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

kāichánshīwènxīnhánlángzhōng--

zhàngshēnwéndàowǎngēndùnchūchénnánzhuójiéxiāngcóngguànwèiān

zhīshēngòuwàngshǐézhūwánshízhēnjūnchángwèikàn

独孤及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译文:好大的山川,深谷内河流山路盘根错节。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译文:好美的紫色灵芝,可以暂时给我充当食物。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译文:前人的歌谣离现在已经很远,我将何去何从。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译文:坐在华丽的马车下,我的忧虑还很大。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译文:富贵的时候还怕见人啊,做穷人的时候确还有远大的志向。

zhī

míng liǎnghàn 

gāoshān shēnwēi 
zhī liáo 
tángshìyuǎn jiāngguī 
gāogài yōushèn 
guìzhīwèirén pínjiànzhīzhì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qū)马蓟(jì)¹北,北风边马哀。
译文: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注释:蓟北:指蓟门以北。¹蓟门:在今北京西南。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苍茫¹远山口,豁(huò)²胡天开。
译文: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注释:¹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²豁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五将茫深入¹,前军止半回²
译文: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注释:¹五将茫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²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¹
译文: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注释:¹长剑独归来: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参考资料:
1、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12页
2、 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三卷 唐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1,第190页

běiguī--gāoshì

ménběiběifēngbiānāi

cāngmángyuǎnshānkǒuhuōtiānkāi

jiāngshēnqiánjūnzhǐbànhuí

shuíliánzhǎngjiànguīlái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君家全盛日,台鼎(dǐng)¹何陆离²
译文:君家兴旺之时,位列三公何其美盛。
注释:¹台鼎:高位的意思。旧称三公为台鼎,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²陆离:美好的意思。宗氏之祖宗楚客在武则天当政时曾三次拜相,故云。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斩鳌(áo)翼¹娲皇,炼石补天维。
译文:斩断鳌足辅佐女娲,炼五色之石以补天。
注释:¹翼:在诗中作动词,有“辅佐”的意思。娲皇:指武则天。维:系物大绳。“天维”即系天大绳。“补天维”就是辅弼朝政之意。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¹
译文:维一朝日月垂顾,曾得三入中书省。
注释:¹凤凰池:也称“凤池”,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政府机要,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失势青门傍(bàng),种瓜复几时¹
译文:虽在青门旁失势,但像邵平种瓜青门外又有几时?
注释:¹“失势”二句:《三辅黄图》卷一: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宗楚客以迹附韦后,韦后败,被杀。此二句言宗氏失势。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qí)¹
译文:依然与旧时宾客相会,三千之众光亮了大道小路。
注释:¹路歧:歧路,岔道。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皇恩雪愤懑(mèn),松柏含荣¹滋。
译文:天恩昭雪得洗愤懑,松柏之树因之也葆含荣华。
注释:¹含荣:开花,亦形容茂盛。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我非东床人,令姊¹²齐眉³
译文:我非如王逸少,与你姐结为夫妻。
注释:¹令姊:指李白妻宗氏。²忝:作“有愧”讲。³齐眉:此处指结为夫妻。后世以齐眉喻夫妇和好。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浪迹未出世¹,空名动京师。
译文:浪迹天下尚未出世,名声已惊动了京师。
注释:¹“浪迹”句:言李白待诏翰林事。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适遭云罗¹解,翻谪(zhé)夜郎悲。
译文:适才自狱中而出,却又遇流放夜郎之悲。
注释:¹云罗:密罗如云。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¹随。
译文:拙妻如莫邪剑,与我如二龙相随而深感愧疚。
注释:¹二龙:指干将、莫邪二剑。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惭君湍(tuān)波苦¹,千里远从之。
译文:你受此浪打风吹之苦,千里之远前来送我。
注释:¹湍波苦:风浪颠沛之苦。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白帝¹晓猿断,黄牛²过客迟。
译文:白帝山中猿声断,黄牛峡前过客赶。
注释:¹白帝:即白帝山,在四川奉节县城东瞿塘峡口。²黄牛:山名,在今湖北宜宾市西北八十里,峙江而立,亦称黄牛峡。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遥瞻(zhān)明月峡¹,西去益相思。
译文:遥望明月峡,向西而行益增相思。
注释:¹明月峡:在今四川巴县西北。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一诗的起首六句先写宗氏先祖的荣耀。“全盛日”指宗氏祖人宗楚客的发迹之时。他是武则天的堂姊之子,进士出身,三度为相。后因依附韦氏、安乐公主,韦氏败,亦受诛杀。前两句意为:想当初你们宗家全盛之时,先人宗楚客曾三次任相,在朝中是多么显赫啊!“斩鳌”两句,引用《淮南子》中女娲补天之神话,说明宗楚客的政绩辉煌。《淮南子》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兼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此为用女娲补天之奇功,喻示宗楚客在武后和中宗朝,分别于神功元年(697年)、长安四年(704年)和景龙元年(710年)为相,经天纬地有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日月顾”是以侧面描写续写宗楚客的声名远大,竟连日月也为之注目。唐制,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多以凤凰池称宰相。宗楚客既三次为相,故曰“三入凤凰池。”

