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寻幽子,谈玄孰造微。离群虽念独,选胜遂忘归。
步屧寻幽子,谈玄孰造微。离群虽念独,选胜遂忘归。
世路从争席,年华逼授衣。平生付双琐,手抚送鸿飞。
世路从争席,年华逼授衣。平生付双琐,手抚送鸿飞。

yùnqìngshànyóuyuánjuéguīshǒushífāngjìngshānguīèr--shèngzhòng

xièxúnyōuzitánxuánshúzàowēiqúnsuīniànxuǎnshèngsuìwàngguī

shìcóngzhēngniánhuáshòupíngshēngshuāngsuǒshǒusòng鸿hóngfēi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6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扫地焚香¹闭阁眠,簟(diàn)²纹如水帐如烟。
译文:在南堂焚香扫地而昼寝,睡在细密的竹席上,帐子又非常轻柔。
注释:¹焚香:一作“烧香”。²簟:竹席。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译文: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

nántángshǒu ·

shì sòngdài 

sǎofénxiāngmián diànwénshuǐzhàngyān 
láimèngjuézhīchù guà西chuānglàngjiētiān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¹霜冷香户。梅梢(shāo)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²
译文:蔷薇花沾着点点清露,圆圆的荷叶上贮满雨滴,菊花上结满一层秋霜,凄冷的庭院里香气弥漫。梅花梢上月亮斜挂,人影孤孤单单的,可恨薄情的人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注释:¹蔷薇、荷叶、菊花:分别代表春天、夏天、秋天。²四时辜负:指辜负了四季的美好时光。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wū)¹²清庙³,肃雝(yōng)
译文:美哉清静宗庙中,助祭高贵又雍容。
注释:¹於:赞叹词,犹如现代汉语的“啊”。²穆:庄严、壮美。³清庙:清静的宗庙。⁴肃雝:庄重而和顺的样子。⁵显:高贵显赫。⁶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诸侯。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济济¹多士²,秉³文之德
译文:众士祭祀排成行,文王美德记心中。
注释:¹济济:众多。²多士:指祭祀时承担各种职事的官吏。³秉:秉承,操持。⁴文之德:周文王的德行。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对越¹在天²,骏³奔走在庙。
译文:遥对文王在天灵,奔走在庙步不停。
注释:¹对越:犹“对扬”,对是报答,扬是颂扬。²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灵。³骏:敏捷、迅速。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pī)¹显不承(zhēng)²,无射(yì)³于人斯
译文:光辉显耀后人承,仰慕之情永无穷。
注释:¹不:通“丕”,大。²承:借为“烝”,美盛。³射:借为“斁”,厌弃。⁴斯:语气词。

  “诗”有“四始”,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具体提出来的。他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他的话不一定可靠,而“四始”云云,据说又是来自鲁诗之说。而作为毛诗学说思想体系的《毛诗序》,却又仅仅把风、小雅、大雅和颂四种诗类作为“四始”。其实,自古以来虽然都讲“四始”,而他们的说法又是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的。他们重视“四始”,实际代表了他们对整部《诗经》编辑思想体系的根本看法。按照毛诗的观点,整部《诗经》,都是反映和表现王道教化的,所以郑玄笺说:“‘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因此,每类诗的第一篇,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根据毛诗的解释,司马迁所说的四篇“始诗”都是赞“文王之道”、颂“文王之德”的。周文王姬昌,在殷商末期为西伯,在位五十年,“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阴行善”,招贤纳士,致使吕尚、鬻熊、辛甲等贤士来归,并先后伐犬戎、密须、黎国、邘及崇侯虎,自岐下徙都于丰,作丰邑,奠定了周部族进一步壮大的雄厚的基础。(见《史记·周本纪》)他在世时,虽然没有实现灭殷立周、统一中原的宏愿,但他的“善理国政”,却使周部族向外显示了信誉和声威,为他儿子周武王姬发的伐纣兴国铺平了道路。所以,在周人心目中,他始终是一位威德普被、神圣而不可超越的开国贤君。《诗经》中很多诗篇歌颂、赞美他,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升歌《清庙》。”《礼记·祭统》:“夫人尝禘,升歌《清庙》,……此天子之乐也。”《礼记·孔子燕居》:“大飨,……两君相见,升歌《清庙》。”《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登歌《清庙》。”可见,它的意义已不只是歌颂和祭祀周文王本人了。

