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畜。
敢遣良工开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鸜鹆。
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公今遣一从我游,谨当配以蟾蜍玉。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畜。
敢遣良工开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鸜鹆。
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公今遣一从我游,谨当配以蟾蜍玉。
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3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好是¹隔帘花树²动,女郎撩乱³送秋千。
注释:¹好是:意同“好似”。²花树:此指亭亭玉立的女子。³撩乱:纷乱。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公元89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韦庄在鄜州过寒食节,此间他曾到城外踏青游赏,将见到的春日美景和当地的民俗写成了五首七绝。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清爽怡人,令人回味。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全都融注在他细腻的笔端。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¹
译文: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
注释:¹贺季真:即贺知章,季真是贺知章的字。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zhé)仙人¹
译文: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
注释:¹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来的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昔好杯中物¹,翻为松下尘²
译文: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
注释:¹杯中物:即酒。语出陶潜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²松下尘:已亡故的意思,古时坟墓上多植松柏,故云。语出释昙迁诗:“我住刊江侧,终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金龟换酒¹处,却忆泪沾巾。
译文: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注释:¹金龟换酒:《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声益光赫。“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武后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也。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狂客归四明¹,山阴²道士迎。
译文: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
注释:¹四明: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四明山,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南。《名山洞天福地记》:四明山,周围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天,在明州。²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故乡。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chì)赐镜湖¹水,为君台沼(zhǎo)²荣。
译文: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
注释:¹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²沼:池塘,这里指镜湖。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人亡余故宅¹,空有荷花生。
译文: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
注释:¹故宅: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会稽志》。唐贺秘监故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遗址今已不存。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念此杳(yǎo)如梦,凄然伤我情。
译文: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第一首以“金龟换酒”事为中心,追忆与贺知章的情谊。“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宁波府志》:“四明山发自天台,屹峙于郡治之坤隅,上有二百八十峰,绵亘明、越、台三州之境,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会稽记》亦载:“县南有四明山,高峰迭云,连岫蔽日。”贺知章家于此,故自号“四明狂客”。“风流”二字,本陆象先语,《旧唐书》卷一九〇引陆氏语云:“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可见李白用“风流”二字,并非仅仅用以形容贺知章的言谈风姿,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思念之情。始二句点明所忆之人,接下来回忆:“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此二句所言之事已见诗序。“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一言昔,一言今。“昔好杯中物”概括了贺知章一生的嗜好——酒。李白在写这两首诗之后,还有《重忆一首》诗云:“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似乎李白与贺知章情谊的凝聚点就在于“酒”。而贺知章也的确是离不开酒的,前引杜甫《饮中八仙歌》也说明了这一点。“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金龟换酒”,可以说是李白与贺知章交往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幕。这里的“换酒处”与下句的“却忆”是倒装句,本应为:“却忆金龟换酒处”,但诗人为了强调“金龟换酒”事,以突出贺知章那豪爽的性格和对友情的倾心,方作如此安排。今日对酒,诗人难免会想起昔日“长安一相见”的情形,也更不会忘记“金龟换酒”那令人惬意的一幕;尤其是当诗人在今与昔的反复对比与追忆中,其中也不排斥诗人自身的遭际,不能不倍加思念这位曾有知遇之恩的亡友,不能不泪盈满巾。

  第二首从贺知章归乡后着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的怀念与悲凄之情。“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贺知章是“请为道士还乡里”,故云“道士迎。二句虽同为遥忆,但前句实写,后句虚拟。“归”、“迎”二字概括了贺知章还乡的整个过程,容量极大。“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贺知章归乡时,皇帝曾下诏,将镜湖剡川一曲赐于他,作为放生池。“为君台沼荣”,即为这一片池塘增添了荣耀和光彩。以上四句平平道来,似无深意,但它却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回到了当初长安送别的场面,更令人不禁想起李白当时赠行的两首诗:“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应阻洞庭归。”(《送贺监归四明应制》)“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完全是一种乐观的、恭贺的态度。对于贺知章来说,这种“辞荣禄”而“遂初衣”的结局,的确是功成身退、荣归乡里。而这正是李白所羡慕、所追求的。但诗人感情一转:“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可以想象,如果贺知章还在世的话,此时二人的相聚,应该是怎样的情形。“荷花生”不仅点明了此行的季节,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情韵,尤其是“空有”二字,更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睹物思人,对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然而“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思人、对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沾巾、凄然伤情。

