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
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mǎnjiānghóng··zhútóngyóu--céng

zhútóngyóupíngshēngzhìxiāngxiāojīnlǎoguānníngróngzhuāngzhejuǎnjīngjiānghǎishìfàngjiàoqínniǎoshānlínwènshàngkānjiàngōngyīng

fàncóngèshújiǔcháshèngbáodànshēnzhǎngjiànlǎotiāncuòzhúyuànzhòuxiáncānnèijǐngtuánzuòyuánjuéyuànshēngkuìběishānyuán西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廓。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¹,仪征²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时盐纲³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wǎn)其口。列樯(qiáng)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廓。一夕并命,郁为枯腊(xī),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译文: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江苏仪征县运输海盐的船只起火。焚毁的船只达一百三十多条,烧死和淹死的人达一千四百多。当时运盐的船帮都是直达的,东起泰州,西抵汉阳,转运半个中国。仪征联结着各个口岸,那里一排排的桅杆遮蔽了天空,船只绕江停泊,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城池。这么多人一夜间全都丧了命,被烧成焦枯的干肉。如此残酷的厄运,怎不令人悲伤!
注释:¹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1770年农历十二月乙卯日。《嘉庆扬州府志》作“乾隆三十六年十月”,《道光仪征县志》记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时间有异。乙卯,即农历十九日。²仪征:清代时属扬州府,长江下游重要河运转运码头,今江苏省仪征市。³盐纲:明清盐业实行统销,由列名纲册的盐商赴盐场运销。这里指盐纲运盐船。⁴泰州:盐产地,清属扬州府。⁵汉阳:今武汉汉阳区。⁶绾其口:控扼盐运之通道。绾,钩联,绾结。⁷列樯蔽空:船上的桅杆排列,遮蔽天空。⁸并命:同时丧命。⁹郁为枯腊:烤成干肉。郁,通“燠”,烤。枯腊,干肉。
于时玄冥告成,万物休息。穷阴涸凝,寒威凛栗。黑眚拔来,阳光西匿。群饱方嬉,歌咢宴食。死气交缠,视面惟墨。夜漏始下,惊飙勃发。万窍怒号,地脉荡决。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时玄冥¹告成²,万物休息。穷阴³(hé),寒威凛栗。黑眚(shěng)拔来,阳光西匿。群饱方嬉,歌咢(è)宴食。死气交缠,视面惟墨。夜漏始下,惊飙(biāo)¹⁰勃发。万窍怒号¹¹,地脉¹²荡决¹³。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译文:当时,季节接近冬末,万物已停止生长。严冬时极其阴沉的天气凝结,严寒的威力使人冻得发抖,黑色云雾疾速卷来,太阳下山。大家吃饱了,正在嬉戏,宴席上又歌又唱,死气交缠着他们,看上去满脸晦气。黑夜刚刚来临,狂风突起。万千孔穴呼啸,江水震荡,堤岸决口,剧烈的声响发于空旷,水面波涛汹涌,浪峰矗立如山。
注释:¹玄冥:主冬令之神。《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其神玄冥。”²告成:完成使命。此句谓冬令将尽。³穷阴:指极其阴沉之气。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后。”⁴涸(河)凝:指阴气极盛,几至凝结。⁵黑眚:古代谓五行中由水气而生的灾祸。五行中水为黑色,故称。⁶拔来:突然而来。⁷歌咢:歌呼。《诗经·大雅·行苇》:“或歌或咢。”高亨《诗经今注》:“唱而有曲调为歌,唱而无曲调为咢。”⁸视面惟墨:脸上呈现晦气之色。墨,黑气。⁹夜漏始下:黑夜刚来。夜漏,因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故云。¹⁰飙:暴风。¹¹万窍怒号:形容暴风大作,地上千穴万孔都发出吼叫声。¹²地脉:地的脉络。此指长江。¹³荡决:震荡涌溢。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光一灼,百舫尽赤。青烟睒睒,熛若沃雪。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始连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没。跳踯火中,明见毛发。痛謈田田,狂呼气竭。转侧张皇,生涂未绝。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¹,星星如血²,炎光一灼,百舫尽赤。