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犹见是童颜。
贵溪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犹见是童颜。

zàndàitiānshīshídàihuìshùnzhòng--báichán

guìwèiyǐnjiāshānjìngjiémáosānliǎngjiānjiǔshísuìshíshījiěshírényóujiànshìtóngyán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1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日春盘¹细生菜,忽忆两京²梅发时。
译文: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两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
注释:¹春盘:唐时风俗,立春日食春饼、生菜,称为春盘。²两京:指长安、洛阳两城。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盘出高门¹行白玉,菜传²(xiān)发送青丝。
译文: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
注释:¹高门:指贵戚之家。²传:经。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巫峡寒江那对眼¹,杜陵远客²不胜悲。
译文:如今我流落异地,真不堪面对这眼前的巫峡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我这杜陵远客悲不自胜。
注释:¹那对眼:哪堪对眼。²杜陵远客:诗人自称。杜陵,指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因此称为杜陵。杜甫的远祖杜预是京兆人,杜甫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所以他常自称为杜陵远客、少陵野老。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此身未知归定处¹,呼儿觅纸一题诗。
译文:天哪!究竟哪里是我的归宿安身之处?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儿子找纸来写了这首诗。
注释:¹归定处:欲归两京,尚无定处。

  《立春》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

  诗的前两联叙写两京春日景况,后两联抒发晚年客寓夔江之春日感怀。全诗用欢快愉悦的两京立春日的回忆,反衬当下客寓流离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与浓烈的怀乡之愁。

  此诗叙写诗人在立春之日回忆往昔两京生活而生发思乡之愁。诗的前两联叙写两京春日景况,后两联抒发晚年客寓夔江之春日感怀。诗人的悲伤之中有倦于羁旅的怀乡之愁,也有对两京繁华不再的家国之悲,亦包涵了个人身世之感。此诗反映了诗人杜甫长期漂泊西南的流离之叹,用欢快愉悦的两京立春日的回忆,反衬当下客寓流离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达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与浓烈的怀乡之愁。

参考资料:
1、 林静编著,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141-142页
2、 姜云著,古人吟佳节,语文出版社,2017.07,第39-40页

chūn

 tángdài 

chūnchūnpánshēngcài liǎngjīngméishí 
pánchūgāoménxíngbái càichuánxiānshǒusòngqīng 
xiáhánjiāngduìyǎn língyuǎnshèngbēi 
shēnwèizhīguīdìngchù érzhǐshī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人生不满百,一别¹费三年。
译文:人生到不了一百年,如今我们一别已经整整三年了。
注释:¹一别:指嘉裙六年苏轼与苏辙自汴京分别后。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译文:我能有几个三年啊,过去了就永远失去。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译文:而别愁能够让人更快的衰老。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译文:想以前总喜欢写信,可自从分别后,离愁让我不忍动笔。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¹
译文:想起以往的欢乐,此时却被忧愁缠绕。
注释:¹缘:缠绕。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译文:我交往了许多朋友,但都不相处得愉快。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译文:只有你读书最是勤奋,昼夜不离出席,以致坐毡上都生了虱子。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译文:你如果要入世,一定要有一番大的作为。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ruán)¹
译文:自从朝廷和西夏达成了妥协,一些有识之士常为边防忧虑。
注释:¹塞壖:边境上的空地。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庙谋¹虽不战,虏(lǔ)意久欺天。
译文:朝廷放松了戒备,可西夏却总是肆意骚扰边境。
注释:¹庙谋:朝廷的决策。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山西良家子¹,锦缘貂裘(qiú)鲜。
译文:如今陕醮解了有志的勇士,个个穿着漂亮的皮袍。
注释:¹山西良家子:当时的北宋朝廷采纳韩琦的建议,在陕西诸州招义勇,得十五万余人。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译文:买了上好的骏马,用宝石装饰宝刀,准备从征。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何时逐汝(rǔ)去,与虏试周旋¹
译文:何时我也能够随他们一起去,定要与强虏对阵应战。
注释:¹周旋:对阵应战。

ziyóuhánjiàn--shì

rénshēngmǎnbǎibiéfèisānnián

sānniányǒuzhìhái

zhǎngkǒngbiézhōngcuībìnyán

niànzheshūbiéláichéngpiān

píngshínǎiwèiyōusuǒyuán

cóngtiānxiàshìzihuān

xiànzijiǔchūshūshīshēngzhān

zhàngzhòngchūchù退tuìyàodāngqián

西qiāngjiěchóuměngshìyōusāiruán

miàomóusuīzhànjiǔtiān

shān西liángjiāzijǐnyuándiāoqiúxiān

qiānjīnmǎizhànbǎibǎozhuāngdāohuán

shízhúshìzhōuxuán

当楼月半奁,曾买菱花处。愁影背阑干,素发残风露。
当楼月半奁,曾买菱花处。愁影背阑干,素发残风露。
神前鸡酒盟,歌断秋香户。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神前鸡酒盟,歌断秋香户。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生查子,词牌名。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在八月下旬,以祭祀土神。