  然而,这篇“颂始”,到底是叙写的什么内容,历代的《诗经》学者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毛诗和鲁诗认为是祭祀文王,咏文王之德。而《尚书·洛诰》以为是合祭周文王、周武王时用的歌舞辞,是周人“追祖文王而宗武王”的表现。可是郑玄笺提出清庙乃“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庙也”,文王只是“天德清明”的象征而已。于是也就有人认为《清庙》只是“周王祭祀宗庙祖先所唱的乐歌”(高亨《诗经今注》),并不一定是专指文王。不过,从“四始”的特点来看,说是祭祀文王的乐歌,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44-646
2、 李瑾华.《周颂·清庙》的主旨及思想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5,03

qīngmiào

míng xiānqín 

qīngmiào yōngxiǎnxiàng 
duōshì bǐngwénzhī 
duìyuèzàitiān jùnbēnzǒuzàimiào 
xiǎnchéng rén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¹
译文:遭贬后不仅被众人所弃,更为鬼神相辱相欺。
注释:¹鬼神欺:凌准贬后,母丧,两弟相续死,己又丧其明以殁,灾难踵至,故云“鬼神欺”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¹期。
译文:人才难得,果然就是这样,像凌准这样的才子,居然于悲苦中客死他乡。
注释:¹大患:谓死。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人¹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译文:凌家的祖先为尧舜时代的受氏,三国时的《吴书》曾对凌统大加夸赞。
注释:¹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¹
译文:尔后的富阳凌氏寂寞无闻,凌准的才气又使家族名冠江南。
注释:¹“寂寞”二句谓凌统之后,富阳凌氏遽尔衰落,无有声望之人。英气所聚乃在准也。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学¹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译文:六经要旨一气贯通,你把所有的精妙之处都加以发扬。
注释:¹六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著书逾十年,幽赜(zé)¹靡不推。
译文:卧薪尝胆,著述十年,你为多少玄奥解疑释难。
注释:¹幽赜:《易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天庭¹(shàn)²高文,万字若波驰。
译文:你在朝廷中撰写的雄文,万言文辞有若洪波奔放。
注释:¹天庭:宫廷。²掞:舒展,铺张。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译文:你曾受聘于邠宁、泾原两府担任智囊,宏略高论足以显露出奇思妙想。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车酋轩下东越¹,列郡苏疲羸(léi)
译文:你奉命出巡浙东一带,惩治贪吏,慰劳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
注释:¹东越:指浙东地区。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宛宛¹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译文:犹如回旋翻飞在大江之上的丹凤,终于栖憩在翰林的枝端。
注释:¹宛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宛宛黄龙,与德而升。”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孝文¹留弓剑,中外²方危疑。
译文:在德宗意外崩驾的重大关头,宫廷内外谣言四起,危机重重。
注释:¹孝文:德宗谥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²中外:谓宫内与朝廷。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¹
译文:是你力排众议,迅速公开遗诏,为拥立新君慷慨陈辞,使天下转危为安。
注释:¹“抗声”二句:德宗崩,近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徒隶¹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译文:执掌徒隶簿,你为同僚做出了廉洁的榜样,主管征赋事,你坚持制度处处为朝廷打算。
注释:¹徒隶:狱中服役的犯人。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出守乌江浒¹,左迁²(huáng)水湄。
译文:曾出任和州太守,又左迁至湟水之畔。
注释:¹乌江浒:谓和州也。²左迁:贬职。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高堂¹倾故国,葬祭限囚羁(jī)
译文:母亲病故于家乡,而你为谪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
注释:¹高堂:旧称父母为高堂。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仲叔继幽沦¹,狂叫唯童儿。
译文:不久后两弟又相继辞世,在他们身边痛哭的只有尚未省事的儿郎。
注释:¹“仲叔”句言两弟相续去世。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译文:家中失去了主心骨,苟活的生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去不返。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举声¹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译文:无奈中只好抬头喊天,万能的神呵,你今在何方!
注释:¹“举声”句言呼天不应。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泣尽目无见¹,肾伤足不持。
译文:你痛哭得泪尽声绝双目失明,肾气衰竭,走路摇晃。
注释:¹“泣尽”句言凌准悲伤过度,“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kè)¹委炎荒,臧(zāng)²守灵帷。
译文:你竟然暴死于炎热的蛮荒,守灵的没有亲人,只有仆人与丫环!
注释:¹溘死:屈原《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²臧获:奴婢贱称也。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平生负¹国谴,骇²骨非敢私。
译文:你在生被贬谪在边远之地,死后骸骨也不能回归故乡。
注释:¹负:遭受,遭遇。²骇:通骸。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盖棺未塞责,孤旐(zhào)¹凝寒颸(sī)²
译文:悲哀呀!盖棺之后仍是流言四起,孤独的灵旗在寒风中冻凝不扬!
注释:¹旐:一种黑色魂幡,出丧时用。²飔:凉风。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译文:想当年我们初次相识,一见如故,互诉衷肠。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译文:我们选择了共同的改革目标,进身朝廷,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贬南蛮。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译文:我们原本期望以仁义普济众生,那必然为愚蠢的人群讥笑中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译文:我们到死也未有用武之地,维系正义,还有何指望?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译文:死去的,当然一了百了,苟活者,却忧思千万。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顾余九逝魂¹,与子各何之?
译文:我自己每晚都多次梦回长安,不知是否能与你同路返乡?
注释:¹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译文:兄弟呀!我长歌当哭全然出于心灵深处的哀恸,为国为民,并非仅仅是为你而悲伤!
注释:最后二句言柳宗元与凌准二人同命也。

