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多幽忧,天放孰解缚。感慨万端并,寄此无算爵。
我生多幽忧,天放孰解缚。感慨万端并,寄此无算爵。
一石能精明,自谓于公若。螟蛉视二豪,培缕眇五岳。
一石能精明,自谓于公若。螟蛉视二豪,培缕眇五岳。
贤者笑还闵,俗士憎且愕。圣徒贵清明,醉使神识浊。
贤者笑还闵,俗士憎且愕。圣徒贵清明,醉使神识浊。
杰士尚沉毅,醉必多疏略。庶厉道力坚,勿为曲檗夺。
杰士尚沉毅,醉必多疏略。庶厉道力坚,勿为曲檗夺。
诗狂不可为,任达未能学。笑谢王无功,独醒有至乐。
诗狂不可为,任达未能学。笑谢王无功,独醒有至乐。
猜您喜欢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无媒¹(jìng)²草萧萧³,自古云林远市朝
译文:由于没有人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市朝,结果门庭冷落,径路上杂草丛生。
注释:¹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²径路:小路。³萧萧:萧条、寂静,冷落凄清的样子。⁴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隐居之处。⁵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公道¹世间唯白发,贵人²头上不曾饶(ráo)
译文: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任何人到了老年都要生长白发,包括公伯王侯,谁也没有例外。
注释:¹公道:公平,公正。²贵人:显贵的人。

  首两句从隐者的居所和处境着笔,称扬隐者的德行。“无媒”语出《韩诗外传》:“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无人为媒难以出嫁,这里指士子因无人推荐、引见而无法用于世。正因为无汲引者问津,隐者门可罗雀,屋前小路长满了荒草,一片萧索冷落。“草萧萧”暗用汉代张仲蔚事。据《高士传》载,张仲蔚“善属文,好诗赋,闭门养性,不治荣名”。透过萧萧荒草,一个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隐之处。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来,隐者乐于洁身自好,有意避开这些争权夺利的尘嚣地,“退不丘壑,进不市朝,怡然自守,荣辱不及”(《周书·薛端传》)。清心寡欲,恬淡自适,诗人对隐者的洁行高志,流溢出钦羡、称颂之情。

  末两句从白发落墨,生发健拔高昂的议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与忧愁有着不解之缘。隐者“无媒”,因而怀才不遇。社会的压抑使他产生忧愁,难以驱逐的忧愁又使他早生华发。他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痛恨扼杀人才的社会势力,呼吁世间公道。诗人充分理解隐者的心境,他与隐者灵犀相通,命运与共,对人世、对社会有着相同的见解。他以为,世间只有白发最公道,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头上也照长不误,决不饶过。不受财富摆布,不向权贵拜倒,不阿谀,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这就是人间的公道。诗中“唯”字,包含言外之意:除了白发,人世间再没有公道可言。社会不公正,在诗人笔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针砭。这是理性的批判,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有力鞭苔。

  全诗随情感的流动、意绪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节奏和语势:前两句如静静溪流平和舒缓,后两句如滔滔江潮激荡喷涌。批斥的锋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议论警动,憎爱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机趣幽默。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612-613页

