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退闭阁卧,官居如净坊。屋角断虹饮,日西杨柳黄。
公退闭阁卧,官居如净坊。屋角断虹饮,日西杨柳黄。
客来束我带,客去书满床。睡觉有忙事,煮茶翻断香。
客来束我带,客去书满床。睡觉有忙事,煮茶翻断香。

wángyuánguānshěshuì--fànchéng

gōng退tuìguānjìngfāngjiǎoduànhóngyǐn西yángliǔhuáng

láishùdàishūmǎnchuángshuìjuéyǒumángshìzhǔcháfānduànxiāng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20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小莲¹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²。分明绣阁³幽恨,都向曲中传。
译文: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
注释:¹小莲: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小怜(一作莲),能弹琵琶,善歌舞。此处借指琵琶女。²碧云天:意思是蔚蓝的天空。³绣阁:闺房,指女子的住处。⁴幽恨:深恨。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肤莹(yíng)¹,鬓(bìn)梳蝉(chán)²,绮(qǐ)³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译文: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注释:¹莹玉:形容皮肤洁白。莹:玉色美石。²鬓梳蝉:将鬓发梳成蝉翼的形状。³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⁴素娥:传说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⁵故故:故意或特意。唐、宋时口语。⁶婵娟:美好的样子。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说转轴拨弦,开始弹奏。听去果然不同凡响:“弹破碧云天。”古人形容歌声响亮和美妙,本有“响遏行云”之说(见《列子·汤问》),唐诗“歌遏碧云天”即由此而来。苏轼再加变化,用来夸说琵琶弹奏的高妙动人,是恰切不过,而又有创新意味的。着一“破”字,可能受到“鬼才”诗人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这句诗的启发,以突出其超常的艺术效果。由于受到词调字句的严格限制,苏轼不可能像白居易那样在《琵琶行》中对另一个琶琶女的绝技展开描写,而只是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以夸张和写意的笔法作了高度的概括,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说琵琶女技艺高超,还表现在:“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能把一个闺中女子内心深微、复杂的感情,都通过琵琶弹奏的乐曲传达出来,让苏轼“分明”地加以体认,这是很精湛的技艺。这两句虽然同样写听觉感受,却从曲调传写的情感(或心理内容)着眼,因而并不显得重复,而且多少接触到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也暗含着苏轼对她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上片写琵琶女,句句紧扣“琵琶”的弹奏,寥寥几笔,就能给人以比较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过片“肤莹玉,鬓梳蝉”两句,从正面着笔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和鬓发俏丽,像是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琵琶女外形的美丽。接下去“绮窗前”一句,像是写了一个侧影,与上片联系起来看,这该是琵琶女弹奏之处,原来那美妙动听、曲传幽恨的琵琶声就是从这儿发出的。所以这一笔虽已虚化,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结尾以明月来衬托,使琵琶女更显得天姿国色,美丽动人。妙在将明月人格化,说明月在今夜特意随人行走(当明月发现琵琶女之后),似乎要同琵琶女比一比谁更美好呢。这是苏轼听到琵琶女弹奏时,恰好见到当空的一轮明月,灵感突发,因而获致的神来之笔

  从全词来看,上片为主,而下片为宾,下片所写的人的外形美,对于上片所写的技艺之精、乐声之美来说,也是一种衬托。苏轼使二者相得益彰,更突出了琵琶女美的形象。这是作品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91-93

zhōngqíng··--shì

xiǎoliánchūshàngxiándànyúntiānfēnmíngxiùyōuhèndōuxiàngzhōngchuán

yíngbìnshūchánchuāngqiánéjīnsuírénshìdòuchánjuān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凉风厉秋节¹,司典²告详刑³
译文:肃杀的秋季凉风已至,就该慎重考虑征伐之事了。
注释:¹厉秋节:到了用兵的季节。厉:整肃。秋节:秋季。²司典:主管刑法之官。³详刑:亦作“祥刑”,指决狱应该审慎,善于用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我君¹²³发,桓(huán)东南征
译文:我们主公适时去出征,英勇大军出征讨伐孙权。
注释:¹我君:指曹操。²顺:适应。³时:时令。⁴桓桓:武勇的样子。⁵东南征:指征讨孙权。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泛舟¹君长川²,陈卒³(xí)(jiōng)
译文:出征的船队覆盖江面,陈列的士兵遍布郊野。
注释:¹泛舟:行船。²君长川:覆君水面。³陈卒:排列起来的士兵。⁴被:覆君。⁵隰:低洼的地方。⁶埛:同“垌”,遥远的郊野。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征夫¹怀亲戚²,谁能无恋情³
译文:征战将士思念着亲人,谁能没有眷念的感情。
注释:¹征夫:出征的士兵。²亲戚:亲人。³恋情:依恋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fǔ)¹(jīn)²倚舟樯³,眷眷思邺城。
译文:抚摸着衣襟倚靠着桅杆,眷顾不已想着邺城。
注释:¹拊:同“抚”,抚摸。²衿:衣襟。³樯:船的桅杆。⁴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哀彼东山人¹,喟(kuì)²感鹳(guàn)³
译文:让人同情《东山》主人公,鹳鸟长鸣唤起心中的悲伤。
注释:¹东山人:指《东山》诗的作者。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描写古代征战的生活和士兵对往事、故乡、亲人的思念。²喟然:叹息的样子。³感鹳鸣:鹳之鸣令人感伤。鹳:鸟名,形状似鹤。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日月不安处¹,人谁获恒²宁。
译文:日月运行不止,人处战乱之中,又怎能得到安宁。
注释:¹安处:安宁的生活处境,意谓没有战事。²恒:一作“常”。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昔人从公旦¹,一徂(cú)²(zhé)³三龄
译文:古人随周公征战,一去就是三年。
注释:¹公旦:指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²徂:往。³辄:就。⁴三龄:三年。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今我神武师¹,暂往必速平²
译文:主公的神勇之师,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取胜。
注释:¹神武师:指曹操南征的队伍。神武:英勇威武。²速平:迅速平定。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弃余亲睦恩¹,输力²竭忠贞。
译文:舍弃与家人的深厚感情,为此次征战贡献力量竭尽忠贞。
注释:¹亲睦恩:指父母、妻子之情。²输力:尽力。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惧无一夫¹用,报我素餐²诚。
译文:只怕我力微德薄,作用还抵不上一个平常人,只有诚心报答无功而受禄的恩遇。
注释:¹一夫:一个普通的男人。²素餐:白吃饭,意谓不劳而食。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夙夜¹自恲(pēng)²性,思逝若抽萦³
译文:自己终日感慨,报恩的思绪萦绕于心。
注释:¹夙夜:早晚,即整天。²恲:流露,形于颜色。³萦:缠绕。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将秉先登羽¹,岂敢听金声²
译文:建功立业只愿做先锋,哪还顾得上听鸣金而停止。
注释:¹羽:箭羽。先登羽,先行出战,喻建功心切。²金声:指军中鸣金收兵的号令。

