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频促马头东,更为边民缚狡童。三箭不烦仁贵手,七擒自得武侯功。
诏书频促马头东,更为边民缚狡童。三箭不烦仁贵手,七擒自得武侯功。
枭雏已去古巢冷,狼子不归秋穴空。何用声名达朝听,恐妨辟谷伴乔松。
枭雏已去古巢冷,狼子不归秋穴空。何用声名达朝听,恐妨辟谷伴乔松。

huòmánzéidàizhǔ簿zhāngān--tánggēng

zhàoshūpíntóudōnggèngwèibiānmínjiǎotóngsānjiànfánrénguìshǒuqínhóugōng

xiāochúcháolěnglángziguīqiūxuékōngyòngshēngmíngcháotīngkǒngfángbànqiáosōng

唐庚

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2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云雾凄清¹拂曙(shǔ)²³,汉家宫阙(què)动高秋
译文:拂晓的云与雾气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注释:¹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²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³流:指移动。⁴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⁵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残星¹几点雁横塞²,长动³一声人倚(yǐ)楼。
译文: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注释:¹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²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³长动: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紫艳¹半开篱(lí)²菊静,红衣³落尽渚(zhǔ)莲愁。
译文: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注释:¹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²篱:篱笆。³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⁴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lú)鱼正美¹不归去,空戴南冠²学楚囚(qiú)
译文: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¹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²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109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51-1252

chángānwǎnqiū

zhào tángdài 

yúnqīngshǔliú hànjiāgōngquèdònggāoqiū 
cánxīngdiǎnyānhéngsài chángshēngrénlóu 
yànbànkāijìng hóngluòjìnzhǔliánchóu 
zhèngměiguī kōngdàinánguānxuéchǔqiú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碧玉孤根¹生在林,美人²相赠比双金³
译文:绿如碧玉的孤竹生在深林,用它制的壁竹鞭名贵万分;贤德之人将竹鞭赠送给我,这份厚礼胜过了万两黄金。
注释:¹碧玉孤根:均指竹。²美人:指贤人。³金: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代以一镒为金。汉代以一斤为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初开郢(yǐng)¹(jiān)²封后,想比巴山冰雪深。
译文:我一打开郢客的缄封之后,立刻想到冰冻巴山雪深深。
注释:¹郢客:指元稹。这时元稹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所以称元稹为郢客。²缄:捆束箱笼的绳子。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多节本怀端直¹性,露青犹有岁寒心²
译文:璧州鞭浑身是节,节节都怀有正直不屈的品格;璧州鞭遍体露青,处处都显示出不畏严寒的意志。
注释:¹端直:正直。²岁寒心:岁寒不凋之志。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何时策¹马同归去,关树²扶疏³(qiāo)镫吟。
译文:我们何时才能策马同归去,在扶疏的关树下敲镫高吟?
注释:¹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意即用鞭打马。²关树:关中之树。³扶疏:枝叶繁茂。

  这首诗的开头,名为咏鞭,实则咏人。壁州竹鞭虽然名贵,但赠鞭者如果不是“美人”的话,恐怕诗人是不会估之以双金之价的。刘禹锡对元稹不畏权阉的精神是欣赏的、佩服的。他赠给元稹文石枕,称赞元稹“文章似锦气如虹”,就是把元稹誉为“文石”,赞扬了他的这种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誉元稹为“美人”,其赞扬之情是凝之笔端,跃然纸上的。这两句按照一般酬唱之作先要赞誉对方的俗套来写的。但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碧玉般的壁州竹鞭的无比名贵,暗示赠鞭者品格的高尚,因而不落窠臼。

  接着,目睹竹鞭而展开联想,写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然而,这绝不是单纯地为写竹而写竹,而是以竹喻人。这幅“翠竹傲寒图”恰是元稹傲对阉竖,宁折不弯的形象写照。翠竹不惧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权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宝贵的。诗人对壁州鞭浑身是节,遍体露青赞不绝口,称赞它节节都标志着正直不阿的品格,处处都显示了岁寒不凋的意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同字同声,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赞扬了元稹的贞操亮节和不畏强暴的品格。

  末尾“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是针对元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这两句谈论的是何时归去的问题,和咏鞭没有什么联系。可是诗人由“归去”这个动作派生出“策马”、“敲镫”两个动作,并把这些动作写进诗句之中,就使这两句和全诗咏鞭的内容紧密结合,浑然而为一体了。

  这首诗通过咏写竹鞭,称誉对方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节操。作者巧妙地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浑然而为一体。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启、承、转、合的脉络清晰。

