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分携后,囏难会面时。
夜灯初献酒,春草旧题诗。
游宦君虽厌,才名众所期。
不应和倦翼,寂寞恋南枝。
漂泊分携后,囏难会面时。
夜灯初献酒,春草旧题诗。
游宦君虽厌,才名众所期。
不应和倦翼,寂寞恋南枝。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57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雁自飞飞水自流,西风不寄小银钩。
雁自飞飞水自流,西风不寄小银钩¹
译文:秋高气爽,大雁自由自在地飞向南方,流水自在流淌;西风吹来了又一个秋天,却没有给我带来宽慰的信纸一张。
注释:¹小银钩:比喻娟美遒劲的书法,这里代指书信。
斜阳何处横孤簟,十二阑干一样愁。
斜阳何处横孤簟¹,十二阑干一样愁。
译文:夕阳西下,她在哪里摆下自己孤独的床?任凭栏廊弯曲,走到哪里,心中也都是同样的愁怅。
注释:¹簟(diàn):竹席。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己未¹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²见饷(xiǎng)³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zhé)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zhì)其异。
注释:¹己未: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²石研屏:石磨屏。³饷:赠。⁴识:记。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恨之极,恨极销¹磨不得。苌(cháng)²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³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译文:怨恨真是到了极点,而怨恨到了极点就无法消散磨灭。苌弘含恨屈死于蜀,人们常说,他的血三年以后化为了碧玉。郑国人缓也曾泣涕相告:我的父亲攻击儒家协助墨家造成了我愤而自杀的后果;十年之后我托梦与他,告诉他我的满腔沉痛之所化,就是我那坟冢上的秋柏早已结出的累累果实。
注释:¹销:消灭、消散。²苌弘:周之大夫。化碧系传说,极言其怨愤而忠贞精诚。³缓:此指人名。⁴儒、墨:儒家与墨家学派。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¹,潜动精魄(pò)。望夫江上岩岩立。嗟(jiē)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译文:相思相忆至极亦容易转为怨恨。愁怨结于衷肠,会暗地里牵动精神魂魄,让人哀毁骨立;你可见那长江边上傲然矗立的“望夫岩”比比皆是。可叹还有因一念之差而生出变故以致终身难以挽回的。你看夏启的生母为怨愤所激,顷刻之间便化成了石头。
注释:¹结中肠:阮籍《咏怀诗》容好结中肠。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zhuó)¹。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²。 
译文:张难敌,勇敢而力气超群。他一气而沉入深渊,其精气化物之后,依然作磨角斗牛困斗砚池之中;其身影化入山石里,使得山石至今难以雕琢。仔细想来,人生在世,就像庄周梦中化为蝴蝶一样的虚幻。
注释:¹“难敌”七句:即赋词序中张难敌化石事。精气为物:易.繁赫上。精氟属物,游魂属爱。困斗:《左传宜公十二年》,困段猖同,况圆相乎?山骨:谓石。寻思:不断思索。²“寻思”三句:是非难论,人生如梦。庄周梦中化蝶事。
辛弃疾此词因梦而作。一起“恨之极”两句总摄题旨,以下承以五事:一二叠分咏四事,三叠归到难敌本事,虽人异事异,然皆怨愤变化则同。结韵化蝶,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题序中说作者梦有人送给他一件石研屏,并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湘潭张难敌因搏斗而死,死后化为斗牛石,使里中得之者不利。梦境本来不足为凭,但它却是作者情感思想的某种曲折表现,所以这首词也就通过古来四件因怨愤变化为石的记载(苌弘、郑人缓、望夫妇、启母)参证张难敌的故事。三片之中,上片写两男因恨化石,是父子君臣事;中片写两妇因怨化石,是夫妇事;而下片则写张难敌虽然斗败,但化为石后仍作困斗的形象,赞扬张难敌抵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文词虽然诡谲诙谐,构思却极巧妙。论其主旨,可以说这首词创造了一个张难敌的不屈形象,借以抒发胸中激愤不平的怨气,用以影射当时的政治斗争。体裁基本上是属于赋体入词,类似一篇散文小赋。
参考资料:
1、 辛更儒.辛弃疾词选:中华书局,2009.8:第150页
司马丞相昔登庸,诏用元老超群公。
司马丞相昔登庸¹,诏用元老超群公。
译文:司马光曾经被选拔任用,皇帝下令任用那些才智过人的元老。
注释:¹登庸:选拔、任用。
杨绾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杨绾(wǎn)¹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译文:杨绾当了丞相天下人都很高兴,元祐党人的断碑稀疏地陈列在秋风中。
注释:¹杨绾:唐朝丞相,以品行端方、质朴忠贞出名,屡任要职,生活简朴。他在位时奢侈浮华的权贵们乃至民众纷纷像他学习,俭朴蔚然成风。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¹柴扉(fēi)²
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注释:¹掩:关闭。²柴扉:柴门。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春草明年¹绿,王孙²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译文: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¹明年:一作“年年”。²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84-185页 .

