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捻指痕轻染,千片汗色微销。乍醒沉香亭上梦,芳魂带叶飘。
一捻指痕轻染,千片汗色微销。乍醒沉香亭上梦,芳魂带叶飘。
照耀临池处,恍上马映多娇。疑向三郎语,时作舞纤腰。
照耀临池处,恍上马映多娇。疑向三郎语,时作舞纤腰。
董元恺

董元恺

清江苏长洲人,字舜民。顺治十七年举人。后遭诖误,际遇坎坷,故其词激昂哀怨。有《苍梧词》。 ▶ 3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一落 一作:旋落)
(yàn)语如伤旧国¹春,宫花一落(luò)²已成尘。(一落 一作:旋落)
译文: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宫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注释:¹旧国:指隋朝。²一落:很快飘落。“一落”一作为“旋落”。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自从一闭风光¹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译文: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宫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注释:¹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此时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况且此等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燕子尚且感伤至此,而何况是人。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

  天下当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读者并不觉得它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它、体味它。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这些都是“实”。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这些都是“真”。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suígōngyàn

 tángdài 

yànshāngjiùguóchūn gōnghuāluòchéngchén  (luòzuò xuánluò )
cóngfēngguānghòu fēiláijiànrén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¹,有无明灭难消²。正断魂³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tiáo)。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译文:暮霭沉沉,夕阳低低,天空的浮云消消长长,落日微光忽明忽暗。你行将远去,我心中愁绪实在难消。真教人肝肠寸断啊,连精神也恍惚起来。望着远近的山山水水,送了你一程又一程,你终于走出视野,只剩下隐隐青山,迢迢绿水。从今往后,我内心将满是辛酸苦痛,再也忘不了令人心碎的今宵。
注释: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词谱》引《列仙传拾遗》:“萧史普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妻之,逐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 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来凤,萧史乘龙去。”此调名本此。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其他据此添字减字者,为变体。¹残照:落日的光。²有无明灭难消:指微云、残照时有时无,忽明忽灭的现象,叫人不好受。³断魂:形容哀伤,也形容情深。⁴闪闪摇摇:形容哀伤造成的精神恍惚。⁵隐隐迢迢:隐约辽远的样子。⁶酸酸楚楚:非常辛酸痛苦。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niǎo)袅无聊¹。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²?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³,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译文:长天青碧高远,你的行踪谁人知晓?问天天不应,可怜我柔柔弱弱无依无靠。谁知我辛辛苦苦?谁怜我嫩嫩娇娇?没有欢欢喜喜,只有彻骨的思念无尽无了;一个人偷来素粉,在红叶上写写描描。我愿就此思念下去,哪管它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注释:¹袅袅无聊:体态柔弱而心中烦闷。袅袅,形容女子体态柔弱。无聊,指心中烦闷。²花娇:如花的美女,这里是自指。³偷素粉:避着人用白粉。据《西青散记》载,贺双卿因为家庭环境太坏,填词写诗总是避着人进行的,她的作品用白粉写在树叶上面。⁴生生世世:佛教认为众生不断轮回,“生生世世”指每次生在世上的时候,就是每一辈子的意思。

  此词上片抒依依惜别之情,并设想别后自己一人的孤苦凄哀;下片自悼身世,更为悲苦。此词哀婉沉痛之极,几令人难以卒读,艺术上创造性地运用了二十余处叠词。

  此词起三句,是写眼前景,抒此时情,点出夕阳残照的背景:“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斜阳一抹,欲落未落,残照丝丝,闪烁未消,人在这种境界中分别,心绪正如微云寸寸飘忽,感情还若残照丝丝不断,真如南唐后主李煜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再用“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二句具体描画人在将离未离之际的欲语无言,魂不守舍。于极度哀伤中,仿佛灵魂都已出窍,正闪闪摇摇,漂荡游离,无所依托。抬眼看去,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山山水水依旧,人已在山山水水中渐去渐远,望断山水却望不见人,那种惆怅、那种悲苦、那种失落、那种凄凉,实在是“人间没个安排处”。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三句,把此时此地的离愁别恨、凄苦难捱推及今后的岁岁月月“只似今朝”,也可谓情到深处反无言了。上片于写景中抒发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微云、残照、山山、水水皆被一片愁云惨雾所弥漫,实为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天空、地上充溢了诗人的不尽离思。

