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暑日午来,坐到日落归。
松桂全团团,竹光净晖晖。
乳窦成濯缨,绿染身上衣。
却倾所携酒,对酌老石矶。
幽鸟当歌者,荐以首山薇。
敛藏大千界,游戏尘尾挥。
寺门长安道,结束驷马肥。
醉乡访腥荤,屏风肉红围。
我亭不关锁,何人款柴扉。
掉臂樵担行,藤萝自烟霏。
古所谓迂阔,若此二子稀。
既非携娉婷,又乏玉鞍飞。
不知有何好,林泉少焉依。
境胜更著语,鬼神暗呵讥。
但知笑他人,不觉自己非。
犯暑日午来,坐到日落归。
松桂全团团,竹光净晖晖。
乳窦成濯缨,绿染身上衣。
却倾所携酒,对酌老石矶。
幽鸟当歌者,荐以首山薇。
敛藏大千界,游戏尘尾挥。
寺门长安道,结束驷马肥。
醉乡访腥荤,屏风肉红围。
我亭不关锁,何人款柴扉。
掉臂樵担行,藤萝自烟霏。
古所谓迂阔,若此二子稀。
既非携娉婷,又乏玉鞍飞。
不知有何好,林泉少焉依。
境胜更著语,鬼神暗呵讥。
但知笑他人,不觉自己非。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4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元巳(sì)¹清明假²未开³,小园幽径独徘徊。
译文:元巳清明假日将来又还未曾到来,我独自徘徊在花园里僻静的小路上。
注释:¹元巳:即上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²假:古代清明节时,达官贵人休假踏青。³未开:尚未宣布放假。⁴幽径:僻静的小路。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春寒不定斑斑雨¹,宿酒²难禁滟(yàn)(yàn)杯。
译文:漠漠春寒时轻时重春雨时降时停,隔夜的余醉也禁不住想再满饮几杯的想法。
注释:¹斑斑雨:点滴不断的细雨。²宿酒:隔夜的余醉。滟滟杯:满满地溢出酒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季节一到花谢花飞谁也奈何不了,可爱的燕子似曾相识又飞回屋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游梁¹赋客²多风味³,莫惜青钱万选才。
译文:游园宾客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士子,不吝惜钱财才能多选拔些贤才。
注释:¹游梁: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后人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²赋客:辞赋家。³风味:风采,风度。⁴青钱:铜钱。

  这首即景抒怀,遣兴言志之作,即景物、感情、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缠绵含蓄,情韵深长。前六句写景。暮春三月,余寒未尽,落花纷坠,雏燕归来。诗人独步小园幽径,阑珊的春意引起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迟暮之感。一种淡淡的哀愁爬上心头,于是发出“无可奈何”的人生叹息。末尾两句,笔势反振,陡起精神,表示要像汉代梁孝王那样不惜钱财,广结宾客,选拔人才。显示出这位性格旷放,轻财重客,多称引后进的宰相那种政治家的风范,同时也与诗题扣合。“无可奈何”两句,意境凄迷,对仗工稳,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首联因时兴感。起句点明时令。时值暮春三月,“元巳清明”将至未至之际,草木萌发,生机勃然。达官贵人,休假踏青;王孙仕女,倾城游赏,最是一年好风光。一副清明游春图刚欲展现,诗人却用“假未开”三字煞住。此句写实景,有景有人。富贵之家,园林景致清幽。诗人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个徘徊幽径的自我形象。“独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颔联承上思绪,渲染气氛,烘托“徘徊”心情。用一个“寒”字抒发诗人迟暮之感。清明时节天气多变,由于雨“不定”,水气浮动之间,带来一股漠漠轻寒。“斑斑雨”还暗示花落。雨不止,哀不断,只得借酒自遣。酒和雨本无联系,但都浸透了诗人的伤春愁绪。