青烟睒(shǎn)(shǎn)³,熛(biāo)若沃雪。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爇(ruò)。始连楫(jí)以下碇(dìng),乃焚如以俱没。跳踯(zhí)火中,明见毛发。痛謈(bó)¹⁰田田¹¹,狂呼气竭。转侧张皇¹²,生涂¹³未绝。倏(shū)¹⁴阳焰¹⁵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xuè)¹⁶。洎(jì)¹⁷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¹⁸。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xūn)(hāo)¹⁹,合游氛²⁰而障日。行当午²¹而迷方²²,扬沙砾之嫖(piāo)²³。衣缯(zēng)败絮²⁴,墨查²⁵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译文:正在这时,火灾发生了。木与木相磨擦起火,只见星星点点如血。在火光灼照下,所有的船都成了红色。青紫色的光焰闪烁,飞火烧船,如沸水浇雪,火势蔓延得十分迅速。烈火把天空中的云气蒸烤成了红霞,背阳的阴湿河崖也被烈火烧灼得发焦。因船与船连在一起抛锚停泊,所以都被烧毁沉没。船民纷纷跳窜徘徊于烈火中,火焰映照出他们的头发。痛楚的喊声,狂呼乱叫,以至声疲力竭;或翻来覆去,转身顾盼,惊惶失措,逃生的途径尚未断绝。忽然明亮的火焰腾空高升,腥风吹过,夹杂着吱吱的烧灼之声。等到烟灰浓雾消散,声音最终消逝,躯体毁灭。成千的人都在一瞬间丧失了性命,向人世永诀。鬼魂发散的冤气蒸发,汇合飘游的云气遮蔽了太阳。将到第二天中午时,这股冤气就像迷失了方向一样,飞扬起沙砾,轻快随行。各种衣服碎片,浮在水面的烧焦的木头和炭火的碎屑,漂浮着顺江面而下。到海里也没断绝。
注释:¹摩木自生:《庄子·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燃)。”²星星如血:形容星星之火显明刺目。³睒睒:光焰闪烁貌。⁴熛若沃雪:火焰迸飞入水,如同沸水浇雪一样。熛,迸飞的火焰。沃雪,枚乘《七发》:“如汤沃雪。”⁵阴崖:阴暗潮湿的堤岸。⁶焦爇:烧焦。爇,灼热。⁷连楫:船连在一起。楫,船桨,代指船。⁸下碇:抛锚。碇,停泊时为稳定船身用的石墩。⁹焚如以俱没:一起焚烧而沉没。如,语助词。¹⁰痛謈:疼痛地呼叫。¹¹田田:哀哭声。《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¹²张皇:慌张,惊慌。¹³生涂:生路。¹⁴倏:迅疾。¹⁵阳焰:明亮的火焰。¹⁶鼓腥风而一吷:腥风吹过,发出一种轻微的声音。吷,轻微的气流声。《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司马彪注:“吷,吷然如风过。”¹⁷洎:及,到。¹⁸声销而形灭:火灭后,人不但没有喊声,形体也消失了。¹⁹焄蒿:《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注:“焄,谓香臭也;蒿,谓气蒸出貌也。”此指死人的冤气散发。²⁰游氛:游荡于空中的凶气。氛,凶气。²¹当午:正午。²²方:方向。²³嫖疾:轻捷。²⁴衣缯败絮:指衣服的碎片。缯,丝织品的总称。²⁵查:烧焦的木头。查,同“楂”。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旋入雷渊,并为波臣。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隮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知天属之来抚,慭流血以盈眦。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若其焚剥支离,漫漶莫别。圜者如圈,破者如玦。积埃填窍,攦指失节。嗟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呜呼,哀哉!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¹。旋入雷渊²,并为波臣³。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lài),知蹈水之必濡(rú),犹入险而思济。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隮(jī)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乘¹⁰精爽¹¹而为厉¹²。出寒流以浃(jiā)¹³,目睊(juàn)¹⁴而犹视。知天属¹⁵之来抚¹⁶,慭(yìn)流血以盈眦(zī)¹⁷。诉强死¹⁸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¹⁹。若其焚剥支离²⁰,漫漶(huàn)²¹莫别。圜(yuán)²²者如圈,破者如玦(jué)²³。积埃填窍²⁴,攦(lì)²⁵失节²⁶。嗟(jiē)狸首²⁷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²⁸!收然²⁹灰之一抔(póu)³⁰,辨焚余之白骨。呜呼,哀哉!
