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君有节瘦如许,老子无心酷似之。
莫向人间危机去,溪云迳雪尽扶持。
上君有节瘦如许,老子无心酷似之。
莫向人间危机去,溪云迳雪尽扶持。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1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译文:蜀地的茶叶寄到的时候只是惊讶于它的新鲜,用渭河水泡茶之后才觉得它的珍贵。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满瓯(ōu)¹似乳堪持玩,况²是春深酒渴人。
译文:杯子里满满的乳白色茶沫本来就值得把玩,何况是我这个暮春时节酒醉口渴的人呢?
注释:¹瓯:杯子。²况:何况。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睡觉¹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译文:睡醒后不知下了大雪,只吃惊窗户被照得如此明亮。
注释:¹觉:醒。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译文:推窗一看,飞舞的雪花已在地上积有一尺厚,辉映着月光,使三更时分格外冷清。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草木浅深白,丘塍(chéng)¹高下平。
译文:草和树木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山丘田埂也都被雪遮盖得一样平。
注释:¹塍:田间的土埂。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饥民莫咨(zī)¹,第一念边兵。
译文:饥饿的人们哪,莫要叹气抱怨,在这样的时候,首先要想到那些辛苦戍边的士兵。
注释:¹咨怨:叹息抱怨。

xuě

yóumào sòngdài 

shuìjuézhīxuě dànjīngchuāngmíng 
fēihuāhòuchǐ yuèzhàosāngēng 
cǎoqiǎnshēnbái qiūchénggāoxiàpíng 
mínyuàn niànbiānbīng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牂(zāng)¹。昏²以为期³,明星煌煌(huáng)
译文:我依偎着东城门外小白杨,浓密叶片辉映着金色夕阳。约好黄昏时相会在老地方,却让我苦等到明星闪闪亮。
注释:¹牂牂:风吹树叶的响声。一说枝叶茂盛的样子。²昏:黄昏。³期:约定的时间。⁴明星:明亮的星星。一说启明星,晨见东方。⁵煌煌:明亮的样子。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东门之杨,其叶肺(fèi)¹。昏以为期,明星晢(zhé)²
译文:我来到东城门外白杨林边,晚霞映红了白杨浓密叶片。明明和人家约好黄昏见面,却让我苦等到星星嵌满天。
注释:¹肺肺:枝叶茂盛的样子。²晢晢:明亮的样子。

  这首诗中那在白杨树下踯躅的人儿,究竟是男、是女,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或她)一定是早早吃罢晚饭,就喜孜孜来到城东门外赴约了。这约会在初恋者的心上,既隐秘又新奇,其间涌动着的,当然还有几分羞涩、几分兴奋。陈国都城的“东门”外,又正是男女青年的聚会之处,那里有“丘”、有“池”、有“枌”(白榆),“陈风”中的爱情之歌《东门之池》、《宛丘》、《月出》、《东门之枌》,大抵都产生于这块爱情圣地。

  此时主人公的伫足之处,正有一排挺拔高耸的白杨。诗中描述它们“其叶牂牂”、“其叶肺肺”,可见正当叶儿繁茂、清碧满树的夏令。当黄昏降临、星月在天的夜晚,乌蓝的天空撒下银白的光雾,白杨树下便该映漾出一片怎样摇曳多姿的树影。清风吹过,满树的叶儿便“牂牂”、“肺肺”作响。这情景在等候情人的主人公眼中,起初一定是异常美妙的。故诗之入笔,即从黄昏夏夜中的白杨写起,表现着一种如梦如幻的画境;再加上“牂牂”、“肺肺”的树声,听来简直就是心儿的浅唱低回。

  但当主人公久待情人而不见的时候,诗情便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晢晢”——字面的景象似乎依然很美,那“煌煌”、“晢晢”的启明星,高高升起于青碧如洗的夜空,静谧的世界便全被这灿烂的星辰照耀了。然而,约会的时间明明是在黄昏,此时却已是斗转星移的清寂凌晨,连启明星都已闪耀在东天,情人却不知在哪儿。诗讲究含蓄,故句面上始终未出现不见情人的字眼。但那久待的焦灼,失望的懊恼,分明已充溢于字里行间。于是“煌煌”闪烁的“明星”,似也感受了“昏以为期”的失约,而变得焦灼不安了;就是那曾经唱着歌儿似的白杨树声,也化成了一片嘘唏和叹息。

