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赋通过想象描写了屈原的经历,刻画了屈原孤愤无奈、悲伤绝望的心情,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思,更是表达了他不屈服现实、勇于抗争的决心与勇气。全文熔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语言明畅,感情真挚,充盈着一股奋发向上的豪气,被认为是发屈原之心的作品,其词气与屈原暗合。
此赋开篇交代了出峡适楚的行程以及造访屈原故居的感受。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屈原庙,但时过境迁,此时屈原庙已荒废不堪。苏轼目睹此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接着文章刻画了屈原孤愤、无奈、彷徨以及绝望的心态。屈原虽被放逐,然系心于国事,徘徊江上不忍离去。赋吟《怀沙》诗章自伤怀抱。这些都是屈原内心的挣扎,他作为楚国的大夫,却没有尽到责任。尽管这些都不是他主观上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他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一个事实,屈原感到的是懊悔,是自责,是无奈,是悲痛。最终这些情绪彻底压垮了他。对于他而言,唯有一死才是解脱。这并不意味着他在逃避责任,而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承担责任的可能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忏悔。
苏轼正是看到了屈原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因此他在赋中为屈原代言:为了忠君报国,为了国家人民,不逃避不苟活,活着要力争强谏,即使死了也希望自己的死能感动君主使其从而改变作风。对于屈原而言,是可以选择逃避和苟活的,是可以把所有的责任完全推卸给那个不负责任,甚至是没有责任的国君身上的,甚至像屈原这样名满天下的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安身立命,甚至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屈原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他对于楚国的爱是深入骨髓的爱,是超越生死的爱,是发自灵魂的爱,正是这种爱超越了千古,为一代又一代人所敬仰。屈原不是为了一个不争气的国君自杀的,他是为了楚国而死的,他是一个殉国者,一个殉道者,这是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知识分子与历代腐儒的不同之处。
接着作者写了屈原宁愿为国而死也不随从流俗的决心。对于很多人而言,屈原的确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个国家去死,但是他就是去了,原因何在,因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形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正如齐奥朗所言:“一个国家的偶像灭亡了,那么这个国家就灭亡了。”偶像就是文化,就是精神。屈原悲伤的不是国破家亡,而是神器被毁,楚国就此不复存在了,这是令他感到绝望的根本之处。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是不能够就此苟活于世的,是不能够没有灵魂、行尸走肉一般地活下去的。屈原是一个贵族,他有着无与伦比高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不能够受到一丝一毫玷污的,同时越是高贵的灵魂越是脆弱,越是不堪一击。
文章最后表明“君子之道”不必苛责求全,对屈原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赞赏。苏轼通过一种跨越时空的、一种精神上的对话,完成了对于屈原精神的一次深刻的分析与理解,最后他终于明白,作为一个君子,所要思考的,所要接受的,不是利害,不是现实,不是生死,而是一种道,这种道类似于儒家所谓的“仁者”之道,类似于孟子所谓的“舍生取义”。有些人总是要为了某些东西做出牺牲,这种牺牲并不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更好的东西,而是为了捍卫信仰,捍卫真理。屈原的死,是出于对自身的绝望,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抗争,但是这种绝望不是彻底的绝望,死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了唤醒更多麻木的灵魂。这就是屈原的希望。
《屈原庙赋》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全赋熔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洁的人品,渴望匡时济世的情感。这是作者与屈原灵魂的对话之作,不论在思想内涵或是艺术表现方面,都堪称赋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这又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作。“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首句描写了刚下过雨后的小院情景。风雨初晴,小院中落花满地,显得十分幽静。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种幽静的意境中,可以看到分别在即的两人相对无语泪满眶的景象。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摘泪暗流”,爱人采下两颗红豆,低头和词人说着分别的话语,说着说着,不禁泪流满面。“红豆”,古人常用其象征爱情或相思,唐代诗人王维就曾以红豆为意象,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石尤”是纳兰引用到的典故。纳兰用到这个典故,是说女主人公希望能够效仿石尤氏,化作大风阻止爱人远行。但是天不遂人愿,女主人公的愿望终究破灭,爱人最终乘船离去,分开的两人只能独自品尝自己的忧愁。
全词的上片追忆往昔,下片则描写别后幽情。“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爱人离开之后,好像连春天也被他带走了,以酒践行时甚至祈祷船在行驶时能够遇上顶头风。
淡淡的白描,平实如话,真实地传递出女主人公在爱人即将远行时内心中所表露出的愁苦之情,读后别有一番韵昧。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推出一个动感镜头:如美人晕腮般的千瓣半白、半桃红的芙蓉花,特地甜甜地为徐守开放。作者总是以灵敏的眼光,丰富的感情,微妙的想象来观察、来体验客观世界,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灵性,于是写进作品里,就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作者用美丽、名贵的芙蓉花来敬赠一位“非使君莫可当此花”者,足见东坡对这位贤明的地方官的仰慕深情。“坐客喜笑”,人花通情。拟人之法,高超绝妙。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以设问的句式,更深透一层地把这种花如人意、花超人意的敬仰之情升华起来。“双花不向别人开?”这一过片问话结句,收而难止,留有余味,为下片的深化题旨作了铺垫。