译文:也有一些能潜水、善游泳的人,操纵舟船出神入画。如今冒着生命威胁,去拯救别人,坠入水中,同样被溺死。还有无路逃生的人跳入急流,明知投入水中会被淹死,仍然冒险而企图活命。挟裹惊涛汹涌,拼命地划水,有些人看上去好像爬上了浪颠,但最终又沉没了。这些人虽然暂时逃避免了烧灼的痛苦,但仍然难免一死。鬼魂积聚着哀苦在内心,魂魄不宁而兴妖作怪。十二天以后,死尸漂浮出寒冷的江面,他们侧视而没有闭上眼晴。死者知道亲属来慰告,眼睛伤痛,流血盈眶,向亲人诉说横死的厄运,口不能言,以目示意。人被烧死后,骸体破碎不全,面目焦糊,难以辨认。环绕的人像圈,破损的人像块。口鼻眼耳塞满了尘埃,折断了的肢体也每每缺少一节。可叹形体残缺不全,互不相识的人同葬在一个墓穴里。即使收取一捧燃灰,也难以分辨焚烧后是谁的白骨。唉呀,可悲啊!
注释:¹从井有仁:下井救人。此指涉险救人。²雷渊:有雷神的深渊。³波臣:犹言水族。⁴择音无门:找不到避火的地方。音,通“荫”,遮蔽,可以躲避的地方。⁵急濑:湍急的水流。⁶濡:沾湿,这里指淹没。⁷思济:希望得到援救。⁸隮:上升。⁹灵台:指内心。¹⁰乘:依恃。¹¹精爽:灵魂。¹²厉:厉鬼。¹³出寒流以浃辰:谓遇难者的尸体从冰冷的江水中漂浮出来,已有十二天了。浃辰,古代以干支纪日,自子至亥一周为十二天,称之为浃辰。浃,周匝。¹⁴睊睊:侧目相视的样子。这里说死者死不瞑目。¹⁵天属:即天性之亲,指父子、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¹⁶抚:抚慰,悼念。¹⁷慭流血以盈眦:说死者眼眶流血。据说人暴死后,亲人临尸,尸体会眼.鼻出血,以示泣诉。慭,又作“慭”,伤痛。眦,眼眶。¹⁸强死:横死,暴死。¹⁹意:表情,示意。²⁰焚剥支离:肢体被烧得残缺不全。支离,分散。²¹漫漶:模糊不清。²²圜:同“圆”。²³玦(决):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²⁴积埃填窍:尸体七窍充满泥土灰尘。窍,七窍,指口、鼻、眼、耳七孔。²⁵攦指:手指折断。²⁶节:骨节。²⁷狸首:指形体残缺。²⁸聚谁何而同穴:谓不知姓名的人被同葬在一个坑穴里。谁何,谁人。²⁹然:同“燃”。³⁰一抔:一掬,一捧。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用登明堂。离而不惩,祀为国殇。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守哭迍邅,心期冥遇。惟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且夫众生乘化¹,是云天常。妻孥(nú)²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³,用登明堂。离而不惩,祀(sì)为国殇(shāng)。兹也无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lí)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duò)天昏,凄凄鬼语。守哭迍(zhūn)(zhān)¹⁰,心期冥遇。惟血嗣¹¹之相依,尚腾哀¹²而属路¹³。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¹⁴而无主。悲夫!丛冢有坎¹⁵,泰厉¹⁶有祀。强饮强食,冯(píng)其气类¹⁷。尚群游之乐¹⁸,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译文:人的病死和老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妻子和儿女环绕在周围,断气在睡床。为保卫国君而死的勇士,死后可以跻身于君主的宗庙而受到祭祀,那些为国牺牲,身首异处而不屈的人,被奉为烈士而受到祭祀。但这些遇难者却死得没有意义,况且又非善终。老天啊,这些人有何罪过,非得遭受这样的冤屈横死呢?游荡的冤魂不归去,家里的亲人心里悲痛欲绝。他们捧着祭奠亡魂的酒类、食品临江洒泪。天昏地暗,凄凄鬼语。死者的亲人守在亡人身边哭泣徘徊,心里希望能在阴曹地府同亲人相遇。而那些死者的嫡亲子女相互搀扶着,仍然哀声载道。有的全家因大火落水而死,死者的阴灵孤伤无依,没人主管祭祀。多么可悲啊!许多人葬在一处的乱坟,泰厉有祭祀仪式,希望死者的灵魂勉强自己多嚼点吃点,并找些气味相投的鬼一起游乐,希望他们喜欢群游的快乐,而不要兴妖作怪。是人遭遇不吉利呢?还是老天有意降下残酷的灾难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悲惨至极的事故呢?
注释:¹乘化:顺应自然规律而死。²妻孥:妻子和儿女。³以死卫上:因保卫国君而死。⁴用:因而。⁵登明堂:指受尊敬,享祭祀。明堂,古代帝王宣政教、行祭典的地方。⁶离而不惩:《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不惩,不悔。⁷国殇:为国事而死的人。⁸居人:留存者。指活着的亲人。⁹麦饭壶浆:带着酒饭来祭祀。麦饭,麦子做的饭,引申为粗粝的饭食。¹⁰迍邅:难行的样子。¹¹血嗣:嫡亲的儿孙。¹²腾哀:放声大哭。¹³属路:路上接连不断。属,连续。¹⁴狐祥:彷徨,徘徊无依之意。《战国策·楚策》:“父子老弱俘虏,相随于路,鬼狐祥而无主。”¹⁵丛冢有坎:那些无主的死者在乱葬的坟中也有自己的圹穴。坎,坑,墓穴。¹⁶泰厉:死而无后的鬼。《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¹⁷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勉强吃点喝点,凭借着鬼友之间的气味相投而度日。冯,同“凭”,凭借。类,一致,投合。这里是安慰鬼魂的话。¹⁸尚群游之乐:表示劝勉之词。祭中常用“尚飨”一语,此即仿用。

