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东林未见心,诸贤诗上见东林。
两瞳不觉针锋利,一瞬清风扫宿阴。
我抱东林未见心,诸贤诗上见东林。
两瞳不觉针锋利,一瞬清风扫宿阴。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辽东¹九月芦叶断²,辽东小儿采芦管。
译文: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
注释:¹辽东:辽水之东。今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²芦叶断:芦叶垂条,长势正旺,已到了可摘芦管之时。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可怜¹新管清且悲,一采风飘海头²满。
译文: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
注释:¹可怜:可爱。²海头:辽东近海,故有此称。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海树¹萧索²天雨³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译文: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
注释:¹海树:海边树木。²萧索:萧条。³雨:动词,降下。⁴苍苍:指月色苍茫。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白狼¹河北堪愁恨,玄兔²城南皆断肠。
译文: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
注释:¹白狼: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²玄兔:又玄菟,东汉有玄菟郡,在今沈阳市东。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辽东将军¹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译文: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
注释:¹辽东将军:指裴将军。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弄调¹(jiū)(sōu)²胜洞箫³,发声窈窕横笛。
译文: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
注释:¹弄调:调拨、演奏。²啾飕:象声词,指芦管之声。³洞箫:即排箫,又名参差,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⁴窈窕:本指女子姿态之美,此处用以形容芦管之声优美动听。⁵欺:压,胜。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译文: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巧能陌上惊杨柳¹,复向园中误落梅。
译文: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
注释:¹杨柳、落梅:这里均含双关义,既指现实的杨柳、梅花,又指《折杨柳》《落梅花》这两文古乐采。《乐府诗集》横吹采辞中有《折杨柳》《落梅花》,皆笛中采子,常用以抒写伤春悲离之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¹列红烛。
译文: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
注释:¹珠帘:嵌有珠子的帘子。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采。
译文: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划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上八句通过边地景物的烘托,人物心情的陪衬来写芦管声调“清且悲”的特色。

  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佳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啾飕”、“窈窕”形容芦管声调之美妙,井与洞箫、横笛比较来突出其美妙。宴中之人只觉其动听,而不觉其清悲,与上文比较,已另是一副笔调。次四句接上文仍以时间为线索,进一步描绘芦管声调之巧:不仅使《折杨柳》、《落梅花》等名曲为之逊色,而且使陌上杨柳、园中梅花为之惊动,诗人巧妙地运用双关手法,把对曲调的描写与对景物的想象结合起来,既构成优美的意境,又突出了芦管曲调的无与伦比。诗的最后四句仍以时间为线索,写更阑人静,而宾主都没满足,在人们的这种反映中进一步突出芦管音调之动人。芦管在无休无止地吹下去,诗歌也就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芦管声调中结束。

  这首诗写芦管,分两方面来写。前幅八句与的是海树萧条、严霜满天、月色苍苍那样一个边地环境中的芦管声,其声凄清悲凉,传达的是戍边战士的忧愁;后幅十二句写的是珠帘高卷、红烛罗列、佳宾满座那样一个将军宅地中的芦管声,其声美妙精巧,传达的是将军高官们的欢娱。辽东戍边是无止无休的,宅中酒宴也是无止无体的,二者通过“芦管”贯穿起来而又在客观上形成鲜明对照。辽东将军而于长安宅中作乐,洞箫、横笛听得腻了,边地的芦管便成了他们最为新巧别致的助酒之物,讽刺之意是富于笔端的。这首诗前半写芦管声,而以边地景物来烘托,以言其“清且悲”;后半写芦管声,而以“会佳客”、“客未回”、“听未足”为线索,以芦管与箫、笛之类乐器,与《折杨柳》、《落梅花》之类乐曲比较并以对景物的想象来渲染,以言其“窈窕”精巧,手法是很高明的。全诗深宏阔大,波澜起伏,意境深远苍凉与清幽婉秀叠用交错。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64-165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15-219