  自“失势”句至“松柏”句写宗氏的衰败没落。《三辅黄图》载:“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七、八两句即用此典。“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写宗氏虽自青云跌落尘世,犹不改好客之风,依然有三千宾客登门,以致使路面为之而被踩得“光”亮。“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是记宗楚客获罪被诛以后,并未再闻有放罪之事,相反赠葬极为典重,以致太白有此赞誉。这两句意为:皇上见宗楚客诛后,就不再对宗氏一族再予追究,原先的天怒就此平息,所以人虽遭诛,但宗楚客的墓地倒是沾了皇恩的光,所以其上所植的松柏就“含荣滋”了。

  此诗总共才二十六句,仅第一层记宗氏之兴衰史即占十二句,似乎所据篇幅过多,而且同送别诗的习惯体例又不同。其实李白花费约占全诗一半的篇幅回忆宗氏兴衰的历史,自有其深意。关键之处是最后两句诗:“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这两句诗告诉读者,宗楚客死后其家未再获罪,正是作者暗中诉说永王璘死后不应当再降罪于别的与他有干系的人。“雪愤懑”三字明赞宗楚客死时皇恩的浩荡,也正是诗人暗刺肃宗“愤懑”太过了。“含荣滋”陈述了宗楚客被处死以后,皇上尚能顾念旧情,这又是李白讥讽肃宗竟连半点人情也不讲。所以这一段内容并非只是空叙“家世”,而是借他人家世的荣辱变化发泄诗人内心的无限哀痛。尽管宗氏先人遭受杀身大祸,但全家尚能得先皇之庇护;自己如今无罪而长流夜郎,虽经多人营救而犹不能赦免,这等冤情比宗楚客之被杀还要可悲可叹。如此理解,才得李白笔下的真意,诗作之大旨。

  “我非东床人”以下十句为第二层,主要写离别前的亲情。前两句意为:我算不上你们宗氏的好女婿,对我妻子举案齐眉的情义深感不安。“东床人”用《世说新语》中“郗太傅嫁女”之典,指的是乘龙快婿。“浪迹”两句意为:我李白漂泊天涯并无成就,在京城长安中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适遭”两句意为:我刚才获得友人的营救,好比云雀挣脱了罗网,马上又被贬谪到夜郎长期流放,岂不令人心寒?“云罗”是“大罗网”,“翻”即“反而”。“拙妻”两句意为,我的妻亦不顾年老体衰,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到浔阳来送我上路,我和她形影相随好比干将莫邪雌雄两剑永不分离。“惭君”两句意为:对你宗璟兄弟千里乘舟风浪相送我更觉有愧,真是太感谢你的一番好意了。

  最后“白帝”四句为作者放眼途程,但觉满眼愁云,无限悲酸。“白帝”在四川夔州城东五里峡中,是入蜀去夜郎的必经之路。其地势孤特陡峭,山上又多猿猴,故诗人以猿声之断续呜咽侧写行程之艰险。次年三月李白到白帝时,因天旱成灾才遇大赦,未到夜郎便自白帝折返。于是又有《早发白帝城》诗问世。其中有“两岸猿声啼不住”句,却又显得如此明快轻捷。不过这是后话了。“黄牛”在三峡附近,是大山之名。其山南岭叠起,高岩有石,色泽如人,负刀牵牛,黑黄分明。再加上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见此物,故民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迁深,回望如一。李白后来行到黄牛有诗曰:“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写尽旅途的艰辛和心绪的凄凉。这就是此诗“黄牛过客迟”的内蕴。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西去谪地踏上路程前忍不住满腔相思情要向亲友们诉吐。“明月峡”在四川益州(今成都)附近,用以借指夜郎。诗人说,遥望那僻远的流放之地,我将一人孤身独处其地,虽有“明月”之美名,而无“团圆”之美实,不禁使人更加思亲念友,情不能已。全诗就在这凄惋哀绝的情调中戛然收结。