  此文由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在仪征县发生的一场火灾生发,先交待了这场火灾的时间、地环境和严重后果,再极力渲染火灾的场面,然后具体地描写了盐船起火后盐民死难的悲惨景象,最后写死者的无辜及其亲人的祭奠。全文摆脱了骈文的形式主义倾向,结构上紧扣“'哀”字,细节描写上生动逼真,抒情上往往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悲哀与同情,真切感人。

  首先,在结构上,作者采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手法。不断变换审视角度,通过生动地描绘景象,抒发情感,把哀愤之情逐步深化,收到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第一段是全篇总冒,交待了惨案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和结果,其中特别提到“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并且是“一夕并命,郁为枯腊”。这样突然的变故和悲惨的结果,骇人听闻。全文起手就显得突兀不凡,虽简洁明了,但一股悲愤之情,却直透人心肺。第二段转入正面描写整个大火场面,极力渲染悲惨气氛。一开始,先写出隆冬寒冷、江中风大这阴森可怖的环境,为大火的突发和猛烈设下伏笔。接着写大火发生,先是“星星如血”,紧接着是“百舫尽赤”,然后是船民奔走狂呼,而后是烟消火灭,“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最后是“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用浓墨重彩。次第写出了大火发生的经过,展示了整个火灾的生动场面,而哀愤之情激荡于字里行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这是大笔勾勒、宏观把握,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大大深入了一步。第三段又转换笔触,集中描写船民奔走逃生的情景和被淹死、烧死的惨状,是具体描写、微观透视。作者写了船民的仗义互救,也写了他们的奋力逃生,然而这一切都敌不过无情的大火和滚滚波涛,“乃同归于死地”,尸体奇形怪状,无辜的船民死不瞑目。这些伤心惨目的描写,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血泪,更深一层地打动着人们的恻隐之心。第四段更进一步写死者的无辜和亲人的祭奠。那“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守哭迍邅,心期冥遇”的惨景,几乎令人心绝。经过层层描写,不断渲染烘托,悲哀之情到此达到顶点,整篇文章产生出感天地、泣鬼神的巨大力量。全文各段,整体看来显得大开大合,上段末顺势收束,而下段又掉换笔锋,推宕开去,看起来似乎是另起端绪,实际上是亦宕亦接,若断还连,步步引进,不断深化,使文章具有浩浩荡荡的宏大气势。这种结构上的错落有致,独辟蹊径,把悲哀之情表现得极为浓郁,极为深沉,令人感动不已。

