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

xiàobiézhāoqúncóng--cháochōngzhī

qiānzàixiāngféngxiāngjiànjiāxúnshēngnéngbiéqiěshēn

biéshàngbiézhòngzhīliǎngkuàānfēishǎozhuàngshí

rénguàikāngqiángjuéjīnshuāisuǒsuǒyōumìng

shēngérnǎichángbiérénshēngyuèjiānxiàoliù

cháowèizhòngzuòquánxiàrényōuzāizhǒngzhōng

晁冲之

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译文:谁见过生龙活虎还需要鞭策的?谁见过凤凰像公鸡一样报晨的?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译文:你看那海上的黄鹤自由飞翔,怎么可能像那鸟笼中鹌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译文:我独用天地之心,自由飘飞的浮云才是我的身影。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译文:你虽然当了官,却喜欢与烟霞亲近,远离俗人。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译文:六父你素有英豪风度,就好比马良五兄弟中最杰出的老大白眉哥,超常绝伦。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译文:你视官场犹如梦境,辞官如脱靴一样不值得挂在心上,现在你要回长安了。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译文:窦公给你操办了丰盛的别宴,文人墨客尽来为你捧场送别。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译文:酒宴谁燕歌把胡雁都吸引下来,阳春白雪在天空回旋,不绝于耳。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译文:送你的征马已经嘶叫了百回,把你的车拉动得行尘漫野。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译文:你之所以踌躇未忍离去,正是恋恋不舍四座的朋友。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译文:拉住你是马车不让走,再尽一杯酒!别怪我殷勤频频给你敬酒。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译文:你何时再来竹林下,仿效竹林七贤,与你这个当代阮步兵做邻居。

duìxuěfèngjiànrènchéngliùzhìmǎnguījīng--bái

lóngxièbiānyuānluánchén

jūnkànhǎishàngshìlóngzhōngchún

yòngtiānxīnyúnnǎishēn

suījiāngzānxiáruòyānxiáqīn

yǒuyīngfēngbáiméichāochánglún

guānmèngmèituōguī西qín

dòugōngchǎnghuáyánjǐnláizhēn

yànluòyànyǐnghuíyángchūn

zhēngbǎiyóuchēdòngxíngchén

chóuchúwèirěnliànzuòrén

jiànzhùgāojiàbiékōngyīnqín

shízhúlínxiàgèngbīnglín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jī)绪乱如丝。
译文: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大夫¹泽畔(pàn)²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译文: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
注释:¹大夫:此指屈原。²泽畔:湖泽之畔。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译文: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译文: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区,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出句是因,对句是果;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写景具体,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风拂动的、郁结在诗人心底的“羁绪”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虽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同样仿佛一二。因此,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如果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乱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的不满、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轻蔑,也表达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经历了这样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虽然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从诗题来看,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映入眼帘的景色当远远不止“水国西风小摇落”这一句所能概括。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除了这一句外,全诗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其实就在他眼前的具体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参考资料:
1、 山东省实验中学网.日暮倚杖水边

zhàngshuǐbiān--wáng

shuǐguó西fēngxiǎoyáoluòliāorénluàn

pànxíngyínchùjiāngtóusòngbiéshí

ěrbèishāngdàozàixīnwéiyǒucāngzhī

cāngyánhuájīn便biànguàguānshìchí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河汉¹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译文: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
注释:¹河汉:这里指银河。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译文:银河与北斗星都是在无知无情的空自流转,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译文: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不管天寒地冻,依然踏起织机,织起布来。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译文:泪流不止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听着鸡鸣声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夜夜曲》,乐府杂曲歌辞的一种,它的创始人便是沈约。《乐府解题》云:“《夜夜曲》,伤独处也。”沈作有二首,皆写同样的主题。此为第一首,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此诗共八句,可分前后两段,段各四句。每段开头二句均用对偶,结尾二句以白描手法抒写思妇惆怅自怜的内心感情。从前段到后段,思妇的感情有发展,有变化,直至结尾,形成一个高潮。