péijiāngjūnzháiguǎn--céncān

liáodōngjiǔyuèduànliáodōngxiǎoércǎiguǎn

liánxīnguǎnqīngqiěbēifēngpiāohǎitóumǎn

hǎishùxiāosuǒtiānshuāngguǎnshēngliáoliàngyuècāngcāng

báilángběikānchóuhènxuánchéngnánjiēduàncháng

liáodōngjiāngjūnzhǎngānzháiměirénguǎnhuìjiā

nòngdiàojiūsōushèngdòngxiāoshēngyǎotiǎohéng

bàngāotángwèihuízhījiāngguǎnsòngjūnbēi

qiǎonéngshàngjīngyángliǔxiàngyuánzhōngluòméi

zhūàizhītīngwèigāojuǎnzhūliánlièhóngzhú

jiāngjūnzuìkěnxiūgèng使shǐměirénchuī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奚骑¹黄铜连锁甲²,罗旗³香干金画叶
译文:宫婢联辔,身着黄灿灿的甲衣,香木杆上飘舞着绣金叶的罗旗。
注释:¹奚骑:骑着马的奴仆。奚,奴隶,又专指女奴。²连锁甲:即锁子甲。其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使箭不能入。³罗旗:锦罗绸缎之旗。⁴香干:香木之旗杆。⁵金画叶:旗上绣着金黄的树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中军留醉河阳¹城,娇嘶(sī)紫燕²踏花行。
译文:中军直奔河阳,要赶宴席求醉,紫燕马踏落花,一路娇声娇气。
注释:¹河阳:古地名,即孟津,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常置重兵。²紫燕:泛指骏马。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春营骑将如红玉¹,走马捎(shāo)²(biān)上空绿³
译文:春色满军营,马背将军面红如斐,策马扬鞭,一片葱绿在半空飘飞。
注释:¹红玉:红色宝玉。形容颜色美如红玉。²捎:掠,拂。³空绿:指碧天。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女垣(yuán)¹素月角咿(yī)²,牙帐³未开分锦衣
译文:城垣上,晓月黯淡,角声呜呜吹,尚未参战,就先给部下赏赐锦衣。
注释:¹女垣:即女墙,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²咿咿: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此处形容女子吹角声弱。³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⁴分锦衣:犒赏之意。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

guìzhǔzhēngxíng--

huángtóngliánsuǒjiǎluóxiānggànjīnhuà

zhōngjūnliúzuìyángchéngjiāoyànhuāxíng

chūnyíngjiānghóngzǒushāobiānshàngkōng绿

yuányuèjiǎozhàngwèikāifēnjǐn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如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如,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词的下片又黄昏写到夜深,“红云转入香心里”三句写晚霞已逝,夜已渐深,人们都已经歇息。而主人公此时更是辗转反侧,愁绪更浓,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两句以景结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一轮斜月挂在西窗外。词人通过“雁影”和“斜月”这两个深秋特有的意象,将主人公漂泊他乡、家园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和无奈表现的含蓄深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qiū··qiū--jiǎngjié

huángyúnshuǐ驿qiūjiāchuīrénshuāngbìnxuěchóuduōnàichùmánsuìhánhuāqīngjuē

hóngyúnzhuǎnxiāngxīnjiànshēnrénchūxiēchóugèngbiéyànluòyǐng西chuāngxiéyuè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锦里¹先生乌角巾²,园收芋(yù)(lì)³未全贫。
译文: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注释:¹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²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³芋栗:橡栗。因其形似芋艿,故名。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惯看宾客¹儿童喜,得未阶除²鸟雀驯(xùn)
译文: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
注释:¹宾客:一作“门户”。²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秋水才深¹四五尺,野航²恰受两三人。
译文: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注释:¹深:一作“添”。²航:小船。一作“艇”。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相对 一作:相送)
白沙翠竹江村¹²,相对³柴门月色新。
译文: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注释:¹村:一作“山”。²暮:一作“路”。³对:一作“送”。⁴柴门:一作“篱南”。

  《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未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510-511 .

nánlín

 tángdài 

jǐnxiānshēngjiǎojīn yuánshōuwèiquánpín 
guànkànbīnértóng shíjiēchúniǎoquèxùn 
qiūshuǐcáishēnchǐ hángqiàshòuliǎngsānrén 
báishācuìzhújiāngcūn xiāngduìcháiményuèxīn  (xiāngduìzuò xiāngsòng )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七雄¹雄雌²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³
译文:战国七雄的胜负不可知,攻城杀将纷乱甚多。
注释:¹七雄: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称“战国七雄”。²雄雌:即胜负。³纷纷:纷乱。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秦兵益围邯郸¹急,魏何²不救平原君³
译文:秦军增兵围困赵都邯郸,魏何畏秦不敢出兵相救。
注释:¹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市。²魏何:指魏安釐何。³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赵惠文何之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任赵相,礼贤下士,门客从多,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齐名,并称为“四公子”。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公子¹为嬴(yíng)²停驷(sì)³,执辔(pèi)愈恭意愈下。
译文:信陵君为侯嬴驾车过市访友,执辔愈恭颜色愈和。
注释:¹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安釐何异母弟,门下有食客三千。²嬴:即侯嬴,魏国的隐士,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其名,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为信陵君献计窃虎符,夺兵救赵。为守秘,自刎以报信陵君。³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子。⁴执辔:驾车。辔: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驾奴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¹为屠肆(sì)²鼓刀³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译文:朱亥是持刀宰杀牲口的屠夫,侯嬴是掌管魏国都城大梁东门锁匙的守门人。
注释:¹亥:朱亥,战国魏人,有勇力,与侯嬴相善,隐于市,为屠户。后助信陵君救赵。²屠肆:屠宰铺。肆:旧时指铺子,商店。³鼓刀:操刀。鼓:挥舞。⁴抱关者:守门小吏。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¹
译文:侯嬴不但为信陵君献窃符夺兵之计,而且极重义气,竟以身命相报。
注释:¹“非但”二句: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向风刎(wěn)(jǐng)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¹
译文:侯嬴甘愿以身命报答信陵君知遇之恩,七十岁老人别无所求。
注释:¹“向风”二句:写侯嬴果然自刎,赞美他的仗义轻生,慷慨任侠。