参考资料:
1、 高志忠.刘禹锡诗词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6-19
2、 陆坚.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193-194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dì)(dōng)¹在东²,莫之敢指。女子有行³,远父母兄弟。
译文: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
注释:¹蝃蝀:彩虹,爱情与婚姻的象征。²在东:彩虹出现在东方。³有行:指出嫁。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朝隮(jī)¹于西,崇朝(zhāo)²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译文:朝虹出现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兄弟和父母。
注释:¹隮:一说升云,一说虹。²崇朝:终朝,整个早晨,指从日出到吃早餐的时候。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乃如之人¹也,怀²昏姻³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译文:这样一个恶女子啊,破坏婚姻好礼仪啊!太没贞信太无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注释:¹乃如之人:像这样的人。²怀:古与“坏”通用,败坏,破坏。³昏姻:婚姻。⁴大:太。⁵信:贞信,贞节。⁶命:父母之命。

  此诗开端“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是起兴,写彩虹出现在东方。古人因缺乏自然知识,以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如刘熙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释名》)彩虹在东边出现,自然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所以大家都“莫之敢指”。接下去引出正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单这两句似乎看不出诗人的褒贬之意,然联系前面的起兴,诗人无疑是将淫邪的美人虹来象征这个出嫁的女子。所以前两句虽是兴,但兴中兼比,比兴合一,诗的讽意在不言中也就显露了出来。“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二句亦见于《诗经》的《邶风·泉水》和《卫风·竹竿》,很可能是当时陈语,因而多引用之。

  次章是首章的复叠。隮,亦指虹。所以“朝隮于西”接下便有“崇朝其雨”之句。说了暮虹,又说朝虹,这样反反复复,诗人就是旨在强调这个出嫁女子婚姻的错乱。

  第三章点明题目。“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意思就是说:“像这样的女人啊,破坏婚姻礼仪啊。”如此刻薄斥骂的语气,表明了诗人对私奔行为的愤愤不平。这种愤愤不平基于两点,一是“大无信也”,即私奔者只知思男女之欲,而不能自守贞信之节;二是“不知命也”,即私奔者背人道、逆天理,不知婚姻当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全诗结构看,前两章是蓄势,此章为跌出。第一、第二章的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为此章蓄足了力量,故一经跌出,语意自然强烈。此章四句末尾语助词“也”字的连用,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破坏婚姻制度的私奔行为的痛心疾首。

  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不从母命的私奔女子,其实正是一个反抗礼教制度、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敢女性。封建社会对婚丧喜庆有着极其严格的礼仪规定,如婚事就得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无权自主择偶。《齐风·南山》中的“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就反映了当时周代社会的婚姻规范。或许此诗的女主人公就是《鄘风·柏舟》中那个大声疾呼“之死矢靡它”的少女,在得不到父母体谅的情况下,为追求爱情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私奔到意中人那里自主结合。这种大胆的私奔行为无疑为封建礼教所不容,所以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便将她视作淫妇而进行严厉地斥责。从诗中两引当时陈语“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来看,她的这种愤怒的抗争也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情,诗中所谓的“莫之敢指”,实际正是千夫所指。“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她尽管走出了这反抗的一步,但其悲惨的结局是不难想像的。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99-100

dōng

shījīng·guófēng·yōngfēng xiānqín 

dōngzàidōng zhīgǎnzhǐ yǒuxíng yuǎnxiōng 
zhāo西 chóngzhāo yǒuxíng yuǎnxiōng 
nǎizhīrén huài怀hūnyīn tàixìn zhīmìng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¹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注释:¹秋:一本作“愁”。

  “睡轻”四句,引神话传说点题。言词人在七夕晚上正恍恍惚惚地小睡着,恍忽中只听见庭院中的树上不断地传来喜鹊们的聒噪声。它们似乎在说:今天晚上我们又要飞上天去搭起鹊桥,使牛郎织女能够重聚在天河西畔,度过一夕的幸福时刻。“天津”,即指天河渡口。“蛛丝”两句,叙说自身的孤苦。此言词人所居的小楼角落挂满了蛛网,这说明那里已经很久无人前来打扫住处了。词人生活在这种与爱妾生离死别的孤独境况中,所以惟见燕子飞来,穿堂入室与他作伴,却难见伊人来此与他相伴。“天上”一句,两相对比。词人说:天上的牛郎织女尚有一年一夕的鹊桥会,而地上的我却永远不能再见爱人一面,所以哀叹“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啊。上片从题旨生发,重在悲叹自己与两妾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