  下片历写离别后的凄冷忧伤,以遥问青天而青天不应劈空而来,千言万语尽在此一问中。“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自意中人离去,双卿孤独无依,内心苦楚无处言说,“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从此无人管顾、无人痛惜,任双卿独自憔悴,黯然销魂;“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再无人欢欢喜喜、情切切意绵绵地看双卿偷素粉学化妆时的情景了。这几句与李商隐《无题》诗中“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同义,应是诗人与意中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时的趣事,难以忘怀,不忍忘怀。词至末三句“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结出生生世世,此情不泯,夜夜朝朝,凄苦依旧的一片痴情。

  这首词写景处,景景有情,写情处,情情难抑,虽从女方立意,而两情坚贞历历可见。全词几乎句句都用叠字,读起来,仿佛听到诗人在悲悲切切地诉说,呜呜咽咽地呢喃,言虽尽而意不绝。

参考资料:
1、 李文禄 宋绪连主编 余冠英 杨仁恺 张震泽 刘万泉顾问. 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1175-1176.

fènghuángtáishàngchuīxiāo··cùncùnwēiyún--shuāngqīng

cùncùnwēiyúncánzhàoyǒumíngmiènánxiāozhèngduànhúnhúnduànshǎnshǎnyáoyáowàngwàngshānshānshuǐshuǐrényǐnyǐntiáotiáocóngjīnhòusuānsuānchǔchǔzhǐshìjīnxiāo

qīngyáowèntiānyīngkànxiǎoxiǎoshuāngqīngniǎoniǎoliáogèngjiànshuíshuíjiànshuítònghuājiāoshuíwànghuānhuāntōufěnxiěxiěmiáomiáoshuíháiguǎnshēngshēngshìshìcháocháo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汉道昔云季¹,群雄方战争。
译文: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注释:¹季:指末世。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bà)¹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译文: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
注释:¹霸图:指统治天下的雄心。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赤伏¹起颓(tuí)²,卧龙³得孔明。
译文: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
注释:¹赤伏:即赤伏符,迷信预卜凶吉的书。²颓运:倒霉的运气。《后汉书·光武帝纪》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长安的时候,一个叫疆华的人英关中奉赤伏符来。赤伏符中预言刘秀命中注定要当皇帝。这里是说刘备在与曹操、孙权争雄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在这时得到了诸葛亮,好象命中注定要扭转不利局面一样。³卧龙:卧龙岗,在今河南南阳市境内。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当其南阳时,陇(lǒng)¹亩躬(gōng)²英耕(gēng)
译文:诸葛亮在南阳之时,亲自躬耕于陇亩之中。
注释:¹陇:田中高地。²躬:英身,亲英。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鱼水三顾合¹,风云四海生。
译文:刘备三顾诸葛亮于卧龙岗茅庐,如鱼之得水,叱咤风云于天下。
注释:¹三顾合:指刘备曾三次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武侯立岷(mín)¹蜀,壮志吞咸京²
译文: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刘备立国,其凌云攻志,直吞咸京。
注释:¹岷:岷山,在今四川北部属蜀地。²吞咸京:这里指夺取曹魏政权的首都许昌。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¹
译文: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注释:¹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在南阳时徐庶相信他的才智。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余亦草间人¹,颇怀拯物情。
译文:我也是一个布衣之士,胸怀报国忧民之情。
注释:¹草间人:指不得志的人。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晚途¹²子玉³,华发同衰(shuāi)
译文: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这样的朋友,华发之际同衰共荣。
注释:¹晚途:晚年生活的道路上。²值:这里是指相逢。³子玉:东汉崔瑗的字,这里借喻崔叔封。⁴衰荣:指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这里侧重在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托意¹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译文:我们都是寄意于经国济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
注释:¹托意:寄托全部的心意。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毋令管与鲍(bào)¹,千载独知名。
译文:让我们的友谊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在历史上千载传名。
注释:¹管与鲍:即管仲与鲍叔牙。

