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往事云雨散,积意如山丘。
往事云雨散,积意如山丘。
圣人已为土,土复成海流。
圣人已为土,土复成海流。
曷为梦寐中,常见孔与周。
曷为梦寐中,常见孔与周。

shǒu--chén

rénshēngmǎnbǎicháng怀huáiqiānsuìyōu

wǎngshìyúnsànshānqiū

shèngrénwèichénghǎiliú

wèimèngmèizhōngchángjiànkǒngzhōu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7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qī)萋春草秋绿¹,落落²长松夏寒。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注释:¹绿:全诗校:“一作碧。”²落落:松高貌。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译文: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tiányuánshǒu ·

wángwéi tángdài 

chūncǎoqiū绿 luòluòchángsōngxiàhán 
niúyángguīcūnxiàng tóngzhìshíguān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¹,方²北面³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而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而曰:“吾马良。而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而曰:“吾用多。而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而曰:“吾御者善。而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而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而他说:“我的马很精良。而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而他说:“我的路费很多。而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而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而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注释:¹大行:大道。²方:正。³北面:向北方。⁴驾:指马车。⁵之:往。⁶奚为:为什么。⁷用:资金,路费。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lǒng)¹
译文: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注释:¹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姑¹(hè)(dān)²,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³
译文: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注释:¹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²荷箪食: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箪笥里的饭食。《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³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相随饷(xiǎng)¹去,丁壮²在南冈(gāng)
译文: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注释:¹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²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足蒸暑土气¹,背灼炎天光。
译文: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注释:¹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尽不知热,但¹惜夏日长。
译文: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注释:¹但:只。惜:盼望。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¹旁,
译文: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注释:¹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秉(bǐng)遗穗¹,左臂悬²(bì)³
译文: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注释:¹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穗,指收获农作物后遗落在田的麦穗。²悬:挎着。³敝筐:破篮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其相顾言¹,闻者²(wèi)悲伤³
译文: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注释:¹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²闻者:白居易自指。³为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家田输税(shuì)¹尽,拾此充饥肠。
译文: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注释:¹输税: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今我¹何功德?曾(céng)不事农桑²
译文: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注释:¹我:指作者自己。²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lì)(lù)三百石(dàn)¹,岁晏(yàn)²有余粮,
译文: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注释:¹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吏禄:官吏的俸禄。²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念此¹私自愧,尽日²不能忘。
译文: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¹念此:想到这些。²尽日:整天,终日。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参考资料:
1、 贾文昭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53-854

guānmài

bái tángdài 

tiánjiāshǎoxiányuè yuèrénbèimáng 
láinánfēng xiǎomàilǒnghuáng 
dānshí tóngzhìxiéjiāng 
xiāngsuíxiǎngtián dīngzhuàngzàinángāng 
zhēngshǔ bèizhuóyántiānguāng 
jìnzhī dànxiàcháng 
yǒupínrén bàozàipáng 
yòushǒubǐngsuì zuǒxuánkuāng 
tīngxiāngyán wénzhěwèibēishāng 
jiātiánshūshuìjìn shíchōngcháng 
jīngōng céngshìnóngsāng 
sānbǎishí suìyànyǒuliáng 
niànkuì jìnnéngwàng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孤屿(yǔ)¹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注释:¹孤屿:在温州南四里永嘉江中,屿有二峰。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孤屿媚中川。”后人建亭其上。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隐吏逢梅福¹,看山忆谢公。
注释:¹梅福:九江人,补南昌尉。王莽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于会稽,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郑钦为吏隐。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扁舟吾已僦(jiù)¹,把钓待秋风。
注释:¹僦:雇舟也。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黄鹤注:“天宝十一载,公献《三大礼赋》,委官试文,但送有司参选。其《赠集贤学士》诗云‘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盖有南游之志矣,与此诗扁舟之说相合。梁氏编在十三载,或相近。又曰:裴虬,大历四年为道州刺史。公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考《世系表》,虬终于谏议大夫,乃洗马裴之后。”诗为送别而作。尉本微员,无事功可见,故就永嘉山水写出登临韵事。隐吏承官,切县尉。游山承兴,切永嘉。未乃不忘故交,兼有失志远游之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译文: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¹迟。
译文: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
注释:¹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译文: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纷纭政令¹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译文: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
注释:¹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