sòngyǐnzhějué--

méijìngcǎoxiāoxiāoyúnlínyuǎnshìcháo

gōngdàoshìjiānwéibáiguìréntóushàngcéngráo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江风扬浪动云根¹,重碇(dìng)²危樯(qiáng)³白日昏。
译文:江风卷起惊涛骇浪,拍击着两岸悬崖峭壁,危舟飘荡,桅杆摇晃,满天布满重重乌云。
注释:¹云根:指江边的山石。²碇:系船的石墩。³危樯:高耸的桅杆。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已断燕鸿¹初起势,更惊²(sāo)³后归魂。
译文:已经像北国的鸿燕,刚想起飞就被摧抑,又像悲愤的骚客,远眨天涯难归惊魂。
注释:¹燕鸿:即鸿雁,比喻刘蒉有万里腾飞之志,且又澄清高洁。但是不幸的是他刚刚展翅,就被狂风摧折了。²更惊:意谓江风蔽日的景象惊动了刘蒉迟迟不归的魂灵。³骚客:指刘蒉。⁴后归:迟归。刘蒉被贬长达七年之久,所以言此。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汉廷急诏(zhào)¹谁先入,楚路高歌²自欲翻³
译文:哪里会有汉廷的急诏,把你提前召回,只能像接舆那样,佯狂楚路高歌抒情。
注释:¹汉廷急诏:指汉代朝廷曾急诏征回者。²楚路高歌:以屈原比刘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所以为“楚路高歌”。高歌,形容诗情悲壮。³翻:以旧曲制作新词。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万里相逢欢复泣¹,凤巢(cháo)²西隔³九重门
译文:万里他乡与你相逢,既喜悦又悲伤,恨只恨凤凰巢在僻野,遥遥远隔九重门。
注释:¹万里相逢欢复泣:指两人在远离京城的地方重逢。²凤巢:比喻贤臣在朝。传说黄帝时,凤凰息于东园,或巢于阿阁。³西隔:当时诗人在荆楚之地,长安位于荆楚西北,所以谓西隔。⁴九重门: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诗一开头即显雄伟气魄,境界开阔。“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描绘的既是两人相逢之地风浪蔽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更渗透着诗人对时代政治环境的深切感受。江风浩浩,浊浪奔腾,看似“云根”一般的岸边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一阵阵的冲击,船上的高高桅杆,在江风中摇摇晃晃,显得景色分外惨淡。浊浪、危舟、昏天的景象正是晚唐动荡险恶的局势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联把表现刘蒉的坎坷遭遇和抒发对刘蒉的深切同情紧密结合起来,“已断”句将刘蒉比作有万里翱翔之志的北国鸿雁,刚刚振翅就被狂风摧折,以此喻指刘蒉刚要在政治上奋飞高举即遭恶势力摧抑和扼杀的遭际。“更惊”句把刘蒉比作受谗而被流放的屈原,因为遭受诬陷,远贬南荒,难归乡土。前一个“已”字,后一个“更”字,紧凑有力地把刘蒉以“对策”触怒小人和后来横遭贬谪——其生平遭际中的两件大事——联结起来。而且通过沉痛愤慨的笔调,表现出诗人对刘羡之不平遭遇的扼腕叹息。颈联又借用历史人物进一步抒写对刘蒉的敬仰和同情。贾谊被贬三年,终于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拜为梁怀王太傅,可是同贾谊一样有抱负有才华的刘蒉却没能有被急诏征回的命运。接舆不满现实,曾编成歌词,嬉笑怒骂地批判当世,刘蒉也像接舆一样,批评朝廷,写出了一篇在当时士人和朝官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对策”。“谁先入”是对刘蒉“不得入”的同情和不平;“高歌”是刘蒉欲力抗王朝危亡而大声疾呼的勇敢选择,这一句饱含着诗人对他的不畏险恶、追求高洁情操的赞赏和敬仰。

  尾联上句“万里相逢欢复泣”是对友人相逢时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的写照。两位挚友在远离家乡、远离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兴奋和喜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又是两个同具匡世济国之心和忧时愤世之感的文人朋友,他们的这次重逢,恰恰同在他们患难之时:一个是因罪被贬;一个是因为受到腐朽势力的长期排挤而万里投荒,大体相同的坎坷命运和对国运的忧切,又使他们不得不泣。“欢”不过是知音意外相逢时那一刹那间的快事,“泣”则是长期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情怀的抒发。这其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嗟叹,更多的是为国运难扶的悲泣,这一点在末句中的“凤巢西隔九重门”中已经表现得很显豁了。“凤巢”是贤者的象征,凤巢被拒之九重门之外,其济国匡世之才志备受排挤,不为君王所接纳反而流贬远地,朝中奸臣当道,君王被蒙蔽视听,臧否不明,晚唐王朝正如“重碇危樯白日昏”般岌岌可危。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学杜甫的一个卓越的殿军。他的这首赠友之作能够将对朋友的同情、对同事的忧虑和对宦官黑暗势力的愤恨很好地融为一体,在深沉凝重之中饱含哀怆愤激,其风格深厚蕴藉,酷似杜诗而又有诗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1、 邓丹,陈芝国.《李商隐诗赏读》 :线装书局,2007.02 :59-60

