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迹随风,浪痕如霰。蓝桥路远无由见。黄昏肠断倚阑时,看看数尽南飞雁。日理丝机,宵拈针线。春秋不管莺和燕。欲将心事诉佳期,回文直上金銮殿。
声迹随风,浪痕如霰。蓝桥路远无由见。黄昏肠断倚阑时,看看数尽南飞雁。日理丝机,宵拈针线。春秋不管莺和燕。欲将心事诉佳期,回文直上金銮殿。

shāxíng··shēngsuífēng--chén

shēngsuífēnglànghénsǎnlánqiáoyuǎnyóujiànhuánghūnchángduànlánshíkànkànshùjǐnnánfēiyànxiāoniānzhēn线xiànchūnqiūguǎnyīngyànjiāngxīnshìjiāhuíwénzhíshàngjīnluán殿diàn

陈德武

陈德武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 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定王¹使单(shàn)襄公²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³朝觌(dí)矣,道茀(fú)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bēi),川不梁¹⁰,野有庾(yǔ)¹¹¹²,场功¹³未毕,道无列树¹⁴,垦田¹⁵若蓺(yì)¹⁶,膳宰¹⁷不置饩(xì)¹⁸,司里¹⁹不授馆,国无寄寓²⁰,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²¹。及陈,陈灵公²²与孔宁、仪行父²³南冠²⁴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译文: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此后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已是清晨能见到大火星的季节了,道路上杂草丛生无法通行,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迎候,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泽不筑堤坝,河流不架桥梁,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膳夫不供应食物,里宰不安排住处,都邑内没有客房,郊县里没有旅舍,百姓将去为夏氏修筑台观。到了陈国都城,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穿戴着楚地流行的服饰到夏氏家玩乐,丢下客人不会见。
注释:¹定王:周定王。²单襄公:名朝,定王的卿士。³火: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叫商星,是一颗恒星。⁴觌:此指夏历十月,心宿早见于东方。⁵道茀:野草塞路。⁶侯:路上迎送宾客的官吏。⁷司空: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沿用。它的职责是掌管工程建设,包括修治道路。⁸泽:水积聚的地方。这里指水塘。⁹陂:泽边堵水的堤岸。¹⁰梁:桥梁。¹¹庾:露。¹²积:积聚之物。¹³场功:指收割庄稼。场,打粮、晒粮的地方。¹⁴列树:古时候在道路两旁种树作为标记。¹⁵垦田:已开垦的田地。¹⁶蓺:茅芽。¹⁷膳宰:即膳夫。宣达王命以及主管王的饮食等事的官吏。¹⁸饩:活的牲畜。¹⁹司里:掌管客馆的官。²⁰寄寓:犹言旅馆。²¹夏氏:指陈大夫夏征舒家。陈灵公与征舒母夏姬公开淫乱,所以要老百姓给夏氏筑台。²²陈灵公:名平国。²³孔宁、仪行父:都是陈国的大夫。²⁴南冠:楚国的帽子。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译文:单襄公回朝后告诉周定王说:“陈侯如果不遭凶灾,国家也一定要灭亡。”周定王问:“为什么呢?”单襄公答道:“角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雨水结束,天根在早晨出现时表示河流将干枯,氐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草木将凋落,房星在早晨出现时便要降霜了,大火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天气已冷,该准备过冬了。所以先王的教诲说:‘雨季结束便修整道路,河流干枯便修造桥梁,草木凋谢便储藏谷物,霜降来临使备好冬衣,寒风吹起就修整城郭宫室。’所以《夏令》说:‘九月修路,十月架桥。’届时又提醒人们说:‘结束场院的农活,备好土箕和扁担,当营室之星见于中天时,营造工作就要开始。在大火星刚出现时,到司里那儿去集合。’这正是先王能够不费钱财而向民众广施恩惠的原因啊。现在陈国早晨已能见到大火星了,但是道路已被杂草堵塞,农村的谷场已被废弃,湖泊不筑堤坝,河流不备舟桥,这是荒废了先王的遗教。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译文:“  周代的制度规定:‘种植树木以标明道路,郊外提供食宿以款待旅客。国家有专设的牧场,边境有接待宾客的设施,洼地里有茂盛的水草,园苑中有林木和水池,这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其余的地方无不是农田,百姓没有闲置的农具,田野没有丛生的杂草。农时不被耽误,劳力不被浪费。生活富裕而不穷困,百姓安逸而不疲惫。都城中各类人员职责分明,郊外的民众劳作井然有序。’如今陈国的道路无法辨认,农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无人收割,百姓为国君的享乐而疲于劳作,这是抛弃了先王的法度。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译文:“  周的《秩官》上说:‘地位相等国家的宾客来访,关尹便向上报告,行理手持符节去迎接,候人引路,卿士到郊外表示慰问,门尹清扫门庭,宗祝陪同客人行祭礼,司里安排住处,司徒调派仆役,司空视察道路,司寇查禁奸盗,虞人供应物品,甸人运送燃料,火师照看火烛,水师料理盥洗,膳宰进送熟食,廪人献奉粮米,司马备齐草料,工人检修车辆,百官各按职责照应,客人来访如同回到了家里。因此大小宾客无不感到满意。如果大国的客人到了,接待的规格就提高一个等级,更加恭敬。至于天子派官员到来,则由各部门的长官接待,上卿加以督察。如果天子下来巡视,就由国君亲临督察。’如今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是天子的亲族,是奉了天子的使命作为宾客而途经陈国,然而主管的官员却不来照应,这是蔑视先王所制定的官职。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译文:“  先王的法令中说:‘天道是奖善惩恶的,所以凡由我们周室治国,不允许违背法令,不迁就怠惰放纵,各自遵守你们的职责,以接受上天的赐福。’如今陈侯不顾念历代相承的法度,抛弃自己的夫人妃嫔,带领下属到夏氏那里去恣意淫乐,这不是亵渎了姬姓吗?陈侯是我们大姬的后裔,却丢弃正式的礼服而穿戴楚地的服饰外出,这不是简慢了礼制吗?这又违背了先王的政令。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译文:“  过去先王的教诲,即使认真遵行还恐怕有所差池。像这样荒废先王的遗教、抛弃先王的法度、蔑视先王的分职、违背先王的政令,那凭什么来保守国家呢?地处大国的中间而不仰仗先王的遗教、法度、分职、政令,能够支持长久吗?”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译文:周定王六年,单襄公到楚国。定王八年,陈灵公被夏征舒杀害。定王九年,楚庄王攻入陈国。