  诗歌的开头两句借银河和北斗方位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写思妇长夜不眠,观看天空景象。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交错使用了“纵”、“横”、“直”三个动词,忽纵忽横忽直,使人仿佛看到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的情景。诗中虽未直截写人,而人物的神情自可令人想见。古诗中用星辰位置的变易反衬思妇感情的愁苦,例子甚多。如《古诗十九首》云:“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又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前人皆以为本之于《诗经·小雅·大东》,如《文选》李善注“河汉女”云:“《毛诗》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毛苌曰:‘河汉,天河也。’”观沈约此诗,当系近承《古诗十九首》,远绍《诗经》之《大东》,当然在具体描写上也有所不同。它开头二句说银河由纵到横,北斗由横到直,通过写景显示了时间的迁延。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便是斗转星移,时间已过了很长。在此漫漫长夜,思妇耿耿不寐,心中必有所想,于是诗人借她的口吻说道:“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星汉本为无知无情之客体,怨它何来?这种写法便是古人所常说的“无理而妙”。仿佛在说:银河啊,你空自流转;北斗星啊,你徒然横斜,你们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接下去二句写思妇因星汉移动、时光流逝而起的惆怅心情。“星汉”句总括上文又作一顿挫,着一“空”字,似乎把前面铺排的两句一下子推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宁知”句把思妇胸中的一股怨气,喷薄而出,着一“宁”字,与前面的“空”字紧相呼应,把人物的感情引向内心深处。二句全系脱口而出,声情毕肖,确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如果说前半段以天空之景烘托思妇孤栖之苦,那么后半段则转而以室内之景映衬人物独处无聊的心态。诗人的笔锋由夜空转入闺房。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那暗淡的灯光,正象征着思妇的情怀。她孤独难耐,于是不管天寒地冻,踏起织机,织起布来。在这里,诗人没有照搬《诗经》与古诗,光写天上织女,而是将天上移到人间,写思妇亲理寒机。因此使人读来,更富有现实感。从对偶方面讲,这一联比前一联更为精当。因为前一联并列两件性质相近的事物,其弊如后人评价近体诗时所说的“合掌”。而这一联则意不相重,且层层推进,前句说灯不明,是在深夜;后句说晓犹织,则已到天亮了。从深夜到天明,思妇由独守孤灯到亲理寒机,层次鲜明,动作清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她的孤独之感。

  结尾二句,承上文而来。思妇彻夜未眠,所忆之人缥缈无踪,眼望孤灯,手理寒机,心中分外凄苦,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哭了。尽管泪流不已,也没有人同情她,她不能向人诉说单身独处的苦闷。她只有哀哀自伤,徒然叹息。结句“鸡鸣”二字,紧扣上句的“晓”字,而“徒”字又与前段的“空”字遥相照映。此刻女主人翁的孤独之感已达到了顶点,天上的星汉也好,自己的忆念与叹息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空幻而徒然的。她只有默默地流泪,独自咀嚼着悲伤。听到鸡叫的声音,她不由发出长长的叹息。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994-995页

--shěnyuē

hànzòngqiěhéngběidòuhéngzhí

xīnghànkōngníngzhīxīnyǒu

dēngàimínghánxiǎoyóuzhī

línglèixiàngshuídàomíngtàn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高柯危且竦(sǒng),锋石¹横复仄。
译文:高高的树枝,挺拔地耸立着,直刺蓝天,犬牙般的岩石,有的横阻当道,有的斜向两边。
注释:竹里:山名,在今江苏句容市境内,山势陡峭,又名翻车岘。¹锋石:尖利的山石。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复涧(jiàn)¹隐松声,重崖伏²云色³
译文:层层深涧中,隐隐传来阵阵松涛,重重悬崖上,浓厚的云朵凝聚着,连绵一片。
注释:¹复涧:夹于两山之间的涧流。²伏:掩盖。³云色:云气所生成的色彩。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冰闭¹涧方壮,风动鸟倾翼。
译文:到处都是坚冰,正是最寒冷的时候,北风劲吹,把飞鸟的翅膀也吹得倾斜。
注释:¹冰闭:冰冻闭合,覆盖。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斯志逢凋严¹,孤游值曛(xūn)²逼。
译文:意气落寞的寒士,偏碰上这肃杀的严冬,孤独无依的行旅,又正值黄昏落日时刻。
注释:¹凋严:指严冬。²曛:黄昏,傍晚。
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兼途¹无憩(qì)²鞍,半菽(shū)³不遑食。
译文:一路风雪兼程,无法解鞍休息,也没有时间吃点一半蔬莱一半豆类帕粗粮,只好忍饥挨饿。
注释:¹兼途:犹兼程,以加倍速度赶路。²憩:休息,歇息。³半菽:指杂以蔬菜的食物,语出《汉书·项籍传》:“卒食半菽”。菽,豆类的总称。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君子树令名¹,细人²效命力³
译文:地位高贵的人想要建功立业,获得美好的名声,地位低微的人定要拼死效力,日夜奔波。
注释:¹令名:美名。²细人:小人。³命力:被人役使而致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译文:请看那长河的水流吧,总是滚滚向前不停息,不论清澈还是浑浊。

  这首诗可以分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途中所见,描绘出一个不安宁的、充满冲突的、为某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压迫、钳制着的世界。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气候的恶劣和行路的艰难,暗寓人生多艰、仕宦不顺。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现寒士被压抑的痛苦和不平。这首诗语言蕴藉含蓄,修辞奇特,耐人寻味。