  这两首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第一首前四句着重对昔日的追忆,但后四句却是在今——昔、今——昔的反复重迭之中,来加强感情的抒发。第二首前四句言昔,后四句言今,同样是在对比之中展示出诗人那极不平静的心绪。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明代诗论家陆时雍本着“绝去形容,独标真素”(《诗镜总论》)的论诗宗旨,对唐代五言古诗,包括杜甫在内,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唯独李白颇得赞许。他在《诗镜总论》中说:“观五言古于唐,此犹求二代之瑚琏于汉世也。古人情深,而唐以意索之,一不得也;古人象远,而唐以景逼之,二不得也;古人法变,而唐以格律之,三不得也;古人色真,而唐以巧绘之,四不得也;古人貌厚,而唐以姣饰之,五不得也;古人气凝,而唐以佻乘之,六不得也;古人言简,而唐以好尽之,七不得也;古人作用盘礴,而唐以径出之,八不得也。虽以子美雄材,亦踣踬于此而不得进矣。庶几者其太白乎?意远寄而不迫,体安雅而不烦,言简要而有归,局卷舒而自得。离合变化,有阮籍之遗踪;寄托深长,有汉魏之委致。”陆氏的见解未免过于偏激,但李白的《对酒忆贺监》这一类诗,的确具有上述特征,从而带有“绝去旧形容,独标真素”的显著特点。首先,当时律诗已相当成熟,但李白却仍采用古诗的形式,这正是为了更贴切地表现他那种朴素、纯真而又自然的情感,诗歌的本身,已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事雕凿,毫无惊人之句,一切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韵和诗人内心的凄楚,却十分深沉饱满。这大概就是陆时雍所说的“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诗镜总论》)的道理。从诗歌审美角度来说,这也正是李白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准则。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580-583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河边独自看星宿¹,夜织天丝²难接续。
注释:¹星宿:指列星。²天丝:仙女纺织用的丝线。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抛梭振镊动明珰(dāng)¹,为有秋期眠不足。
注释:¹明珰:用以泛指珠玉。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yuán)¹鹊填石。
注释:¹车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幸回郎意且斯须¹,一年中别今始初。
注释:¹斯须:须臾;片刻。
明星未出少停车。
明星未出少停车。

--wángjiàn

biānkànxīng宿zhītiānnánjiē

pāosuōzhènnièdòngmíngdāngwèiyǒuqiūmián

yáochóujīnshuǐlóngjiàchēyuánquètiánshí

liúcuìzhàngxīngzhǔjiānhuánpèishēngdēng

liǎngqíngchánmiánwèiqiūfēngshēngxiǎo

xìnghuílángqiěniánzhōngbiéjīnshǐchū

míngxīngwèichūshǎotíngchē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江枫¹渐老,汀(tīng)²半凋(diāo),满目败红衰翠。楚客³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zhēn)、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译文: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红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注释:¹江枫:江边枫树。²汀蕙:沙汀上的葱草。³楚客:客居楚地的人。⁴登临:登山临水。⁵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mò)¹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²。侭(jǐn)无言、谁会³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译文: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红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注释:¹脉脉:含情不语貌。²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³谁会:谁能理解。⁴归云:喻归思。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红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红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红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红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红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红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红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红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8页
2、 钱鸿英著.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33页
3、 钱鸿英著.柳周词传 柳永、周邦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34页
4、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05:第13页

suànmàn ·jiāngfēngjiànlǎo

liǔyǒng sòngdài 

jiāngfēngjiànlǎo tīnghuìbàndiāo mǎnbàihóngshuāicuì chǔdēnglín zhèngshìqiūtiān yǐnshūzhēn duàncányáng duìwǎnjǐng shānghuái怀niànyuǎn xīnchóujiùhènxiāng 
rénqiān niànliǎngchùfēngqíng wànchóngyānshuǐ xiētiāngāo wàngduàncuìfēngshíèr jǐnyán shuíhuìpínggāo zòngxiě chángwànzhǒng nàiguīyúnshuí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¹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chǎn)²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译文:秋风好像通晓人意,为人们洗刷尽了三伏天的酷热。枕边吹来清新、凉爽的秋风,趁此良辰睡去,梦里追逐新凉游荡,最后竟飞到了荷花丛深处。在此安宁祥和、庄严清净的琉璃世界中,人的一切烦恼苦闷都荡然无存,胸怀也变得如冰雪般澄澈高洁。我发出一声长叹,坐起身来,看着那满院的秋色。
注释:¹三庚:三伏。是中国农历中划定三伏天开始的标准“夏至三庚便入伏”。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²刬然:一作“划然”。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应笑楚客¹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²,耿耿³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译文:应该笑那才华横溢的屈原和因忧愁而憔悴的兰成吧,他们千年的遗恨流传至今。吟诗作赋只不过是他们无奈的自我排遣罢了,那些忠言无人赏识不值分文,甚至不够买一杯清酒。淡淡的月亮西沉了,银河周围飘浮着薄云。天色渐亮,催促着黎明的到来。有谁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呢?恐怕只有打在梧桐树叶上稀疏的雨点吧。
注释:¹楚客:屈原。²河汉:指天上的银河。³耿耿:形容明亮。
本词上片侧重写秋夜之所见,下片主要写秋夜之所思所感。作者认为,古来骚人往往为人生失意而遗恨千古,何如托身山林,寄情风月呢?这当然是消极的,但在当时作为志行高洁者自我解脱的一种出路,也自有可理解之处。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