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
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
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110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禹贡》:“ 青州有铅、松、怪石。” 解者曰:“ 怪石, 石似玉者。” 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 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 岂古所谓“ 怪石”者耶?
《禹贡》¹:“ 青州有铅、松、怪石。” 解者曰:“ 怪石, 石似玉者。” 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luó),精明可爱, 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 岂古所谓“ 怪石”者耶?
译文:《禹贡》上说:“青州产铅、松、怪石”,解释的人说:“怪石,就是石头中像玉石的。今齐安江上经常有人捡到好看的石头,和玉石没有区别,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就像人手指上的螺纹,精巧透明,十分惹可爱。即使画工再好的人也认为绘画比不了这石头的妙处,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怪石”吗?
注释:怪石供:奉献怪石,以供陈设玩赏。¹《禹贡》:我国最早的古地理文献,书中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下文的青州即是古九州之一。
凡物之丑好, 生于相形, 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 则今之凡石复为“ 怪” 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 而相喻以形; 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凡物之丑好, 生于相形, 吾未知其果安在也。使世间石皆若此, 则今之凡石复为“ 怪” 矣。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 而相喻以形; 其以形语也,捷(jié)于口;使吾为之,不已难乎?故夫天机之动,忽焉而成,而人真以为巧也。虽然,自禹以来怪之矣。
译文:凡是时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互相比较产生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海外有用“形语”的国家,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他们用动作比用语言方便多了。要是让我用比划代替言语的话,不也是很难吗?所以说,这些由神秘大自然产生,一下子就创造出来的,在凡人看来就非常的精巧。即使这么说,从禹那时起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石头很怪异。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久,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lì)、菱、芡(qiàn)
译文:齐安的小孩到江边游泳,经常捡到奇怪的石头。我用饼子做诱饵与他们交换了石头;没多久,就得了二百九十八枚。大的有寸长,小的像枣、栗、菱、芡。
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
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càn)然。而庐山归宗¹佛印²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
译文:其中有个像虎豹,头上还有口鼻眼,我把它当作群石的首领。又得到一个古铜盆子,用它来装石头,再往里面注上水,感觉璀璨发亮的。恰巧庐山的归宗佛印禅师有使者来访,就认为是我用的供品了。
注释:归¹宗: 即归宗寺,原为王羲之故宅, 后舍宅为寺,寺中有王羲之洗墨池。²佛印:僧人, 名了元,与苏轼交好。
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 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等,而况此石; 虽然, 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 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禅师尝以道眼观一切, 世间混沦空洞,了无一物;虽夜光尺璧与瓦砾(lì)等,而况此石; 虽然, 愿受此供。灌以墨池水, 强为一笑。使自今以往,山僧野人,欲供禅师,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 盖自苏子瞻始。时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书。
译文:禅师用悟道的眼光观察一切,把世上乌七八糟的东西都看成空洞之物、已经不为世事羁绊,视夜明珠和美玉珍宝与瓦砾等同(的超级脱俗之人啊),更何况这种石头呢?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接受把这种东西作为我的供品。灌上墨池水,勉勉强强就当个笑话吧。假如说今后,山僧野人中想要供奉禅师又没钱办好衣食住行而用净水注石头作为供奉的人,都是从我这开始的。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粽包分两髻(jì)¹,艾束著(zhuó)危冠²
译文: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注释:¹粽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²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旧俗方储药¹,羸(léi)躯亦点丹。
译文: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注释:¹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mǎochóngshī

yóu sòngdài 

chóngshāncūnhāo liúhuāfán 
zòngbāofēnliǎng àishùzhuówēiguān 
jiùfāngchǔyào léidiǎndān 
xiéshì xiàoxiàngbēipán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桃蹊(xī)柳陌¹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译文:桃柳下道路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唱歌。
注释:¹桃蹊柳陌:栽植桃树柳树之路。蹊、陌,都是路的意思。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为是襄(xiāng)王故宫¹地,至今犹自细腰²多。
译文:因为是襄王故宫地,到现在还是美女多。
注释:¹襄王故宫:本在今河南信阳西北,隋唐时故城久已荒废。这里当是用宋玉《神女赋》之意,以夔州一带泛称楚襄王所历之故地。²细腰:指苗条细腰的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shǒu ·èr

liú tángdài 

táoliǔhǎojīngguò dēngxiàzhuāngchéngyuèxià 
wèishìxiāngwánggōng zhìjǐnyóuyāoduō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译文:当年乃是石卵化生成猴而要立志学习为人之道,立志修行果然道法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万劫无移居胜境¹,一朝²有变散精神。
译文:历尽千难万劫志向无移自然居住胜天福境,只因道行尚浅、定力不够一朝有变散精神。
注释:¹胜境:风景优美的地方。名山胜境。²朝:日,天。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欺天罔(wǎng)¹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译文:由于贪心所致欺天罔上思取高位,侵凌圣域偷吃蟠桃、仙丹乱了大伦。
注释:¹罔上:欺骗君上。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译文:恶贯满盈现世自然有报应,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磨炼,不知何日才能能翻身做个修行人?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谋生无奈¹²奔驰³,有弟偏教各别离。
译文: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我不得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走;谁没有骨肉兄弟呵,我忍受着离愁别绪的凄楚。
注释:诸弟:指作者鲁迅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¹无奈:没有办法。²日:天天。³奔驰:奔波的意思。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最是令人凄绝¹处,孤檠(qíng)²长夜雨来时。
译文:为谋生而无可奈何地离开家乡,这是最使人凄苦痛绝的时候;夜深人静只有孤灯为伴,滴滴嗒嗒的雨声敲打在我的心头。
注释:¹凄绝:伤心,凄痛欲绝。²孤檠:孤灯。檠:放灯盏的架子,代灯。
这首诗在忆别中,用“谋生无奈日奔驰”纵冠三首。它点出了离别的背景,使这组叙别之诗带上了比较凄苦的气氛。作者用“谋生无奈”抱怨手足相离,显然对社会的逼迫表露着愤慨情绪。鲁迅的毅然出走,到南京去,当然并不单单是为了谋生,但自从父亲去世以后,作为长子,他不得不负起家庭的重担。因此,“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则反映出这离别的出于不得已的成份,尤其是“偏教”二字,衬托出这种愤怨的感情。诗人鲁迅在诗中是把这点作为主要的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在异乡感到的郁郁不快的别离之情,贯穿全诗。在这一首中,后两句“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尤为深刻,把背井离乡的游子之心写得十分真切。在那漫漫的长夜中,面对孤寂的灯光,听着那凄凄雨声,怎能不凄绝。诗篇的感人正在于作者真情实感的表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皆身所历,非托诸空言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两句诗不仅是居异地的孤寂和怀乡的恩情感人肺腑,而且以情寓景,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参考资料:
1、 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6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