  这首诗起笔写景,毫无关于旅程的一般交代,避免松缓不着力。所写景物,又是尖锐强硬的,扑面就是一股逼人的气息。写树不从全体着眼,单写树枝,因为冬日无叶,只见干枯的枝桠斜斜上指,更能显出“危且竦”的味道。“竦”似乎是有意的努力地向上伸展,这就使静物有了动感。鲁迅《秋夜》写他后园的枣树的树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与此相似。而后写山石。这石是刀刃一般尖锐的“峰石”,而且或横或斜,相倚相积,像是要割碎一切从它上面经过的东西,令人感觉得不安。萧子显说鲍诗“发唱惊挺,操调险急”,不仅适宜于《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那样的句子,也适宜于这种写景的开头。接着二句是远处的景物。山涧是一层又一层,从那目光所不及的远处山涧中,隐隐传来松涛的声音;山崖是一重又一重,在那不易辨认的远处山崖上,似乎积聚着好些阴云。松涛不是危险,阴云也不是可畏。但“隐”和“伏”二个动词,却是把它们写成了有意匿伏,似乎有所等待、有所窥伺的东西。也许,在鲍照心里,总觉得外界有什么不可知的力量随时在威胁着自己,才这样写。在寒冷的天气中,他也感到了外在力量的压迫。什么地方结冰了,但他不说“结”,不说“凝”,也不说“合”,却用了一个力量很强的“闭”字,好像冰要把这个世界给封闭起来。而形容四周的寒意,他也不用常见的“深”字或者“浓”字,又用了一个力量很强的“壮”字。说冰“闭”寒“壮”,是奇特的修辞,所以格外警醒。那么没有东西是逍遥自在的。连通常在诗歌里作为自由的象征来写的鸟儿,也被烈风吹得双翼倾斜,令人担心它们会从天上掉下来。

  这六句写景,描绘出一个不安宁的、充满冲突的、为某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压迫、钳制着的世界。无论从诗本身来看,还是从其它资料来看,当时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这样的描写,只是表现着诗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感受。前面说到的鲍照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意识,其实不用另外去找,当他以如此警觉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如此敏感地体会到外部力量的压迫,如此不安宁地描摹自然的时候,就是反映了很强的反抗意识。通常,一个缺乏自由意志的人,总是很迟钝的。

  “斯志”以下转写自身。“斯志”,大约是说自己的志向吧。当初他在刘义庆门下,未受任用,便向刘义庆献诗,以显露才学。有人说他身份太低,不该随意惊扰大王,他勃然大怒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无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然而献诗的结果,也就是得了一个不起眼的侍郎。“逢凋严”,字面上说的是天气,又不仅只是说天气。从王府赴任,应该是车马盛众,然而他却说是“孤游”。这是因为,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人赏识自己,人马再多,也只觉得空空漠漠,甚至会因此更觉得孤独。“孤游值曛逼”,也是一个奇特的句子。“曛”是黄昏暮色,这暮色正向人逼来,给人强大的压迫感。这是说年华易逝,见日暮而自伤,也是叹息空怀壮志,不能为世所容。总之,这“逼”也是一种自我与外界的对抗状况。而后二句才是行途生活的纪实。“兼途”犹言“兼程”,赶得很急,少有下鞍憩息的机会。“半菽”,原意是指军中缺粮,士兵吃的是蔬菜与豆类各半相杂煮成的食物,这里指自己的生活待遇差。他在王府中地位很低,说“半菽”固是用典夸张,但实际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末四句称自己为见识浅短的“细人”,为生活逼迫而被人驱使奔波,并借长河水的川流不息以比喻自身漂泊不定的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现寒士被压抑的痛苦和不平。

参考资料:
1、 丁福林编著.谢灵运鲍照集:凤凰出版社,2009.01:199-201
2、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79-781

xíngjīngkǒuzhìzhúshī

bàozhào nánběicháo 

gāowēiqiěsǒng fēngshíhéng 
jiànyǐnsōngshēng chóngyún 
bīnghánfāngzhuàng fēngdòngniǎoqīng 
zhìféngdiāoyán yóuzhíxūn 
jiānān bànshūhuángshí 
jūnshùlìngmíng rénxiàomìng 
jiànchángshuǐ qīngzhuó 
游君山,甚为真。
游君山¹,甚为真²
译文:遨游君山感觉很真实,
注释:¹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²甚为真:甚为真实。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cuī)(wěi)¹(zhǎ)(gè)²,尔³自为神。
译文:大山小石个个是神祇。
注释:¹磪䃬:古同“崔嵬”,(山)高峻。²砟硌: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³尔:你。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乃到王母¹台,金阶²玉为堂,芝草³生殿旁。
译文:如同来到王母瑶台上,金阶玉堂殿旁长灵芝。
注释:¹王母:西王母。²金阶:黄金的台阶。³芝草:灵芝草。
东西厢,客满堂。
东西厢,客满堂。
译文:东西两厢客人全坐满,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主人当行觞(shāng)¹,坐者长寿遽(jù)²何央³
译文:主人劝酒祈寿无尽时。
注释:¹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²遽:急。³何央:什么中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长乐甫(fǔ)¹宜孙子。
译文: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
注释:¹甫始:刚刚开始。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常愿主人增年¹,与天相守。
译文:更愿主人寿长与天齐。
注释:¹增年:增寿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