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蕊攀条趁日华,悬忧面旋逐风斜。若非鼻观通清馥,应道漫天无蒂花。
嚼蕊攀条趁日华,悬忧面旋逐风斜。若非鼻观通清馥,应道漫天无蒂花。

yuējìndōngxiānggōngyuánshūnánxiānggōngyóujīngshānguānméiyòngqiányùnzhòngjuéèr--shèngzhòng

juéruǐpāntiáochènhuáxuányōumiànxuánzhúfēngxiéruòfēiguāntōngqīngyīngdàomàntiānhuā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6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军壁¹(gāi)下,兵少食尽,军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²闻军军四面皆楚歌³,项王乃大惊曰:“军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yú),常幸从;骏马名骓(zhuī),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kāng)(kǎi),自为诗曰:“力拔¹⁰山兮气盖¹¹世!时不利兮骓不逝¹²!骓不逝兮可奈何¹³!虞兮虞兮奈若何¹⁴!”歌数阕(què)¹⁵,美人和(hè)¹⁶之。项王泣¹⁷数行下,左右皆泣,莫¹⁸能仰视。
译文: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注释:¹壁: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²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³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⁴是:指示代词,指军军。⁵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⁶幸:被宠幸。⁷于是:在这种情景下。⁸慷慨:情绪激昂。⁹为:写。¹⁰拔:撼动、拔起。¹¹盖:超过。¹²逝:奔驰。¹³奈何:怎么办。¹⁴奈若何:固定句式,把你怎么办呢?¹⁵阕:遍。¹⁶和:应和。¹⁷泣:眼泪。¹⁸莫:否定代词,没有人。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jì)¹,麾(huī)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²夜溃(kuì)围南³出,驰走。平明,军军乃觉之,令骑将灌(guàn)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¹⁰曰“左¹¹”。左,乃陷大泽中。以故¹²军追及之。项王乃复引¹³兵而东¹⁴,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军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¹⁵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¹⁶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¹⁷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¹⁸决死,愿为诸君快战¹⁹,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²⁰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注释:¹骑:单人乘一匹马。²直:当。³南:向南。⁴驰:骑马奔驰。⁵平明:天快亮的时候,也叫平旦。3---5时。也叫寅时、五更。⁶乃:才。⁷以:率领。⁸属:跟随。⁹田父:农夫。¹⁰绐:欺骗。¹¹左:向左走。¹²以故:因此。¹³引:率领。¹⁴东:向东走。¹⁵度:估计,猜测。¹⁶身:亲身经历。¹⁷卒:最终。¹⁸固:本来。¹⁹快战:痛快的作战。²⁰刈:砍倒。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乃分其骑以为¹四队,四向²。军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³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军军皆披靡(mǐ),遂斩军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chēn)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军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军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¹⁰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¹¹曰:“如大王言。”
译文: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注释:¹以为:以之为,把…分为。²四向:向四面(杀出)。³彼:他们。⁴期:约定,如不期而遇。⁵山东:古今异义,山的东面。⁶披靡: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军军溃散。⁷瞋目:瞪大眼。⁸辟易:退避,这里指惊吓后退。⁹会:聚集。¹⁰亡:损失。¹¹伏:通“服”,心服的意思。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于是¹项王乃欲东²渡乌江。乌江亭长³(yǐ)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军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¹⁰我,我何渡为¹¹!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¹²,今无一人还,纵¹³江东父兄怜而王(wàng)¹⁴我,我何面目¹⁵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¹⁶。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¹⁷接战。独籍所杀军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¹⁸。顾见军骑司马¹⁹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军购²⁰我头千金,邑(yì)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wěn)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译文: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躯体。
注释:¹于是:在这种情况下。²东:名词作状语,向东。³亭长:秦军时的乡官。⁴檥:通“舣”使船靠岸。⁵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军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⁶地方:土地方圆。⁷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⁸愿:希望。⁹无以:没有用来……办法。¹⁰亡:使动用法,使……灭亡。¹¹何渡为:句末语气词,“呢”,何……为?翻译为:为什么……呢?¹²西:名词作动词,向西征战。¹³纵:纵使。¹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¹⁵面目:颜面、脸面,在古代颜、色都指脸色,如和颜悦色。¹⁶长者: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德高望重的人。¹⁷短兵:短小轻便的武器。¹⁸创:创伤。¹⁹骑司马:骑兵将领官名。²⁰购:悬赏。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第一场:垓下之围。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先奏起背景音乐;然后唱出变徵之音的“虞兮”主调:一起便哀音满耳,感人至深。“时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尾三虚字反复唱叹,曼声苍凉。正如《史记评林》引吴贤齐说的那样:“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这支歌由项羽主唱,美人和之,更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这位从不曾流过泪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数行下”;他的部属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片呜咽。这里唱出的不仅是个人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连所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这里流出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的眼泪。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而现在(公元前二〇二年),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接下来是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之曰:‘向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假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

