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代诛茆傍翠岑,他山猿鹤也投林。药苗散漫冬无雪,桂树团栾月有阴。
先代诛茆傍翠岑,他山猿鹤也投林。药苗散漫冬无雪,桂树团栾月有阴。
高枕白云同静境,挥弦流水入清音。酒仙唯数张颠健,酿得流霞每共斟。
高枕白云同静境,挥弦流水入清音。酒仙唯数张颠健,酿得流霞每共斟。

zèng西shānběnchún--lánrén

xiāndàizhūmáobàngcuìcénshānyuántóulínyàomiáosànmàndōngxuěguìshùtuánluányuèyǒuyīn

gāozhěnbáiyúntóngjìngjìnghuīxiánliúshuǐqīngyīnjiǔxiānwéishùzhāngdiānjiànniàngliúxiáměigòngzhēn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4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鸳鸯帐¹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译文:那鸳鸯帐里的缱绻,难舍难分。想到爱人这一去,山长路远,万里迢遥,潸然泪下。
注释:¹鸳鸯帐:绣有鸳纹的帐帏。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明镜半边钗(chāi)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译文:将半边明镜、一股钗子交付给爱人,只要人生还在,在哪里都会再度相逢。

sòngrén

 tángdài 

yuānyāngzhàngnuǎnróng guānshānwànchóng 
míngjìngbànbiānchāi shēngchùxiāngféng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欲行¹,忽闻岸上踏(tà)²声。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¹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²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tán)¹水深千尺²,不及³汪伦送我情。
译文: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¹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¹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³不及:不如。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84

zèngwānglún

bái tángdài 

báichéngzhōujiāngxíng wénànshàngshēng 
táohuātánshuǐshēnqiānchǐ wānglúnsòngqíng 

两月春霖三日晴,冬寒初暖稍秧青。
两月春霖(lín)¹三日晴,冬寒初暖稍²秧青。
译文:连绵的春雨下了两个月,春日里只晴了几天,冬季寒冷的天气刚刚回暖,秧苗逐渐变青。
注释:¹春霖:连绵的春雨。²稍:逐渐。
春工只要花迟著,愁损农家管得星。
春工¹只要²花迟著³,愁损农家管得星
译文:可是春季造化之力一直要花迟迟地开,让农家发愁忧伤一整年。

nóngjiātàn--yángwàn

liǎngyuèchūnlínsānqíngdōnghánchūnuǎnshāoyāngqīng

chūngōngzhǐyàohuāchízhechóusǔnnóngjiāguǎnxīng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琴弹南吕¹调,风色已高清。
译文:抚琴弹起古老的南吕调,那悠远的声音,伴随风色隐隐,随着秋意渐浓,已经飞上高阔的天空。
注释:¹南吕: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云散飘飖(yáo)¹影,雷收振怒声。
译文:还有那朵朵白云,径自飘摇而去,更有雷声沉闷低回,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震怒了。
注释:¹飘飖:飘荡;飞扬。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qián)坤散静肃,寒暑喜均平。
译文:每当秋分时,似乎一切都将慢慢归于寂静,寒气和暑热彼此均衡,似乎不想比试你高我低了。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译文:忽然看见天空飞来一排排大雁,寒气即将要占了上风,我们的心怎么能不惊怵和担忧?

yǒng廿niànshīqiūfēnyuèzhōng--yuánzhěn

qíndànnándiàofēnggāoqīngyúnsànpiāoyáoyǐngléishōuzhènshēng

gānkūnnéngjìnghánshǔjūnpíngjiànxīnláiyànrénxīngǎnjīng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楚山¹秦山²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译文:楚山和秦山之上都有白长,白长到处长久地跟随着您。
注释:¹楚山:这里指今湖南地区,湖南古属楚疆。²秦山:这里指唐都长安,古属秦地。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xiāng)¹
译文:长久跟随您,您进入楚山里,白长也跟着你渡过了湘水。
注释:¹湘水:湘江。流经今湖南境内,北入长江。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湘水上,女萝衣¹,白云堪(kān)²卧君早归。
译文:湘水之上,有仙女穿着萝衣,白长在那里可以停留,愿你早些找到归宿。
注释:¹女萝衣:指的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中女神。²堪:能,可以。

  诗命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了。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这首诗直接从白云入手,不需费词,一下子便把人们带入清逸高洁的境界。

  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这首送别诗不再从别的方面申叙离情,只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从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这朵白云便与他形影不离,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卧君早归”,祝愿他高卧白云为止,可以说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读者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飘浮,而隐者的高洁,隐逸行动的高尚,尽在不言之中。胡应麟说“诗贵清空”,又说“诗主风神”(《诗薮》),这首诗不直写隐者,也不咏物式地实描白云,而只把它当做隐逸的象征。因此,是隐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隐者,真正达到清空高妙,风神潇洒的境界。方弘静说:“《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是体会到了这一妙处的。

  这首歌行运笔极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称地,不直言秦、楚,而称“楚山”、“秦山”,不仅与归山相应,气氛谐调,增强隐逸色调;而且古人以为云触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择字之妙,一笔双关。当诗笔触及湘水时,随事生情,点染上“女萝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女萝衣”即代指山鬼。山鬼爱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汉代王逸注云:“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这里借用这一故实,意谓湘水对洁身修德之人将以盛情相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地的可爱和归者之当归。而隐以屈原喻归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个“堪”字包含无限感慨。白云堪卧,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这个“堪”字,“君早归”三字虽极平实,也含有无限坚定的意味了。表现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锋芒。

  此诗采用了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适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顶真修辞手法,即下一句之首重复上一句之尾的词语,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参考资料:
1、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67-268

báiyúnsòngliúshíliùguīshān

bái tángdài 

chǔshānqínshānjiēbáiyún báiyúnchùchùchángsuíjūn 
chángsuíjūn jūnchǔshān yúnsuíjūnxiāngshuǐ 
xiāngshuǐshàng luó báiyúnkānjūnzǎo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