  其次,在细节描写上,细如毫发,生动逼真。为了表达对船民的满腔同情之心,细节描写即大多集中在船民身上。第二段中以“群饱方嬉,歌咢宴食。死气交缠,视面惟墨”写火灾发生前夕的船民,前两句表现平和安居生活,十分生动形象,是对以后描写大火的反衬;后面两句又给这种暂时的平和生活蒙上阴影,预兆灾祸之将来,倍觉凄切。以“跳踯火中,明见毛发。痛謈田田,狂呼气竭。转侧张皇,生涂未绝”写火灾发生时船民在火中的情形,把船民在大火中仓皇奔窜、痛苦呼号、奋力挣扎的动作、声音和神态表现得极为生动、准确而又细致,绘声绘色,历历如在眼前,使人怵目惊心。写死难船民的尸体,更加惨不忍睹:“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知天属之来抚,慭流血以盈眦。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若其焚剥支离,漫漶莫别。圜者如圈,破者如玦。积埃填窍,攦指失节。”作者以较多的笔墨来详细描写尸体的形状,深刻地展现这场悲剧的受害者的惨况,让人们如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这些船民的不幸遭遇,对这场灾难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从而产生出对受难者的无限哀痛和同情。这些细节刻画既对大笔勾勒作了补充,又对表现全篇主题起了深化的作用。

  再次,在情感抒发上,作者往往直抒胸臆,反复写出自己悲哀的叹息之声和愤怒的抗争之意,把感情表达得荡气回肠。第一段末尾,作者在刚刚点出这场悲剧后,就情不自禁地喊出:“烈烈厄运,可不悲邪!”悲怆之情,震荡心魄。到第四段,作者的情感几经酝酿,愈加浓烈,不断地发出悲声:“呜呼哀哉!”、“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悲夫!”直到最后,作者的同情之心上升到极点,心情也更加沉痛,终于爆发般地呼喊出:“人逢其凶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可谓字字凝血,句句含泪,把一个“哀”字表现得人木三分,使读者的心灵不能不感受到强烈的震动。

  最后,此文是一篇骈文却摆脱了骈文“饰其词而遗其意”的形式主义倾向,没有因用典、对偶等方面的限制,而形成板重和呆滞的缺点;相反,作者能举重若轻,控纵自如,把典故、词语化解在对场面、人物的具体描写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李详《汪容甫先生赞序》),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十分真切动人。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新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910-1914