  “秋鬓改”两句是说:我已经老矣,能不鬓发转白?因为自己的日渐衰老,所以更引起了我对传说中吃过不死药而永葆青春美色的嫦娥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种嫉妒心。这是一般老年人常有的牢骚话。“过雨”两句是说:眼前又到了秋风秋雨的烦闷季节,再加上室外的梧桐叶随风飒飒地飞舞,能不使人见秋景而起愁?所以后来的鉴湖女侠秋瑾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叹;而词人也有“离人心上秋”之愁。“梦入”三句,思妾之心愈深矣。此言词人从七夕鹊桥会的传说,进而联想到自己如果要想与爱人相见,那就只能在梦境之中了。所以词人起而独自徘徊,企图摆脱相思之苦。只见天上几颗星星闪烁,映衬着冷冷清清的门户。他漫步在宅边河畔,不由得又因思念爱妾而泪滴涟涟。下片主要是哀叹自身的老境凄凉及怀念离逝的两个爱妾。全词从七夕的神话传说,联想到自己与两位爱妾生离死别的愁苦,既写时节,又写亲人,读来感人肺腑。

zhīxiāngjìn··--wényīng

shuìqīngshíwénwǎnquèzàotíngshùyòushuōjīntiānjīn西pànzhònghuānzhūànsuǒhónglóuyànzi穿chuānliánchùtiānshàngwèirénjiāngèngqíng

qiūbìngǎiyuèzhǎngméiguò西fēngshùjǐngchóumènglánqiáodiǎnshūxīngyìngzhūlèi湿shīshābiānníngzhù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仙官¹欲往九龙潭²,旄(máo)³朱幡(fān)倚石龛(kān)
译文:方尊师想到河南太室山上的九龙潭去,他摆着杖,放着幡旗,靠在石阁的旁边。
注释:方尊师:未详何人。尊师:道士的尊称。嵩(sōng)山:山名,在河南省登封市北。嵩山古名外方山,又名嵩高山,为五岳的中岳。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道士居此修道。¹仙官:有爵位的神仙。此处尊称方尊师。²九龙潭:在登封市东二十五里嵩山东峰太室山上。³旄节:以竹为节杖,上缀以牦牛尾。⁴朱幡:红色长幅下垂的旗。旄节和朱幡都是道士所用的法物。⁵石龛:供奉神佛的小石阁。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山压¹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译文:嵩山居天下之中央,高达半天之上,九龙潭洞府深邃曲折,其下与长江相连,可直通江南。
注释:¹压:坐镇。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¹忽成岚(lán)²
译文:瀑布倾泻,水花四溅,山上的松杉就像常常带雨一样。青翠的山峦在夕阳辉映下呈现出的斑斓色彩。
注释:¹苍翠:一作“彩翠”,指青翠的山峦在夕阳辉映下呈现出的斑斓色彩。²岚:山林中的雾气。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¹送苏耽²
译文:请问来迎接方尊师的白鹤,你们是曾经在衡岳送过苏仙公的那两只吗?
注释:¹衡岳:指南岳衡山。²苏耽:传说中的仙人,郴县(今属湖南)人。

  这首诗写送别方尊师前往嵩山修道,以如画彩笔描绘嵩山的奇丽景色,以浪漫的神仙传说渲染方尊师的仙人风姿。全诗描写景物引人入胜,结构紧凑,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

  一二句先点明题意,说方尊师将回到嵩山九龙潭。他庄重地站在石龛旁,手执旄节和朱幡。

  三至六句写嵩山的景物,也即是想象方尊师归嵩山后的生活情况。诗人说,嵩山又高又大,山腰云彩遮掩,远远看去好像是从天上压下来而停留在半天上一样。九龙潭的洞穴幽深,直通江底,而流向江南各地。这样一个高大、幽深的境界,自然最宜于炼性修道,达到清静无为。诗人还说,嵩山长满杉松,巨大的瀑布日夜迸流,使它们经常受到雨点的滋润,因而长得非常苍郁茂盛。当夕阳残照披在苍峰翠峦间时,山林间便忽地腾起一阵阵雾气来。道教强调皈依自然,回归自然,这样一个瀑布飞奔、林木苍茂、夕阳斜照、雾气轻笼的地方,对道士来说,是美妙而理想的。对于方尊师将要回去的嵩山,诗人着力作如此精妙的描写,实际是寄托着一番良好的祝愿,认为他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在道业上必将会有更大的成就。诗人对于方尊师的情谊也从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最后两句用双鹤送苏耽赴南岳衡山的典故,但略加变化,说:借问迎面前来的一双白鹤,你们大概是曾经参加过从衡岳迎接苏耽上仙界的吧?这意思是说,方尊师归嵩山就像当年苏耽登天一样,有着白鹤来迎,方尊师是和苏耽一样道学有成就要飞举上天的真人。

参考资料:
1、 潘人和主编.儒道释诗汇赏 道诗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100-101

sòngfāngzūnshīguīsōngshān--wángwéi

xiānguānwǎngjiǔlóngtánmáojiézhūfānshíkānshāntiānzhōngbàntiānshàng

dòng穿chuānjiāngchūjiāngnánshānsōngchángdàiyángcāngcuìchénglán

jièwènyíngláishuāngbáicénghéngyuèsòngd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