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甘蔗窖深藏,青李来禽子在囊。
胜日园林吾有分,暮年歌酒尔无忘。
扫除金屑不到眼,尽力石田难救荒。
每遇北风长引领,皖公山下是桐乡。
土瓜甘蔗窖深藏,青李来禽子在囊。
胜日园林吾有分,暮年歌酒尔无忘。
扫除金屑不到眼,尽力石田难救荒。
每遇北风长引领,皖公山下是桐乡。
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3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些小¹白须何用染。几人²得见星星点³。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biǎn)
译文:少许白须不用染黑,有几个人能够见到星星白发。作知州事时光如箭地过去了,你莫埋怨,应当说比我三年贬居生活强。
注释:¹些小:细小。²几人:几个人。³星星点:言鬓发花白。⁴作郡:任知州事。⁵厌:厌烦。⁶胜我:比我强。
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我欲自嗟(jiē)还不敢¹。向来三郡²³非忝。婚嫁事稀年冉(rǎn)。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译文:我自叹还没有时机回朝,想起来官于三州无非是不称职。男婚女嫁风俗事看得少了,意识到自己年岁慢慢衰老了。我知有此时刻,极重的负担从思想上卸掉。
注释:¹不敢:不敢行动,没有时机。²三郡:苏轼知密州、徐州、湖州后贬黄州。³宁:安宁。⁴非忝:不惭愧,意即还顺心。⁵冉冉:慢慢的样子。⁶有渐:有慢慢衰老时刻。⁷千钧:古代30斤为一钧。这里言其极重负担。⁸从头减:从根本上消失。卸掉:实指死亡。

  上片,作者从时光的易逝来看官场游戏生活,与曹九章相互安慰。这是一种感觉性的审美心理。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从须鬓慢慢斑白感觉时光的流逝,暗叹自己老了;从“白须”上联想到曹光州官涯生活如“箭”飞过。这是自然规律。曹九章须埋怨,苏轼已过了三年贬居生活,比你差多了。“君莫厌”三字隐含着曹光州的满腹牢骚,“胜我三年贬”五字,表白了作者的坦然胸襟。彼此彼此,如此而已。

  下片,从苏轼自身的官场沉浮、世事变迁的体验来谈看穿人生。“我欲自磋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苏轼自叹回朝无望,回首三州知官事又不顺心如意,难免内心郁郁不平。最后三句,再看婚嫁世事与年岁渐衰,得知人生“千钧重担”也无意义地“从头减”了。从“自磋”、“非忝”、“冉冉”、“从头减”,这一认识过程的矛盾、变化,去领略人生的真谛,苏轼还以全身心去体验痛苦,感悟生命,抗争苦难,昂扬悲剧精神。

  全词名为赠词实是慰语。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遭际相似,个性相近,相互慰藉,忘却前非。词从“白须”、“浮光”、“婚嫁”等的具体人事侧面,反映了官场生活原本是一场游戏,从而隐示苏轼淡然恬静的人生观。不过,现实中存在的悲剧,经常迫使苏轼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这就是苏轼被贬黄州后不去为僧、不去投江的原因。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717-719

jiāào··zèngcáoguāngzhōu--shì

xiēxiǎobáiyòngrǎnrénjiànxīngxīngdiǎnzuòjùnguāngsuīshìjiànjūnyànyīngshèngsānniánbiǎn

jiēháigǎnxiàngláisānjùnníngfēitiǎnhūnjiàshìniánrǎnrǎnzhīyǒujiànqiānjūnzhòngdāncóngtóujiǎn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译文:一阵细雨过后,雾气蒙蒙的天空才显得一点点的晴意,可惜已经渐进傍晚时分,被雨打落的残花静默无语地躺在尘土之中浸湿了花身。此时想要抒发内心的情感,却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只能闷闷地看着梁间的双燕归去来。
注释:生查子:词牌名。后亦称“楚云深”。
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琴韵¹对薰(xūn)²,有恨和情抚³。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译文:一阵香风伴随着我的琴声向远方悠扬飘逝,带着些许的恨意和莫名的情愫弹着古琴。因为心中的无言和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痛苦而使琴弦连连折断,我早已泪流满面,一滴滴的红泪滴在古琴和华美的衣衫之上,就这样伴随着我这个孤独的人。
注释:¹琴韵:琴声。²薰风:香风。³抚:弹奏。⁴断弦频:由于心情痛苦而使琴弦连连折断。⁵黄金缕:谓衣上所饰也。一为古曲名。