zèngliúfén--shāngyǐn

jiāngfēngyánglàngdòngyúngēnzhòngdìngwēiqiángbáihūn

duànyàn鸿hóngchūshìgèngjīngsāohòuguīhún

hàntíngzhàoshuíxiānchǔgāofān

wànxiāngfénghuānfèngcháo西jiǔzhòngmén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¹春水²(líng)³。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pàn),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lín)
译文:春天,红杏枝头闹,绿杨水中漂。雕饰华丽的石拱桥处春水幽深。院外卖花女的歌声,穿过幽深的庭院,飘到每一个人的耳蜗里。清明将近,白墙红瓦的院墙上时有迁徙的莺鸟落脚。就在此时节,人们奔走相告。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了上天,因此特降生了一个“玉麒麟”。
注释:¹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²春水:春天的河水。³泠泠: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⁴深沉:此处幽深。⁵粉墙:涂刷成白色的墙。⁶玉麒麟: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风云。今会遇,名邦坐抚,入侍严宸。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沉水烟轻。华筵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风云¹。今会遇²,名邦³坐抚,入侍严宸。更儿孙兰玉,都是宁馨(xīn)。脆管繁弦竞奏,蕙炉袅(niǎo),沉水烟轻。华筵(yán)罢,江城回首,一点寿星明。
译文: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今日相见在著名的地方抚养的儿子,幸能入朝为官侍奉当今皇上。少不更事的孙子兰玉都是如此。筵席中,笛声脆脆,繁弦阵阵,音乐声不断。香炉外,香烟袅袅,氤氲弥漫。杯盘狼藉后,临江依栏,回首过往,眼前升起一颗明亮的寿星。
注释:¹风云:此处无意。多为感叹词,引出下阙的情感基调。²会遇:即会见。³名邦:著名的地方。⁴侍:入朝奉侍。⁵宸: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⁶宁馨:晋宋时的俗语,“如此”、“这样”之意。⁷蕙:香草。⁸寿星:指老人星,古人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

mǎntíngfāng··hóngxìngxiāngzhōng--zhàoliáng

hóngxìngxiāngzhōng绿yángyǐnghuàqiáochūnshuǐlínglíngshēnchényuànmǎnfēngsòngmàihuāshēngyòushìqīngmíngjìnfěnqiángpànshíyǒuqiānyīngdāngrénchuántiānshàngjiànglín

fēngyúnjīnhuìmíngbāngzuòshìyánchéngèngérsūnlándōushìníngxīncuìguǎnfánxiánjìngzòuhuìniǎochénshuǐyānqīnghuáyánjiāngchénghuíshǒudiǎn寿shòuxīngmíng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¹桃花蘸(zhàn)²开。
译文: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蘸水开放。
注释:¹夹岸:两岸。²蘸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春雨断桥¹人不渡²,小舟撑³出柳阴来。
译文: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
注释:¹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²渡:与“度”通用,走过。³撑:撑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这样的小诗,风韵翩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首诗在当时就颇为流传,稍后于他的南宋诗人曾经称赞:“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诗人游湖,是早春天气。何以见得?有诗为证。燕子是一种候鸟。它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着含泥的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然而还没有写出“游”字,突破这个难关,得有巧妙的构思。诗句不能象记叙文那样直接表达,而是应该选出一个画面,用鲜明的形象,使读者理解到确实是春游湖边。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块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遇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这个“游”字就在这样的行动中被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让千百年以来的读者,仿佛也尝受到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739-740页
2、 陈思和,黄玉峰.中学文学读本 2.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73

chūnyóu

 sòngdài 

shuāngfēiyànshíhuí jiāàntáohuāzhànshuǐkāi 
chūnduànqiáorén xiǎozhōuchēngchūliǔyīnlái  (zuò  )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疏影¹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qiǎn)。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粉啼痕休泫²。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³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zhàng),夜中展。
译文: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此时的梅花带着霜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注释:¹疏影:指疏朗的梅影。²泫:下滴貌。冰茧,即蚕茧纸。³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韵。⁴写照:犹映照。⁵泼:指泼墨写意。⁶素障:即障子。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残釭(gāng)¹掩过²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líng)³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shuāng)(qiú)。休便把,落英剪。
译文: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刚刚绽放的梅花像是开放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这美丽的花朵正好慰藉我的心境,不管外界沧桑变化。隔开了尘世和其中庸俗肮脏的世事,避开繁华热闹。西风吹来,帘幕舞动,我久久不能入睡,这样的悠闲自在的时光,舍得把鹔鹴裘典当出去来换取。不要把枯萎的梅花修剪掉了。
注释:¹残釭:将要熄灭的灯粉。²掩过:犹遮蔽起来。³鹤翎:本指鹤之羽毛,此处喻白色的花瓣。⁴银扁,遍地银白色。 扁,通“遍”。⁵浮云苍犬:犹白云苍犬(或白云苍狗),即白衣苍狗。即谓变化巨大之意,后以之喻世事无常,变化剧烈。⁶隔:隔开、分开。⁷软红:犹软红尘,即繁华热闹之意。⁸恁:如此、这样。⁹鹴裘典,即典当鹴裘。鹴裘,鹔鹴裘。相传为司马相如所制。一说用鹔鹴鸟皮做,一说用鹔鹴飞鼠皮做。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