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6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小宴追凉¹散,平桥²步月回。
译文:小宴会随着凉夜的来临散了,自己从平桥上踏着月色归去。
注释:¹追凉:乘凉。²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shēng)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译文:笙歌停止,院落归于平静,楼台上的灯火也熄灭了。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残暑蝉(chán)催尽,新秋雁戴(dài)¹来。
译文:残留的暑气已在蝉声中消失,新的秋天随着大雁南飞而到来。
注释:¹戴:一作“带”。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还 一作:迎)
将何¹还睡兴,临卧举残杯²。(还 一作:迎)
译文:拿什么东西来催眠?那就是在临睡时把剩下的酒喝完。
注释:¹将何:拿什么。²残杯:剩下的酒。

  以极平淡的语言,从极平常的生活场景里,表现了诗人不同寻常的感受,透露出诗人极为闲适的心情。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描写诗人尽情地领略着这凉爽的秋气。踏着美丽的月色,才觉得今晚的小宴结束得正是时候,似乎是“追凉”而散似的。一个“追”字,道出了诗人宴散步月平桥,沉浸在这新秋之夜的惬意心情。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写的是宴会结束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意犹未尽。可见此次宴会是十分成功的,宾主都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暑尽秋来,蝉随着秋凉的到来,生命的时日将尽,抱树而鸣之声更切;新秋伊始,北雁结队南翔。诗人抓住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把夏去秋来的自然界变化表现得十分富于诗意,称残暑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而去尽,新秋季节是群雁方引来。五言律诗以第三字为诗眼。这两句以“蝉”、“雁”二字为诗眼,不仅使这两个诗句本身意象生动,警策动人,而且照亮了全诗,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因此魏庆之在《诗人玉屑》里将这两字作为“唐人句法”中“眼用实字”的范例。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诗人在宴罢闲步时,伴随着明月而来的新秋凉意,诗人兴奋不已,似乎是他首先感受到了这种时令和物候的变化,这新秋的凉风,不仅吹散了诗人身上的“残暑”余热,也掀起了诗人心田秋水般的微澜,不知是喜还是悲,睡意全无。但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是该睡觉的时候了。于是诗人,为了今夜酣畅的一觉,又举起酒杯,独酌起来。

  这首诗以赴宴归来的情态为描写对象,表现了诗人用山水风月歌颂诗琴酒乐,传达出诗人晚年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足。