  题材的因袭,包括不同文学形式对同一题材的移植、改编,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王维《桃源行》固然是成功的一例,而他的《夷门歌》同样也是故事新编式的杰作。

  此诗题材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从《魏公子列传》到《夷门歌》,有一重要更动: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成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从艺术手法上看,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对题材的重新处理,特别是剪裁提炼上“缩龙成寸”的特殊本领,令人叹绝。

  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按韵自成段落。

  一至四句交待故事的背景。先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大势,后写“窃符救赵”事件的成因。以“何纷纷”三字道出天下大乱的局面,以“益围邯郸怠”推出情况的紧急,以“不救”二字表现出形势的严峻。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四句交代故事背景。细分,则前两句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局势,后两句写“窃符救赵”的缘起。粗线钩勒,笔力雄健,“叙得峻洁”(姚鼐)。“何纷纷”三字将攻城杀将、天下大乱的局面形象地表出。传云:“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赵都)”,诗只言“围邯郸”,然而“益急”二字传达出一种紧迫气氛,表现出赵国的燃眉之“急”来。于是,与“魏王不救平原君”的轻描淡写,对照之下,又表现出一种无援的绝望感。

  五至八句,写信陵君礼遇侯生。连用两个“愈”字,一是写出侯生的有意傲慢,二是写出魏公子的礼贤。“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两句,巧用原文,点化为对仗句。

  赵魏唇齿相依,平原君(赵国贤公子)又是信陵君的姊夫。无论就公义私情而言,“不救”都说不过去。无奈魏王惧虎狼之强秦,不敢发兵。但诗笔到此忽然顿断,另开一线,写信陵君礼贤下士,并引入主角侯生。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信陵君之礼遇侯嬴,事本在秦兵围赵之前,故这里是倒插一笔。其作用是,暂时中止前面叙述,造成悬念,同时运用“切割”时间的办法形成跳跃感,使短篇产生不短的效果,即在后文接叙救赵事时,给读者以一种隔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感觉。信陵君结交侯生事,在《史记》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诗中却把诸多情节,如公子置酒以待,亲自驾车相迎,侯生不让并非礼地要求枉道会客等等,一概略去。单挑面对侯生的傲慢“公子执辔愈恭”的细节作突出刻画。又巧妙运用“愈恭”“愈下”两个“愈”字,显示一个时间进程(事件发展过程)。略去的情节,借助于启发读者的联想,得到补充,便有语短事长的效果。两句叙事极略,但紧接二句交代侯嬴身份兼及朱亥,不避繁复,又出人意外地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都是史传中人物原话。“点化二豪之语,对仗天成,已征墨妙”(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而唱名的方式,使人物情态跃然纸上,颇富戏剧性。两句妙在强调二人卑微的地位,从而突出卑贱者的智勇;同时也突出了公子不以富贵骄士的精神。两人在窃符救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故强调并不多余。这段的一略一详,正是白石道人所谓“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贵在匠心独运。

  九至十二句专写侯生,与首段呼应。以“献奇谋”,即策划窃符救赵及夺晋鄙军写出其智;以“向风刎颈”写出其义。末两句写得慷慨豪迈,感人颇深。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专写侯生,既紧承前段又遥接篇首,回到救赵事上来。“献奇谋”,指侯嬴为公子策划窃符及赚晋鄙军一事,这是救赵的关键之举。“意气”句则指侯嬴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事。其自刎的动机,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属多余,故作者着力表现这一点。末二句议论更作波澜,说明侯生义举全为意气所激,并非有求于信陵君。慷慨豪迈,有浓郁抒情风味,故历来为人传诵。二句分用谢承《后汉书》杨乔语(“侯生为意气刎颈”)和《晋书·段灼传》语(“七十老公复何所求哉!”)而使人不觉,用事自然入妙。诗前两段铺叙、穿插,已蓄足力量,末段则以“非但”、“兼将”递进语式,把诗情推向高峰。以乐曲为比方,有的曲子结尾要拖一个尾声,有的则在激越外戛然而止。这首诗采取的正是后一种结尾,它如裂帛一声,忽然结束,却有“慷慨不可止”之感,这手法与悲壮的情事正好相宜。

  此诗写战国时隐者义士侯嬴献策救赵,慷慨捐躯的壮烈行为,热烈歌颂侯嬴和朱亥这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见义勇为的豪侠精神,也赞扬了信陵君能任用贤才的开明政治风度。

  此诗把一个有头有尾的史传故事,择取三个重要情节来表现,组接巧妙、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扬眉吐气的时代,这时出现为数不少的歌咏游侠的诗篇,决不是偶然的。《夷门歌》故事新编,溶入了新的历史内容。

参考资料:
1、 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27-28
2、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1-142

mén

wángwéi tángdài 

xióngxióngyóuwèifēn gōngchéngshājiàngfēnfēn 
qínbīngwéihándān wèiwángjiùpíngyuánjūn 
gōngwèiyíngtíng zhípèigōngxià 
hàiwèidāorén yíngnǎiménbàoguānzhě 
fēidànkāngkǎixiànliángmóu jiānjiàngshēnmìngchóu 
xiàngfēngwěnjǐngsònggōng shílǎowēngsuǒq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