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新购入雕笼,恨在娇声断续中。昨夜羁雌何处宿,落花残月故巢空。
千金新购入雕笼,恨在娇声断续中。昨夜羁雌何处宿,落花残月故巢空。

lóngqínyuàn--fěi

qiānjīnxīngòudiāolónghènzàijiāoshēngduànzhōngzuóchù宿luòhuācányuècháokōng

许棐

许棐

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1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游湘有余怨¹,岂是圣人²心。
注释:¹余怨:留下怨恨。²圣人: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竹路猿啼古,祠宫¹(màn)²深。
注释:¹祠宫:旧时祭祀先祖或先贤的庙堂。这里指舜庙。²蔓草:蔓生的杂草。这两句是说,舜庙掩没在竹林杂草丛中。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素风¹传旧俗,异迹²闭荒林。
注释:¹素风:素朴的民风。²异迹:不同寻常的痕迹。这里指舜帝流传下来的道德风俗。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巡狩(shòu)¹去不返,烟云²怨至今。
注释:¹巡狩:帝王离开京城巡视各地。这里指舜帝南巡。²烟云:雾气。这两句是说,九疑山地处僻远,云海茫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¹西过雨痕(hén)
译文:楚王宫北面,正是黄昏时候;白帝城西边,还可见下过雨的痕迹。
注释:¹白帝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返照¹入江翻石壁²,归云³拥树失山村。
译文:夕阳照到江面上,好像石壁翻到江中,云雾遮蔽了树林,看不见山下的村庄。
注释:¹返照:夕照;傍晚的阳光。²石壁:陡立的山岩。³归云:犹行云。⁴拥树:抱树;环树。
衰年肺病惟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衰年¹肺病惟高枕²,绝塞(sài)³愁时早闭门。
译文:我已衰老,加上肺病,只有高枕而卧,况且身在边塞,感伤时事,也就早早闭门。
注释:¹衰年:衰老之年。²高枕:枕着高枕头。³绝塞:极远的边塞地区。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不可久留豺(chái)虎乱¹,南方实有未招魂²
译文:夔州时局不稳,即将有豺虎作乱,这个地方不可久留,一心想回北方去而未能成行。
注释:¹豺虎乱:语出王粲《七哀诗》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豺虎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²招魂:招生者之魂。

  这首诗第一联是把一个景色分两句写。楚王宫和白帝城。都是夔州的古迹,诗人用来代表夔州。两句诗只是说夔州雨后斜阳的石候。第二联说斜阳返照到江水上,好像山壁都翻倒在江中,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云遮蔽了树林,使山下的村庄都看不见了。第三联写自己年迈病肺,只有高枕而卧,因身在这遥远的边塞,感伤石事的心情,也只好早早闭门。其言外之意是说:没有观赏晚景的心情。夔州是川东的门户,故称绝塞。“愁石”和“肺病”作对,应讲作“哀石”,哀伤石世,不能讲作忧愁的石候。最后一联是说自己想回北方却未能成行。“豺虎乱”是用王粲的《七哀诗》诗句。杜甫有《夔府书怀四十韵》长诗一首,其中叙述了当石夔州人民的困苦和军人的跋扈。到大历三年(768年),果然不出诗人所料,发生了杨子琳杀死夔州别驾张忠,据城夺权的乱事。末句意义比较隐晦,旧注以为此句“言在此屡遭寇乱,旅魂已将惊散也”(见《杜诗详注》)。这是臆解,没有扣上原句字面。“未招魂”不能讲作“旅魂惊散”。而且,“南方”二字也没有着落。“实”字是杜甫的特殊字法,有几处用得出人意外。《秋兴八首》第二首有一句“听猿实下三声泪”,和这里的“实有未招魂”,从来都是含糊读过,没有人讲出作者本意。

  理解这两个“实”字的前提是弄清楚作者的思想基础。屈原被放逐在江南,形容憔悴。他的学生宋玉写了一篇《招魂》以振作他老师的精神。其中有一句“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杜甫想到了这一句,用来比喻自己,所以说南方确实还有一个未招归的旅魂,用以表达自己想回北方去的意志。杜甫此句必须联想宋玉的《招魂》,就才能体会这个“实”字的来历。杜甫还有一首《归梦》诗云:“梦魂归未得,不用楚辞招”,可以作为此句的鉴证。吴昌祺释此句云:“南方非久居之地,何无人招我魂而去此土也。”(《删订唐诗解》)沈德潜注云:“己之惊魂,不能招之北归。”(《唐诗别裁》)这两个注都是仅仅阐发诗意,而没有联系《楚辞·招魂》,因而没有接触到“实有”二字的作用。

