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
春去花犹发。阴浓雨未休。
和诗真冷澹,得句总风流。
能遣西邻老,殊无陋巷忧。
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
春去花犹发。阴浓雨未休。
和诗真冷澹,得句总风流。
能遣西邻老,殊无陋巷忧。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4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采芳人¹(yǎo)²,顿觉³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译文:采集花草的姑娘已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诗诉说愁苦,哪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
注释:¹采芳人:指游春采花的女子。²杳:没有踪迹。³顿觉:顿时觉得。⁴游情:游玩的心情。⁵草草:草率。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去年燕子¹天涯²,今年燕子谁家³?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译文: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谁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
注释:¹燕子:词人自喻。²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³谁家:何处。

  张炎词以“悲秋”见长,离愁别绪,万感情怀皆可由秋景而发。如《清平乐》(候蛩凄断)即是一首“悲秋”名作。然而他的“伤春”之作也别具一格。一“秋”一“春”,景物不同,然其抒发的情怀却是同出一源,——即伤亡国之情,感破家之痛。此词即是其“伤春”的一篇佳作。

  “采芳人杳”两句,前句写春光明媚,芳红草绿,本是赏花采绿之时,然而此时却人迹杳了,昔日美景歌舞生平,人头攒动的景象一扫而空。后句由前句而发出“顿觉游情少”之感。张炎写词,写景常借故国家乡西湖之景之笔。西湖美景美不胜收,举世闻名,然而在作者眼里,由于元兵的践踏,西湖盛景已成过往云烟,人迹杳杳,游情惨淡。作者在此留下一个伏笔,不说元兵南掠,而言人杳,其中所含隐情,不言自明,非不想说,而不能说,也不必说也。承接上两句,“客里看春”两句,似乎是写后悔错过春时,未能饱览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其实一句“客里看春”,客居异地,浪迹天涯,终年如无根之萍,因此看景只会“草草”,“被诗愁分了”,怎么会游兴满怀呢?

  “去年燕子”两句,借写燕子把上文欲说而未忍多说的话,又进一步做了一点吐露。前后联系在一起,才能更深入体会词人的处境。张炎身世前文已知,其国破家亡却经常或被政治逼迫北上大都,或因生活所迫,居无家所,家无常址,如同飞燕一样羁泊无定,浪荡天涯。“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短短两句话,道出作者说不出痛苦情思,其情切切,其感深深。最后两句“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夜雨”指使“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后主《浪淘沙》)的夜雨,不是早春细雨,而是暮春急雨。“催花”不是催促花开而是“摧花折叶”的摧残花草。此时雨却不是催花的媒剂,而是葬送春花的急雨。一“雨”双关,透出家国身世之痛。

  此词最突出的就是对比、比兴。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其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写作之中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有人评价说:“羁泊之怀,托诸燕子;易代之悲,托诸夜雨,深人无浅语也。”

参考资料:
1、 俞陛云《宋词选释》

qīngpíngyuè ·cǎifāngrényǎo

zhāngyán sòngdài 

cǎifāngrényǎo dùnjuéyóuqíngshǎo kànchūnduōcǎocǎo zǒngbèishīchóufēnliǎo 
niányàntiān jīnniányànshuíjiā sānyuèxiūtīng jīnshìcuīhuā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蛾蕊颦(pín)深,翠茵蹴(cù)浅,暗省¹韶光²迟暮³。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译文:花儿深深地皱着蛾眉,如茵的绿草因人践踏而变短,我暗暗明白春光已残。决然没有情种不为情入迷,无数纷乱的落花使我魂魄消散。花儿零飘落实在苦,只落得随水漂流或沾入泥土,它的命运被耽误得太惨。我送春天归去,心中百感交侵低头沉思,徘徊在沾满花香的泥土上面。
注释:暗省:暗暗醒悟,明白。²韶光:美好的时光,指春光,暗指美好的青春时光。³迟暮,衰老,衰残。⁴痴:痴情,为情入迷。⁵乱红:纷乱的落花。⁶信:实在。⁷粉娥:打扮漂亮的女子。⁸香土:飘落花香气的泥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娇随步¹。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²、已歌犹驻。哀筝³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译文:我在园中随意而行,用心用意爱怜落花,又怕花儿把我嫉妒。我不惜化作一片薄云,小心地傍着遍地落花;我已唱着悼花之歌,在落花旁停住脚步。最令人柔肠寸断的,是前次在红楼与他作别,我弹出的筝音如泣如诉。守在空楼如鸟在寒林独栖,昨晚从梦中惊醒之时,无限的哀怨充满了心宇。
注释:¹娇随步:娇,美貌女子。随步,随意而行。²落英:落花。英,花。³哀筝:筝,乐器名,因其音哀怨,又称哀筝。⁴怨宇:哀怨之情充满心宇。

  本篇写女子伤春,寄托她的身世之感。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花,深深地皱着蛾眉,如茵的绿草也因人的践踏而变短。蛾,蛾眉。蕊,指花。浅,短。“颦深”,从形方面写出花残,从神方面写出花怨。“蹴浅”,谓草经过无数游春者的践踏,已狼藉枯萎。首二句描绘出一幅暮春景色,并暗点“怨”字,笼罩全篇。两句带出第三句,写抒情主人公由眼前残春之景而引起对“韶光迟暮”、青春易逝的“暗省”和感喟。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从诗词作品所描写之“物”中的感情色彩,亦可知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心态。“颦深”虽写的是花,却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哀伤与愁怨。是的,百花凋残,“乱红”处处,已能令自感“迟暮”的女子触忤愁肠,何况她又是一个“情种” ?“断无”二句,由上文“迟暮” 生发,进一步从正面写出她由暮春之景而引起的哀伤。“断无”句以双重否定,再加一个“断”字,写出“痴”之必然。“替消魂”二句,由“痴”字带出,既是伤春,亦是伤己。下面承“乱红”写出落花飘零之“苦”:“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信,实在。“逐水沾泥”,这就是落花的命运! 春花娇美,命运如斯,显然是“太误”了。三句伤花,隐含着伤春女子的身世之叹。“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她盘桓于沾满落花的土地上,送别春归,百感交侵。粉娥,谓靓妆美女。“费”字,突出“送春归”的万千思绪。“低徊”从行为写其盘桓沉思之状。

