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龚开

龚开

宋淮阴人,字圣予,号翠岩,一号龟城叟。尝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理宗景定间为两淮制置司监官。宋亡不仕。家甚贫,坐无几席。精于经术,工诗文、古隶,善画人物、山水。 ▶ 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巨舰¹只缘因利往,扁(piān)²亦是为名来。
译文:大船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才来往,小舟也是为了追逐名利才来。
注释:¹巨舰:大船。²扁舟:小船。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往来有愧先生德¹,特地通宵(xiāo)过钓台。
译文:先生的品德使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羞愧,他们只能趁黑夜悄悄过钓台。
注释:¹先生德:先生,指严光。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汉隐士严子陵的崇敬之情,作品主要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诗人承认自己挣脱不开名缰利索,同时也是不愿为名缰利索所羁。

  前两句“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巨舰”指得是向往财富极力去获取财富的人。“扁舟”指通过结交认识权贵从而获取名利的人。这两句渲染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的多和繁忙。无论是为利,或者是为名,皆是一些向往钱财和权力的唯利是图的人,与隐者严子陵不为名利的高尚品德相违背,从而表现出隐者严子陵不图名利的高尚品格。

  后两句“往来有婉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先生德”指严子陵不图名利,在钓台隐居的高尚品德。句中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严子陵过钓台的典故,从而突出严子陵的淡泊不仕的情操。

  一二句“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对三四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起到了反衬作用,并描绘出当时社会追逐名利的现象。

  全诗通过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对比道出了诗人自己挣脱不开追求名利贪图钱财的社会,同时也是不愿为追求名利贪图钱财的社会所束缚,体现出诗人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情操。

参考资料:
1、 杜立.历朝咏史怀古诗:华夏出版社,2000年:189
2、 刘孔伏.李清照两首诗词系年辨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1
3、 平慧善.李清照及其作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159

diàotái

qīngzhào sòngdài 

jiànzhǐyuányīnwǎng piānzhōushìwèimínglái 
wǎngláiyǒukuìxiānshēng tōngxiāoguòdiàotái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yú)霞。
译文: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译文: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jiē)
译文: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译文: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luòshānzhōng

bái tángdài 

hòuyānjǐng绿 qíngtiānsànxiá 
dōngfēngsuíchūnguī zhīshànghuā 
huāluòshí jiànlìngrénjiē 
yuànyóumíngshān xuédàofēidānshā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相传在七夕的晚上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这天晚上,妇女们纷纷以彩色线穿七孔针,于庭院中陈列瓜果乞巧。民俗流风所及,七夕也成为六朝诗人咏歌的热点。除了歌唱牛郎织女外,“七夕穿针”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梁简文帝萧纲诗“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遵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柳恽的《七夕穿针》,虽然题材也是传统的闺怨,但比起前面各家来,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意境也开拓得较深。

  诗歌发端“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且不提七夕穿针,而先说明丈夫从军代地(今河北、山西北部),妻子独处闺中,各色衣裳,无心料理。然而瞬间已到七夕,须为丈夫打点冬装,于是归结七夕穿针这一诗题:“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旧注引《周礼·春官》中“中秋夜,击土鼓、吹豳诗以迎寒”解释“迎寒”,似乎牵强。这两句诗使用修辞中的“互文格”,即“映月迎寒,抽纤缕理衣缝”,在月光下迎夜凉、穿针孔、缝衣衫。单纯的穿针娱乐变为实际的裁衣寄远,于是民俗与社会问题浑融浃洽,天衣无缝。下文便描写女主人公飞针走线时的容貌神情。“的皪寒睇光,连娟思眉聚。”的皪,光亮鲜明。连娟,纤细弯曲。眼波媚丽,奈何凝寒远望;眉山春妍,只是紧蹙不舒。全无佳节兴致,更添独居抑郁。这是人物的正面描写。接着诗人再从侧面对环境进行渲染:“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玉柱,这里代指筝瑟等乐器。罗衣沾露,只为伫立已久,可见时已夜深。秋风拂弦,可见心绪撩乱,置琴不顾。清露点点,微响悠悠,两句勾勒出一片凄清氛围,蕴含着恍惚失神的人物形象。结尾转到人物心理:“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一夜光阴大半流逝。残夜馀光欲留无计。寥寥十字,辞约义丰,既是慨叹牛郎织女欢会短暂;又是自伤良宵虚度,比之牛郎织女,尤为不及。这两句将节日与日常生活收束合一,将人生感慨与神话传说收束合一,将世间凡人与天上星宿收束合一。神韵超远悠渺,耐人寻味。