  颔联与上相承,又转出新意。“花落去”、“燕归来”都是眼前景,具体可感;“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却是抽象的思绪,两句都出之以虚实相间的笔法。出句描写诗人对花落去的眷恋,对句借燕子归来抒写岁月流转,可见人事兴衰,无往不复。两句属对工巧,音节流畅,形成委婉凄迷的意境,写景抒情中又深含理趣。而且,晏殊自己对这个对子还特别欣赏,一字不动地移入《浣溪沙》词中。词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尾联反转点题,出人意表。诗人既已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伤春叹逝,无济于事,猛然从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主旨豁然呈露。“游梁赋客”,借用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之典故以自喻,诗人把张先、王琪比作当年梁园中的司马相如与枚乘之辈。极称其学士富赡,才思出众。“莫惜青钱万选才”一句,毕现诗人旷达豪俊的性格。晏殊地位显要,厚于自奉,且不惜钱财收留宾客。一个“万”字,写出其选才宏旨,显出宰相风度。

  此诗回环婉转,波澜曲折。前六句写景色,一气呵成,伤感情致身婉缠绵。结句翼然振起,直抒胸臆。愁思而不失理智,感伤而不失气度。“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全诗警句,不仅寓情于景,还寓情于理,可谓情理兼胜。读之令人产生不断的艺术联想,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对后来宋诗以理入诗,也许是个启迪。

参考资料:
1、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唐宋词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33
2、 傅德岷,卢晋.《唐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武汉:长江出版社,2008:267-268
3、 余致力.《哲理诗精华评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219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一江¹烟水²³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jì)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¹⁰儿天边至,酒旗¹¹儿风外飐(zhǎn)¹²。爱杀¹³江南!
译文: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河岸两边的人家,屋顶飞檐如画,似乎衔接在一起。江面上荷叶、菱叶丛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画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远处的画船正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是爱煞这江南美景呀!
注释:¹一江:满江,整个江面。²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³照:倒映。⁴岚:山里的雾气。⁵画檐:有画饰的屋檐。⁶芰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⁷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⁸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⁹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¹⁰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¹¹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¹²飐:风吹物动的样子。¹³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

  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

  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这首《水仙子》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两岸人家接画檐”。

  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

shuǐxiān ·yǒngjiāngnán

zhāngyǎnghào yuándài 

jiāngyānshuǐzhàoqínglán liǎngànrénjiājiēhuàyán cóngduànqiūguāngdàn kànshāōuzàisān juǎnxiāngfēngshízhūlián huàchuánértiānbiānzhì jiǔérfēngwàizhǎn àijiāngnán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¹,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²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注释:¹悲寂寥:悲叹萧条。²春朝: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¹上,便引诗情到碧霄(xiāo)²
译文: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注释:¹排云:指排开云层。排:推,有冲破的意思。²碧霄:青天。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
1、 萧瑞峰 彭万隆.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17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7-18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55-756

qiūèrshǒu ·

liú tángdài 

féngqiūbēiliáo yánqiūshèngchūnzhāo 
qíngkōngpáiyúnshàng biàn便yǐnshīqíngdàoxiāo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清香裛(yì)¹对高斋²,泛酒偏能浣(huàn)³旅怀。
注释:¹裛露:被露水所沾湿。²高斋:高雅的书斋。³浣:濯洗。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¹钗。
注释:¹玉人:美丽的女子。

  司空图是唐代创作咏菊诗数量最多、成就最为显著的诗人之一。他的大部分咏菊诗都是七绝,篇幅虽然不长,但意蕴丰富、含义深刻,显得别有韵致。

  采撷菊花来泡酒,让人把一路的旅途劳顿和伤感洗濯净尽。此时,诗人对菊花有了更深一层的感触了:她不像春天的花朵那样在春风中争奇斗妍、尽显俗态,去讨好那些脂粉女子,而是能够甘守寂寞,在清冷的秋天开放在冷寂的书斋中,与文人雅士为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啊!

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烟抹平林¹水退沙,碧山西畔(pàn)夕阳家。
译文:淡淡轻烟笼罩着平野的树林,沙滩上的河水也渐渐退去;远处山峦碧绿苍翠,山间小屋笼罩在夕阳余晖中。
注释:¹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yā)
译文:没有人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只有天边飞过的几只寒鸦可与我一般,欣赏着般景色,体会我的心情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