  公元前601年,单襄公受周定王委派,前去宋国、楚国等国聘问。路过陈国时,他看到路上杂草丛生,边境上也没有迎送宾客的人,到了国都,陈灵公跟大臣一起戴着楚国时兴的帽子去了著名的寡妇夏姬家,丢下周天子的代表不接见。单襄公回到京城后,跟定王说,陈侯本人如无大的灾难,陈国也一定会灭亡。

  单襄公的预言很快实现了。两年后,与夏姬私通的陈灵公在谈笑中侮辱夏姬的儿子夏征舒,被夏征舒射死。

  单襄公的先见之明不止一次。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楚晋两国对决,结果楚军大败。晋国获胜后,派至向周简王告捷。在朝见周王之前,王叔简公设酒宴招待至,互赠厚礼,谈笑甚欢,王叔简公在朝堂上称赞至。至还在邵桓公面前自夸功大,说晋国这次打败楚国,实际是由于他的谋划。邵桓公把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单襄公:“王叔简公称赞至,认为他一定能在晋国掌权,因此王叔简公劝我们各位大臣为至多说好话,以便今后在晋国能有所照应。”

  单襄公很不客气地说:俗话说“刀架在脖子上”,恐怕就是指至这种人吧。君子不自我吹嘘,并非为了谦让,而是怕掩盖了别人的长处。大凡人的天性,总喜欢超过别人,但不能用无视别人长处的手段。越是要掩盖别人的长处,他压制下边的人也就越厉害,所以圣人看重谦让。如今至的位置在晋国其他七卿之下而想超过他们,那也就会有七人的怨恨,至将凭什么来应付呢?刀已经架在至的脖子上了。

  单襄公的这个预言还未完,到了第二年,前574年,鲁成公跟晋、齐、宋、卫、曹、邾等国在柯陵结盟。单襄公躬逢其盛。在柯陵盟会上,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走路时眼睛望远不望近,脚步也抬得高高的,心不在焉。又看到晋国的大臣说话很冲,说话则总是绕弯子,至还是那样自吹自擂,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也是毫无忌讳。单襄公对鲁成公说,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国君和三恐怕都要大难临头了。甚至齐国的国佐也有灾祸,他处在淫乱的齐国,却喜欢讲直话,明指他人的过失,这就会招人恨。因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接受别人的随意指责,齐国有这种人吗?