  此诗运用的并非“兴”语,而是情景如画的“赋”法描摹。在终夜难耐的等待之中,借白杨树声和“煌煌”明星之景的点染,来烘托不见伊人的焦灼和惆怅,无一句情语,而懊恼、哀伤之情自现。这正是此诗情感抒写上的妙处。由于开笔一无征兆,直至结句方才暗示期会有失,更使诗中的景物描摹,带有了伴随情感逆转而改观的不同色彩,造成了似乐还哀的氛围递换、变化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70-271

dōngménzhīyáng

míng xiānqín 

dōngménzhīyáng zāngzāng hūnwéi míngxīnghuánghuáng 
dōngménzhīyáng fèifèi hūnwéi míngxīngzhézhé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桃李待¹日开,荣华²照当年。
译文:桃李花盛开的时候,花朵缤纷也只是照耀当年。
注释:¹待:一作“得”。²荣华:草木茂盛、开花。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东风¹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译文:春风吹向大地,万物复苏,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
注释:¹东风:春风。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枯枝无丑叶¹,涸水吐清泉。
译文:枯枝都长出可爱的新叶,涸流中吐出清泉。
注释:¹“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大力运天地,羲(xī)¹无停鞭。
译文: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
注释:¹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功名不早著,竹帛(bó)¹将何宣。
译文:如果不早早建功立业,又怎能在那史册上留下名字呢?
注释:¹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桃李务¹青春²,谁能贳(shì)³白日。
译文:桃李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春天,但谁又能赊欠时光?
注释:¹务:需要。²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³贳:出借,赊欠。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富贵与神仙,蹉(cuō)(tuó)¹成两失。
译文: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擦肩而过。
注释:¹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金石犹销铄(shuò)¹,风霜无久质。
译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
注释:¹销铄:熔化,消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畏落日月后,强欢¹歌与酒。
译文:我害怕落在时间之后,因此只能欢歌纵酒,强以为欢。
注释:¹欢:一作“饮”。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秋霜不惜人,倏(shū)¹侵蒲柳²
译文:秋霜残酷,萧杀万物,对人也无所惜,突然降临,蒲树与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
注释:¹倏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²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

  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此诗前十句为第一段。

  开端两句,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一年一度春芳桃李,这是自然规律,因而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幽闭冬藏的寒日笼照之后,转而接受春日温暖的朝阳抚摸,使大地万物顿感复苏,呈现了活跃的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精神倍增,昂扬奋进,这是物之常理与人之常情。故人们把人生美好时刻称之为青春。可是作者认知不限于此,而更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由此作者更悟出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的道理,预伏后面“功名不早著”之因。日这个描写意象在古诗中曾有象征君王之意。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这可能是用“得日开”的甘苦用心吧!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

  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

  这一段后四句则由上面春光境界的描写而转入讨论,发抒感慨,寻求造成这一美景的力量来源。“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不过人们总是偏爱春日,而厌恶冬日,不过这是当时人们无法改变这一阴阳变化的规律。当然他们也从天地运行不止,时光流速,永无停止中,观察万物的生衰,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亦应如春日桃李花一样,要在青春的美好时刻,展示怀抱,建立丰功伟业。生时为人们仰慕赞美,死后美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可是在现实中的李白,虽有美好的理想和作人的价值观,以及奋进不止的精神,但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故深为痛恨。外在的无形压力与内在愤激之情的积郁,终于迸发出忧患不平的心声。从过去的借鉴,目前的现状,到未来的预测,拓展时空,言浅而意深,雅正而浑厚,发展了五言古诗的传统特点。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

  诗的后十句为第二段。

  头两句照应开端,深化诗意。桃李既然是专在追求青春,应青春而显美容。那么有人能赊取太阳,使其不动,青春不是永在吗?“谁”字有疑问之情,本是不能之事,设想其能,从幻想中慰勉自己,从幻境中享受快感,从而减轻了心里压力,从困境得到解脱。