yànsàn

bái tángdài 

xiǎoyànzhuīliángsàn píngqiáoyuèhuí 
shēngguīyuànluò dēnghuǒxiàlóutái 
cánshǔcháncuījìn xīnqiūyàndàilái 
jiānghuánshuìxíng líncánbēi  (huánzuò yíng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黄初¹三年,余朝京师²,还济³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译文: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注释:洛神:传说古帝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¹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220年。²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³济:渡。⁴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⁵斯水:此水,指洛川。⁶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从京域¹,言²归东藩³,背伊阙,越轘(huán)(yuán),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dài)马烦¹⁰。尔乃¹¹(tuō)¹²乎蘅(héng)(gāo)¹³,秣(mò)¹⁴乎芝田¹⁵,容与¹⁶乎阳林¹⁷,流眄¹⁸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hài)¹⁹,忽焉²⁰思散²¹。俯则未察,仰以殊观²²。睹一丽人,于岩之畔²³。乃援²⁴御者²⁵而告之曰:“尔有觌(dí)²⁶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译文: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通过伊阙山,将其抛于背后,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注释:¹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²言:语助词。³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⁴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⁵轘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⁶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⁷陵:登。⁸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⁹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¹⁰烦:疲乏。¹¹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¹²税驾:停车。税,通“脱”。驾,车乘总称。¹³蘅皋:生着杜蘅的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¹⁴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¹⁵芝田:种着灵芝草的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¹⁶容与:悠然安闲貌。¹⁷阳林:地名。¹⁸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¹⁹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²⁰忽焉:急速貌。²¹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²²殊观:少见的异常现象。²³岩之畔:山岩边。²⁴援:以手牵引。²⁵御者:车夫。²⁶觌:看见。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¹若惊鸿²,婉³若游龙。荣(yào)秋菊,华茂春松。髣(fǎng)(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¹⁰若太阳升朝霞¹¹;迫¹²而察之,灼¹³若芙蕖(qú)¹⁴出渌(lù)¹⁵波。襛(nóng)¹⁶¹⁷得衷,修短¹⁸合度。肩若削成¹⁹,腰如约素²⁰。延²¹²²秀项²³,皓(hào)²⁴质呈露²⁵。芳泽²⁶无加,铅华²⁷弗御²⁸。云髻(jì)²⁹峨峨³⁰,修眉联娟³¹。丹唇外朗³²,皓齿内鲜³³。明眸³⁴善睐(lài)³⁵,靥(yè)³⁶³⁷承权³⁸。瓌(guī)³⁹姿艳逸⁴⁰,仪⁴¹静体闲⁴²。柔情绰(chuò)⁴³态,媚于语言。奇服⁴⁴旷世⁴⁵,骨像⁴⁶应图⁴⁷。披罗衣之璀粲(càn)⁴⁸兮,珥(ěr)⁴⁹瑶碧⁵⁰之华琚⁵¹。戴金翠⁵²之首饰⁵³,缀明珠以耀躯。践⁵⁴远游⁵⁵之文履⁵⁶,曳(yè)⁵⁷雾绡(xiāo)⁵⁸之轻裾(jū)⁵⁹。微⁶⁰幽兰之芳蔼⁶¹兮,步踟(chí)(chú)⁶²于山隅(yú)⁶³。于是忽焉纵体⁶⁴,以遨⁶⁵以嬉。左倚采旄(máo)⁶⁶,右荫桂旗⁶⁷。攘(rǎng)⁶⁸皓腕于神浒⁶⁹兮,采湍(tuān)⁷⁰之玄芝⁷¹
译文: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注释:¹翩:鸟疾飞的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的样子。²惊鸿:惊飞的鸿雁。³婉:蜿蜒曲折。⁴荣:丰盛。⁵曜:日光照耀。⁶华茂:华美茂盛。⁷髣髴:若隐若现的样子。⁸飘飖:飞翔貌。⁹回:回旋,旋转。¹⁰皎:洁白光亮。¹¹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¹²迫:靠近。¹³灼:鲜明,鲜艳。¹⁴芙蕖:一作“芙蓉”,荷花。¹⁵渌:水清貌。¹⁶襛: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¹⁷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¹⁸修短:长短,高矮。¹⁹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的样子。²⁰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²¹延、秀:均指长。²²颈:脖子的前部。²³项:脖子的后部。²⁴皓:洁白。²⁵呈露:显现,外露。²⁶泽:润肤的油脂。²⁷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²⁸弗御:不施。御,用。²⁹云髻:发髻如云。³⁰峨峨:高耸貌。³¹联娟:微曲貌。³²朗:明润。³³鲜:光洁。³⁴眸:目中瞳子。³⁵睐:顾盼。³⁶靥:酒窝。³⁷辅:面颊。³⁸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³⁹瓌:同“瑰”,奇妙。⁴⁰艳逸:艳丽飘逸。⁴¹仪:仪态。⁴²闲:娴雅。⁴³绰:绰约,美好。⁴⁴奇服:奇丽的服饰。⁴⁵旷世:举世唯有。旷,空。⁴⁶骨像:骨格形貌。⁴⁷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⁴⁸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的声音。⁴⁹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⁵⁰瑶、碧:均为美玉。⁵¹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琚:佩玉名。⁵²翠:翡翠。⁵³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⁵⁴践:穿,着。⁵⁵远游:鞋名。⁵⁶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⁵⁷曳:拖。⁵⁸雾绡:轻薄如雾的绡。绡,生丝。⁵⁹裾:裙边。⁶⁰微:轻微。⁶¹芳蔼:香气。⁶²踟蹰:徘徊。⁶³隅:角。⁶⁴纵体:身体轻举貌。⁶⁵遨:游。⁶⁶采旄: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⁶⁷桂旗:以桂木做旗竿的旗,形容旗的华美。⁶⁸攘:此指挽袖伸出。⁶⁹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⁷⁰湍濑:石上急流。⁷¹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¹而不怡²。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³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yāo)之。嗟(jiē)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¹⁰(qióng)(dì)¹¹以和¹²予兮,指潜渊¹³而为期¹⁴。执眷眷¹⁵之款实¹⁶兮,惧斯灵¹⁷之我欺¹⁸。感交甫¹⁹之弃言²⁰兮,怅犹豫而狐疑²¹。收和颜²²而静志²³兮,申²⁴礼防²⁵以自持²⁶