  《水经注》在描写长江巫峡风景的一段中记录了两句渔民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思想上涌现这个歌谣,所以说:听了巫峡的猿啼,真要掉下眼泪。“三声泪”是摘用原句中三个字。其实“三声”是猿啼三声,“泪”是行人旅客听了猿啼而下泪。如果杜甫思想上没有这两句歌谣为依据,“三声泪”本来不能成为一个词语。杜甫诗集中已注明了这首渔民歌谣,故这个“实”字容易理解。但是,除了《唐诗解》以外,都没有注出《招魂》二句,故“南方”与“实有”都使人不易了解。

参考资料:
1、 施蛰存.唐诗百话(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4-251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成纪¹星郎字义山,适归²高壤(rǎng)³抱长叹。
译文: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注释:¹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省秦安县。²适归:往归;归向。³高壤:土丘。一作“黄壤”。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词林¹枝叶三春尽,学海²波澜(lán)³一夜干。
译文: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注释:¹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²学海:喻指学术界。³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译文: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只应物外¹攀琪树²,便著霓(ní)(cháng)³上绛(jiàng)
译文: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注释:¹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²琪树:仙境中的玉树。³霓裳: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⁴绛坛:一作“玉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虚负凌云¹万丈才,一生襟(jīn)²未曾开。
译文: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注释:¹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²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¹凤不来。
译文: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注释:¹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良马足因无主踠(wǎn)¹,旧交心为绝弦²哀。
译文: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注释:¹踠:屈曲、弯曲的意思。²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九泉¹莫叹三光²隔,又送文星³入夜台。
译文: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注释:¹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²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³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这两首诗是情辞并茂的悼友诗。李商隐是一代才人。李商隐的诗辞采精工富丽,韵调婉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政治宗派斗争的原因,这样的大诗人于病死荥阳后,文坛竟然出奇地沉默,极少有人赋诗撰文来纪念他。现存的当时悼念李商隐的诗仅有两首。这珍贵的两首《哭李商隐》诗出自李的挚友、诗人崔珏之手。

  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

  第二首,崔珏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此时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意思是说: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其实既不是安慰亡友,也不是诗人自慰。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不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别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两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408-409页.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47-1248页.

shāngyǐn--cuījué

chéngxīnglángshānshìguīgāorǎngbàozhǎngtàn

línzhīsānchūnjǐnxuéhǎilángàn

fēngchuīdēngzhúmièxìngmíngzhǎngzài齿chǐhán

zhǐyīngwàipānshù便biànzheshangshàngjiàngtán

língyúnwànzhàngcáishēngjīnbàowèicéngkāi

niǎohuāluòrénzàizhútóngfènglái

liángyīnzhǔwǎnjiùjiāoxīnwèijuéxiánāi

jiǔquántànsānguāngyòusòngwénxīngtái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先君子¹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²,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³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¹⁰。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¹¹,史朝夕狱门外;逆阉¹²防伺¹³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¹⁴,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¹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¹⁶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¹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译文: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随时都会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鑱,装作打扫垃圾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生气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事败坏到这个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而不明大义,国家大事谁能支撑呢?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注释:¹先君子:作者对其已过世的父亲方仲舒的称呼。²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³从数骑: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⁴微行:穿着平民衣服出行。⁵庑:廊下小屋。⁶生:指书生。⁷解貂:脱下貂皮裘。⁸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崇祯迸士,南明时任兵部尚书大学士,清军入关时镇守扬州,公元1645年4月25日城破,殉难。⁹瞿然:惊视的样子。¹⁰面署第一:当面批为第一名。¹¹厂狱:明代特务机关东厂所设的监狱。¹²逆阉:叛逆的太监,这里指魏忠贤。¹³防伺:防范看守。¹⁴炮烙:用烧红的铁来炙烧犯人的一种酷刑。¹⁵长镬:一种长柄的掘土工具。¹⁶昧:不明事理。¹⁷构陷:诽谤陷害。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崇祯¹末,流贼²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³。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译文: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注释:¹崇祯:明思宗年号(1628—1644)。²流贼:旧时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张献忠(1606—1647),明末农民起义领袖。1644年在成都称帝,建大西国,1646年被清兵杀害。³蕲(qi)、黄、潜、桐:今湖北蕲春县、黄冈县,安徽潜山县、桐城县一带。⁴凤庐道:管辖凤阳府、庐州府一带的长官。道,道员,是一道的长官。⁵更休:轮流休息。⁶漏鼓移:指过了一段时间。漏,古时用滴水计时的器具。鼓,打更的鼓。⁷番代:轮流代替。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¹左公第²,候太公、太母起居³,拜夫人于堂上。
译文: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注释:¹躬造:亲临。²第:府第,住宅。³侯起居:请问安好。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余宗老¹涂山²,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译文: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史公那里听到的。
注释:¹宗老:同一宗族的老前辈。²涂山:方苞族祖父的号,名文。