  上片“当楼”四句,老妇登楼远眺忆旧。言一位老妇人登楼远眺,月儿半缺照亮远处的秋社,忆起那里曾是她过去购买过菱花镜的地方。如今因为年老色衰,不再去也不想去秋社赶集市、凑热闹了,所以她只有伫立楼上倚栏眺望,并回想过去,随后背转身任由月光照着这愁苦的身影,任凭白发在秋风中飘飞。

  下片“神前”四句,梦中忆少女情景。言妇人睡后入梦仿佛又回到青年时代。有一天曾与爱人在秋社的土地神前供祀祭品——鸡酒,并对神盟誓,希望双双能白首偕老。然而梦境短促,一刹那已失去秋社中的桂花香、欢歌声,这好比是画梁上燕去泥落窠成空一般,青春欢会无期,两人别离难聚。所谓的白首偕老只不过是“梦想”中语罢了。

shēngzhā ·qiūshè

wényīng sòngdài 

dānglóuyuèbànlián céngmǎilínghuāchù chóuyǐngbèilángān cánfēng 
shénqiánjiǔméng duànqiūxiāng luòhuàliángkōng mèngxiǎngqīngchūn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晓妆初过¹,沉檀(tán)²轻注³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译文: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般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注释:¹晓妆初过:指早晨起床刚刚梳洗打扮完毕。晓:晓,早晨。²沈檀:即“沉檀”。沈,《醉翁琴趣》外篇作“浓”。沉,带有润泽的深绛色。檀:浅绛色。沉檀:一种妇女妆饰用的颜料,唐、宋时妇女闺妆多用它,或用于眉端之间,或用于口唇之上。³轻注:轻轻点画。注:这里是点的意思。⁴些儿个:当时方言,意谓少许,一点点。⁵丁香颗:这里指女人口内之牙。丁香: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古时用以代指女人的舌头。颗:指牙。⁶清歌:清脆响亮的歌声。也指不用乐器伴奏的独唱。⁷引:使得。⁸樱桃破:指女人张开娇小红润的口。古人常用樱桃比喻女子口唇。破,张开。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罗袖裛(yì)残殷(yān)色可¹,杯深旋(xuán)被香醪(láo)(wò)²。绣床³斜凭娇无那,烂嚼(jiáo)红茸(róng),笑向檀郎⁷唾(tuò)
译文: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换过深口大杯拼醉,哪在意污湿罗衣?最传神的是,笑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注释:¹罗袖裛残殷色可:罗袖,质地较薄的丝衣的袖。裛:熏蒸,这里指香气。残:指香气消失殆尽。殷:深红色。可:意近“可可”,这里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意思。²杯深旋被香醪涴:杯深,指酒杯斟酒斟得很满,引申意谓酒喝得过量。旋,随即,很快地。香醪,美酒,醇酒。本是一种汁滓混合的醇酒,味甜。涴:沾污,污染。³绣床:铺着织绣的床,这里指歌女的床。⁴凭:倚靠,靠着。⁵娇无那:这里是形容娇娜无比,不能自主的样子。无那,犹言无限,非常之意。⁶烂嚼红茸:烂嚼,细嚼。嚼,用牙齿磨碎食物。红茸,即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线。⁷檀郎:西晋文学人潘岳是个出名的美男子,小名檀奴,后世文人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的男子的美称。⁸唾:将口中含物吐出来。

  这首词在《词的》《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中调下有题作“咏佳人口”;《历代诗余》中调下有题作“咏美人口”;《清绮轩词选》中调下有题作“美人口”。

  此词描写歌女的日常生活,曾是花间词人肆笔的主题。所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欧阳炯《花间集序》),正是指的这种歌宴的生活情形。但西蜀词人对此泛泛描写的居多,极少关注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因而缺少生机和活力。李煜的《一斛珠》在题材上与西蜀词人的描写似曾相识,但已有一些新变,注意表现歌女的动作特点和心理状态。

  词的上片,描写歌女为情人歌唱的情景。词人在描写中注意到了各个生活的细节,因此,歌女的演唱描写首先是从她的梳妆打扮开始的。“晓妆初过”,点明时间,其实也照应到了下片的“殷色可”,或者说预示着与情郎相会的时间不会短,不然也不会清晨化妆准备。“沈檀”一句,细致描绘出了歌女“点唇”的动作和情态,这个细节的抓取,不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描写效果,而且也开始了紧紧以“唇(口)”为中心的人物和情景刻画。“向人”一句少女情态妩媚动人,“一曲”句取白居易“樱桃樊素口”之喻,不但不见其俗,而愈发见其清新,同“丁香颗”相对,更见别致。整个描写,明喻、暗喻相搭配,动、静结合,又突出展示了歌女神态情貌的欢愉艳美,也从侧面衬喻出歌女的歌声是多么的迷人动听。

