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烟拂拂聚无痕,瘦骨棱棱见彻根。细路萦纡饥马疾,举头新月是前村。
晚烟拂拂聚无痕,瘦骨棱棱见彻根。细路萦纡饥马疾,举头新月是前村。

rénshìnánhuàqiūshānlínpíngyuǎnsānshǒuyùn--zhī

wǎnyānhénshòuléngléngjiànchègēnyíngtóuxīnyuèshìqiáncūn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7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红桃¹处处春色,碧柳²家家月明。
译文:粉红的桃花开了,处处春意盎然,碧绿的柳树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妩媚。
注释:¹红桃:红色桃花。²碧柳:碧绿的柳树。
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明情。
译文:楼上的佳人画好了妆在等着夜间宴会的开始,闺中的寂寞少妇等待着良人归来。
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
芙蓉月下鱼戏,螮(dì)(dōng)¹天边雀声。
译文:像芙蓉的月光下鱼儿在嬉戏,挂着彩虹的天边传来喜鹊的叫声。
注释:¹螮蝀:虹的别名。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译文:人生悲欢离合都是一场梦,就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成双入对呢。

yán--xuán

hóngtáochùchùchūnliǔjiājiāyuèmínglóushàngxīnzhuāngdàiguīzhōngzuòhánqíngróngyuèxiàdōngtiānbiānquèshēngrénshìbēihuānmèngzuòshuāngchéng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济济¹京城内,赫(hè)²王侯居。
译文:京城内王侯的住宅富丽堂皇,达官显贵的冠服车盖充满道路。
注释:¹济济:形容人多。²赫赫:显赫。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冠盖¹²四术³,朱轮长衢(qú)
译文:朱色的车轮在长街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注释:¹冠盖: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常借指官吏。²荫:遮蔽。³四术:四通八达的道路。⁴朱轮:红色车轮。汉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轮的车子。⁵竟:整个。⁶长衢:长街。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朝集金张¹馆,暮宿许史²庐。
译文:从早到晚,不是在金、张家,就是在许、史家。
注释:¹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家族。²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的父亲,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南邻击钟磬(qìng),北里吹笙竽。
译文:这些贵族高官之家不是这家“击钟罄”,就是那家“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寂寂¹扬子²宅,门无卿相³(yú)
译文:寂静的扬雄家,门前没有一辆卿相的车。
注释:¹寂寂:寂静。²扬子:指扬雄。扬雄是西汉末年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³卿相:古代高级官名。⁴舆:车。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liáo)¹空宇中,所讲在玄虚²
译文:扬雄在幽静空廓的屋子里写《太玄经》,阐述玄远虚无的道理。
注释:¹寥寥:稀少。²玄虚:玄妙而不可捉摸。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十卷;仿《论语》作《法言》十三卷;拟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而作赋。作者取“玄虚”二字涵盖了他讲学的内容。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言论准¹宣尼²,辞赋拟(nǐ)相如。
译文:他模仿《论语》作《法言》,拟司马相如赋写作《长杨》《甘泉》等赋。
注释:¹准:水准。²宣尼:指孔子(汉宣帝追谥孔子为褒城宣尼公)。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悠悠¹百世后,英名擅²八区³
译文: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扬雄的名字闻名于四面八方。
注释:¹悠悠:长久、遥远。²擅:超过。³八区:八方,天下。

