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十八盘头翠碧函,参差檐栋倚岩崭。
桑根已换如来座,峰顶犹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当饭,山无松木独宜杉。
半天图画风尘外,我有新题居士衔。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长揖(yī)雄谈态自殊¹,美人巨眼识穷途²
译文:李靖长揖不拜雄辩善谈神态不凡,红拂眼光敏锐看出穷途中的英豪。
注释:红拂:隋末大臣杨素家里的婢女,本姓张,因侍杨素时手执红拂(掸灰尘的用具),后来就叫她红拂。有一次,李靖以布衣人见杨素,从容谈论天下大事。红拂在旁见他气宇轩昂,谈吐超人,知道他将来必非庸碌之辈,就连夜逃离杨府,投奔李靖,与他同往太原辅佐李世民起兵讨伐隋王朝(见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¹“长揖”句:李靖谒杨素时,杨素态度倨傲,李靖长揖(拱拱手)不拜,并指责杨待客不逊,杨连忙谢罪。后来,杨素听了李靖的一番高谈雄辩,更心悦诚服。长揖:拱拱手,程高本改为“长剑”。雄谈:是说李靖阔论高谈,滔滔雄辩。态自殊:指李靖的态度自如,与众不同。²“美人”句:红拂能在李靖尚处卑贱地位时,看出他日后必有一番作为,所以说她具有眼力,见识卓越。巨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识远大。梦稿本作“具眼”,亦通。然小说中有“巨眼英豪”(第一回)之语。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尸居余气¹杨公幕²,岂得羁(jī)(mí)³女丈夫
译文:杨素那死气沉沉腐朽将亡的府署,怎么能够困留得住女中的大丈夫?
注释:¹尸居余气:用以说人将死,意思是虽存余气,而形同尸体。语出《晋书》:李胜曾对曹爽说:“司马公(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红拂投奔李靖,李清恐杨素不肯罢休。红拂也说:“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²杨公幕:指杨素的府署。³羁縻:束缚、留住。⁴女丈夫:指红拂,后人称她与李靖、虬髯客为“风尘三侠”。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红拂》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理想。

  诗中所咏与小说情节的某种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的意图还是不容易的。在《红楼梦》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子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丈夫的妇女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仅仅限指诗题。

měiyín··hóng--cáoxuěqín

zhǎngxióngtántàishūměirényǎnshíqióng

shīyánggōngzhàng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¹。香非在蕊(ruǐ),香非在萼(è),骨中香彻(chè)²
译文:花开的时候像雪,凋谢的时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确是绝无仅有。散发出来的清绝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从骨子里飘荡出来的,清绝透彻。
注释: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州)祭祀土地神的社庙。另义,亳社,即殷社。古时建国必先立社,殷建都亳,故称亳社,故址在今河南商丘。¹花中奇绝:花中奇物而绝无仅有。²骨中香彻:梅花的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彻,透。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¹。直饶(ráo)更、疏(shū)疏淡淡²,终有一般情别³
译文:占尽了从小溪吹来的轻风,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惭得减损了自己的容颜。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绝淡淡,终究另有一种非其他媚俗之花可与之相比的情致。
注释:¹堪羞损、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惭而减损自己的容颜。堪,可以,能够。损,煞。很的意思。²直饶更、疏疏淡淡:即使枝叶花朵再疏淡。从然,即使。³终有一般情别:终究另有一种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写,赞美梅花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

  上阙写梅花如雪的颜色与透骨的清香。“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三句集中笔墨,用重复叠句而略更数字的方法极写梅花颜色的奇绝。突出了梅花颜色的与众不同。“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三句与前三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香,告诉人们,梅花的清香不是从花蕊散发出来的,也不是从花萼散发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突出描写了梅花的香彻透骨的特点。与“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联系起来看,上下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看似无意,实则工于运笔。

  下阙写以山桃作比衬,刻画梅花神韵和品格。“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山桃花衬托梅花非凡的神韵。梅花非但独占了小溪的轻风和明月,还将那鲜艳无比的红红的山桃花羞怯惭愧得减损了几分颜色,可见梅花的气质和神韵的超凡脱俗。“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写梅花的另一大特点,纵然枝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终还是别有一番媚俗之花所不能与之媲美的超凡情致,枝疏有疏落横斜篱落之韵,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这便是梅花高洁的品格。

  在这首咏梅词中,词人写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实际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写照,词人在梅花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参考资料:
1、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词三百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7 :第107-108页 .