āiyánchuánwén

wāngzhōng qīngdài 

    qiánlóngsānshíniánshíèryuèmǎo zhēngyánchuánhuǒ huàichuánbǎiyòusānshí fénzhěqiānyòubǎi shìshíyángāngjiēzhí dōngtàizhōu 西hànyáng zhuǎnyùnbàntiānxiàyān wéizhēngwǎnkǒu lièqiángkōng shùjiāngér wàngzhīyǐnruòchéngkuò bìngmìng wéi lièlièèyùn bēi 

    shíxuánmínggàochéng wànxiū qióngyīnníng hánwēilǐn hēishěnglái yángguāng西 qúnbǎofāng èyànshí jiāochán shìmiànwéi lòushǐxià jīngbiāo wànqiàoháo màidàngjué shēngkōngkuò érshuǐshān 

    shí yòuhuǒzuòyān shēng xīngxīngxuè yánguāngzhuó bǎifǎngjìnchì qīngyānshǎnshǎn biāoruòxuě zhēngyúnwéixiá zhìyīnérjiāoruò shǐliánxiàdìng nǎifén tiàozhíhuǒzhōng míngjiànmáo tòngtiántián kuángjié zhuǎnzhānghuáng shēngwèijué shūyángyànzhīténggāo xīngfēngérxuè āizhīchóngkāi suìshēngxiāoérxíngmiè qiānmìngshùn zhǐrénshìchángjué yuānzhīxūnhāo yóufēnérzhàng xíngdāngérfāng yángshāzhīpiāo zēngbài zhātànxiè jiāngérxià zhìhǎijué 

    yòuzhěshànyóu cāozhōuruòshén sàngzhīwēi cóngjǐngyòurén xuánléiyuān bìngwéichén yòuhuòyīnmén tóushēnlài zhīdǎoshuǐzhī yóuxiǎnér xiéjīnglàngléibēn shìruòérzhōngzhuì táozhuólànzhī nǎitóngguī āiyuànlíngtái chéngjīngshuǎngérwéi chūhánliújiāchén juànjuànéryóushì zhītiānshǔzhīlái yìnliúxuèyíng qiángzhībēixīn kǒuyánér ruòfénzhī mànhuànbié huánzhěquān zhějué āitiánqiào zhǐshījié jiēshǒuzhīcánxíng shuíértóngxué shōuránhuīzhīpóu biànfénzhībái  āizāi 

    qiězhòngshēngchénghuà shìyúntiāncháng huánzhī juéqǐnchuáng wèishàng yòngdēngmíngtáng érchéng wéiguóshāng míng yòufēimìng tiān yuānhèng yóuhúnguī rénxīnjué màifànjiāng línjiāng duòtiānhūn guǐ shǒuzhūnzhān xīnmíng wéixuèzhīxiāng shàngténgāiérshǔ huòzhīchén zhōngxiángérzhǔ bēi cóngzhǒngyòukǎn tàiyòu qiángyǐnqiángshí pínglèi shàngqúnyóuzhī érwéiyāosuì rénféngxiōng tiānjiàng wéiérzhìzāi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一片青天白鹭(lù)¹前,桃花水²泛住家船。
译文:青天一片,白鹭徐来,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
注释:¹白鹭: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²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¹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chá)头缩项鯿(biān)²
译文:渔父唤儿进城打酒,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注释:¹呼:呼叫,让。²槎头缩项鯿: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鯿”。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近景。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辽·金·元·明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12-1:183-184

chūnjiāng--yángwéizhēn

piànqīngtiānbáiqiántáohuāshuǐfànzhùjiāchuán

érhuànchéngzhōngjiǔxīnchátóusuōxiàng鯿biān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¹
译文:喜欢在江边歇息,直到太阳落下去了,还舍不得离开。
注释:¹日斜: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眠分黄犊(dú)草,坐占白鸥沙。
译文:我在小黄牛歇息的草地上睡觉,到有白鸥嬉戏的沙滩上坐坐。

fǎng

wángānshí sòngdài 

àijiāngbiānhǎo liúliánzhìxié 
miánfēnhuángcǎo zuòzhànbáiōushā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钟陵(líng)¹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²
译文:钟陵醉饮一别已经十余载,又再次见到云英婀娜的身姿。
注释:¹钟陵:县名,即今江西进贤。²掌上身:形容云英体态窈窕美妙。此用赵飞燕典故。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卿未嫁 一作:君未嫁)
我未成名¹(qīng)²未嫁,可能俱³是不如人。
译文:如今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大概我们都是人生不如意的人吧!
注释:¹成名:指科举中式。²卿:古代用为第二人称,表尊敬或爱意。此指云英。³俱:都。