  “兔死狐悲”,比喻遭遇不幸的人总是引起同命人的震惊和哀怜,这是因为同样的人生遭遇,塑造了同样的人生感受,故一人有难,同命者必怜之。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的也是同样的感受。人生的伤心事莫甚于此者,那就是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突然死去,进而使自己联想到生的悲伤和死的幻灭。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

  第一部分

  首先用点睛之笔大致介绍了凌准的“才”与“命”,凌准是个“才济命不济”的人,最后英年早逝。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二部分

  1、柳宗元介绍了凌准高贵的出身——他的祖先是尧舜手下的掌水之官,他的前辈凌统是三国孙权的大将,功勋卓著,威震江东。2、写了他渊博的学识,他身怀六艺,发愤写作,才华横溢,捭阖纵横。凌准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他写了一首万言诗给当时的丞相,得到赏识,被提拔为崇文馆校书朗。诗中所讲的“天庭才炎 高文,万字若波驰”讲的就是这件事。凌准还著有30万言的《后汉春秋》,八万言的《六经解围人文集》。柳宗元称赞他“著书逾十年,赜靡不推”,并不是用虚言为死人溢美。3、写他的五大政绩,一是建中初年,凌准在邰宁节度使府中(又称征西府)以金吾兵曹的身份任掌书记,受到普遍好评。二是他出巡浙东以观察判官的身份安抚老百姓,惩治贪官污吏,官声很好。三是写他因为在浙东的政绩被皇上诏为翰林学士。四是写凌准在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死后,朝廷大臣都认为五天以后再发丧,而凌准此时挺身而出,认为天下无主,必使四方猜疑,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应该立即将皇上驾崩的消息通告天下;另立新主,诏告四方,以安定天下。当时的重臣王伾听从他的意见,第二天发丧,结果验证凌准的意见是准确的。由于及时发丧,确立了新君,天下人心安定,有异志者也不敢动。五是凌准在翰林院调度钱粮,公正廉明,使那些作奸犯科者、想从国家的钱财中捞一把的人为之整肃。柳宗元通过介绍凌准的政德、政行、政绩表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和练达利索的政治品格。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三部分

  柳宗元表达了对凌准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永贞革新”失败后,凌准开始被贬到四川河州作刺史,与柳宗元一样,永贞元年九月他是在赴河州刺史任的路上,再次被降职,被贬到更僻远的广东连州做司马。在他被贬的途中,他的母亲经不起儿子远谪他乡的打击,因病而逝。紧接着,他的两个弟弟死亡,而朝廷的命令却是被贬之人不能回家送丧,必须按期到任。凌准为此痛不欲生,涕泪横流。“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把眼睛哭瞎了,身体也垮了,不久便一命归天。“溘死委灵荒,臧获守灵帷”,天下的人都认为他是罪人、小人,连他的尸骸都不敢接近。人虽然死了,连个公正的评价都没得到,只有孤零零的灵幡和凄冷的寒风陪伴着他的孤坟。柳宗元是在为好友鸣不平,也是夫子自道,是对共同的不公正的命运和世道的谴责与抗争。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四部分