  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最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舣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帝王刘、项,将相萧、曹,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本来无所轩轾。但当我们读完《项羽本纪》,特别是读完“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时候,总不免咨嗟叹息,起坐彷徨,这就见出司马迁传写人物的艺术魅力。在这最后一幕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情如悲笳怨笛,以变徵之音形成了呜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进行速度,铁马金戈,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连用两反诘句,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此外,还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蕴涵丰富的细节,其中必有不少出于传闻、揣度,但无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人情人理。清刘熙载《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全凭细节传神,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在传记文学中,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山暖日和风¹,阑(lán)²楼阁帘栊(lóng)³,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旁花瓣飞落。
注释:¹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²阑干:即栏杆。³帘栊:窗户上的帘子。栊,窗户。⁴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⁵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这首《天净沙·春》通过选择了早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在写法上,词人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

  “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明媚暖阳,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读着词句,仿佛跟着词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里,在这一句里,词人白朴重点突出春天已经来到了的实境,令人无比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词人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花在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70
2、 孙安邦 李亚娜.《白朴曲作精品》: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135-137
3、 白朴 著 李翰然 .《白朴散曲选》:广西文艺出版社,2012:2-4

tiānjìngshā ·chūn

bái yuándài 

chūnshānnuǎnfēng lángānlóuliánlóng yángliǔqiūqiānyuànzhōng yīngyàn xiǎoqiáoliúshuǐfēihóng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
译文:南风自古以来都在一刻不停的呼啸,豪杰圣人仍在做着治理国家的思考。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译文:然而西晋末年一代名将刘琨和祖逖,经常在雄鸡报晓时候起来练习武艺。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译文:他们都有匡扶晋室收复国土的决心,终究还是被朝廷陷害成为获罪之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晨滨。
译文:我和他们虽遭遇相同但结果不一样,我沿着皖河水边漫游饱览潜山风光。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译文:最后选择禅宗道场司空山筑屋定居,这里与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遥遥相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¹春。
译文:雪晴时这里可以映照万里之外月光,云开时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风。
注释:¹九江:在浔阳。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
译文:等到有一天灾难过去天下太平之时,就把这里作为远离朝廷的托身之所。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译文:我在这里要把全部家产用来炼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鲜嫩永远年轻。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译文:我希望的就是得到长生不老的妙术,最终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真实自然。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¹
译文:我可以驾驭太阳去蓝天上欣赏美景,我可以攀摘星星到银河边嬉戏游玩。
注释:¹河津:谓天河之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一随王乔¹去,长年玉天²宾。
译文:跟随着神仙王乔乘云游雾一起去吧!到时我将成为玉皇天宫的长年宾客。
注释:¹王乔有三:一是上古之仙人,或称王子乔,或称王乔,《楚辞》中累引之。一是周灵王之太子晋,亦称王子乔。一是后汉时河东人,为叶县令者。²玉天:道家所谓玉清境之天,天宝君所治,即清微天也。又王绩诗:“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柳户朝云湿,花窗午篆清。东风未放十分晴。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柳户朝云湿¹,花窗午篆(zhuàn)²清。东风未放十分晴。留恋海棠(táng)颜色、过清明。
译文:绿柳簇拥的院落,清晨空气清新湿润,雕花窗内香炉升起的烟袅袅如云。东风吹得轻柔,天气十分晴朗,我在贪恋海棠花的娇风中度过清明。
注释:¹柳户朝云湿:指歌妓的居处。²午篆:一种盘香。
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琵琶可是不堪听。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
垒润栖(qī)新燕¹,笼深锁旧莺。琵琶可是不堪听。无奈愁人把做²、断肠声。
译文:新燕住进了刚垒成的泥巢,丝笼中紧锁着旧日的莺鸟。一阵音乐传来却难以进入心中,难道是琵琶弹奏得不好、声音太难听?无奈在愁绪满怀的人听来,都是断肠的悲声!
注释:¹垒润栖新燕:新燕在刚垒好的新窝里栖息。²把做:当做。
此词也是代言体,写一个歌妓对其相好男子的怀念。上片写这个歌妓独居青楼的寂寞和她对旧相好的怀念。下片睹物生感,先是以“新燕”之乐反衬“旧莺”之苦,接着又以琵琶所奏乐音在她听来都是断肠之声的主观化描写,反映出这个女子独处深闺难续旧欢的无限愁思。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池上无风有落晖(huī)¹,杨花²晴后自飞飞。
译文: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注释:¹晖:日光。²杨花:即柳絮。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为将纤(xiān)¹²清镜³,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注释:¹纤质:谓纤小的身躯。²凌:渡过,逾越。³清镜:指池水。⁴湿却:湿了。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欣赏柳絮的情景。杨花飞飞,装点暮春,时节必然,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郭象注《庄子》曰,圣人不对物。“不对物”则无我,无我则无须自见。

chíshàng

hán tángdài 

chíshàngfēngyǒuluòhuī yánghuāqínghòufēifēi 
wèijiāngxiānzhìlíngqīngjìng shī湿quèqióng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