  上片伤春中隐含伤己之情,下片伤己之情由隐而明,刻画伤春女子的复杂心理,突出一个“怨”字。

  过片一句,上承“低徊”,下启全片。她“随步”于落红狼藉的园中“香土”,“着意怜花,又怕花欲妒”——一“怜”、一“怕”,表现受过创伤的女子的复杂心态。但是,她还是要“怜花”的,不仅因为落花之可怜,还因为落花有与自己相似的“逐水沾泥”的“飘零”命运。“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她停下来,为落花唱着伤悼之歌; 她愿化作“微云”,傍着那遍地狼藉的落花。以下由怜花而伤己:“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前次在楼上跟爱人作别之时,她愁肠欲断; 她弹着筝,哀声阵阵,如泣如诉……“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如今,她独守寂寞的空楼,一如鸟之寒枝独栖。昨晚梦中惊醒之时,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哀筝” 以下,由花及己,终于写出被遗弃的哀怨。至此,读者不难窥知词中 “迟暮”、“消魂”、“信苦” 、“太误”、“欲妒”的真实含义。

  要之,上片伤春,意在言外; 下片怜花伤己,意见言内; 最后以“怨”字为结穴,点明题旨。全词句句相联,连绵不断,正好表达抒情主人公缠绵悱恻之情。本篇所写,虽是传统之题材,但凄凉怨断,宛曲渊微,在同类作品中别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西zizhuāng--kuàngzhōu

éruǐpínshēncuìyīnqiǎnànshěngsháoguāngchíduànqíngzhǒngnéngchīxiāohúnluànhóngduōchù

piāolíngxìnzhǐzhúshuǐzhāntàisòngchūnguīfèifěnéxīnyǎnhuáixiāng

jiāosuízheliánhuāyòuhuāshēnhuàzuòwēiyúnbàngluòyīngyóuzhù

āizhēngshìzuìchángduànhónglóuqiánliànhánzhīzuómèngjīngcányuàn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画屏天畔(pàn),梦回依约¹,十洲²云水。手捻(niǎn)³红笺(jiān)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译文:从梦中刚刚醒来,隐约恍惚。画面上面的十洲云水,宛如罩着迷雾,就象在天边。我坐起来展开红色的信笺,给我的心上人写情书。我只有把所有伤心的心情,告诉你。
注释:¹依约:依稀,隐约。²十洲:道教所传在海中十处仙境。³捻:拈取。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别浦¹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²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译文:在我们作别的那河边的高楼上,我曾阿多次去老地方徘徊,面对江南的千里山水,我更加凄楚。楼下分流的水声之中,就有我当日凭栏时流下的思念的相思泪珠,我如何消愁。
注释:¹别浦:送别的水边。²分流水:以水的分流喻人的离别。

  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在咫尺的屏风,在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十洲”,是仙人所居、人迹罕至之地。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在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词中例以美人为仙,美人所居为仙境,暗指所思念的人的居处。十洲是仙灵境界,凡人无法到达,只有在梦中才能前往。梦醒后,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犹疑是梦中所历,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真是妙有远神,令人掩抑低徊不已。歇拍两句写美人手执着写有无限水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情人书信,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 正在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脱出词家惯常用的上下片对比的手法,感情便越觉沉厚。结拍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此处着意在“分流”二字。古乐府《白头吟》:“蝶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以水东西分流,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liúchūnlìng ·huàpíngtiānpàn

yàndào sòngdài 

huàpíngtiānpàn mènghuíyuē shízhōuyúnshuǐ shǒuniǎnhóngjiānrénshū xiěxiànshāngchūnshì 
biégāolōucéngmàn duìjiāngnánqiān lóuxiàfēnliúshuǐshēngzhōng yǒudāngpínggāolèi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可怜¹瑶台树,灼(zhuó)灼佳人姿。
译文:玉台之树多可爱,丰茂艳丽似美人。
注释:¹可怜:可爱。怜,一作“惜”。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译文:碧玉花照红果实,攀折要趁春时分。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岂不华光宠,荣君白玉墀(chí)¹
译文:难道恩宠还不盛,白玉殿前令君荣。
注释:¹墀:殿前空地或殿阶。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译文:只恨红花终衰败,零落感伤思绪纷。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译文:你闲居在家时不用出门,满眼就能望见云雾缭绕的山峰。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译文: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人们离开之后,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遥知¹远林际,不见此檐(yán)间。
译文: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
注释:¹遥知:指在远处知晓情况。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好客多乘月¹,应门莫上关。
译文:好客的主人啊,我会经常趁着月光前来拜访;不要总是把院门闩上。
注释:¹乘月:趁着月光。

dēngpéixiùcáixiǎotái

wángwéi tángdài 

duānchū mǎnwàngyúnshān 
luòniǎobiānxià qiūyuánrénwàixián 
yáozhīyuǎnlín jiànyánjiān 
hàoduōchéngyuè yīngménshàngg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