  词的下片描写歌女与情郎在一起欢会调笑的情态。刚才罗袖上的酒痕只是隐约订见,及至深杯大口时便旋即被弄脏了,“旋”字如画。此二句写尽宴会时的热闹兴奋和歌女酒醉时的骀荡恣意。“罗袖”一句先应上片、喻示了时间已经很久,而歌女因为内心的欢愉表现在容色上更加娇媚动人。在行动上,“杯深”一句恰到好处地把歌女因与情郎欢会而贪杯忘情的天真欢愉之情表现出来,为后面结尾三句做好了全部的铺垫。结尾三句表现歌女醉后的情态。地斜倚着华美的绣床,娇憨无比。把烂嚼的红茸,笑着吐向词人的心上人。其情态非常大胆放纵,也极其可爱娇艳。可见歌女恃宠撒娇的心中的得意。由于词人对这—情节的精细刻画,这样富有戏剧情翅的画面极其生动,美人声情笑貌之娇憨妖冶如在眼前。词人的语言仿佛给读者画出了一幅情人之间天真烂漫的欢笑调弄之景,人可见,动作可见,连神情娇态亦可见,实在传神之至。

  词人把歌女的音容笑貌,神情媚姿全都与“口”相联,对“口”的描写,笔笔都能点睛传神,不但十分细致、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一个美丽可爱的歌女的形象,而且使全片词结构整一,情趣盎然。

  总体来看,全词描绘歌女的艳情冶态,格调不是很高,但不能就此否定其在艺术上、技巧上的成功。而且,如果不是把这首词放在李煜的宫廷生活中去简单理解,应该说这是一首描写男欢女爱的十分成功的作品。

  此词反映了词人寄情声乐,荡侈不羁的早期生活。据《诗话类编》云:“后主尝微行倡家,乘醉大书古壁:‘浅斟低啪,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此风流倜傥的富贵闲人当时是不识得世间苦恼。故其前期作品,往往风流蕴藉,堂皇富艳。虽然多作绮靡之音有失人君之度。但是其艺术才能之高也是为世人所叹服的。李煜虽有愧于国,是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但不傀于才,是文学艺术史上一位出色的词人。

参考资料:
1、 羊春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28-130 .
2、 周仕慧 .李煜词赏读 .北京 :线装书局 ,2007 :3-6 .
3、 彭玉平 .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97-98 .

zhū ·xiǎozhuāngchūguò

 dài 

xiǎozhuāngchūguò chéntánqīngzhùxiēér xiàngrénwēidīngxiāng qīng zànyǐnyīngtáo 
luóxiùcányīn bēishēnxuánbèixiāngláo xiùchuángxiépíngjiāonuó lànjiáohóngróng xiàoxiàngtánlángtuò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愁绝¹行人天易²暮,行向鹧(zhè)(gū)声里住。渺(miǎo)³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译文:世间别离最无奈,总到离别时,方恨相聚少。你我二人,意气相投,此一别,好时光将少。我是多么不情愿,与你在日暮黄昏中告别,此时此刻的心情,想必我们彼此明了。
注释:¹愁绝:极度的忧愁。²易:改变。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³渺渺:遥远。⁴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¹。有几个征鸿²,相伴也,送君南去。
译文:杨柳折了无数,仍道不出珍重,笛声阵阵,扣人心弦。你终究还是成为落日中的远影,我驻足难移,惟愿鸿雁伴君行,一路顺风顺水。
注释:¹吹度:吹送。²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上片写想像之景,描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愁绝行人天易暮”,人要走,留不住的尽是相思情,仿佛知道容若内心的凄苦,连上天都不忍再看,暮色深重,愁煞赶路人。“行向鹏鸪声里住”,“鹧鸪声里”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沿途之景,又用鹧鸪特殊的鸣叫声“行不得也哥哥”来表达挽留和思念。“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既然清楚了友人要去的地方,但是自己无法相陪,这真是哀愁的一件事情。

  下片接着写送别之情,依依惜别,不忍分离,可是离别总是要面对的,容若只得化悲痛为安慰,对自己说,朋友不过是远去,来日方长,总有见面的一天。“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催度。”话虽如此,依然是舍不得离开,不知道送过了多少路程,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亭子,就是舍不得说分手。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自己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能将朋友送到他要去的地方。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传统,而“折残”二字道尽了分离时的难舍难分。但是友人这一路上是否安全,他依然担心。正巧头顶上盘旋几只大雁,那就让大雁为自己护送友人,一路南下。词人巧设“征鸿”来陪伴友人南下,以解其路途的寂寞,亦隐隐表现出对友人的关怀。情感的真挚到最后陡然升起,友人之间的情谊无须再多说,彼此心意了然。

  一般人描写送别,总是从眼下的依依惜别讲起,但容若另辟蹊径,直接描写旅途中的各种萧瑟意象,仿佛已经亲眼见剑一般。到了下片才拉回现实,说到当下正在长亭饯别,在笛声中送好友踏上征途。白己不能随好友例土,只有大边的儿只孤雁,陪伴好友向着一路向南。

参考资料:
1、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258页

huāxīn··yòngyùnsòngzhāngjiànyánglìngjiānghuá--lánxìng

chóujuéxíngréntiānxíngxiàngzhèshēngzhùmiǎomiǎodòngtíngxiàchǔtiānchù

zhécányángliǔyīngshùchèntíngshēngchuīyǒuzhēng鸿hóngxiāngbànsòngjūnn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