  单襄公一口气预言五个人的命运。先知的话很快实现,晋厉公回国不久就诛杀三。第二年,前573年,晋国大臣诛杀晋厉公,葬礼只用了一车四马。同年,齐灵公杀国佐。单襄公的预言不到三年就全部实现。

  单襄公的先知之能尚不止此。他还预言了寄留于周天子脚下的晋襄公的曾孙周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晋国的国君。结果,晋厉公被弑后,国中无主,晋人迎回周子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悼公。至此,单襄公的预言彻底实现。

  对单襄公的预言,人们一直试图进行理性的解释,却也难以理解先知的能耐。

shànzhīchénwáng

míng xiānqín 

    dìngwángshǐ使shànxiānggōngpìnsòng suìjiǎdàochén pìnchǔ huǒzhāo dàoxíng hóuzàijiāng kōngshì bēi chuānliáng yǒu chánggōngwèi dàolièshù kěntiánruò shànzǎizhì shòuguǎn guó xiànshè mínjiāngzhùtáixiàshì chén chénlínggōngkǒngníng xíngnánguānxiàshì liúbīnjiàn 

    shànguī gàowángyuē  chénhóuyǒujiù guówáng  wángyuē    duìyuē  chénjiǎojiànér tiāngēnjiànérshuǐ běnjiànércǎojiéjiě jiànéryǔnshuāng huǒjiànérqīngfēngjièhán  xiānwángzhījiào yuē  érchúdào shuǐérchéngliáng cǎojiéjiěérbèicáng yǔnshuāngérdōngqiú qīngfēngzhìérxiūchéngguōgōngshì   xiàlìng yuē  jiǔyuèchúdào shíyuèchéngliáng  shíjǐngyuē  shōuérchánggōng dàiérběn yíngshìzhīzhōng gōngshǐ huǒzhīchūjiàn   xiānwángsuǒyòngcáihuì贿 érguǎng广shītiānxiàzhě jīnchénguóhuǒzhāo érdàoruò chángruò bēizhàng chuānzhōuliáng shìfèixiānwángzhījiào  

      zhōuzhì yǒuzhīyuē  lièshùbiǎodào shíshǒu guóyǒujiāo jiāngyǒuwàng sǒuyǒucǎo yòuyǒulínchí suǒzāi fēi mínxuán àocǎo duómínshí mièmíngōng yǒuyōukuì yǒu guóyǒubānshì xiànyǒumín  jīnchénguódàozhī tiánzàicǎojiān gōngchéngérshōu mín shìxiānwángzhīzhì 

     zhōuzhī zhìguān yǒuzhīyuē  guóbīnzhì guānyǐngào xíngjiézhī hòurénwéidǎo qīngchūjiāoláo ményǐnchúmén zōngzhùzhí shòuguǎn  kōngshì kòujiéjiān réncái diànrénxīn huǒshījiānliáo shuǐshījiānzhuó shànzǎizhìyōng lǐnrénxiàn chénchú gōngrénzhǎnchē bǎiguānzhì bīnguī shìxiǎohuái怀ài guìguózhībīnzhì bānjiāděng qián zhìwáng jiēguānzhèngshì shàngqīngjiānzhī ruòwángxúnshǒu jūnqīnjiānzhī  jīnsuīzhāocái yǒufēnzhōu chéngwángmìngwéiguòbīnchén érshìzhì shìmièxiānwángzhīguān 

      xiānwángzhīlìng yǒuzhīyuē  tiāndàoshǎngshànéryín fánzàoguó cóngfēi tāoyín shǒuěrdiǎn chéngtiānxiū  jīnchénhóuniànyìnzhīcháng kàngfēipín érshuàiqīngzuǒyínxiàshì xìng chén zhīhòu gǔnmiǎnérnánguānchū jiǎn shìyòufànxiānwángzhīlìng 