译文: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注释:¹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²怡:悦。³微波:一说指目光。⁴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情愫。⁵要:同“邀”,约请。⁶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⁷羌:发语词。⁸习礼:懂得礼法。⁹明诗:善于言辞。¹⁰抗:举起。¹¹琼珶:美玉。¹²和:应答。¹³潜渊: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¹⁴期:会。¹⁵眷眷:依恋貌。¹⁶款实:诚实。¹⁷斯灵:此神,指宓妃。¹⁸我欺:即欺我。¹⁹交甫:郑交甫。²⁰弃言:背弃承诺。²¹狐疑:疑虑不定。²²收和颜:收起和悦的容颜。²³静志:镇定情志。²⁴申:施展。²⁵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²⁶自持:自我约束。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¹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sǒng)²轻躯以鹤立³,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¹⁰长。尔乃众灵¹¹杂沓(tà)¹²,命俦啸侣¹³。或戏清流,或翔神渚(zhǔ)¹⁴,或采明珠,或拾翠羽¹⁵。从南湘之二妃¹⁶,携汉滨之游女¹⁷。叹匏(páo)¹⁸之无匹¹⁹兮,咏牵牛²⁰之独处。扬轻袿(guī)²¹之猗(yī)²²兮,翳(yì)²³修袖以延伫²⁴。体迅飞凫(fú)²⁵,飘忽若神。凌²⁶波微步,罗袜生尘²⁷。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²⁸,若往若还。转眄(miǎn)流精²⁹,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译文: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匏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注释:¹徙倚:留连徘徊。²竦:耸。³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⁴椒涂:涂有椒泥的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⁵蘅薄:杜蘅丛生地。⁶流芳:散发香气。⁷超:惆怅。⁸永慕:长久思慕。⁹厉:疾。¹⁰弥:久。¹¹众灵:众仙。¹²杂沓:纷纭,多而乱的样子。¹³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¹⁴渚:水中高地。¹⁵翠羽:翠鸟的羽毛。¹⁶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¹⁷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¹⁸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¹⁹无匹:无偶。²⁰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²¹袿:妇女的上衣。²²猗靡:随风飘动貌。²³翳:遮蔽。²⁴延伫:久立。²⁵凫:野鸭。²⁶凌:踏。²⁷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²⁸难期:难料。²⁹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屏翳(yì)¹收风,川后²静波。冯(píng)夷鸣鼓,女娲³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luán)以偕逝。六龙¹⁰其齐首¹¹,载云车¹²之容裔(yì)¹³。鲸鲵(ní)¹⁴踊而夹毂(gǔ)¹⁵,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zhǐ)¹⁶,过南冈,纡(yū)¹⁷素领¹⁸,回清扬¹⁹。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²⁰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²¹之莫当²²。抗²³罗袂(mèi)²⁴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²⁵。悼(dào)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²⁶兮,献江南之明珰(dāng)²⁷。虽潜处²⁸于太阴²⁹,长寄心于君王³⁰。忽不悟³¹其所舍³²,怅神宵³³而蔽光³⁴
译文: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注释:¹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²川后:传说中的河神。冯夷:传说中的水神。³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⁴腾:升。⁵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的鱼。⁶警乘:警卫车乘。⁷玉銮:鸾鸟形的玉制车铃,动则发声。⁸偕逝:俱往。⁹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¹⁰俨:庄严的样子。¹¹齐首:六龙齐头并进。¹²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¹³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¹⁴鲸鲵: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¹⁵毂: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这里指车。¹⁶沚:水中小块陆地。¹⁷纡:回。¹⁸素领:白皙的颈项。¹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²⁰交接:结交往来。²¹盛年:少壮之年。²²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²³抗:举。²⁴袂:衣袖。²⁵浪浪:水流不断貌。²⁶效爱:致爱慕之意。²⁷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²⁸潜处:深处,幽居。²⁹太阴:众神所居之处。³⁰君王:指曹植。³¹不悟:不见,未察觉。³²所舍:停留、止息之处。³³宵:通“消”,消失。³⁴蔽光:隐去光彩。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于是背下¹陵高²,足往神留。遗情³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sù)。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gěng)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shǔ)。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fēi)(pèi)¹⁰以抗策¹¹,怅盘桓¹²而不能去。
译文: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注释:¹背下:离开低地。²陵高:登上高处。³遗情:留情,情思留连。⁴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⁵灵体:指洛神。⁶上溯:逆流而上。⁷长川:指洛水。⁸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⁹騑: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¹⁰辔:马缰绳。¹¹抗策:犹举鞭。¹²盘桓:徘徊不进貌。