  该诗开头至“喟然感鹳鸣”为第一段,描写了出征的时机和出征前的场面。首四句说明大军出征“顺时”“厉秋节”以及出征的目的“东南征”,接下来两句描写了出征大军军容强盛严整。然后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表达了战士离家乡赴疆场时的悲壮心情。尽管军容强盛严整,毕竟连年征战,诗人的厌战事情油然而生,于是“倚舟樯”“思邺城”。

  “日月不安处”以下十四句为第二段,为了一举平定天下而不再征戎,将士们决心舍命向前“输力竭忠贞”,赞美了他们竭尽忠贞一往直前的慷慨决心。起句先是自问“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而后对比典故再自答“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最后以“输力竭忠贞”“将秉先登羽”表述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愿望。事实上,作者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在第二年的正月病逝于征战途中。

  全篇由景入情,层层升华,过渡自然,曲折宛转,尤为换笔换墨之妙。

参考资料: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3 魏晋南北朝诗观止 (上册)》: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35-137页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深禁¹好春谁惜,薄暮²(yáo)阶伫(zhù)³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译文:深宫中大好的春色有谁怜惜?傍晚时分,她站在石阶上久久伫立。别院传来管弦之声,隐隐约约,不甚分明。
注释:¹深禁:深宫。禁,帝王之宫殿。²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³瑶阶: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这里指宫中的阶砌。⁴管弦声:音乐声。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¹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²,梦承恩³
译文:又到了梨花将谢之时,今晚的绣花被依旧透着春寒。将朱门锁上,冷冷清清。梦中,她得到了君王的宠幸。
注释:¹绣被:带花和文字的被褥。²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後泛指富贵人家。³承恩:蒙受恩泽,谓被君王宠幸。

  这首小词委婉缠绵,深挚动人。其作法别致, “全从对面写来”即词人借“宫禁”中一女子的形象抒写其相思相恋的苦情。如此作法不止婉曲含蓄,且能得到更为深透的艺术效果。

  词人所钟爱的人入宫之后,容若还抱将来限满出宫更为夫妇之望,已如前述。这时候容若尚未和卢氏结婚,所以要留着正配的位置等他的恋人,正以“稳耐风波愿始从”相吻合。

  但不幸的是恋人入宫之后,不等限满出来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她身体本来怯弱,又是个神经质的女性,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嫉忌,被送人那深沉宫禁,虚了鸳盟,抛了凤侣,葬埋了花容月貌,辜负了锦样年华,当然使她万分悒郁。

  而词中可见恋人入宫后,从未得皇帝临幸。容若写此词,并非要描写恋人与其他宫女一般望幸的心理,不过表明她始终是清白的女儿身,始终属于他自己罢了。

参考资料:
1、 小桥流水著,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经典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5,第229-230页

zhāojūnyuàn··shēnjìnhǎochūnshuí--lánxìng

shēnjìnhǎochūnshuíbáoyáojiēzhùbiéyuànguǎnxiánshēngfēnmíng

yòushìhuāxièxiùbèichūnhánjīnsuǒzhūménmèngchéngēn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翼翼归鸟,训¹林徘徊。
译文:归鸟翩翩自在飞,悠然林间任盘旋。
注释:¹驯:渐进之意。《周易·坤》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岂思天路¹,欣及旧栖²
译文:谁还寻思登天路,返回旧林心喜欢。
注释:¹天路:暗喻通往腾达的仕途之路。²旧栖:旧居,喻归隐之所。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虽无昔侣¹,众声每谐。
译文:昔日伴侣虽已去,群鸟谐鸣欣欣然。
注释:¹昔侣:旧伴。这两句是说,旧居虽然已无过去的伴侣,但众鸟在一起鸣叫着,声音仍很和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日夕气清,悠然¹其怀。
译文:薄暮斜晖气清爽,闲适惬意戏林间。
注释:¹悠然:闲适的样子,指心情淡泊。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译文:寄情于花,寄情于酒欣喜与花的盛开,左手拿着花枝右手拿着酒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译文:想问问花枝和酒杯,老朋友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

xiāngxìnghuā

kōng tángdài 

huājiǔxīnkāi zuǒhuāzhīyòubēi 
wènhuāzhībēijiǔ réntóng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