  综观全诗,这首诗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深刻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刻薄寡恩。李白明明怀着一腔热血,为国效死平叛战场。只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斗,他不幸而受牵连。尽管有那么多人,也包括他的妻子在内,为李白开罪,却始终不能得到宽宥。这说明封建统治者在对待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问题上,只愿将他们视作歌功颂德、遣乐娱宾的工具(如玄宗之对李白),如若有一丝半点触动他们统治权力之处,那就毫不客气,要开杀戒了(如肃宗之对李白)。理解到这点,对读懂李白这首《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是不无益处的。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56-558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佳期¹期未归²,望望³下鸣机
译文:丈夫到了归期还未回来;心里难过,无法再织布,便走下了织机。
注释:¹佳期:这里指行人的归期。²期未归:期望而没有归来。³望望:心中怨望。⁴鸣机:织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pái)(huái)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译文:出门等待,在田间徘徊;一直等到月亮出来、行人稀少的时候。

  王主簿就是诗人王融,与谢朓同为萧子良“竟陵八友”。他们常有诗歌往还,《同王主簿有所思》是写给王融的歌往诗,这首诗清新含蓄,画面凄切动人,且意味深长,情境中蕴含着沉闷的幽怨,虽不言怨而深沉之怨自在其中。

  诗写一思妇夜织,怀念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她曾与夫君约好了“佳期”,定好了时辰。可是,佳期已过,思妇内心焦急,翘首盼望,急切地期待着夫君归来,却总是不见他的踪影。她的心头,不免袭上无形的惆怅。那可不同于“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那种濒于绝望的期待,那种心态毕竟是相对平静的——尽管是低沉的平静;这可是有“佳期”可盼的呀——惟其有了“佳期”,所以希望愈大,思念之情愈加浓郁,急不可耐;惟其有了“佳期”却又“期”而“未归”,热切的希望落了空,所以失望愈大,心情愈加沉痛。女主人公想:他,是旅途遭受了什么不幸,还是忘却了“佳期”,忘却了山盟海誓?她实在不忍想下去了。她把全副身心都埋没到剧烈的织布劳动之中,试图以此来排遣苦闷。但这不仅没能稍稍平息心中的烦恼,“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音,反而更搅得她思绪纷杂,心情缭乱。于是,她干脆走下鸣机,迈出了乱哄哄的屋子。“望望”二字,一般解释为中心怨望,实际上,这里与其说是在直接刻画思妇的心理,不如说是在描绘思妇翘首盼望夫君的姿态、神态,而她怨望的心态,只是通过这种姿态神态,婉转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这样解释,才能体会到句中丰富的形象性,咀嚼到深厚的韵味。

  而且,循此亦可摸索到“徘徊东陌上”的意脉——否则,如果是从心态刻画忽然跳到动作描写,就显得突兀。而循此意脉,读者又仿佛可以看到,思妇在织机上频频遥望,终于失望以后,走下织机,迈出门户,仍然是一步一望,一望一步,来到郊外月色田野之中。荒漠的平原,沉寂的旷野,一下子统摄了她的身心,她的心情仿佛也变得平静了。宛如波涛汹涌的巨流,经过峡谷的激腾、击撞和喧嚣以后,汇入了一望无际的平湖,顿时显得汪洋恣肆、纡徐平缓了。在这宁静的世界,她兀自徘徊陌上,徜徉田间,直到月儿悄悄升起,行人渐渐隐去。这里,诗人已将灵动之笔从主人公心态的描绘中抽将出来,大笔绘画出一幅月下思妇沉吟图,烘托出一种清幽深远的境界,让人们从这幅寂静的图画和宁谧的气氛之中,从思妇的踯躅、徘徊之中,去体会她的心境,揣摩她的心情。无尽的思念,无穷的遐想,都融化在这清寂、空旷的境界之中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含蓄隽永。沈德潜评此诗“即景含情,怨在情外”(《古诗源》),可谓切中肯綮。另外,此诗已具有鲜明的格律化倾向。从声律结构形式分析,它属于“对式”绝句,即第一联与第二联各自成“对”,但相互不“粘”。这是“永明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五言诗从古体向律体过渡的痕迹。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从这一首小诗中,也可看到他在声律方面所作的努力。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27-828页