  一二句描绘出一幅昔日汉代末世群雄纷纷而起、互相争战夺取天下的景致,交代事件发生的起因和背景,“昔云”、“季”、“群雄”、“战争”,喧染出战争气氛,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三四句写昔日汉代末世群雄各自割据、称霸天下目标未成,交代群雄割据的格局,侧面衬托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尚未形成。

  五至十句赞述了诸葛亮由一个布农得遇知己荐举,君臣相合,建功立业的事迹。喻指诸葛亮起于陇亩之中,隐居草野不得志。刘备三顾茅庐后得到诸葛亮辅佐,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十一十二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明写只有崔州平能够了解诸葛亮的理想和才能。实则暗喻只有崔叔封才了解诗人的理想和才能。

  十三十四句写诗人自称胸怀报国忧民之情的布衣之士。诗人意在通过与诸葛亮自比,写自己和当年的诸葛亮一样,身在草野,但胸怀治理天下的大志。

  十五十六句写诗人将崔氏兄弟比做善于识人的崔州平和厚于交道的崔瑗,华发之际同衰共荣,似有肯求援引之意。

  十七十八句写诗人与崔氏兄弟的深厚情谊,如同弟兄,也流露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宛如诸葛亮一样可以施展才华,“壮志吞咸京”的政治抱负。

  末两句借用管、鲍的典故,侧面赞美了知人举才的先贤,亦是喻已,希望崔叔封了解、支持诗人,期待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要象管、鲍一样,可以千载留名,抒发了诗人热切希望能得到知己荐举而施展抱负的愿望。

  李白被迫离开长安,政治上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李白并没有就此消极下去。在此诗里,李白热烈赞扬了诸葛亮,对于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成就一番事业,表示衷心的向往。李白在不少诗里提到诸葛亮。李白羡慕诸葛亮起于陇亩而身至宰辅,受到君主的重用;李白景仰诸葛亮改革现实,治理社会的作为;李白赞赏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而这一切,又都是和李白自己的处境,自己改革社会的进步要求联系在一起的。李白在诗中明确表示自己同样有诸葛亮那样的胸襟和政治抱负,因而也希望像诸葛亮“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那样,得到君主的知遇,干一番经时济世的大事业。

  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崔少府能够象崔州平了解诸葛亮那样了解他,如果有机会,就象鲍叔牙推荐管仲那样推荐自己。这就明白表示了“托意在经济”,立志改革现实,治理社会一直是李白的思想主流。

参考资料:
1、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106-109 .

zhūhóuzhuànshūhuái怀zèngchángāncuīshàoshūfēngkūn

bái tángdài 

hàndàoyún qúnxióngfāngzhànzhēng 
wèi háoyīng 
chìtuíyùn lóngkǒngmíng 
dāngnányángshí lǒnggōnggēng 
shuǐsān fēngyúnhǎishēng 
hóumínshǔ zhuàngzhìtūnxiánjīng 
rénxiānjiàn dànyǒucuīzhōupíng 
cǎojiānrén huái怀zhěngqíng 
wǎnzhí huátóngshuāiróng 
tuōzàijīng jiéjiāowéixiōng 
lìngguǎnbào qiānzàizhīmíng 
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惜起残红¹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译文:怜惜起落花我就泪水满衣,来生再也不作痴情男子,她和我人天相隔,没有地方着落相思。
注释:¹残红:落花。
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花若再开非故树¹,云能暂驻²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译文:花如果再开已不是原来的树,云能暂时停住也是一缕哀丝,听歌不能排遣我的愁情,只能使我心情无限悲凄。
注释:¹花若再开非故树:花,比喻死去的情人。故树,原来的树,作者自比。²暂驻:暂时停住。云,比喻死去的情人。