  这首词写抚琴少女的幽怨。上片“烟雨”句状景,“零落”句起兴,一语双关,景情合写。“难话此时心”是“无语”的人情再现,又开启“梁燕双来去”一句,用亲昵双燕,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下片写女子抚琴遣恨,而无声的哀怨、无言的愁恨却依然无法排遣。用“断弦频”刻画柔肠寸断,虚意实写,可见可感。最后用女子抚琴时的“泪滴”作结,层层递进,幽怨全出。

  落花无语,梁燕双飞。临风抚琴,泪滴罗裳。全词清新隽雅,语婉情深。乃《花间集》中之佳作。

shēngcházi··yānwǎnqíngtiān--wèichéngbān

yānwǎnqíngtiānlíngluòhuānánhuàshíxīnliángyànshuānglái

qínyùnduìxūnfēngyǒuhènqíngchángduànduànxiánpínlèihuángjīn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晴雪¹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xián)(cháo)²,斜月明³寒草
译文: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春天还未到,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高高的树梢上喜鹊在衔泥筑巢,斜挂天边的月儿照着充满寒意的小草。
注释:¹晴雪:雪后晴天。²衔巢:衔树枝做巢。³明:照亮。⁴寒草:枯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早川风景好,自古金陵¹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²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译文:江南金陵的风景早川,自古以来都是那么美丽娇娆。风光依旧可少年人转眼就见苍老。相逢不易请让我们痛饮开怀,因为人生总是别离时节多而欢乐机会少。
注释:¹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²莫厌:莫辞。

  这是一首春词,主题是咏春惜别,伤年华之易逝,叹良会之难得。

  此词全用仄韵,全词十句八韵,除下片第四句和第五句分用平韵外。余均一韵到底。

  上片四句每句有韵,第三四句构成对偶句。起句突出一个“春”字。以下即围绕“春未到”而展开写景。“晴雪”犹在,表明春意尚薄。小园里雪压冰欺,百卉仍沉睡未醒,故曰“春未到”。虽是如此,但报春的早梅却在池边探头探脑了。第二句承前而有转折,“梅自早”,有梅得春先,冒寒一枝独放之意。第三四句仍照应首句而作了有力的渲染。“鹊衔巢”是说鸟类在衔草筑巢。主语“鹊”之前,有个作为修饰语的名词“高树”,即高高的树上。因为树高风大。故鸟类仍然需要在春天将到未到之际修筑好自己的巢,以抵御寒气的侵袭。“斜月明寒草”中“斜月”与首句,“晴”字相应。“寒”字与“雪”字相应。既然有月,当是夜间。天是放晴了,草上还带有残雪,这就使得月光下的白草显得格外晶莹皎洁。这上片四句纯属写景,从“小园晴雪”开始,写到“池边早梅”,再写到“高树鹊巢”,最后到“斜月寒草”收住。这四句上下连贯,紧凑而又层次井然。随着作者的移步换形,虽在小园,却能一句一个景、一步一个境地引人人胜。尽管春尚未到,嫩寒犹甚,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三、四两句,构思精巧,意境深邃而造语自然,堪称佳制。

  下片六句,写景言情兼而有之。按其顺序,前三句可分两段,前两句写景物,后一句写入事。前两句正面歌颂,后一句意在转折,深致感叹。这三句意思简明,在于赞美江南一带的山川风物。不过,在赞美之余,亦发出感叹,山河不老,而人物却在不断变换,“昨日少年今白头”,人生原是十分短暂的。此句反跌前句“风景好”,并为引起下文提供依据。有联系上下文、穿针引线的功用,极见关键。“相逢”以下三句一气呵成,以劝饮、惜别为主旨,又可分为前一句劝酒。后两句惜别。后因前果,脉络分明。这三句又与下片前三句互为因果。正由于金陵道上风光明媚,而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嘉会无常,故人们应珍惜这大好时光,利用这短暂的相聚,杯酒联欢,畅叙衷情。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也是这首词的主题。当然,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冯延巳,他的思想境界,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他的感叹人生离多会少,虽有普遍性,总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仍有其独到的一面,尤其是他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复杂心事的手法,于后人不无启迪。