tóngwángzhǔ簿yǒusuǒ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jiāwèiguī wàngwàngxiàmíng 
páihuáidōngshàng yuèchūxíngrén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少年上人号怀素¹,草书天下称独步。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注释:¹怀素(725—785,一说737—799):字藏真,本姓钱,出生于零陵。七岁到“书堂寺”为僧,后住东门外的“绿天庵”,自幼爱好书法,刻苦学习,经禅之余,勤练书法,因无钱买纸,特在寺旁种下许多芭蕉树,用蕉叶代纸练字。经长期精研苦练,秃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他好饮酒,醉后每遇寺壁及衣带、器皿无不拿来书写,兴到运笔,情随笔转,意随字生。他曾几次外出游历,“竭见当代名公”,切磋书技。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瑞石帖》、《千字文》、《秋兴八首》等。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墨池¹飞出北溟(míng)鱼,笔锋杀尽中山兔²
译文: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海的鲲。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注释:¹墨池:《法书要录》载:“弘农张芝善草书,改临学书,池水尽墨。”《太平寰宇记》:“墨池,王右军洗砚池也。”《方舆胜览》载:“绍兴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门外有二池,曰墨池、鹅池。”²中山兔:《元和郡县志》载:中山在宣州水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译文: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jiān)¹素绢(juàn)²排数箱,宣州石砚(yàn)墨色光。
译文: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注释:¹笺麻:唐代的纸。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银泥画花样来做成笺纸,纸以麻来作为材料,称为麻纸。²绢素:丝织品的名称。在丝织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称之为绢,绢中精白的织品被称之为素。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吾师醉后倚(yǐ)绳床¹,须臾扫尽数千张。
译文: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
注释:¹绳床:原称胡床,又称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是东汉时从域外传入中原一带的,《风俗通》中便有“灵帝好胡床”的记载。这种坐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交叉折叠。交椅就是在绳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飘风骤雨惊飒(sà)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译文: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译文: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huǎng)¹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译文: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注释:¹怳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译文: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湖南七郡¹凡几家,家家屏障(zhàng)书题遍。
译文: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
注释:¹七郡: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邵阳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说“湖南”。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王逸少¹,张伯英²,古来几许浪得名。
译文: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
注释:¹王逸少: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其书法俊逸遒劲,独创圆转流利的风格,擅长隶、草、正、行各体,被奉为“书圣”。²张伯英:张芝,字伯英,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善草书。他继承传统,精于草书技巧。凡是家中衣帛,他必定拿来练习书法。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全被染成墨色。韦仲将称他为草圣。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张颠(diān)¹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译文: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注释:¹张颠:张旭,《旧唐书》载:吴郡张旭善写草书而且喜欢喝酒,每次醉后号呼狂走,索要毛笔挥洒写字,变化无穷,如有神功。时人称为“张颠”。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¹
译文: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注释:¹浑脱舞:唐代舞名。长孙无忌以乌羊皮为浑脱毡帽,大家仿效,叫做赵公浑脱,后来演变为舞蹈。浑脱,指以全羊皮制成的物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乐府杂录》载:“开元(713—741)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

  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草书天下称独步”,李白对怀素的书法评价极高。

  此诗由于语言率直,与李白以往的诗风稍有差异,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怀疑和争论。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曾以“‘笺麻素绢排数箱’之句,村气可掬”为由,认定此诗非李白所作。与苏轼同时代的书法家朱长文则认为“此诗本藏真(怀素)自作,驾名太白者”。清人王琦“以一少年上人而故贬王逸少、张伯英以推奖之,大失毁誉之实。至张旭与太白既同酒中八仙之游,而作诗称诩有‘胸藏风云世莫知’之句,忽一旦而訾其‘老死不足数’,太白决不没分别至此。断为伪作,信不疑矣。”其实这些多为推测之语,尚不足断定此诗非李白所作。现代学者郭沫若先生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李白与其他诗人每每有率直之句,这是不成其为理由的”。肯定了李白的诗作。

  从这首诗的题材形式比较,此诗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形式写成。李白以诗歌著称于世,作诗近千首。一生最擅长以乐府歌行旧题作诗,而且以乐府旧题写诗成就最高。他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浓厚的民歌气息。具体表现为语言的直率自然。此诗以乐府歌行旧题体裁形式写成,恰巧与李白擅长相符。而诗中的“笺麻素绢排数厢”句,正体现了他率真的一面。对苏轼的“村气可掬”是一个很好的回应

  从这首诗的风格及表现手法比较,此诗豪迈,格调飘逸,想象丰富,音节错综,语言奔放,在民歌体中融入了齐梁体的某些表现手法,而以李白自身独具的俊逸之气将它们统一在一起,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清水出芙蓉”的特色,符合李白的诗风特征。李白作诗喜用夸张之句,此诗中“须臾扫尽数千张”、“一行数字大如斗”与李白其它著名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首诗的创作状态分析,此诗是在一种醉态中写成。诗中“墨池飞出北溟鱼,笔称杀尽中山兔”,正是诗人醉态狂幻气质的表露。小小的墨池在诗人的醉眼里被幻化成苍茫的北海,书家狂书疾书的情景,似乎连中山兔都要杀完了。这种狂幻式的语言描写,与李白一生好酒、嗜酒、常在醉态之中“斗酒诗百篇”的状态有关。因此,这首诗的创作状况和李白大量写有酒的诗歌风格极其一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