  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

  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

  当其悔恨昨非之时,必然改弦更张,作出新的抉择,“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否则就要落在时间的后面,衰朽之躯,想行乐也不可能了,空空地走向死亡世界,白活了一生。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这是大家路数,而非小家捉襟见肘的手法。

  然而,就是这一点强作排解的自我克制的希望,也难以达到与满足,痛心地写下了结尾诗句:“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严酷的秋霜从无仁爱之心,萧杀万物,于人也无所惜,突然间降临,侵害蒲柳之姿。蒲柳为草木之名,体柔弱而经不起风霜,经霜而枯枝败叶,苦无生机。这里是用典,《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李白用此典切合自己身份,微贱之躯,经不得风霜摧残。秋霜这里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的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以不可抗御的力量打击毫无准备的柔弱微贱之躯,其结果不言自明。结句不仅含蕴丰厚,而感情也至痛。令人不平,催人泪下。真是可以称作长歌当哭之作。

  李白这篇乐府诗综合前人同题之作的长处,而自成一格,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清新俊逸,奇伟特出,是大家手笔。诗以比兴诗句开其端,触景生情,但它并非泛咏桃李荣谢,人生无常,及时行乐之作,而是表现出用常得奇,抒写出超出常人的胸怀壮思,生命的价值。绝非庸庸碌碌的小人私欲,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高扬。它描写出一代人的精英的爱国衷肠,对美好的自然春景的赞颂,对爱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倾诉,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愤懑及自我解脱不成的痛苦,敞开心扉,让人们尽情了解他的内心衷曲。一颗跳荡的心,激荡的变化,万端的感情,牵动着优美的自然画面,透视出社会的不公正。美好理想总是难以兑现,为此而忧患着,抗争着,终不免遭受秋霜的厄运。美好的人性遭受摧残,不是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中共有的现象。盛唐社会尤其如此,令人深思。

  李白成功地塑造这天才者遭受厄运的心象,还借助于他熔铸古诗的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运用得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成为一个完整艺术表现体系,只见诗境美,而不见技法。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真美。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212-215

