而已吗?然而等他一旦有所得,就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了;思想已经达到了化境,又何止于政事呢?
注释:¹善惑:容易困惑。²狱讼:讼事;讼案。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独见,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太挺然¹独见²,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太政,既得以休太暇(xiá)³,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太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太不有蒙太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译文:现在王君的学问,对书是没有不读的,而尤太对《春秋》有深究,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破除前人的疑惑,很多人比不上他。(王君)来这个地区任职,施用(他)平素的学识,来整治州里的政事,既能够得到公余休息,却认为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而在此深思。虽然当今的官吏不能够完全实行他的志愿,但是能追随王君如此勤勉的足迹去走,那么池州的百姓难道会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人吗?所以我为他写了这篇记。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
注释:¹挺然:挺拔特立的样子。²独见:独特的见解。³暇日:空闲的日子。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喧喧¹车骑帝王州,羁(jī)²无心逐胜游。
译文:喧闹成队的车队行过长安,羁旅生病,没有心情去各方游玩。
注释:¹喧喧:形容声音喧闹。²羁病:羁旅病困。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译文: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众人都在欢庆,只有我一人感到孤愁。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帝城¹春欲暮,喧(xuān)²车马度³
译文: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注释:¹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²喧喧:喧闹嘈杂的声音。³度:过。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译文: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贵贱无常价¹,酬(chóu)²看花数。
译文: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
注释:¹无常价:没有一定的价钱。²酬直:指买花付钱。直:通“值”。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zhuó)¹百朵红,戋(jiān)²五束素³
译文: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
注释:¹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²戋戋:细小,微少的样子;一说“委积貌”。³五束素:五捆白绢,形容白花的姿态;一说指花的价钱。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上张幄(wò)¹庇,旁织²³篱护。
译文: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
注释:¹幄幕:篷帐帘幕。一作“帷幄”。²织:编。³巴:一作“笆”。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水洒复泥封,移来¹色如故。
译文: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
注释:¹移来:从市上买来移栽。一作“迁来”。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家家习为俗¹,人人迷不悟²
译文: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
注释:¹习为俗:长期习惯成为风俗。²迷不悟:迷恋于赏花,不知道这是奢侈浪费的事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有一田舍翁(wēng)¹,偶来买花处。
译文: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
注释:¹田舍翁:农夫。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¹
译文: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
注释:¹喻:知道,了解。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丛深色花¹,十户中人²赋。
译文: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注释:¹深色花:指红牡丹。²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三等。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五。下面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霍松林先生对此诗是赏析。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

  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一开头用“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喧喧”之声点题,用笔相当灵妙。

  这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戋戋”,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古代以五匹为一束。“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新唐书·食货志》:“自初定"两税"时钱轻货重,······绢匹为钱三千二百。”当时正行“两税法”,一匹绢为三千二百,那么“五束素”便为钱八万。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竟售价八万,其昂贵的确惊人。那么“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其珍惜无异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

  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以上只作客观描绘,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了作者的倾向性;然而那“迷不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发议论。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当他目睹这些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之时,忽然发现了一位从啼饥号寒的农村“偶来买花处”的“田舍翁”,看见他在“低头”,听见他在“长叹”。这种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热闹喧哗的买花场景中,诗人不失时机地摄下了“低头独长叹”的特写镜头,并以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从“低头”的表情与“长叹”的声音中挖掘出全部潜台词: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贫富差距。最后这一警句使读者恍然大“悟”:那位看买花的“田舍翁”,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这些“高贵”的买花者,衣食住行,都是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诗人借助“田舍翁”的一声“长叹”,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敢用自己的诗歌创作谱写人民的心声,这是十分可贵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859-860页 .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枫落河(hé)(liáng)¹野水秋,澹烟衰草²接郊丘。醉眠小坞(wù)³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译文:红彤彤的枫叶已经凋落了,剩下光秃秃的老树干,站在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喝醉了躺在小山村里面破旧的屋子里面,睡梦中却是睡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中。
注释:¹河梁:代指送别之地。²衰草:干枯的草。³小坞:小山村的客店。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山间村落。⁴赤叶楼: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这里指装修豪华的房子。赤叶:生长在我国中部的一种树叶茂密的树木。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天杳(yǎo)¹,路悠悠²。钿(diàn)³歌扇等闲休。灞(bà)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蕖(qú)叶叶愁。
译文:天是那么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和心爱的人奏乐执扇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灞桥边的杨柳长的依然很旺盛,但水中的荷花已经脱去华丽的外衣。看到他们这些景象,就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年华。
注释:¹杳杳:形容幽静深远的样子。²悠悠:遥远悠长。³钿筝:指奏乐。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在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⁴灞桥杨柳:汉人送别,在灞桥折柳,放“灞桥杨柳”意指离别。⁵鸳浦芙蕖:意指年华老去,自伤迟暮。芙蕖:荷花的别名。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作者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近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作者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作者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作者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作者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作者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作者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作者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参考资料:
1、 聂垚.韩国诗话《诗家点灯》唐宋诗举证研究: 吉林大学,2012年:67页
云浓云淡,窗明窗暗,等闲休擘骊龙颔。正尴九咸,莫贪婪,恶风波吃闪的都着淹,流则盈科止则坎。行,也在俺;藏,也在俺。
云浓云淡,窗明窗暗,等闲休擘(bò)¹(lí)²(hàn)。正尴(gān)九咸,莫贪婪,恶风骊吃闪的都着淹,流则盈科止则坎。行³,也在俺;藏,也在俺。
译文:天上的云一会浓一会淡,窗户一会亮一会暗。即使闲的某事情干,也不要去拨开骊龙的嘴窃取真珠。那样子会使本身的所处的境地处于尴尬危险之地,做人就不要贪婪。不蒙受困难而脚踏两船者都会遭到灾祸的。人心越是贪婪越难停止。出仕,也是我本身说了算;隐藏也是我本身说了算。
注释:¹擘:分裂,分开。²骊龙:据传是黑龙,下巴(额)有珠,古时有人在它睡时取珠;如在醒时它会伤人的,即使它不醒,深渊也会淹死人。³行:指出仕。⁴藏:指隐居。

shānyáng ·shī

qiáo yuándài 

yúnnóngyúndàn chuāngmíngchuāngàn děngxiánxiūlónghàn zhènggānjiǔxián tānlán èfēngchīshǎndedōuzháoyān liúyíngzhǐkǎn xíng zàiǎn cáng zài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