  浪漫色彩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周洪亮主编的《璇玑辞》选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段落层次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突出特点

  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苦闷之情

  产生苦闷之情的原因有三:

  1.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2.“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

  3.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懑。

  艺术价值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luòshén

cáozhí liǎnghàn 

    huángchūsānnián cháojīngshī huánluòchuān rényǒuyán shuǐzhīshén míngyuēfēi gǎnsòngduìchǔwángshénzhīshì suìzuò yuē 

    cóngjīng yánguīdōngfān bèiquè yuèhuányuán jīngtōng língjǐngshān 西qīng chēdàifán ěrnǎituōjiàhénggāo zhītián róngyánglín liúmiǎnluòchuān shìjīngshénhài yānsàn wèichá yǎngshūguān rén yánzhīpàn nǎiyuánzhěérgàozhīyuē  ěryǒuzhě rén ruòzhīyàn  zhěduìyuē  chénwénluòzhīshén míngyuēfēi ránjūnwángzhīsuǒjiàn nǎishì zhuàngruò chényuànwénzhī  

    gàozhīyuē xíng piānruòjīnghóng鸿 wǎnruòyóulóng róngyàoqiū huámàochūnsōng fǎngruòqīngyúnzhīyuè piāoyáoruòliúfēngzhīhuíxuě yuǎnérwàngzhī jiǎoruòtàiyángshēngcháoxiá ércházhī zhuóruòchū nóngxiānzhōng xiūduǎn jiānruòxiāochéng yāoyuē yánjǐngxiùxiàng hàozhìchéng fāngjiā qiānhuá yúnéé xiūméiliánjuān dānchúnwàilǎng hàochǐ齿nèixiān míngmóushànlài chéngquán guī姿yàn jìngxián róuqíngchuòtài mèiyán kuàngshì xiàngyìng luózhīcuǐcàn ěryáozhīhuá dàijīncuìzhīshǒushì zhuìmíngzhūyào耀 jiànyuǎnyóuzhīwén xiāozhīqīng wēiyōulánzhīfāngǎi chíchúshān shìyānzòng áo zuǒcǎimáo yòuyìnguì rǎnghàowànshén cǎituānlàizhīxuánzhī 

    qíngyuèshūměi xīnzhèndàngér liángméijiēhuān tuōwēiértōng yuànchéngzhīxiān jiěpèiyāozhī jiējiārénzhīxìnxiū qiāngérmíngshī kàngqióng zhǐqiányuānérwéi zhíjuànjuànzhīkuǎnshí língzhī gǎnjiāozhīyán chàngyóuér shōuyánérjìngzhì shēnfángchí 