chángxíng

bái tángdài 

táodàikāi rónghuázhàodāngnián 
dōngfēngdòngbǎi cǎojìnyán 
zhīchǒu shuǐqīngquán 
yùntiān tíngbiān 
gōngmíngzǎozhù zhújiāngxuān 
táoqīngchūn shuínéngshìbái 
guìshénxiān cuōtuóchéngliǎngshī 
jīnshíyóuxiāoshuò fēngshuāngjiǔzhì 
wèiluòyuèhòu qiǎnghuānjiǔ 
qiūshuāngrén shūqīnliǔ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齐侯¹使晏婴²请继室³于晋......
译文:景公派晏婴请求晋国国君续娶齐国之女......
注释:¹侯:即景公,名杵臼。²晏婴:国大夫,字平仲。³继室:续娶。
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既成昏¹,晏.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曰:“此季世²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³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ōu)、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¹⁰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shèn)(gé)¹¹,弗加于海。民三¹²其力¹³,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¹⁴朽蠹(dù)¹⁵,而三老¹⁶冻馁¹⁷。国之诸市,屦(jù)贱踊¹⁸贵。民人痛疾,而或¹⁹(yù)²⁰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²¹。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²²,其相胡公²³大姬²⁴,已在齐矣²⁵!”
译文:订婚之后,晏婴接受了晋国的宴宾之礼。叔向陪他一起参加宴饮,互相交谈起来。叔向说:“国怎么样了?”晏婴回答说:“现在是末代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国恐怕是陈氏的了。国君抛弃他的百姓,使他们归附陈氏。国原来有豆、区、釜、钟四种量器。四升为一豆,各自以四进位,一直升到釜,十釜就是一钟。陈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加大了四分之一,钟的容量就更大了。陈氏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粮食,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价格不比山里高;鱼盐蛤蜊等海产品,价格也不比海边高。百姓把劳动收入分成三分,两分归公家,一分用来维持自己的衣食。国君聚敛的财物已腐烂生虫,老年人们却挨冻受饿。国都的各个市场上,鞋价便宜而假腿昂贵。百姓有了痛苦疾病,有人乘机去安抚。百姓拥戴陈氏如同父母一样,归附陈氏像流水一样。想要陈氏不得到百姓拥戴,哪里能避得开?陈氏远祖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他们随著胡公和大姬,恐怕已经在国接受祭祀了。”
注释:¹成昏:定婚。²季世:末世,末代。³陈氏:指陈国公.陈完的后代宗族。⁴豆、区、釜、钟:国的四种量器。⁵各自其四:各用自身的四倍。⁶登:成,升进。⁷登一:加一,指由四进位增加为五进位。⁸钟乃大矣:指钟的增加不止一个旧量(一釜)。⁹家量:私家用的量器。¹⁰公量:侯的量器。¹¹蜃蛤:蛤蜊,这里指代海产品。¹²三:分成三分。¹³力:指劳动所得。¹⁴聚:聚敛的财物。¹⁵朽蠹:腐烂生虫。¹⁶三老:指上寿、中寿、下寿。¹⁷馁:饥饿。¹⁸踊:假腿。古时受过别刖刑的人所穿。¹⁹或:有人。²⁰燠休:安抚病痛的声音。²¹如流水:像水流动一样自然迅速。²²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四人都是陈氏的祖先。²³胡公:以上四人的后代,陈国开国君主。²⁴大姬:周武士的女儿,胡公的妃.。²⁵已在矣:指陈氏祖先已在受祭了。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疲敝,而公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¹,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háng)²;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疲(pí)³,而公室滋侈。道殣(jìn)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chóu)。栾(luán)、郤(xì)、胥、原¹⁰、狐¹¹、续¹²、庆¹³、伯¹⁴,降在皂隶¹⁵。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¹⁶不悛¹⁷,以乐慆(tāo)¹⁸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¹⁹之铭曰:‘昧旦²⁰²¹²²,后世犹怠。’况日不悛(quān),其能久乎?晏.曰:“.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²³²⁴矣。肸(xī)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²⁵,则公室从之。肸之宗²⁶十一族²⁷,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²⁸,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译文:叔向说:“是的。就是我们的公室,现在也到了末世了。兵车没有战马和人驾驭,国卿不率军队;国君的战车左右没有好人才,步兵队伍没有好长官。百姓疲病,但宫室更加奢侈。道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而宠姬家的财物多得装不下。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就像逃避仇敌一样。栾、郤、胥、原、狐、续、庆、伯这八个大家族的后人已经沦为低贱的吏役。政事由私家决定,百姓无所依从。国君一天比一天不肯悔改,用行乐来掩盖忧愁。公室的衰微,还能有几天?谗鼎的铭文说:‘天不亮就起来致力于政绩显赫,子孙后代还是会懒散懈怠。’何况国君一天天不悔改,国家能够长久吗?”晏子说:“您打算怎么办?”叔向说:“晋国的公族全完了。我听说,公室快要衰微时,它的宗族就像树的枝叶一样首先落下来,公室跟著就衰亡了。我的一宗有十一族,只有羊舌氏一支还在。我又没有好儿子,公室没有法度,能够得到善终就是万幸,难道还会指望得到后代的祭祀吗?”
注释:¹公室:诸侯及其政权。²军行:军队。³罢敝:疲病。⁴殣:饿死的人。⁵女;指国君的宠妃。⁶尤:多出。⁷栾:栾枝。⁸郤:郤缺。⁹胥:胥臣。¹⁰原:原轸,即先轸。¹¹狐:狐偃。这五人都是卿。¹²续:续简伯狐鞫居。¹³庆:庆郑。¹⁴伯:伯宗。这三人都是大夫。¹⁵皂隶:官府中的差役。¹⁶日:一天又一天。¹⁷悛:悔改,改过。¹⁸慆:隐藏,掩盖。¹⁹谗鼎:鼎的名称。²⁰昧旦:黎明。²¹丕:大。²²显:明。²³公族:与国君同姓的.弟。²⁴尽:完。²⁵枝叶先落:像枝叶一样首先坠落。²⁶宗:同一父亲的家族。²⁷族:氏,宗以下的各个分支。²⁸无.:没有好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