下片,“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承上问话。
由写芙蓉花的动人美貌、诱人感情到写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使君呀,好好地看看濛濛细雨中的芙蓉花,它在为你动情而翩翩起舞!劝君多喝几杯满杯酒表示谢意。“但”字一用,上下意蕴,一脉相通。
“更向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自问无答的三句话令人回味。东坡问:明年,芙蓉花开时节,我们与谁喝酒而来?芙蓉花与谁“依依”而开,答案便是余下的想象空间了。
词的上片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丰厚政绩。下片由写芙蓉花的动人美貌、诱人感情到写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全词景语含蓄,意味深重。“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景语含蓄,比直说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样的真情痴情,谁不为之动心。“来岁,花开时节为谁来?”用笔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长久的回味。
此诗里用梨花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花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宫里的梨花,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花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则写出了梨花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雪了。这句中的“白雪”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花超凡脱俗的美质。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花香亦有情。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中国古典诗歌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难脱“言志”的窠臼,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看似写梨花的美质,实则暗寓自己过人的才华,高洁的品质。第二句与《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诗意相通,写怀高才而渴望遇明君。接下来转以春风喻皇恩,作者认为自己品质高洁,正如冷艳欺雪的梨花。结句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丘为是一位善写山水田园作品的诗人。山水派诗人写景写物自然有山水画一样的韵味。这里写洁白的梨花,是用白雪来比较,用实物体现对象的特质,在古诗词里比较常见,这里也是这样的。雪花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花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花的白就超过了雪花。也许这是诗人的骄傲所致,但是梨花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雪花有所不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花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所以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春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花的,用春风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崔八丈可欣赏清幽之景的景致。诗人一语双关:说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静,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写“高阁”高耸开阔,充溢着山川之秀气。后句写诗人凭着水亭览望崔八丈而觉得“君”清幽,侧重表达出水亭的清新与幽静。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承接水亭的秀气与清幽,紧扣上文,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的景观。诗人从亭中望水飞落,恰似从屋檐边飞过。云从窗而落,侧重体现出水亭的高耸开阔、秀丽清幽。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闻:从敬亭山中转出猿啸,从宛溪水中转出渔歌。山水中有此清音,猿啸声因风变得断断续续,渔歌泛月遥闻。诗人在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勾画出一副凄凉冷清的景色。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描绘出一幅闲逸之时随白鸥而去、沙岸上与鸟为群的景致,诗人通过写宛溪边沙滩上白鸥的悠闲神态,抒发追求自由、闲适的情怀。“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追求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一个“闲”字,传达出诗人心灵的解脱自在。
全诗四句四十字,廖廖数句写崔八丈水亭幽美的风景:檐飞溪水,窗落暮云,风送猿啼,渔舟唱晚,有声有色,读之如临画境。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用字精当,写诗人游崔八丈水亭所见所闻的感受,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以“猿啸”、“渔歌”、“风”、“月”喧染氛围,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从而流露出诗人内心处怀归忧国的感伤情怀。以“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意在洗尽凡心,侧面表露出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后的闲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