    shìluòlínggǎnyān pánghuáng shénguāng zhàyīnzhàyáng sǒngqīng ruòjiāngfēiérwèixiáng jiànjiāozhīliè héngérliúfāng chāochángyínyǒng shèngāiércháng ěrnǎizhònglíng mìngchóuxiào huòqīngliú huòxiángshénzhǔ huòcǎimíngzhū huòshícuì cóngnánxiāngzhīèrfēi xiéhànbīnzhīyóu tànpáoguāzhī yǒngqiānniúzhīchǔ yángqīngguīzhī xiūxiùyánzhù xùnfēi piāoruòshén língwēi luóshēngchén dòngcháng ruòwēiruòān jìnzhǐnán ruòwǎngruòhuán zhuǎnmiǎnliújīng guāngrùnyán hánwèi ruòyōulán huáróngēnuó lìngwàngcān 

    shìpíngshōufēng chuānhòujìng féngmíng qīng téngwénjǐngchéng míngluánxiéshì liùlóngyǎnshǒu zàiyúnchēzhīróng jīngyǒngérjiā shuǐqínxiángérwéiwèi shìyuèběizhǐ guònángāng lǐng huíqīngyáng dòngzhūchúnyán chénjiāojiēzhīgāng hènrénshénzhīdàoshū yuànshèngniánzhīdāng kàngluómèiyǎn lèiliújīnzhīlángláng dàoliánghuìzhīyǒngjué āishìérxiāng wēiqíngxiàoài xiànjiāngnánzhīmíngdāng suīqiánchǔtàiyīn chángxīnjūnwáng suǒshè chàngshénxiāoérguāng 

    shìbèixiàlínggāo wǎngshénliú qíngxiǎngxiàng wànghuái怀chóu língzhīxíng qīngzhōuérshàng chángchuānérwàngfǎn miánmiánérzēng gěnggěngérmèi zhānfánshuāngérzhìshǔ mìngérjiùjià jiāngguīdōng lǎnfēipèikàng chàngpánhuánérnéng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以上四首诗,分为两组,写作于南齐永明(483—493)年间。“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传说萧赜未登基前,曾游历樊城、邓县(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熟悉了《估客乐》这一支歌曲。(估客,同“贾客”,行商之人)他当上皇帝后,因追忆往事,写过以“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为内容的两首《估客乐》诗,并让乐府官吏奏入管弦以教习乐工。但他的歌辞写得不好,无法同原来的曲调谐合,于是他召来僧侣宝月,命宝月重新写作了两首《估客乐》辞。宝月的作品,很快就同歌曲谐合了。乐府歌人还在歌中加上了表达感忆意思的和送声,使歌曲大行于世。后来,宝月又续作了后两首诗,让乐工在齐武帝萧赜驾龙舟游观五城时歌唱。这几首歌而且被编入舞蹈,在南齐时由十六人表演,在萧梁时由八人表演。直到唐代武则天时,宫廷乐工还能歌唱《估客乐》辞。《古今乐录》、《通典》、《旧唐书》、《通志》、《文献通考》都记载了关于《估客乐》的上述故事,可见它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乐府歌辞。

  这四首诗的主要特色,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细致地描写了一位楚地女子思念恋人的形象和感情。诗中第一首用送别时拔钗相赠的细节,表现了这位女子的依依难舍之情。第二首是这女子对恋人的嘱咐。虽然她说“无信心相忆”,但她的意思却重在“有信侬寄书”。她的嘱咐译成白话文是:“若是有信人来,请多多托寄书信;若是没有信人来,常想着我不要忘记。”这样就不仅把女子的深情和体贴表达出来了,而且还为后面“借问艑上郎”的情节埋下了伏笔。第三首描绘的是这位女子焦急等待的情态:她每逢扬州来船,就要去寻觅自己的恋人,探问恋人的音信。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表现相思的情节。第四首是这位相思女子的自忖。她想到:当客船初发扬州的时候,桅杆如林,估客们怎么会有机会相互问讯呢?她的深切怀念,遂由于这种自慰而显得细腻、隽永。这四首诗虽然分为两组,写作于不同时候,但其间有很明显的相互联系:每组前一首都描写主人公的动态形象,刻划一个外部行为的细节;每组后一首都描写主人公的静态形象,刻划一个内心活动的细节。从送别到思念,两组作品又相互呼应。所以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件和谐统一的、美丽动人的艺术珍品。