  柳宗元一往情深,无限感慨地回顾了二人的友谊。两人从认识开始便肝胆相照,后来同时因文章功夫被选拔为朝廷重臣。在“永贞革新”运动中砥柱中流、冲锋陷阵,改革失败后,又同时贬为刺史,再贬为司马。两个人都年轻气盛、壮志凌云,想为天下人谋福利、成仁义,想不到,一腔热血、几年艰辛,竟成了天下小人的笑柄。少年壮志和一生功名都化为泡影。接下来柳宗元表达了生死异路,从此永诀的巨大悲哀。死者已逝,而活着人还将在世人的冷眼和唾沫,在心魔的滋扰下倍受折磨。“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我歌诚自恸,悲独为君悲。”告别自己同命的亡友,柳宗元为朋友悲为自己悲,一颗孤心在泣血、颤栗,这不仅是共同的命运产生的强烈共振,不仅是为过去的事情而感叹。柳宗元似乎是在凌准灵前长明灯的光焰里看到了自己同样不幸的未来。

liánzhōulíngyuánwài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fèizhúrénsuǒ suìwéiguǐshén 
cáinánrán huàn 
língrénshòushì shìkuāxióng姿 
chūnshuǐ yīngfāngzài 
liùxuéchéngguàn jīngqiónghuī 
zhùshūshínián yōutuī 
tiāntíngshàngāowén wànruòchí 
shìzhēngliǎng hóngmóuyào耀 
chēqiúxuānxiàdōngyuè lièjùnléi 
wǎnwǎnlíngjiāng láihànlínzhī 
xiàowénliúgōngjiàn zhōngwàifāngwēi 
kàngshēngzhào dìngmìngyóuchén 
cáoguān zhēngcānyǒu 
chūshǒujiāng zuǒqiānhuángshuǐméi 
gāotángqīngguó zàngxiànqiú 
zhòngshūyōulún kuángjiàowéitóngér 
ménzhǔ yānyòngshēngwéi 
shēngdàntiān shúzhīshénzhěshuí 
jìnjiàn shènshāngchí 
wěiyánhuāng zānghuòshǒulíngwéi 
píngshēngguóqiǎn hàifēigǎn 
gàiguānwèi zhàonínghán 
niànshǐxiāng chángwéijūnzhī 
jìnshēnxuǎn shītóngxiá 
běnrén wéizhòngsuǒchī 
mièshēnjìngshì shìānzhī 
tiánbǎiyōujìn gǒushēngwàn 
jiǔshìhún zhī 
chéngtòng fēiwéijūnbēi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休遣(qiǎn)¹玲珑²唱我诗,我诗多是别³君词。
译文:不要让歌伎玲珑来唱我的诗,我的诗大多是与你的离别词。
注释:重(chóng):再一次。赠:赠别。¹休遣:不要让。休,莫,别。遣,差遣。²玲珑:指唐代歌妓商玲珑。³别:一作“寄”。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明朝(zhāo)¹又向江头²别,月落潮平³是去时。
译文:明天早上你我又要江边告别,月儿西落潮水涨平便是别时。
注释:¹明朝:明天。²江头:江边,江岸。³潮平: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⁴去:离开。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凡情无奇而自佳者,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然也。”有些抒情诗,看起来情景平常,手法也似无过人处,但回肠荡气,经久不忘,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及由此产生的“韵”或韵味。《重赠》就是这样的一首抒情诗。首句提到唱诗,就引人进入离筵的环境之中。

  此句用“休遣玲珑唱我诗”作呼告起,发端奇突。唐代七绝重风调,常以否定、疑问等语势作波澜,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这类呼告语气容易造成动人的风韵。不过一般只用于三、四句。此句以“休遣”云云发端,劈头喝起,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好朋友难得重逢,分手之际同饮几杯美酒,听名歌手演唱几支歌曲,本是很愉快的事,问题是何以要说“休唱”,次句就像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那不免令诗人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难乎为情。呼告的第二人称语气,以及“君”字与“我”字同现句中,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上句以“我诗”结,此句以“我诗”起,就使得全诗起虽突兀而款接从容,音情有一弛一张之妙。句中点出“多”“别”,已暗逗后文的“又”“别”。

  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串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

  从艺术特色上看,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却有无穷余味,能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该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呼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腻的情感:与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恋恋难舍。更加上诗人想象出在熹微的晨色中,潮平时刻的大江烟波浩渺,自己将别友而去的情景,更流露出无限的惋惜和惆怅。多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这种人生聚散的情景,借助回环往复的音乐律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音乐性对抒情性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54-955

zhòngzèng--yuánzhěn

xiūqiǎnlínglóngchàngshīshīduōshìbiéjūn

míngcháoyòuxiàngjiāngtóubiéyuèluòcháopíngshìsh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