  这首诗通过写与故人久别重逢的感怀,借对云英的安慰,抒发了作者屡试不第、不遇于时的悲愤之情。全诗采用欲扬先抑及侧面衬托的手法,起到了跌宕起伏、言简意赅的效果。从文字风格看,此诗寓愤慨于调侃,化严肃为幽默,亦谐亦庄,耐人寻味。

  这首诗为云英的问题而发,是诗人的不平之鸣。但一开始却避开那个话题,只从叙旧平平道起。“钟陵”句,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十二年前,作者年少英敏,风华正茂,才气逼人;歌妓云英正值妙龄,体态轻盈,色艺双全。“酒逢知己千杯少”,当年彼此互相倾慕,欢会款洽,都可以从“醉”字见之。“醉别十余春”,含有对逝川的痛悼。十余年转瞬已过,作者是老于功名,一事无成,而云英也该人近中年了。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两句中第一句写“别”,第二句则写“逢”。由怀旧过渡到眼前。前句兼及彼此,次句则侧重写云英。用汉代赵飞燕“掌上舞”典故。当诗人在“十余春”后再次见到已属半老徐娘的云英的时候,其婀娜的身姿竟然还同十余年前 一样,犹有“掌上身”的风采,可以想见年轻时的云英一定是十分令人倾倒。

  如果说这里啧啧赞美云英的绰约风姿是一扬,那么,第三句“卿未嫁”就是一抑。如果说首句有意回避了云英所问的话题,那么,“我未成名”又回到这话题上来了。“我未成名”由“卿未嫁”举出,转得自然高明。宋人论诗最重“活法”──“种种不直致法子”(《石遗室诗话》)。其实此法中晚唐诗已有大量运用。如此诗的欲就先避、欲抑先扬,就不直致,有活劲儿。这种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笔法,对于表现抑郁不平的诗情是很合宜的。

  既引出“我未成名卿未嫁”的问题,就应说个所以然。但末句仍不予正面回答,而用“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假设、反诘之词代替回答,启人深思。它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即使退一万步说,“我未成名”是“不如人”的缘故,可“卿未嫁”又是为什么?难道也为“不如人”么?这说不过去(前面已言其美丽出众)。反过来又意味着:“我”又何尝“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这个答案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卿未嫁”原因到底是什么,答案也就很明确了。此句情感深沉悲愤,一语百情,将诗人满腔的愤懑、无奈倾泻无余,是全诗不平之鸣的最强音。至此,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顶点。

  此诗以抒作者之愤为主,引入云英为宾,以宾衬主,构思甚妙。绝句取径贵深曲,用旁衬手法,使人“睹影知竿”,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诗的宾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赞美云英出众的风姿,也暗况作者有过人的才华。赞美中包含着对云英遭遇的不平,连及自己,又传达出一腔傲岸之气。