  此诗的人物描写,堪称细腻。随着时光的推移,由夜晚到中宵再到残夜,或是穿针缝衣的举止,或是颦眉含寒的神情外貌,或写幽清环境,或状嗟伤心绪,移步换形,内涵充实。从而使整首诗歌也显得清隽雅丽,卓然出群。正如清人陈祚明所说的,“柳吴兴诗如月华既圆,云散相映,光气满足。”(《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

穿chuānzhēn--liǔyùn

dàiqiūguīwán

yínghánfèngyìngyuèchōuxiān

dechóuguāngliánjuānméi

qīngxiàluóqiūfēngchuīzhù

liúyīnshāoduōguāngnán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滹滹干干,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zhé)(mǐ),水始得遂其剽(piāo)(hàn)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è)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¹(biāo)滹干干²,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jǐ),转之为虎兕(sì),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zhì),怒狞健鸷(zhì),随其洗磨;簸(bǒ)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è)³。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dǐ)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译文:长江从三峡向下奔流而来,所遇到的无非是岩石,水势常受束缚不舒展。到西陵以下,北岸势为沙泥,挡住江水的地方就会被冲垮,水才能表现它的剽悍的本性,像这样的江岸共几百里,都不敢与江水相争,而到这里忽然与岩石相遇。水汹涌直下,冲击屈曲的岩石,岩石危崖耸立,用力抵挡浪头,而水和石像相持着战斗:水与石搏斗,则广阔浩大,汹涌澎湃,把石劈为林,侵蚀为孔洞,冲刷为剑戟的形状,削磨为虎和犀牛的种种形态,石好像也不能没有稍微退让的意思;而石与水搏斗,岩石像墙壁一样雄伟耸立,愤怒凶猛而强健,任凭浪涛洗磨。浪涛激荡而来,却浪返涛回,原来是波涛触到岩石就慢慢退回,像打败了往回逃一样。千万年来,江水用尽它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只能损坏岩石的一点皮毛,而终究不能啃动骨头冲毁巨石。于是,石常常取胜,而水常常不能取胜,这就是它能成为一城的柱石,而万代依靠它的原因。
注释:绣林山:湖北山名,临长江而立。¹汗汗田田:汗汗,水广大无际的样子;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²滹滹干干:江水汹涌澎湃状。³龈腭:原指齿根肉和口腔上腭,这里指巨石外缘。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予与长石¹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hào)森,黄山如展筛(shāi),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²。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zhuàn)(zhòu)³。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译文:我与长石等人登上山颠,望江上水光浩渺,黄山如舒展的旗帜,心里对这很高兴。接着见山下乱石堆积,就到水边大石上上,各自占据一块石头坐下。静听水石相搏的声音,大的像晴天的雷声,小的像哀伤缠绵的曲子。仔细一看,有的形状像钟鼎,有的颜色像云霞,有的纹理像大篆。石得到水的帮助,产生它的美丽增加它的妩媚,水对于石,不但不能危害它,反而为它提供了帮助。我感叹说:处于坎坷不平的时候,而奋发写文章,以垂名后世的读书人,与这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¹长石:作者友人曾可前。²哀玉:哀伤缠绵的曲子。³篆籀:即大篆,笔画重叠曲折。
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锦,故名。其下即刘郎浦。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dì)锦,故名。其下即刘郎浦。是日同游者,王中秘¹季清,曾太史²长石,文学³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译文:绣林山因为刘玄德在这里迎娶孙夫人,石上覆盖红锦,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它下游就是刘郎浦。这天同游的人,有任中秘的王季清、任太史的曾长石,任文学的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
注释:¹中秘:管理宫中藏书的官。²太史:翰林学士的同称。³文学:太学或县学教官。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pín)笑语和。
译文: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¹,水晶帘卷近秋河²
译文: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注释:¹闻夜漏:这里指夜深。²秋河:指银河。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别处的笙歌笑语,相形到自己这里的寂寞;第三句是夜深听漏难以入眠,最后一句写自己独自卷帘看天上的银河,极言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gōngshǒu ·èr

kuàng tángdài 

lóutiānbànshēng fēngsònggōngpínxiào 
yuèdiàn殿yǐngkāiwénlòu shuǐjīngliánjuànjìnqi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