yǒngshǐshǒu ·

zuǒ wèijìn 

jīngchéngnèi wánghóu 
guàngàiyìnshù zhūlúnjìngcháng 
zhāojīnzhāngguǎn 宿shǐ 
nánlínzhōngqìng běichuīshēng 
yángzhái ménqīngxiàng 
liáoliáokōngzhōng suǒjiǎngzàixuán 
yánlùnzhǔnxuān xiàng 
yōuyōubǎishìhòu yīngmíngshàn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¹也,长(zhǎng)²不忤(wǔ)³,晚年家颇(pō)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qín)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guǎ),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¹⁰,卒¹¹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¹²名儒以掖(yè)¹³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¹⁴
译文:曹州有个商人叫于令仪,他为人忠厚,与人和善,到了晚年家产已经很富足了。有天晚上,一个小偷进入他家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是邻家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何苦要当小偷呢?子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没办法啊。子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子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钱。小偷刚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让你拿走。子那小偷深受感动,十分惭愧,最终成为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于令仪盖起学堂,在子侄之中挑选可造之才,邀请大儒来教育他们。他的儿子于杰,侄子于仿都考上了进士。如今于家是曹南的名门望族。
注释:¹市井人:生意人。²长厚:长者和忠厚的合称,即恭谨宽厚。³忤物:与人不和。⁴素:向来。⁵寡悔:少懊悔,这里指很少做错事。⁶十千:十贯铜钱。⁷如其欲:按照他的要求。⁸既去:离开之后。⁹诘:质疑。¹⁰感愧:感悟惭愧。¹¹卒:最终。¹²延:邀请。¹³掖:扶持,这里指教育。¹⁴令族:名门大族。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yī)¹成王²,既昭假(gé)³
译文: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注释:¹噫嘻:感叹声,“声轻则噫嘻,声重则呜呼”,兼有神圣的意味。²成王:周成王。³昭假:犹招请。昭,通“招”;假,通“格”,义为至。⁴尔:语助词。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率时¹农夫,播厥(jué)百谷。
译文: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
注释:¹时:通“是”,此。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¹发尔私²,终三十里。
译文: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
注释:¹骏:通“畯”,田官。²私:一种农具“耜(sì)”的形误。²终:井田制的土地单位之一。每终占地一千平方里,纵横各长约三十一点六里,取整数称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亦服¹尔耕,十千维耦(ǒu)²
译文: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注释:¹服:配合。²耦:两人各持一耜并肩共耕。一终千井,一井八家,共八千家,取整数称十千,结对约五千耦。

  此诗叙述了周王祭毕上天及先公先王后,亲率官、农播种百谷,并通过训示田官来勉励农夫努力耕田,共同劳作的情景。

  全诗八句,分为四、四两层。前四句是周王向臣民庄严宣告自己已招请祈告了上天先公先王,得到了他们的准许,以举行此藉田亲耕之礼;后四句则直接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全面耕作。诗虽短而气魄宏大。从第三句起全用对偶,后四句句法尤奇,似乎不对而实为“错综扇面对”,若将其加以调整,便能分明看出:
  骏发尔私,亦服尔耕;
  终三十里,维十千耦。

  则骏和终、亦和维字隔句成对;其它各字,相邻成对。此种对偶法,即使在后世诗歌最发达的唐宋时代,也是既颇少见,又难有如此诗所见之自然。

  需要略加讨论的还有“骏”字。上文由“终”字比勘,“骏”当是名词。又以金文对照,“凡典籍中的‘骏’字,金文均作‘(左田右允)’”(于省吾);“畯,……契文、金文均从田从允,允、夋之异在足之有无,实一字也”(李孝定)。可见诗中“骏”字,实指田唆即农官,为“畯”字之通假无疑。

  总之,《周颂·噫嘻》一诗,既由其具体地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实况,从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以其突出的“错综扇面对”的修辞结构技巧,而具有较重要的文学价值。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5-666

míng xiānqín 

chéngwáng zhāoěr 
shuàishínóng juébǎi 
jùněr zhōngsānshí 
ěrgēng shíqiānwéiǒu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少年¹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译文: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注释:¹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不效艾符¹(qū)习俗,但祈(qí)²蒲酒话升平。
译文: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注释:¹艾符:艾草和驱邪符。²祈:祈望。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bìn)¹日日添白头,榴²锦年年照眼明。
译文: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注释:¹鬓丝:鬓发。²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千载贤愚(yú)¹同瞬息,几人湮(yān)²几垂名³
译文: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¹贤愚:圣贤,愚蠢。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³垂名:名垂青史。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习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平”。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duān

yīnyáofān tángdài 

shàoniánjiājiébèiduōqíng lǎoshuízhīgǎnkǎishēng 
xiàoài dànjiǔhuàshēngpíng 
bìntiānbáitóu liújǐnniánniánzhàoyǎnmíng 
qiānzǎixiántóngshùn rényānchuím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