sòngbié

wángwéi tángdài 

shānzhōngxiàngsòng yǎncháifēi 
chūncǎomíngnián绿 wángsūnguīguī  (míngniánzuò niánnián )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主人且勿喧,贱子¹歌一言。
译文:大人啊,请不要这么大声的喝斥我呀,小人有话要说。
注释:《东武吟》,本为齐地歌曲名。东武,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市一带。该诗写一老兵自述征战塞外的艰苦经历和回乡后有功不获赏的悲怨心情。语言劲峭,音调响亮。¹贱子:老兵的谦称。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仆本寒¹乡士,出身蒙汉²恩。
译文:我虽出身贫寒,但却被官家征入行伍。
注释:¹寒:贫寒。²汉:汉朝。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始随张校尉¹,召募到河源²
译文:先参加的是本骞将军的队伍,在黄河源头一带征战。
注释:¹张校尉:西汉张骞,曾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击匈奴。《汉书》有传。²河源:黄河源头,代指西北极边远的地方。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后逐李轻车¹,追虏出塞垣(yuán)²
译文:后来又追随李蔡轻车将军,把敌人赶出我们的边塞。
注释:¹李轻车:李蔡。汉飞将军李广从弟,曾为轻车将军,击匈奴右贤王有功。²塞垣:泛指边塞地区。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¹途亘(gèn)²万里,宁岁³犹七奔
译文:最近的路,我们也走了万里;最安静的年头,也多次奔命。
注释:¹密:近。²亘:绵延。³宁岁:安宁的年岁。⁴七奔:指多次为征战奔命。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肌力尽鞍(ān)甲,心思历凉温¹
译文: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鞍甲上面;我们所有的才思都历尽了严寒酷暑。
注释:¹凉温:犹言冷暖。下世:去世。部曲:《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罕:稀少。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译文:但是随着主将的去世,那些旧部即便侥幸没有战死也都如我一样无功而散。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时事一朝异,孤绩¹谁复论。
译文:朝廷上的时事,可谓风云变幻;我们的论功行赏还有谁来关注。
注释:¹孤绩:个人独有的功绩。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译文:年轻力壮的时候离开家乡为国征战,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时才返回家乡,无依无靠。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腰镰(lián)(yì)¹葵藿(huò),倚杖牧鸡豚(tún)²
译文:只能拿着腰镰收割些野菜,;扶着拐杖,放养几只小鸡小猪,勉强填塞饥肠糊口。
注释:¹刈:割。葵、藿:野菜名。²豚:猪。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昔如鞲(gōu)¹上鹰,今似槛(jiàn)²中猿。
译文:想当初我年富力强如鞲上鹰,看现在佝偻虚弱似槛中猿。
注释:¹鞲:革制袖套。²槛:圈兽类的栅栏。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¹²千载恨,空负³百年怨。
译文:我自问平生于国于家无愧,却堪叹落得如此境地。
注释:¹徒:空。²结:生成。³负:背负。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弃席思君幄¹,疲马恋君轩²
译文:弃席思念晋文公的珍惜;疲马留恋田子方的收留。
注释:¹“弃席”句:用晋文公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晋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终于可以返国为君时,要抛弃流亡时用过的笾豆、席蓐,怠慢患难与共的有功随从。大臣咎犯劝谏,文公方止。幄(wò):帐幕。²“疲马”句:用田子方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战国时魏人田子方见老马被弃于路,“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轩,车驾。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¹
译文:那么也希望大人您像晋文公和田子方一样,君王不忘旧臣,垂怜垂怜小人。
注释:¹“愿垂”二句:希望君王不忘旧臣。晋主,指晋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灵。一说“魂”通“云”,指田子方讲的话。

  “东武”,泰山下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武吟”和“泰山吟”、“梁甫吟”同类,是齐地的土风。该篇假托汉朝老军人的自白,来讽谏当时的君主。

  诗歌的前半部写老军人对当年战斗生涯的回忆,他南征北战,在戎马倥惚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后半部表达他老年遭弃置的愤懑和悲伤:“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这位当年立马横刀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屯”。他喟然长叹:“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对比,把主人公心灵深处的痛苦展示出来。

  这首诗还表现了老军人即使身处逆境,仍思报国的精神。在诗的结尾,他以“弃席”、“疲马”自比,向君主表白心迹,希望老有所用,辞恳情切,令人感动。显然,这位心怀报国之念的老军人形象中也有着怀才不遇的诗人自我。

  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诗歌的感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先是慷慨奔放,后是激愤悲怆,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