  “俱是”二字蕴含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同情。不直接回答自己何以长为布衣的问题,使对方从自身遭际中设想体会它的答案,语意简妙,启发性极强。如不以云英作陪衬,直陈作者不遇于时的感慨,即使费辞亦难讨好。引入云英,则双管齐下,有言少意多之效。这首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有跌宕起伏之妙;引入云英来衬托自己,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72-1274

zèngyúnyīng

luóyǐn tángdài 

zhōnglíngzuìbiéshíchūn chóngjiànyúnyíngzhǎngshàngshēn 
wèichéngmíngqīngwèijià néngshìrén  (qīngwèijiàzuò jūnwèijià )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lìn)¹得花饶²,初开恐是妖。
译文:当初租赁房舍,哪想到竟有牡丹满院,一开花便绚丽无比,莫非是妖精变现!
注释:¹赁宅:租赁他人的宅院。²饶:丰富。又犹娇,“娆”的本字,佳美的意思。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粉光深紫腻¹,肉色退红²娇。
译文:紫花丰腴,光泽均匀细腻,红花鲜艳,羞退靓女胭脂面。
注释:¹腻:润滑有光泽。²退红:粉红色。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zhì)(zhuó)¹
译文:但愿和风惠顾,让牡丹姣颜久驻,只担心烈日无情,把它烤成焦烂。
注释:¹炙燋:晒干。燋,同“灼”,火烧。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可怜零落¹蕊,收取²作香烧。
译文:可惜花期已过,收起凋零花瓣,且待烧出香气缭绕的轻烟和火焰。
注释:¹零落:凋谢飘落。²收取:收拾集起。

  牡丹、娇贵富丽,红妆异香,有天香国色、倾国倾城之称。或写花,衬以美人,或写人,衬以娇花;或者人花合写,彼此交融,李白的《清平调》就是一篇杰作,而“春风拂槛露华浓”似乎成了绝唱。总之,这都表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对美的追求。王建此诗,正可谓此尽其致。

  首联“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租赁别人的房宅,本来也是随遇而安,无所好挑剔的,可没想到竟有那么丰饶的牡舟花。一个“得”字,正好表现出他那种喜出望外的得意神情。恰因为得自意外,所以初开之时,便唯恐它是妖了。美人之所以让入心旋不守,神魂颠倒,完全在于她的妖冶妩媚;牡丹含苞初绽,鲜艳欲滴,其荡人心魄,决不下于美人之妖态,只这一句就把社丹写活了。

  颔联承“妖”写来。‘“粉光”、“肉色”俱是美人动人之处,粉光丽质,滑若凝脂、肉色性感,柔若无骨,这恰是美人的妖态,也同样是花的妖态。“深紫”、“退红”均属壮丹艳冶之色,而这又正好使作者联想起美人的“粉光”和“肉色”来。用“腻”和“娇”二字,直把花作人写,人、物浑然一体,确实表达出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青春美色的克星是无情的岁月,而娇花名卉的厄运却正是风吹日晒,风吹就会落掉,日炙以致枯焦。怜香惜玉,多情善感的诗人,于赁宅得以名花的为患难之交,定不肯失之交臂,于是他千祈祷,万忧愁:“且愿风留著,唯愁日炙燋。”

  这里既可见出诗人追求美是何等的执着、也可明白牡丹是多么的富丽可爱,以致让诗人倾倒如是。然而自屈原香草美人以比君子,托物讽喻便成为中国抒情诗的一大传统,所以个中不仅有香花的摇落之悲,还有美人的迟暮之叹,更有诗人身处乱世的命运之感。

  花儿被吹落,被炙燋了,可她那一缕芳心,仍然楚楚可怜,只有香如故。这位“零落”的诗人,拾起了“零落”的花蕊,回到屋里把它当香烧了。也不知是花的香气陪伴着他,还是他陪伴着香气,直是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扮清,景中寓情,情里含景,以人写花,以花写人,花、妖、作者三位一体,句句写花,而又无一处不在写人,堪称大手笔。尤其末联,自怜自爱,自伤身世,是花,是妖,也是诗人。形象感人,咀嚼无尽。

参考资料:
1、 李文禄.古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489-490

suǒlìnzháidānhuā--wángjiàn

lìnzháihuāráochūkāikǒngshìyāo

fěnguāngshēnròu退tuìhóngjiāo

qiěyuànfēngliúzhewéichóuzhìjiāo

liánlíngluòruǐshōuzuòxiāngsh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