     xiānwángzhījiào màoshuài yóukǒngyǔnyuè ruòfèijiàoérzhì mièguānérfànlìng jiāngshǒuguó guózhījiān érzhě néngjiǔ  

    liùnián shànchǔ nián chénhóushāxiàshì jiǔnián chǔchén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萧萧风雨满关河¹,酒尽西楼听雁过。
译文:风雨潇潇洒满山河,独坐西楼,饮尽美酒,只听那归雁孤鸣飞过。
注释:¹关河:山河。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¹²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译文:不要惊怪于行人的满头白发,只因为他乡的秋色更让人惆怅难过。
注释:¹莫:不要。²怪:奇怪,惊怪。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袁凯也不例外,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不久他便被逼装疯,食狗彘之食,才幸免于死。这便是他的一生,因此在他存世不多的诗作中大都充满了悲苦之音。这首《淮西独坐》是很典型的一首,内容很一般,也没有什么愁、苦、哀、泣之类的词语,但读来却令人“悲惋欲涕”。

  第一句“潇潇风雨满关河”点明客观环境,风雨之时最易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充分感受到自然威力的巨大以及人生的孤弱、渺茫。第二句写作者个人的活动:独坐西楼,酒已饮尽,酒兴阑珊,正感到百无聊赖,这时天边一声雁唳,有远而近,复由近而远,渐渐地过去了,消逝了,一切又归于岑寂。以上二句所写的都是平淡而一般的日常生活,既没有惊风暴雨的震荡,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摧伤,那么离乡的行人为什么头都白了呢?“异乡秋色不胜多”啊!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生活格言,正如“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自然景物本无差异,然贫富不同,感受便不同。客中与家乡的光景也是如此,喜者见喜,忧者见忧,在离人的眼光中遂不免处处皆秋,事事可愁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所谓人人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然袁凯却能准确地、生动而形象地将它表达出来,这大概便是这首小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淮西夜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月色灯¹光满帝都²,香车宝辇(niǎn)³隘通衢(qú)
译文: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
注释:恨:遗憾。¹灯:灯光。²帝都:指京城。³香车宝辇:指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宝辇,指用金银和宝石镶饰的车。⁴隘通衢:谓拥挤于道路。隘,拥挤堵塞。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¹赛紫姑²
译文: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神紫姑。
注释:¹乡人:指乡里普通人。²赛紫姑:即举行迎紫姑的赛会。赛,旧俗以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的仪式。紫姑,俗称“坑三姑娘”,厕神名,民间旧俗元夕之夜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以问祸福。

  题目中的“恨”字,诗中的“身闲”二字,合起来是“恨身闲”,那其实也是作者写此诗的主旨所在。诗很平常,然其情可悯,其言可哀。

  “月色灯光满帝都”概括了京城街景,写出元宵节的热闹。元宵节的夜晚,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花灯挂满京城的大街小巷,远远地望去好像灯的长龙,置身其中好似是灯的海洋。“月色灯光”点题面中的“正月十五夜”,“帝都”扣题面中的“京师”。一个“满”字,则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

  “香车宝辇隘通衢”,由灯写到人,说明人之多,之繁华。元宵之夜,人们为了赏灯观景,都倾室而出,老百姓们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群,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达官显贵,则是驾着各种华美的车辆,一排排、一串串,挤满了条条大道,车辇所过之处,幽香久久不散。诗人未曾亲到现场却根据自己的想象,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前两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现实状况。虽然元宵灯会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是对别有感伤的诗人来说,那样的情形却愈发牵动他的万千思绪。李商隐作此诗时闲居家中。因此,后两句不仅说诗人看不到中兴景象自己只能和乡人去参加迎紫姑的赛会,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参考资料:
1、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841-842
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1279-1281

