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zàndàitiānshīèrshídàihuìzhèngsuíbǎoshén--báichán

rénzàichúyānshuǐxiāngjiémáogāoxiǎosōnggǎngchìfēngzhēnjìngxiānshēnghàojuǎnxiānjīngzhùxiāng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1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汉谣(yáo)¹魏什²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注释:¹汉谣:指汉乐府民歌。²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谁是诗中疏凿(záo)手?暂教泾(jīng)(wèi)各清浑¹
注释:¹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这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元好问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正体”,认为汉乐府和建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继续,他针对宋金诗坛上的一些弊病和“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的淆乱,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别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lùnshīsānshíshǒu··--yuánhǎowèn

hànyáowèishénjiǔfēnyúnzhèngrénlùn

shuíshìshīzhōngshūzáoshǒuzànjiàojīngwèiqīnghún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绿树暗长亭¹,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kān)闻。何况今朝秋色常,身是行人。
译文:长亭旁的绿树已变得苍黄,送别的筵席上几次举杯话别.常常害怕离别而不忍听那《阳关曲》,更何况如今秋色萧索身是远行人。
注释:¹长亭:古时于道旁每隔十常设长亭,故亦称“十常长亭”,以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清泪浥(yì)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¹,截断烟津(jīn)
译文:清泪沾湿了罗巾,人人都黯然伤神,一腔离恨就像不尽的江水一样深。哪里去找千尺的横江铁锁,在这烟水迷蒙的渡口截断江流。
注释:¹千寻横铁锁:王浚灭蜀后,继而起兵伐吴。吴人凭借长江天险,于水中横置铁锁、铁锥,抗拒北军,然晋师除锥熔锁,终无阻碍,顺流鼓棹,直捣三山。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率百官投降晋师,东吴遂亡。

  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皆心绪不宁,为离别在即而不胜感伤。“阳关”句即描写这种恨别之情。“阳关”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代称,亦名《渭城曲》。此诗将人类普遍具有的感情——友谊,写得十分真挚感人,因此,它在当时就被谱上乐曲,作为“送别曲”、“友谊歌”而广为传唱,世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词人这里说“阳关常恨”,是因为别时与友唱阳关,唱罢阳关别故人,而他经常与友分别,故谓“常恨”;正因“常恨”,故再听到阳关唱起,就“不堪闻”了。“不堪”,意为禁不起。词的四五句写词人远行时的情景。陆游这次离开京口赴南昌任职,正是冷落清秋节。从前于春残花尽时与人分别,对方是行人,自己已觉伤心;今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自己是行人,将别故人而远去,其悲伤之情当然要倍增于过去了。因此,此时此刻,词人的离别之恨和远行之悲,充盈胸臆,溢于颜面。

  下片仍写离情。饯宴将止,别离在即。居人和游子依依惜别,互相慰藉,想到别后天各一方,音讯难达,不禁黯然消魂,潸然泪下。“清泪”二句,生动地表现了居人和游子之间真诚而又深厚的友谊。下面“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语颇隽永,意蕴深邃。离愁别恨是十分抽象的东西,难以言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虽然以江水之无穷喻愁情之不尽的不计其数,但写得耐人寻味的佳句却殊鲜见。陆游的《浪淘沙》即景抒情,谓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居人),一半给我(游子)。如此描写,就把离恨的深重具体化、形象化了,能使人掂量离恨的轻重,体会分袂的痛苦,它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词末二句,更是涉想新奇,匠心别具。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居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有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这首小令,开篇回忆往昔我送友人,接着跌进一层,状绘今日友人送我,最后通过幻想来写不忍分离,把别意写得缠绵悱恻,读来颇有余味。

làngtáoshā ·dānyángtíngshàngzuò

yóu sòngdài 

绿shùànchángtíng zūn yángguānchánghènkānwén kuàngjīnzhāoqiū shēnshìxíngrén 
qīnglèiluójīn xiāohún jiānghènqiàpíngfēn ānqiānxúnhéngtiěsuǒ jiéduànyānjīn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玉纤¹弹处珍珠²落,流多暗湿铅华³薄。春露(yì)朝华,秋波浸铅霞。
译文:纤纤玉手弹开处,美人之眼泪零落,泪多多濡湿脸上薄薄的铅华粉。泪如春露润湿早晨的花儿,眼如秋波浸润晚霞。
注释:¹玉纤:纤纤玉手。²珍珠:喻眼泪。³铅华:化妆品,搽脸的粉。⁴春露:女子的眼泪。⁵浥:润湿。⁶秋波:女子的眼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译文:风流是心上的宝物,眼泪本为风流而洒。看那些薄情寡义之人,他们的罗衣上绝无泪痕。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呴水而水乌。戏于岸间,惧物之窥己也,则呴水以自蔽。海乌视之而疑,知其鱼而攫之。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以杜疑,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呴(xǔ)¹而水乌。戏于岸间,惧²物之窥³己也,则呴水以自蔽。海乌视之而疑,知其鱼而攫(jué)之。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以杜疑,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译文: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消灭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
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
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
译文:空有青云直上的心愿,干谒交结百两黄金散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
译文:有的人富贵的时候早把贫贱朋友忘却,真令人独自哂笑不已。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译文:我如今蹭蹬不进,鬓毛翻白,年青强盛的时光难以回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巨源¹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译文:山涛曾经对石鉴大叫:知道司马懿称病不朝的意思吗?我们为何还留恋官职不回家呢?
注释:¹巨源: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译文:东山的绿萝青翠得让人喜欢,我现在正想回归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君为鲁曾子¹,拜揖高堂里。
译文:你有曾子的风尚,对父母非常孝敬。
注释:¹曾子:曾参,南武城人,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叔继赵平原¹,偏承明主恩。
译文:你的叔叔赵中丞有赵平原的风范,得到皇上的喜爱。
注释:¹平原: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译文:独坐朝堂而风霜骤起,旌节飘扬,雄镇边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虎士¹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译文:朝堂上虎士手执金钺,内室中蛾眉靓装美女频开玉樽劝酒。
注释:¹虎士:有力之士,详见八卷注。《诗·商颂》:“有虔秉钺。”秉,执也。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金钺镜日,云旗绛天。”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译文:你才高学识渊深.现在去你叔叔府幕里效力,就象阮籍与阮咸叔侄一样,义气为重。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译文:你此行要在五溪水宿,随便玩赏玩赏水月,秋天里三峡的猿啼如秋霜一样清冷。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译文:等到明年东风将春草染绿的时候,我会在江上等候你的船儿归来。

sòngzhàopànguānqiánzhōngchéngshū--bái

kuòluòqīngyúnxīnjiéjiāohuángjīnjǐn

guìfānxiāngwànglìngrénshài

cèngdēngbìnmáobānshèngshínánzàihái

yuánduōshíshēngshìjiān

绿luózhǎngyànquèháidōngshān

jūnwèicéngzibàigāotáng

shūzhàopíngyuánpiānchéngmíngzhǔēn

fēngshuāngtuīzuòjīngjiézhènxióngfān

shìbǐngjīnyuèéméikāizūn

cáigāoxiàzhònglínzhōngyán

shuǐ宿yuèshuāngsānxiáyuán

dōngfēngchūncǎo绿jiāngshànghòuguīx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