yánjiǎoér ·shèguānméi

cháozhī sòngdài 

kāishíxuě xièshíxuě huāzhōngjué xiāngfēizàiruǐ xiāngfēizàiè zhōngxiāngchè 
zhànfēng liúyuè kānxiūsǔn shāntáoxuè zhìráogèng shūshūdàndàn zhōngyǒubānqíngbié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拂霞(xiá)疑电落,腾虚状写虹¹
译文:你飘拂若霞似电,你飞扬绚丽如虹。
注释:幡:寺院中常用之物,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其状犹如大将之旌旗。亦有为祈福而立者。¹写虹:描绘彩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译文:你飘逸在烟雾里,你飞腾在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纷披¹乍依迥²,掣(chè)(yè)³或随风。
译文:依依地你随意招摇,悠悠地又随风而去。
注释:¹纷披:和缓。²依迥:往复回环。³掣曳:牵引。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译文:你这无翅的轻薄子啊,何苦如此在空中折腾?
唐太宗为一代雄主,其武功文治为史家所称道,这首诗所表现的大乘空观,对这位明主而言,应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诗歌首先极写殿前幡的千姿百态:她艳丽,如虹若电;她生动,低飞高举;她依依随人,又飘飘随风。然而,作者的一双慧眼却早看透了她本质的轻薄,她的招摇全不过是弄空而已。由此,对不可一世的她,作者反倒生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这首诗诗中的殿前幡,成为尘世里万法之象征,该诗也就表现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空观。这首诗,令世人想起《坛经》所记载的一段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惠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悚然。”唐太宗诗未如惠能悟得透彻,但该诗却自有一种禅悟的智慧。

yǒngxìngguó殿diànqiánfān--shìmín

xiádiànluòténgzhuàngxiěhóng

shēnyānbáiyúnzhōng

fēnzhàjiǒngchèhuòsuífēng

niànqīngbáozhìchìqiángyáokōng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生巴峡¹间。树形团团²如帷(wéi)³,叶如桂,冬青;华(huā)如橘,春帷;实如丹,夏熟。朵¹⁰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zēng)¹¹,膜¹²如紫绡(xiāo)¹³,瓤(ráng)¹⁴莹白¹⁵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lǐ)¹⁶(lào)¹⁷。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¹⁸矣。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红色的丝绸,膜像紫色的薄丝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如果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注释:¹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中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²团团:圆圆的。³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⁴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⁵冬青:冬天是绿的。⁶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⁷春帷:春天开花。帷,开花。⁸实:果实。⁹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¹⁰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¹¹红缯: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¹²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¹³绡:生丝织成的绸。¹⁴瓤肉:果肉·。¹⁵莹白:晶莹洁白。¹⁶醴:甜酒。¹⁷酪:奶酪。¹⁸去:消失。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元和十五年¹夏,南宾守²乐天,命工吏³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不知道摘下三天内变化的人。
注释:¹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²南宾守:南宾郡太守。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³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⁴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⁵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识,认识,见过。

  这篇序文实是为荔枝图画写的说明,其说明对象是荔枝。作者运用说明从整体到局部、由外表到内核的说明顺序以及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层次明晰、详略得当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态。

  作者先从大处着笔,“荔枝生巴峡间”点明荔枝的生长环境,接着便从细微处对荔枝本身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加以具体说明。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这段用比喻描绘荔枝的文字:“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里采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使未见荔枝者借助以往的经验对荔枝产生具体的印象。“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完全可以借助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以感知的东西,获得对荔枝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一个比喻自然妥帖,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而对色、香、味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特点,仅用“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加以简要说明。最后点明作画时间、作画者、主持人及作序目的,略作交待即收住。

  全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小品。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19-1021
2、 严杰 选编.白居易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1-192

zhī

bái tángdài 

    zhīshēngxiájiān shùxíngtuántuánwéigài guì dōngqīng huā chūnróng shídān xiàshú duǒtáo  qiàohóngzēng xiāo rángròuyíngbáibīngxuě jiānggānsuānlào lüè shíguòzhī ruòběnzhī érbiàn èrérxiāngbiàn sānérwèibiàn wài xiāngwèijìn 

    yuánshíniánxià nánbīnshǒutiān mìnggōngérshūzhī gàiwèishízhěshíérèrsānzhěyún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译文: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如何不向西州¹植,倒挂绿毛幺凤皇²
译文: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
注释:¹西州:指扬州。²幺凤皇:又名桐花凤,凤凰的一种。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诗中以“扫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无凤凰来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时,无所成就。比喻形象贴切。从诗中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于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愤慨。

yǒngtóng--zhèngxiè

gāobǎichǐcāngcāngluànsǎoqiūxīngluòxiǎoshuāng

xiàng西zhōuzhídàoguà绿máoyāofènghu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