zhēngyuèshíwénjīngyǒudēnghènguān

shāngyǐn tángdài 

yuèdēngguāngmǎn xiāngchēbǎoniǎnàitōng 
shēnxiánzhōngxīngshèng xiūzhúxiángrénsài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河东¹薛存义将行²,柳子³载肉于俎(zǔ),崇酒於觞(shāng),追而送之江于(hǔ),饮(yìn)(sì)。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¹⁰,非以役民¹¹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¹²,出其什一佣乎吏¹³,使司平于我也¹⁴。今我受其直¹⁵,怠其事者¹⁶,天下皆然。岂惟怠(dài)¹⁷,又从而盗之¹⁸。向使佣一夫于家¹⁹,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chù)²⁰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²¹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²²。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²³?有达于理者²⁴,得不恐而畏乎!”
译文:河东人薛存义将要启程,我准备把肉放在盘子里,把酒斟满酒杯,追赶进而送到江边,请他喝,请他吃,并且告诉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他们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让官吏为自己主持公道。现在自己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俸禄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哪里只是不认真?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等行径。假若雇一个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赶走、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尽情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责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情势不同啊。地位情况不同而道理一样,对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明于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注释:¹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²将行:将要离开(零陵)。³柳子:作者柳宗元自称。⁴载肉于俎:把肉放在器物里。载:承。俎:古代放肉的器物。⁵崇酒於觞:在酒杯里倒满了酒。崇:充实,充满,这里作动词用。⁶于:水边。⁷饮食之:请他喝,请他吃。给……吃,喝。⁸凡吏于土者:所有在地方上做官的人。吏,做官,作动词用。⁹若知其职乎: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若:你。其:指代“凡吏于土者”。¹⁰民之役:百姓的仆役。役,仆役,作名词。¹¹役民:奴役人民,驱使人民。役:奴役,作动词用。¹²凡民之食于土者:所有依靠土地生活的人。定语“食于土者”后置,中心词为“民”,倒装句式。¹³出其十一佣乎吏:拿出他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意思是:人民给官府纳赋税,官吏的俸禄就从赋税中出。¹⁴使司平于我也:让官吏给我们百姓办事。司:官吏。平:治理。我:指代“民”、百姓。¹⁵我受其直:我(官吏)接受了他们(百姓)的报酬。我:指代“吏”。直:同“值”,指官吏所得的俸禄。¹⁶怠其事者:不认真给他们办事的。怠:懈怠。轻忽。其:指代人民。¹⁷岂惟怠之:还不仅仅是玩忽职守。岂:语气助词,难道。唯:只。之:指代“其事”,即“民之事”。¹⁸盗之:窃取百姓钱财,盗:指贪污和敲诈勒索。之:指代人民。¹⁹向使佣一夫于家:假若你家里雇佣一个仆人。向使:假若。²⁰黜罚:责罚、逐出。黜,就官吏而言,是降职或罢免的意思。这里是指主黜仆,可解释为“逐出”。²¹肆:爆发出来,表示出来。²²势不同也:官与民的关系,情势不同于主与仆的关系。意思是:人民没有办法黜罚官吏。²³如吾民何:对于老百姓能怎么样呢?如……何,文言固定格式,把……怎么样。²⁴达于理者:通达事理的人。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译文: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还在考虑问题,辛勤用力而耗费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了,他知道惶恐和敬畏也明白无误。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译文:我低贱并且被贬谪。不能在官员的评议中参与什么评议,在他临行的时候,因此,赠给酒肉而再加上这些赠言。
这是一篇赠序体的政论文。作者针对中唐时期贪官污吏遍布天下,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进步观点。他认为人民与官吏应当是雇佣与被雇佣,主人与奴仆的关系。官吏必须“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以便做到“讼者平,赋者均”。官吏如果消极怠惰,甚至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人民就有权像对待不称职的奴仆那样惩罚和罢免他们。这种政治理想在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是无法实现的主观臆想,它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文章从送别始,以送别结,中间借送别论吏治,首尾呼应,紧扣文题。“官为民役”的比拟,合情合理,见解卓越。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¹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译文:近来我的愁苦像天一样大,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闷痛楚比着天一样大。
注释:¹解:了解。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谁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¹
译文:人们都喜欢将古代和今天无穷无尽的事儿,放置在愁苦之中。我虽然也有许多悲愁,但我更愿意用畅饮美酒来消解愁闷。
注释:¹移家向酒泉:杜甫《饮中八仙歌》:“恨不移封向酒泉。”酒泉:郡名,以城下有泉,味如酒,乃名。

chǒuér··jìnláichóushìtiānlái--xīn

jìnláichóushìtiānláishuíjiěxiāngliánshuíjiěxiāngliányòuchóuláizuòtiān

dōujiāngjīnqióngshìfàngzàichóubiānfàngzàichóubiānquèjiāxiàngjiǔq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