  文章的开篇就充满传奇色彩温情脉脉作者从记述左光斗与年轻书生史可法的偶遇写起:时任京畿学政的左光斗,风雪严寒之日,微服出行进入一座古寺,看见一个书生正在厢房伏案睡觉;左光斗阅读了书生的文章草稿,就脱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给书生盖上,又给关上门……既形象表现了左光斗的“伯乐”精神:求贤若渴,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爱护人才,又为下文史可法不忘师恩,不违师训作伏笔。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写得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及左公下厂狱”,一笔带过左光斗因弹劾魏忠贤而蒙冤入东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道出史可法对老师的深切关注,这一短句,墨如金,剪裁得当。“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再也无法忍耐,只得“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对狱卒啖之以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得以乔装成“除不洁者”潜入门禁森严的监牢。突出表现左光斗的舍生命、为大义、刚强不屈的崇高品格,则是浓墨重彩,活灵活现:只见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令人不难想象左光斗在东厂狱中遭受何等非人的酷刑!一个“倚”,一个“坐”两个动词,活现了左光斗的“一息尚存,决不屈服”的精神。左光斗被折磨得“面额焦烂不可辨”,“目不可开”,但当他听出史可法的声音时,竟然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如炬:这一事迹,典型地表现了左光斗的坚强毅力和顽强斗志!对前来探监的史可法的不仅有一番“怒曰”:“不识大体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而你还到这里来!国家之事糜烂到如此地步,老夫此身已经罢了,你要还这样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还不赶快离去,难道等着奸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扑杀你!”,而且有“过激举动”:“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如此神情激愤,言辞严厉,慷慨激昂既体现了对逆阉的仇恨,更体现了对寄予殷切厚望的学生的挚爱——爱之深,责之切!左光斗的良苦用心是通过这样的“当头棒喝”,让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清醒地认识目前国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要以天下为己任、当国家的“中流砥柱”!一位受尽酷刑、生命危在旦夕的人,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读此,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真催人潸然泪下!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顶天立地!史可法的切身感受凝聚为一句“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有力地彰显了左光斗的耿耿丹心、铮铮铁骨!这里,既与第一段中“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相呼应,又为第三段表现史可法忠于国事职守作铺垫。

  第三段主要以一个细节——”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表现史可法治军的勤于职守和身先士卒。这正是得益于左光斗老师的言传身教。“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可法的这句心里话就是明证。第四段简叙史可法在带兵期间,凡到桐城,必定亲自到左公第,问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表明史可法尊师如父、对恩师永志不忘的深情厚谊。这些,不仅表现了史可法的爱国精神和尊师情操,更是从侧面衬托他的恩师左光斗的人物形象。左公确有知人之明,对史可法确实是没有“看走眼”;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学生的所作所为,正是恩师言传身教的结果!

参考资料:
1、 赵景云.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人物——《左忠毅公逸事》赏析:《新闻与写作》,2007年1期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kuí)¹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²
译文:夔州孤城夕阳西斜,常常借助天上的北斗星来遥望京华。
注释:¹夔府:唐置夔州,州治在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²京华:指长安。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¹虚随八月槎(chá)²
译文:听猿哀鸣几声便愁思泪下,希望乘着木筏回到家乡,但这个愿望终究是落空了。
注释:¹奉使:奉命出使。²槎:木筏。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画省¹香炉违伏枕²,山楼³粉堞(dié)隐悲笳(jiā)
译文:没能在尚书省中熏香卧病,只能听到山城粉墙隐没于暮色时的鸣笳。
注释:¹画省:指尚书省。²伏枕:指生病。³山楼:白帝城楼。⁴粉堞: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⁵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请看¹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译文:请看笼罩在石上藤萝的月光,已映照到洲前的芦荻花。
注释:¹请看:言外兼有时光迅速之感。

qiūxìngshǒu ·èr

 tángdài 

kuíchéngluòxié měiběidǒuwàngjīnghuá 
tīngyuánshíxiàsānshēnglèi fèngshǐ使suíyuèchá 
huàshěngxiāngwéizhěn shānlóufěndiéyǐnbēijiā 
qǐngkànshíshàngténgluóyuè yìngzhōuqián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