  这四首诗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们采用了很本色的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富有个性。这一特点正好是同上一特点相互配合的。诗中“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一句很可能采自当时的俗谚,它用“十里”“九里”之比,很精炼地概括出“恨不能陪伴始终”这样一层意思。诗句中的“侬”是当时的南方方言,是自称之词。在第一首诗中,两个“侬”字联用,一下就把诗篇的代言特色(即第一人称特色)显示出来了;而且,用“侬”而不用“妾”,便表现了作品的朴野自然之美。“瓶落井”是古代的民间成语,意思相当于石沉大海,经常用于描写恋人之间的关系。敦煌曲子辞(伯3123写本)中有“一只银瓶子,两手拴,携送远行人”的诗句,便是用银瓶来象征始终不渝的恋爱关系的。这里则反用,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恋人的忠贞和期待。此外,“艑”是吴楚人对大船的称呼,《荆州土地记》曾说过“湘州七郡,大艑所出,皆受万斛”的话。“珂峨头”指船头的装饰如高耸的玉马笼,古人称马笼头上的玉饰为“珂”,称高耸的状态为“峨”。“欢”是当时的吴语,意即情郎,例如《子夜歌》说:“欢愁侬亦惨”。“五两”则是楚语,指船上侯风的竹竿。例如《文选·江赋》李善注引许慎语说:“綄,侯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王周《船具诗序》说:“有樯,有五两,有帆,所以使风也。”故敦煌曲子辞《浣溪沙》中也有“五两竿头风欲平”的诗句。——这些现在看来很生僻的辞语,在当时其实是楚人的俗谚口语,是很平常的。这些语言既生动明快,又密切吻合歌辞主人公的身份,在塑造形象、刻划人物方面,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可以把宝月的《估客乐》评为富有艺术个性、达到自然传神这种高超境界的好诗。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作者还通过作品的个性反映出了时代的个性。在南北朝时代,由于北方连年战乱,而南方则保持了相对安定的局面,故水陆交通和商业贸易在南方显得比较发达。扬州(今南京市)和襄阳(今属湖北)就是两个水运重镇和商业重镇。《估客乐》正是在这一背景上展开送别情郎去经商的故事题材的。这时的音乐文学显现了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是楚地成为同吴地并列的一大音乐中心;其二是城邑音乐异军突起,代表了对民歌民谣的集中。清商曲中的西曲歌,以及西曲歌中的《襄阳乐》、《石城乐》、《江陵乐》、《寻阳乐》(襄阳、石城、江陵、寻阳都是当时的重要城市),很明确地反映了这两个特点。故西曲中的《估客乐》也可以看作这时的新的音乐潮流的代表。另外,随着南方经济的发达,在豪门大族中产生了一批以“妾”、“婢”为名义的歌妓。她们的表演,使得当时的清商曲辞富于女性特色。《估客乐》也就是这样一种极尽温柔妩媚之致的作品。其实,齐武帝的诗作不能配合管弦而宝月的诗作能够与管弦“谐合”的原因就在于宝月的《估客乐》在题材、文学风格、音乐特征上都密切吻合了表演需要和时代气氛。后来,陈后主、北周庾信、唐代李白、元稹、张籍、刘禹锡、刘驾等人都作过以《估客乐》或《贾客词》为题的诗歌,但没有哪一篇能比得上宝月的作品,这也是因为:宝月的《估客乐》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91-894页