参考资料:
1、 熊依洪.《中国历代文学大观·隋唐五代文学大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371-372

zuìhuājiān··qíngxuěxiǎoyuánchūnwèidào--féngyán

qíngxuěxiǎoyuánchūnwèidàochíbiānméizǎogāoshùquèxiáncháoxiéyuèmíngháncǎo

shānchuānfēngjǐnghǎojīnlíngdàoshǎoniánkànquèlǎoxiāngféngyànzuìjīnbēibiéduōhuānhuìshǎo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夜来皓月才当午¹,重帘²悄悄无人语。深处麝(shè)³长,卧时留无妆
译文:午夜,明月当空,重帘内静寂无声。深闺里缥缈的烟絮,缭绕着又理还乱的思绪。她独卧在床上,还留着淡淡的妆红。
注释:¹当午:指月亮悬于正中天。²帘:疆村本《尊前集》作“门”。³麝烟:火燃麝香所散发的香烟。烟,雪本作“香”。⁴卧时:雪本作“梦魂”。⁵无妆:淡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¹,锦衾(qīn)²知晓寒。
译文:当年,多么珍惜花一样的面容,如今怎堪再回首往日欢情。当花含露泪、残月西逝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那浸透锦被的阵阵寒意。
注释:¹“花露”句:谓拂晓前残月尚明,花露正浓。²锦衾:锦制的被子。《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此词写女子的生活、女子的感情,然而词人并没有一开头就让这位女子出场,而是先铺叙环境,渲染氛围。上阕首句点明时间——月悬中天,正是午夜。而着一“才”字,便写出夜来已久,明月才渐渐升到中天的情味。此为卧床之人所见,亦为卧床之人所感。看“无人语”三字,正与《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下阕首句中“无言匀睡脸”的“无言”相同,旨在表达这位女子并非不欲言,而是无人与之言的意思。由此可知,她在夜深人静、众人皆睡的时候却独独孤枕难眠。三句写“麝烟长”,一来可见闺阁内静的连一丝风也没有,原本应该袅娜弥漫的烟霭如今都凝成了一条笔直的烟缕;二来,烟缕也是思绪的象征,长长不绝的烟缕正如绵绵不绝的愁绪。“卧时留薄妆”一句“卧时”一语颇可玩味:“卧时”所讲的是过去时,可能想暗示这位女子已经躺下“睡觉”很久了。此句“留”字,也透出女子无心卸妆的情态。古代女子晨起梳妆,临寝卸妆,只因心绪不宁,才迟迟卸妆,卸时又漫不经心,故仍留有薄妆。

  转入下阕,时间跳转到月沉星移的拂晓前。过片逐渐透过氛围的描写,接触到女主人公的内心感情。月到中天,夜深人静,独处深闺,耿耿难寐。这位女子辗转反侧一整夜,所思便是“当年还自惜”的种种过往。其中当有不少烦恼,不少辛酸苦辣,想到这些,她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越想越感到痛苦,于是发出“往事那堪忆”的叹息。其实更加不堪的而是现在。由此可见她如今境遇之糟了。末句明写晓寒,暗写心寒,不仅是对如今凄凉境遇的渲染,也是其内心的写照。这个结尾较为绮丽,然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承上意脉,有有余不尽之味。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0-52

mán··láihàoyuècáidāng--wēntíngyún

láihàoyuècáidāngzhòngliánqiāoqiāorénshēnchùshèyānzhǎngshíliúbáozhuāng

dāngniánháiwǎngshìkānhuāyuèmíngcánjǐnqīnzhīxiǎohán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jì)¹。四周山,一竿残照里²,锦屏风³又添铺翠。
译文:山花烂漫的村外,山野酒店西面,雨过天晴的晚霞是如此明丽。太阳就要落山了,四周的山岭都在霞光的映照里,像锦绣的屏风又添铺了一层翠绿。
注释:山市:山区小市镇。晴岚:雨过天晴,山间散发的水汽。¹天霁:雨过天晴。²一竿残照里:太阳西下,离山只有一竿子高。³屏风:指像屏风一样的山峦。

  这支曲子写傍晚小山村雨过天晴的秀美景色。

  仰望天空,天空明净如洗,晚霞又照得满天光华绚艳,景色极为迷人。山村小镇四周的山峦,笼罩在夕阳的光辉里,给人一种柔和而明丽的感觉。本来就很美的像是小镇屏风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濯,又在夕阳的映照之下,还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显得格外青翠,像是在原来的绿色上添上一层绿色。天上的晚霞和四周的山色,给这个山村小市增添了静谧气氛和美丽景色。

  该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心态,也是该曲的一个特点。该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显现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