  这首词的情绪触发点是词题所示之“歌”,“听歌有感”符合于一般的物感式审美方式。“感”的内涵是”情痴”,其具体对象是“相思”,全词是对“情痴”的性质、状态的表述。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有所谓“词心”之说,这首《减字浣溪沙》正是以“词心”所写的绝妙好词。它不同于南宋梦窗有“情痴”之称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本词偏重于对“情痴”这一具体情感型态的描述。

  词人“听歌”而不限于歌,歌只是一种媒介而已,由歌引发出情绪,词篇便从情绪切入。词人是描述情绪,但没有对情绪作知性分析,而是从一个感性现象写起:“惜起残红泪满衣”。就意象而言,颇似白居易、苏东坡所写的秉烛看衰红,但情调上更为深沉凄切。词人惜落花残红,不仅流泪,而且泪沾“满衣”,一个“满”字,显示了凄楚之深。这个情感现象描述是“痴情”的感性表征,而“残红”凋零又包含着情人玉殒的隐喻意味,这便隐约透现出“情痴”的情感指向。“它生莫作有情痴”,这是匪夷所思的来生企求。“它生莫作”正反衬出今生已是。“情痴”已使今生难以摆脱,则反映出痴情之深,背面敷墨,效果益显。“人天无地著相思”,“相思”点示了痴情的具体内涵,使情具有了确定性。浩浩宇宙,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无法在某一个角落里安置这相思痴情。相思之情,其程度、性质、范围得到极致表述,把“痴”的涵义大大深化了。

  下片首句在意脉和意韵上跟上片首句有一定联系。“花若再开非故树”,花可以再开,但重开之花,已不再会是过去之“树”了。这才是上片首句“惜起残红泪满衣”的内在原因,把痴情的表达发挥得别开生面。在词人看来,花的存在、出现,人的情感存在、出现只能是一次。一旦消逝便无法追踪、不复再来。这是词人对痴情的深刻理解、体认和体察,其“词心”至为独特。“云能暂驻亦哀丝”,那美丽的情人有如天边一片云,缥缥缈缈,悠然远逝,即便暂时驻足,也终究是要消失的,因而也只能增添哀伤。这便进一步表现了相思之情的首次性质和无法追回的特点。结句“不成消遣只成悲”点题。“听歌”本作“消遣”,但效果适反,变成“悲”了,“悲”是词题”感”的具体化。这一句大得老杜“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的神韵,是情感寻求替代性转换,反而更伤其心的独特表现。这是况周颐用其深微细腻的“词心”感应“痴情”的结果。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jiǎnhuànshā ·tīngyǒugǎn

kuàngzhōu qīngdài 

cánhónglèimǎn shēngzuòyǒuqíngchī réntiānzhuóxiāng 
huāruòzàikāifēishù yúnnéngzànzhùāi chéngxiāoqiǎnzhǐchéngbēi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¹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注释:¹瞢腾:朦胧迷糊。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¹。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²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³春住。
注释:¹遽:疾,速。²蹉跎:失时,虚度光阴。³绾:旋绕打结。
此词惜春抒怀。上片写絮飞花落,春归匆匆。痴儿有感年华,写出伤心句。下片作者广其意。休道春归太遽,凭彩笔玉管,绾留春住。通篇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jīn··xiùsūn--yuè

xiùsūnyǒngluòhuāwǎnyǒuyúntànniánhuáchóuzhōnglǎowèishǎoniánrénzuòyīn广guǎngchéngquè

huāxìncōngcōngsuànchūnláiméngténgzuì绿yīnwànqiānhóngpiāolíngjǐnpíngzhàngdōngfēngsònggèngwènmáixiāngchùquèxiàochīérzhēnchījuégǎnniánhuáxiěchūshāngxīnchūnnéngzhù

shēngfēimànliúliánmíngjiūyànluòhuāfēijìngsháohuáchánglǎoxiūdàochūnguītàikànsuìsuìzhūyányóushēngcuōtuóshénzuòhuāyīnwèijuéxiéyángpíngcǎiwǎnchūnzh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