shǒu--shìbǎoyuè

lángzuòshíxíngnóngzuòjiǔsòng

nóngtóushàngchāilángyòng

yǒuxìnshùshūxìnxīnxiāng

zuòpíngluòjǐngxiāo

biànétóuchùyángzhōu

jièwènbiànshànglángjiànnóngsuǒhuān

chūyángzhōushíchuánchūpíngjīn

liǎngzhúlínchùxiāngxún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两袖梅风,谢桥¹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²,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³人归,定应愁沁(qìn)花骨。
译文:漫步在谢桥边,吹拂着落梅的轻风,也吹满双袖。沿岸春寒未褪,犹见残雪痕迹。元宵过后,小草发青芽,春天已经到来。山川间阻,音信难通,只能把一襟幽怨,寄诸燕子,可惜它还未飞回。那远方的情人啊,这时也许在轻烟迷漫的溪水边采摘绿草归来,她一定满怀心事,连花心深处都沁透着她的春愁。
注释:¹谢桥:即为谢娘桥,泛指站着心爱女子的桥。²灯市:指正月十五的元宵灯市。³绿:是一种刍草的名。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¹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wà)。如今但、柳发²(xī)春,夜来和露梳月。
译文:这一切,并不关两人深厚的感情有所改变,而是由于命运的安排。自己纵使有李商隐那样的风流文笔,但在此情此境,也难道出离别苦楚。回首前尘,那幽深的小径,微风吹衣,你,久久地悄立玉阶之下。夜色渐深,清凉的露水侵进罗袜,还在等待我的到来。一切皆成过往,只有那柳树疏疏的长条,依旧纷披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中;晚上,又沾上清凉的露水,在月下来回拂动。
注释:¹燕台:用唐诗人李商隐事。²柳发:亦指自己稀疏的头发。

  史达祖在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周邦彦那种“缜密典丽”、“富艳精工”的创作风格,而又有发展,炼字锻句,竟秀争高,给后来重视写作技巧的人比较大影响。

  起首两句描写初春的景物:漫步在谢桥边,吹拂着落梅的轻风,也吹满词人的双袖。沿岸春寒未褪,犹见残雪痕迹。“谢桥”,指谢娘家的桥,唐时有名妓谢秋娘,因常以指女子所居之地。两句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作冯延巳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化出。四、五句点明时节。灯市,指正月十五的元宵灯市,上冠以“匆匆”二字,略露作者的心情,可与姜夔《琵琶仙》词“奈愁里、匆匆换时节”参看。元宵过后,草已开始变绿,春天已是到来了,可是,词人却说“燕子春愁未醒”,燕子在春分前后才由南方飞回,而此时春社未到,燕子未归,故发出“误几处、芳音辽绝”的怨望之语。江淹《拟李都尉从军》诗有“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之句,《开元天宝遗事》也载有燕子传书之事,诗词家将之当作常典使用。“燕子”二语,与作者《双双燕》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川间阻,音信难通,只能把一襟幽怨,寄诸燕子,正见其用笔精妙处。题中“春思”之意,至此方出。“烟溪”二句,笔锋一转,从对面着想:那远方的情人啊,这时也许在轻烟迷漫的溪水边采摘绿草归来,她一定满怀心事,连花心深处都沁透着她的春愁。“采绿”,出自《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掏。”旧注认为这是妇人思念远行的丈夫。绿,是一种刍草的名。“采绿”,暗与上文“草根青发”照应。“愁沁花骨”四字甚炼,写出女子怀人的深情,句意并美。

  下片“非干厚情易歇”,笔意俱换,词极朴直,却更见情深意厚,更表现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切,并不关两人深厚的感情有所改变,而是由于命运的安排:离别,使有情人再也不能相见了。“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这真是痛心彻骨之语。“燕台”,用唐诗人李商隐事。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哀感顽艳,被一位叫做柳枝的姑娘所深赏,并相约幽会。由于机缘的错失,两人未能欢好便离别了。这里借用而转换加强说,自己纵使有李商隐那样的风流文笔,但在此情此境,一切的语句都显得是那么陈旧和多余。“小径”四句,回首前尘,深情如揭。词人记得当年在故乡多少美好的情事,那幽深的小径,微风吹衣——那是与她旧游之地。在纷来沓至的追忆中,第一难忘的是:她,久久地悄立玉阶之下,夜色渐深,清凉的露水侵进她的罗袜,她还在等待着词人的到来。词中特标出“惊心”二字,表现了情人相会时心情激荡的情景。“小径吹衣”,又与首句“两袖梅风”相应,今昔对比,更是难以为怀了。结二句“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用春景中的景物写愁思,更见梅溪词心思之巧妙。由回忆跌回现实中。一切成为既往,此时剩下的只是:那柳树疏疏的长条,纷披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中;晚上,又沾上清凉的露水,在月下来回拂动。两句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喻人。“柳发”,亦指自己稀疏的头发:“晞”,晞发,披发使干。《楚辞·九歌·少司命》有“晞女(汝)发兮阳之阿”之语。“夜来”句,写自己在凉露冷月之下,凄然抚鬓的情景。结二句炼字极工,或未免着迹。

  史达祖的长调词,着意于布局,字锻句炼,极见功力。虽然前人批评他“用笔多深兴巧”(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但他对于技巧的细致运用也发展了婉约词。

wànniánhuān··chūn--shǐ

liǎngxiùméifēngxièqiáobiānànhényóudàicánxuěguòlecōngcōngdēngshìcǎogēnqīngyànzichūnchóuwèixǐngchùfāngyīnliáojuéyānshàngcǎi绿rénguīdìngyīngchóuqìnhuā

fēigànhòuqíngxiēnàiyàntáilǎonándàobiéxiǎojìngchuīcéngfēngduōshǎojīngxīnjiùshìshìqīnjiēluójīndànliǔchūnláishūyuè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译文: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挂在枝头丛丛点缀,李子花的香味飘得远远都是。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译文:(但是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红粉当垆¹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tú)(mí)²
译文:美人在吆喝着卖酒,扭动着腰肢的佳人们(在旁边作陪);金花茶配着米酒可以解酴醿酒。
注释:¹当垆:卖酒。²酴醿:种经几次复酿而成的甜米酒,也称重酿酒。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shēng)¹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译文:在这日夜不间断的歌舞声中,最能留住来往的客人,能把长安所有的轻薄人都醉死在这温柔乡里。
注释:¹笙歌:奏乐唱歌。

  贾至的《春思二首》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下面是古典诗词专家陈邦炎先生对组诗第一首(“草色青青柳色黄”)的赏析。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与这首诗参证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诗:

  “李长风暖柳青青, 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楼上闻吹笛, 能使春心满洞庭。”

  这里,除明写诗人身在岳州外,“柳青青”的景色与“草色青青柳色黄”既很像,而“李长风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长”的“春李”与“不为吹愁去”的“东风”。至于“满洞庭”的“春心”,与这首诗题所称的“春思”也大致同义。“春心”是因春来雁去而触发的旅情归心;“春思”是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李俱长的愁恨。

  这首诗题作《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后两句诗就转而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而贾至不这样直写,却别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构思,使诗意的表现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第四句“春李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李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李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人们在心烦意乱、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迁怒他人或迁怒于物。可是,诗人把愁恨责怪到与其毫不相干的东风、春李头上,既怪东风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李反而把恨引长,这似乎太没有道理了。但从诗歌是抒情而不是说理的语言来看,从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来说,又自有其理在。因为:诗人的愁,固然无形无迹,不是东风所能吹去,但东风之来,既能驱去严寒,使草木复苏,诗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诗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李所能延长或缩短,但春季来临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在诗人的感觉上,会感到李子更难打发。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李即知长”,所写的都是同一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主观上的时间感。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诗人抱怨春李把恨引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诗的语言有时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须可以为读者所理解。也就是说,一首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却不是荒诞不经的胡思乱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要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这首《春思》诗,正是如此。

chūnèrshǒu

jiǎzhì tángdài 

cǎoqīngqīngliǔhuáng táohuāluànhuāxiāng 
dōngfēngwèichuīchóu chūnpiānnénghèncháng 

hóngfěndāngruòliǔchuí jīnhuājiǔjiě 
shēngnéngliú zuìshāchángānqīngér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